首页 >> 体育

饮食养生的精髓容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1.04.20

饮食养生的精髓

《黄帝内经》为我们提出了日常饮食的基本原则,除了强调谷、果、肉、菜食物的种类齐全和比例恰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外,还提出气味合而服之的观点,这就是《黄帝内经》提出的饮食养生的精髓。

该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气味,指的是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以及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合而服之,要求以食物的性质与味道为依据进行谷肉果菜的合,以达到身体和的状态,即合理搭配、勿使偏盛,如此才能补益人体的精气,达到维护生命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

寒凉食物:

阳虚之人远之

寒性、凉性食物均属阴,寒为凉之甚,凉为寒之渐,两者性质相近,只有程度轻浅的区别。

寒凉食物具有生津解渴、清热泻火、解毒消炎等作用;适用于夏季气候炎热所致中暑发热、汗多口渴,或阳热偏盛体质出现身热烦躁、大便干结,以及急性热病、热毒疮疡、炎症等证。

例如,西瓜性寒,能清热祛暑除烦解渴,用于中暑病的防治;绿豆性凉,能清热解毒,可治疮疡肿毒;其他如生梨、甘蔗、芦根、荸荠、生藕等亦属寒凉,都有清热、生津等作用。若是肢凉怕冷,神疲乏力、胃凉便稀等阳虚内寒体质的人,应该忌食寒凉食物。

温热食物:

阴虚之人远之

温热食物具有振奋阳气、驱散寒邪、通脉止痛等作用;适用于秋冬季节气候寒凉所致关节痹痛、脘腹冷痛,或阳虚体质出现肢凉怕冷、溲多便稀,以及女性痛经闭经、男性寒疝腹痛等病证。譬如,生姜、葱白两者性质温热,煎汤服之,能发散风寒,可治疗风寒感冒;生姜、红糖两者性质温热,泡茶饮用,可温散寒邪,既可治淋雨受凉,又可治胃寒冷痛呕吐。如果是身体消瘦、大便秘结、容易上火等阴虚内热体质之人,应该忌食温热食物。

酸味入肝脏,具有收涩功能,并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增强肝脏功能。适宜久泄、久咳、多汗、尿频与食欲不振、肝病等患者食用。过量食用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如石榴皮能涩肠止泻;山楂能健脾开胃;五味子能止汗、增强肝脏功能。

苦味入心脏,具有清泄、燥湿功能。适宜热证、湿证病人食用。如苦瓜味苦性寒,有清热、明目、解毒、泻火的作用;茶叶苦甘而凉,有清利头目、除烦止渴、清胃消食的功效;莲子芯味苦性寒,有清心泻火、安神助眠的效用。

甘味既指具有明显甜味的甘味,如红枣、甘草,亦指没有明显甜味的甘味,像粳米、鸡蛋。其入脾脏,具有补益强壮、解痉解毒的作用。凡气血阴阳虚衰以及五脏虚损均可使用,也用于消除肌肉紧张和解毒。食用过多容易发胖。如红枣能补血、养心神,配合甘草、小麦为甘麦大枣汤,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所致悲伤欲哭、情绪急躁;蜂蜜、饴糖均为滋补之品,前者尤擅润肺、润肠,后者侧重补脾胃之气、解筋脉痉挛,可分别选用。

辛味即辛辣、辛香之味,入肺脏,具有发散风寒、行气止痛与促进消化的作用。适用于感冒、痘疹、疼痛与胃肠功能紊乱等病证。如葱姜汤能散风祛寒,可治风寒感冒;芫荽可透发疹痘,用于疮疹、水痘等发热、疹痘出之不畅病证;胡椒能祛寒止痛,可治寒性胃痛腹痛;葱、姜、八角、桂皮等调料皆为辛味食物,与其他食物烹调后一起食用,可促进消化吸收。

咸味入肾脏,具有软坚散结、润下功能。适宜肿块、便秘等病证。如海蜇味咸,可清热、化痰、消积、润肠,对痰热咳嗽、痰核、包块、小儿积滞、大便燥结者最宜;海带味咸,软坚化痰,能消瘿瘤;猪肉味咸,滋阴润燥,适宜热病津伤、燥咳、便秘之人食用。

如果日常饮食或饮食调养时不注意食物性质和味道的合和,饮食偏嗜,久而久之就会破坏人体体内阴阳平衡,导致五脏之间功能活动失调,进而影响机体健康,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

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以上原文意思是说:饮食五味,如果是过食酸味食物,肝气就会偏盛,脾气就要衰竭。过食咸味食物,就会出现肩膝腰脊等人体大关节的劳倦困惫、肌肉短缩、心气抑郁等病证。过食甘味食物,会出现心悸喘满、面色黑、肾气失于平衡等病证。过食苦味食物,脾气就不濡润、胃脘就胀满。过食辛味食物,会使筋脉败坏松弛、精神受到损伤。

长春医院牛皮癣
乌兰察布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哪医院男科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