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网

流年古格残雕散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19.09.19

我是带着疑惑前往古格王国遗址的。我首先怀疑在这荒远之地能否建立起一个王国;其次,我怀疑建立起的王国能否创建如历史(总让人觉得它隐含着传说成份)所说的辉煌文明。还有就是如果这种文明真的存在,这个王国又是靠什么创建那些文明的?因为这里即使是阿里土地、牧场和气候较好的地方,也毕竟属于瘠薄荒凉之地。

一九五六年,达巴宗(相当于县)与札布让宗合并成立扎达县,但截止一九八九年底的人口统计,全县才共有八百五十户、三千三百二十五人。与三百年前古格王国灭亡之前的万余户、十万余众相比较,不及一个零头。而现在这三千余人口,绝大多数还生活在贫困之中。

这就是谜之所在。

但古格作为精神王国,的确是名符其实的。深入到遗址之中,你就会明白这一点——同时,也使你的怀疑更深——

这是一块焦灼的土地。土林只能作为一种风景环绕在周围,更远处便是雪山,牧场隐在那些山地台原之间,脚下,除象泉河岸有两绺绿意,大多是荒凉的戈壁。我想,自古格灭亡至今的三百年间,不可能有茂密的森林、丰茂的牧场、肥沃的田地在沧海桑 埋没……

札达的现实境况与历史上古格的繁盛形成的对照是如此的鲜明,使你很难把它们联系起来。

古格遗址距札达县城十余公里,地名札布让。我们第一次驱车前往时,到了距它不远的札布让村还没有看见它的雄姿。这好像是在印证我内心中的想法——它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去找古城看守人旺堆(他如同古城的一个景致,总被到过古城的人说起),有人说他已年老退休。他的工作现在由他的儿子代替。

听到汽车喇叭声,他儿子就出来了。瘦,黑,眼睛十分有神,约摸二十来岁,穿一身蓝色汉式中山服,上面有尘土和斑溃,但这穿着如过去的官袍一样,表明着他的政府工作人员身份。

他看了我们几人一眼,伸出手来,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问:“县上的证明有?”

我们摇头,说没有,我们原以为只要买票就能参观。他说,那就不行。然后无论我们怎么说,他都只有这一句话。

白跑一趟,总不甘心,我们问了票价,说把钱全给他,我们不要票。没想这个贿赂行为让他十分恼怒,他用受辱的表情用藏话对我们吼叫了一阵,然后轻蔑地看了我们一眼,转身走了。

我们十分尴尬,也对他充满敬意,觉得有了他的看护,尽可以对古格放心。

我们把车开到能看见古格的地方,远远地望了它一眼。

在阳光中,除了红殿上的红色像一抹血迹,显得有些醒目外,一切都融进了泥沙之中,与大地成了一个颜色。它被历史和自然的风尘涤荡着,一点一点地消亡。但我又突然感觉这座辉煌之城正是由岁月的飞灰扬尘所创造的,并在继续。

古格。我相信任何一个人在说出或写下这个音韵感极强的词语时,这个词语都会像水晶宝石一样,从不同的侧面在他的心中闪光。

它是色彩辉煌之地。

是一个黄金裹着的艺术殿堂。

是一个让人失去语言能力的地方。

它沉睡太久,最终以沉睡的美和忧伤的梦呈现在象泉河畔,呈现在众山之上一个阳光灿烂的精神高处。

它是一个精神王国的残雕,一尊关于信仰的佛……

古格,它经受得起任何人的呼唤。

我希望它在不停地生长,希望它永远生长下去,以便与时间对抗,以便在对抗中永存。我在远处,已感受到了它的宏大与壮阔。但我只有暂时离别它,退回札达去县政府开证明。

办具手续,我们再次前往。

我们像几只虫子,在这个表面已经残破,内涵仍然完美的金色躯体上爬动。我再次为这种黄色泥土的力量所震撼。它富有粘性的成分使这座依山而筑的城堡屹立了千年之久依然深沉而纯净;这种黄色是如此得金黄,祥和而飞扬,如“黄金在天上舞蹈”(俄国诗人曼德尔施坦姆诗句)。当我捧起它,我感到了一种明显的重量(这是一种让人热泪盈眶的重量),而当我把手摊开,它又飞扬到了天上,一直到它该去的地方,再落下来,这种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同样让人热泪满面。

阿里是个风和阳光一样丰盛的高原,也正是二者把这座古城在漫长的岁月中珍存起来。它们还和象泉河一道,目睹并铭记着古城的兴盛衰亡。

古格王的王宫遗址在土山的顶端,分冬、夏二宫。建在地面上的夏宫由于年久失修,现仅存断墙残垣。冬宫修在地下,保存完好。我沿着山顶上的一条井式暗道前往冬宫,里面有一种久远而幽暗的气息,有一种泥土的霉潮味,有一种自古就有的凉意。当我来到冬宫宫区,我看见在一条廊道西边有数十间居室,大小不一,都是穹窿顶的窑洞。冬宫之外即是数十米高的悬崖绝壁,站在窗前可以远眺连绵的群山,俯视奔腾的象泉河。冬天住在这里暖和舒适,安全可靠,其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山顶的南边有议事大厅,四面有门,面积有四百平方米,是当年古格群臣商讨重大问题的场所。现在山顶异常寂静,只有风一阵阵掠过。

在这焦枯的山顶上是没有泉水的,那么古格王宫的用水从哪里来呢?原来在山顶东南面有两条暗道。一条通向东南面的溪沟,那里有涓涓泉水不断地涌出,取之不绝;另一条暗道通到西南面的山沟旁,那里有从远处引来的流水。

山顶属于宫室区,住人不多。国王的臣仆大多住在东南面的山坡上,那里原有八百多孔窑洞,古格王国灭亡以后,由于战火的肆虐,风雨的侵蚀,有的垮塌,有的埋没,现仅存三百多孔。这些洞穴除了住人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粮仓和武器库。粮仓里的麦子和青稞至今尚未腐烂。炊具库里还存有三十多口大小不等的石锅,有圆有方,这是过去王公贵族的专用炊具。据说在石锅里炖肉、煮粥,味道格外鲜美。

武器库分为盾牌库、盔甲库、弓箭库等,在靠近山顶的窑洞里堆满了一万多支竹制箭杆;盾牌为圆形,用藤条编制,中间有一圆锥铁顶,制作精致而坚固;盔甲则用牛皮串缀小铁片而成,往往重达十余公斤,有的甲片上还刻有藏文铭文。

我们还发现了王国的监狱、干尸洞和壁葬遗址,但在王国的建筑中,寺庙的规模最大。虽然由于年久失修,以及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多数寺塔已成废墟,只有少数幸存,但它仍旧是遗址的主要部分。

我们像一个贪婪的嗜美者,对一座座寺庙细细观看,越看越惊叹,越看越想尽快地全部看完,及至到了山顶,已有些晕眩——是那种喝多了好酒的眩晕。为了抒缓内心的激动,也为了表达我内心难以言表的情感,我真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我至少是为古格先民们伟大的艺术创造力而哭的,如今的世界,自以为能创造一切,但却不能创造如此精美的寺院艺术了。因为我已看到了有些修补过的地方是那么拙劣,让人气愤。他们连一个天花图案也描绘不到当时的水准了。我说,要保护它,就保护好现有的一切吧——包括保护对它的破坏。

小小的曼陀罗殿(意为坛城,在藏语中叫“集阔康”)是密法修持者修持之所。推开那扇古老的木门,里面一团漆黑,面积十平方米左右,我用手电光,才看清了里面的壁画。可以说西藏的寺院在创建之初,就伴随着佛教绘画,其主旨在于以直观可见的形象帮助人们理解佛教哲学和宗教的信条。黑暗在这里象征着庄严,也便于修持者在坛城里静虑玄想,一位密宗修持者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金刚上师或根本上师,需花费二十多年的艰辛修习。据说当修持者修习到菩萨心这一境界时,信徒在强烈地希望众生获得解脱以及最后自己也实现解脱而进行祈祷时,会看到由无数在前世中曾为其父母的生灵组成的众生,包括天神、阿修罗、人类、各种鸟畜禽兽虫类以及鬼怪和地狱中的生灵,即六道轮回中的所有有情众生。这些壁画就是这种情景的显示。它也叫世间轮回(藏语称“斯贝阔罗”),它是一幅具有深奥意义、将生死轮回当作虚幻的驱使对象的壁画。

轮回,梵文作“SAMSARA”,意为“流转”,即人的灵魂并不因身体的死亡而消失,而是转入另一个实体当中,如此循环往复,永不休止。这是藏传佛教轮回思想的主要依据。但这个表现生死、再生之因果现象的环形图画,也相当精美,无论是超乎轮回之外的佛陀,还是居于轮回圈中的化物;无论是代表渴望与眷恋的一条条象征瞋恚和仇恨的蛇,还是表现一头体现愚昧无知和妄自尊大的猪——藏传佛教认为,贪欲,瞋恚和愚痴是众生的三毒——包括表现造化物外轮回圈的六个组成部分,即天、阿修罗、人、畜牲、饿鬼和地狱六道,以及神州界中飘荡着的乳汁和蜜糖般的景象;还有阿修罗界(半神界)为争夺一棵根生于阿修罗界、结果之枝长入神明界、善果被神界独享的“宝树”而发动的战争情景;以及人类界的日常生活、畜牲界在人类主人的鞭策下遭受的种种残暴,恐怖的十八层地狱中灵魂受审和受刑时的恐怖残酷等等,其无不生动、形象,使人顿生从善修法的意愿。

白庙,藏语叫拉康噶波,因外墙被刷成白色而得名,位于遗址北面的山麓,土筑红墙体厚约一米,神殿由三十六根柱子支撑,面积达三百平方米。里面的泥塑菩萨已全被毁坏,连主佛台上的佛像也只剩下了半尊,其它佛像或缺头,或缺手,只剩下了一堆泥,佛母的头像弃于地下,残破的四肢被尘土覆住,一片惨烈的景象。但即使这些残雕,也可看出衣纹流畅自然,特别是那佛母,不但依靠娴熟的线条生动地塑造了五官,还让人感到了庄重、典雅、安宁和慈祥。而金刚护法则面目狰狞,一副暴怒的神情,张着大嘴,獠牙龋露,手中挥舞着兵器,脚踩佛法之敌和反对佛法的精怪,但他似乎只护住了自己,而无力使佛免遭战争和“文革”的破坏。

白庙的壁画演绎的是释迦牟尼的故事。虽然如此,还可以领悟到工匠的人间情怀。其神佛僧俗,行为各异,神情各具,甚至可以感觉佛法的光辉,信众的心态。

从屋顶射进来的阳光使大殿的中心一片明亮,而神佛仍能被一种幽暗所笼罩,以使它不失去威严庄重。屋顶和三十六根柱子上都有各种彩绘。天井中的图案依据方、圆或菱形绘成藻井图案,有的是纯图案花纹样,多数配动物花草或神佛物像。根据考证,古格的图案约有五百种之多,尚存的壁画有千余平方米,完全是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红庙保存得较为完好,它因其外墙涂成红色而得名,藏名为拉康玛波。它面朝东方,打开门后阳光立即和我们一起拥进殿堂,但它显然比我们快,与藻井天顶的东、南、北三面开放的天窗中投射到大殿的阳光会合,照亮了每个角落。朝向庙门的佛置身于阳光的光晕中,显得更加亲近;而那满壁丹青,流金溢彩,充满了古人澎湃的 ,显得热烈而欢乐。它的完美似乎就是极乐世界的完美——

大地像画出的平展展的棋盘,

尘世的土石在这儿连名字都未听说过;

开心醒智的神火熊熊燃燃,

尘世的烟火在这儿连名字都未听说过;

具有八种功德的水长流不止,

尘世的水流在这儿连名字都未听说过;

用菩提宝树将土地装饰打扮,

尘世的草木在这儿根本无处立脚;

随时都有静定之食可以享用,

饥渴之苦在这儿根本未曾有过;

穿着正戒洁净的袈裟衣服,

尘世凡装在这儿从未有过;

自身就有光明把自己照耀,

太阳月亮的名字也未曾听说……

这是萨迦索南坚赞《西藏王统世系明鉴》中对极乐世界的描述。这也就是佛教中的彼岸世界,是针对现实人的重重苦难和不幸,通过无边的想象力创立起来的理想境界。

我恍然置身于这种境界之中,心怀纯净,神思超然,摆脱了所有的烦恼忧愁,困苦迷茫。

除了主佛台外,还有绘在墙上的佛像,它体现了古格人的精神和艺术向往。佛母的皮肤和肢体传达着独特的语言,如果天天凝视那高雅、端庄、温静而又带着淡淡忧伤的神情以及神圣而永恒的微笑,你会觉到她就是我们东方理想中的母亲,感觉她会把我们——她的孩子,引向世界最美好的地方。

她就是爱。

这些由艳红、靛蓝和深绿描绘的虽是神佛世界,但体现的却是人世情感。红庙的东墙绘制了长达十米的祭祀庆典场景,北边则描绘了七政宝和多种吉祥图案及佛塔和释迦牟尼一生的十二个阶段。祭祀庆典图中有山村、溪流、屋舍、行云等自然风光;有王臣后妃、僧侣商贾、贵客宾朋和平民百姓等众多人物;有音乐、歌舞、乘骑、演奏等场面,君民同乐,歌舞升平,渲染出一派勃勃生机,洋溢着古格人乐天浪漫的生活情致。那情景所反映的显然是人世少有的理想王国。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佛本生中的魔女和祭祀图中(包括坛城)的女人形象,无论她们是作为诱惑者,还是正在地狱接受罚惩的淫乱者,都无不姿态丰沛,表情丰富,多为隆乳丰臀、腰肢婀娜、容貌姣艳的美女形象,堪称绝妙的人体画像,而着意刻画的风流体态和丰满的生殖器官,无不把女性作为理想中的天女来进行描绘,它显然已超脱当时东方世俗对女性的偏见,并已把人体上升为艺术来进行表现。

而护法神殿中的绘画因要表达威猛森严的气息,即使有浓艳的基调,但缺乏明亮的色块,给人以压抑之感。但边饰中的十位裸体空行母,却以其仪态万方、妖媚优雅的身姿把整个画面照亮了。

这些壁画并非无思无想或超脱尘世,而是积极参与最高尘世生活的反映和表现,人体美是自然美的最高体现,毋须添增任何附加物,而这些女人却挂有头饰、胸饰、手镯、脚镯,腰臀上缠绕着丝绸,但这些附加物是为了吸引视觉,让人产生强烈的诱惑感而着意添加的。也就是说,它不是像实际生活那样为了遮羞,而是为了炫耀,因为那种遮掩并未遮住什么,反而把女性自认羞赦的部位更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王国,却在三百年前,走上了自己的未路,其灭亡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

说法最多的是一六三〇年拉达克入侵阿里时,古格曾奋起反抗,但因其一心向佛,早已钝了保家卫国的锋芒。拉达克人久攻不下,欲在崖侧修筑一座与城堡等高的作战台,于是被掳的古格百姓在他们的逼迫下,日夜不停地干这项苦役。仁慈的古格王不忍百姓受苦,携财宝向敌人求和,谁知刚下王城即被生擒,最后臣民将士俱被擒杀,古格财产被劫一空。

但没有权威的史料,一切假设和推断对历史都是无用的。如果说朗达玛灭佛使强大的吐蕃土崩瓦解,那么古格在确立了佛教史上的神圣地位的同时,也走到了它的极端——对于一个十万之众的小小王国,却已有万余僧侣,王国不可能承受得了。如果没有拉达克的入侵,它也会在这重压之下崩溃的。

也许,这个王国的意义本就不是一个俗定的历史王国,所以诸如征战、变革、传位均不屑于记录,以至最终一片空白,难以稽考。

它一代又一代不懈创造的是一部精神的史诗。从这一点上讲,它做到了。

共 5498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公元10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古格王朝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可三百年前,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王国,却神秘地灭亡,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在他虔诚地诉说中,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看到掩映在风沙黄土之中,拥有千姿百态的雕塑、色彩斑斓的壁画、规模宏大的寺庙和执着达观的宗教,沧桑、沉郁、孤独的古格王朝,屹立在世界的顶端,艺术的顶端,宗教信仰的顶端,精神灵魂的顶端!具有神秘气韵和独特审美情趣的佳作,流年倾情荐阅!【:素馨】【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52927】

1楼文友:201 - 19:49:05 没有到过西藏,渴望跟着老师的文字,来一番心灵的旅行!问老师夏安! 借用中医手段,切脉世间冷暖。

2楼文友:201 - 12:07:0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小孩老咳嗽怎么办

宝宝老是咳嗽怎么办

小孩反复咳嗽

产妇缺钙和风湿区别
盐酸索他洛尔怎么服用
整肠生可以与头孢一起吃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