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小说人在何处
摘要:……在悉尼,我同样生活在高楼大厦的皱褶里和夹缝中。我像是在向它们讨生活、讨生存而不是相反。在这些巨大的人类文明的排泄物面前,我发现我们已经找不到自己。它给你提供一切物质的和相当部分精神的服务,人反而觉得无能和无奈甚至于无用,也无时不会感到那种无能的重压。有时,特别是独处时,我时时会无端地生起一阵恐惧,但我不想逃离,理智告诉我根本不可能逃离。于是我学会了真正意义上的忘我,忘记我的存在,忘记我是中国人,忘记唐山大地震,忘记你们那个小村庄给我的种种美好的回忆。 虚构篇
1
……在悉尼,我同样生活在高楼大厦的皱褶里和夹缝中。我像是在向它们讨生活、讨生存而不是相反。在这些巨大的人类文明的排泄物面前,我发现我们已经找不到自己。它给你提供一切物质的和相当部分精神的服务,人反而觉得无能和无奈甚至于无用,也无时不会感到那种无能的重压。有时,特别是独处时,我时时会无端地生起一阵恐惧,但我不想逃离,理智告诉我根本不可能逃离。于是我学会了真正意义上的忘我,忘记我的存在,忘记我是中国人,忘记唐山大地震,忘记你们那个小村庄给我的种种美好的回忆。我努力使自己变成这大楼砌体中的一粒砂,变成一台机器中的零件,不停地运转而没有思想。没有这样的忘我,我一天也不能存活,更不要说去打工,去上课……
7/5/1987
2
……你说你不能同意我的观点,说城市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类文明最先进、最完美、最……,诸如此类。这些老生常谈恐怕在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任何报刊上都可以看到。请不要怪我说话尖刻。这倒使我想起你说的童年轶事:你们三个十多岁的男孩子,冬天早晨坐着到唐山市拉大粪的马车去“逛唐山”。我可以想象到,大车上装着粪柜,像棺材似的,车把式占据最好的位置,裹着羊皮大衣打盹儿,而你们三个蜷缩在粪柜与大车的缝隙里,冻得鼻涕都流到嘴上,嘴连开合都困难,前额溜出的头发和无法藏匿的睫毛沾满霜雪。白天你们逛大街、看楼、看汽车,晚上住澡堂子,五毛钱还可以放开了洗澡。警察查夜,训你们是干什么的,你们说你们是“逛唐山的”。警察大惑不解:“诳唐山?逛什么唐山?”你们怎么也说不清楚,警察以为你们几个是扒手,差点把你们带派出所去。看来,你们对唐山够得上一往情深,不改初衷了。也让我想起钱钟书《围城》的一句话:“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我们可是这两种人?
我生在唐山市,长在唐山市,只是有那么四年零九个月插队到你们村。对城里的那种“窄逼”我有着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我们那幢落满煤灰的平房,放满煤球、煤块、劈柴、自行车以及其它杂物只能容人进出的小院,两人并行就受限制的小胡同,流淌着人、自行车、汽车的街道的河,挤得像粪缸中蛆虫一样的电影院,人化得毫无自然生气的公园,无不透着“窄逼”的富足和穷酸。由于窄逼,人们不得不去规范、去限制,以保证可怜的空间膨胀为更大的活动天地。
而我,你知道又最怕这种规范和限制,我无可逃匿、动辄得咎。满脑子都是父母以及学校、街道、社会上种种“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之类的清规戒律。渐渐的,我对这灰色、坚硬的城市和同样灰色、坚硬的井井有条产生了本能的恐惧和厌恶。这也是夏天我宁可睡在房顶上而不是屋中床铺上的原因。但是,地震中,我却因此而活命,我睡在屋中床铺上的父每、兄嫂和小侄女竟全部遇难。我想,全唐山市脱险人很多,可是也许只有我一人是因为睡在屋顶上。你知道,在乡下,我们睡在屋顶上可以数星星,闻着湿漉漉的青草和水腥味儿,听着水坑里的青蛙不知疲倦地问答。如果听到毛驴的吼叫就知道到了半夜。市里的房顶你得小心灰尘,你得闻只有城市才有的那种呛人的混合气体,听汽车马达的轰鸣和刹车的惨叫。
地震时,我目睹了惨怖的地光,听到了令人心胆俱碎的地声,没等我醒过神儿来,我就被从房顶上甩落下来,甩到邻居院子里。可就在被甩出的一刹那,邻居的院墙先我几秒钟倒塌,我除了屁股硌在瓦砾上外,就被冲天的烟尘裹住透不过气。尘埃落定,我才发现我还活着,看到我们东边数十米远工厂的水塔有一截还矗立着,而我们附近的房子全部被夷为平地。
现在想起来仍免不了一阵心悸。你以为我是在什么地方?我是在房顶上睡觉?不!我实实在在栖息在地狱的入口,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等待(这是一种无意识地视死如归的等待),等待着死神随时签发给我们“地狱通行证”.
1988.5.1
……你这两个问题提得好,我不得不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作一下梳理。首先,我对农村的那种认同感,对唐山市的厌恶感只是我的一种感觉或者是感悟。我所以没有就此扎根儿农村,而也急煎煎地返回唐山,多一半原因是时代的裹挟。我们无法进行理性的思考,或者不如说我们不可能有理性的思考,大家就是那样群情激昂地到广阔天地中去,我们那时只有拳头而没有思想,我们只有知青这一群,而没有独特的个体的我自己。回城同样如此,大家如此灰溜,我也觉得灰溜。不同的是,去时壮怀激烈,回时简直算夹着尾巴逃。这就是我当时的情况,我不知道是否回答了你“说农村如何好为什么不留农村而急煎煎地回城”的诘问。其次,为什么不留唐山而是去南方,而后又到国外?我出国不是为了拿绿卡,当移民,顺便说一句,我很鄙视这样的公费留学生,我是想回去的,至于回不回唐山就另当别论。还有,我之于出国,并非去认识外国,我是想据此来进一步认识中国,对,到外国去看中国。我想,我们相聚有日。至于离开唐山去南方,别人的目标都不适用于我,说实话,我很害怕地震,我很害怕发生地震时的那一刹那。人真的砸在废墟里也许反倒不怕了,置之死地反不怕了。我想我不是胆小鬼,我以为除了地震我什么也不怕。所以,我学习结束后是否回唐山,现在还说不定。
我离开唐山前,我还住在那种半永久性的简易房,已经给了我新居楼房的钥匙,但我迟迟没搬。我总觉得简易房住着塌实。晚上躺在那里,借着灯光,我就端详那檩条,那苇箔,甚至可以想象到上边的油毛毡和压在上边一条一溜的砖块。我对我头顶上的那根檩子最熟悉,它大约八公分粗,哪个地方有疤结哪个地方被多削一斧头我都很清楚,我计算过它的自重和它的负荷,我知道凭它是砸不死我的,我一翻身就可以从废墟中拱出来,于是,我天天可以塌实地睡觉。楼房并不如此,它们随便哪块预制或现浇的混凝土块就可以致人死命。我因此去惴惴不安,天天接受“狼来了”的考验,我想我是会发疯的。当然,我的街坊们和我不一样,他们搬到楼上,甚至于兴高采烈,我实在说不清是我得了“恐震症”还是 他们用兴高采烈掩饰着他们的惴惴不安。
到南方G市后,尽管这里听说有史以来没发生过地震,但我仍然没放松警惕,分给我三楼的宿舍,我硬是与别人对换到一楼。我虽然没说任何理由,但是公司领导却表示理解,他说:“你是唐山人可以考虑。”
即使在一楼我也闹了一次笑话。我们住郊区,临窗有一条马路,平时车很少,比较僻静,我也渐渐淡忘了地震,睡得越来越安稳。但是有一天晚上出事了:朦胧中,我听到地声的那种呼啸,好像也见了地光闪烁,我一骨碌爬起来,一边喊“地震了”,一边从窗口跳出去。落地时腿硌了一下,但我仍然跑,直到距我们的宿舍楼十几米远才颓然倒下。同宿舍的两位没听清我喊什么,以为我发梦魇,就打开灯,发现我不在,又找到我坐着的地方。他们说:“你怎么了?”我这才发现楼房没有倒塌,马路上正在过着那种十几米长的载重汽车,马路对面新开业的那家宾馆的霓虹灯还在闪烁明灭。我不好意思地说:“我以为地震了呢。”说着想站起身,但怎么也站不起来了,右腿那里湿漉漉地,是血,骨头已经刺穿皮肉,他们把我弄到医院,拍片结果:右腿腓骨骨折。
对此,你作何想法?如果你嘲笑我,那么在嘲笑之余,是不是有一点苦涩?毕竟你也是唐山人呢”……
1989.1. 0
4
……你说的那些事,我大部记得,有些则忘怀了。但是,看着你描述的我在农村的那些行状,我不禁开怀大笑,一种温馨油然而生。说实话,在农村那几年是我半生中最艰苦的几年,也是我最留恋最回忆不够的几年。我在纽约,是拳打脚踢地应付当前,但我还没有到连梦都失去的地步。而我的梦,很少有唐山的场景,多是在农村的那些人、那些事,可能我和这个默默无闻的小乡村血肉相连,再也割不断、扯不断了。
从市里到乡下,确实有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感觉。直到现在,我以为“老人家说得还是准确的:“广阔天地”,就是广阔,当然我是从狭义上去理解的。在农村,呼吸是顺畅的,放眼看去是悦目的,耳听着的是天籁之音。那里的一切,并不像城市里那样被精心刻意地人化。譬如,春天里一树桃花,几畦绿菜,一片金黄的菜花;夏日里小树林的鸣蝉,坑塘里“嘎嘎”吵着的青蛙,玉米地里的羊肠小道;秋天里满目硕果,屋角蟋蟀,白霜下面掩映着的一片麦苗的翠绿;冬天的满目苍莽,冷落了的麦场和场边孤零零的看场小屋,哪个季节,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年看成为伊甸园。
你记不记得村南大坑旁的小树林?那里有几棵钻天杨,更多的是洋槐。洋槐抽芽在春夏之交,而那时杨树已经绿叶满头,回黄转绿了。我记得我们给它们分别下过评语,好像是杨树喜欢出人头地高谈阔论。因为稍稍有风,它便摇头晃脑地哗哗议论。洋槐喜欢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爆发力强。别人显赫时它恰在积蓄,恰在绿肥红瘦的当儿给你一个视觉、嗅觉的冲撞。远远望去,绿的波涛中翻卷着白色的浪花。由于积蓄得久,香气也浓,空气弥漫着那种甜丝丝的香味儿。
说实在话,如果爱情也需要场所的话,那么,农村应当比城市有更多的爱情。城市中已经把爱情程式化。比如电影院、公园,人们在那里重复着父辈的语言和行为,绝没有出新和自我,也不可能出新和存在自我。农村不是这样,环境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在那里,随便一个地方,坑塘边、小河旁、野地里、菜园中,人们都可以找到爱的感觉。有一次,我们一起给生产队割草。路边的青草已刈割殆尽,于是,你提议我们去钻玉米地,找无人爱去的坟场。
在密密匝匝的玉米队列前,为了减少玉米们的阻隔,我们把空筐举过头顶就冲了进去。玉米伸出带毛刺的叶片阻拦着、报复似地抽打着我们的脸、胳膊,仿佛护卫着它们掩藏着的秘密。我走得很慢,我怕身体裸露部分留下一条条火辣辣的割痕,便小心地拨着玉米的手臂,听到你的一声召唤我才加快了脚步。
那是一个有六七个坟头的坟场,从坟头到坟脚都长满了一把掏不透的青草。但你却站在坟边玉米地里发呆:一片两米见方的空场。一人多高的玉米被人从根上折断,整齐地铺在空场地上,上面覆盖着一层玉米叶子,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叶子有毛刺的表面朝下,光滑的背面朝上,坐上去既柔软又有弹性。我问你这是什么?你说还能是什么?男女的事呗。我这才注意到,那是精心搭制的婚床,青绿的婚床。青绿的坟头,青绿的屏障,青绿的生命有着最大限度的 和敦实的野性。
我们谁也不会忘记我们强悍的女民兵排长,你管她叫“放了三天的玉米饼子”,也就是说,她是那种干巴也硬梆毫无感 彩的姑娘。但是你实际上并没有读懂她。一年冬天,村里民兵组织夜间巡逻,两人一岗,我就不幸与她一组(你跟谁一组就记不清了)。我惴惴地跟着她绕村子转了一圈后,来到村北麦场上,一路上我们没说几句话。她把步枪交给我,让我打着手电,一会儿的工夫就下到二丈深的白薯井中,兜上一堆白薯。又到麦场边看场的小屋,打着手电逮了五六只麻雀,我们俩就在小屋里升起了火烧麻雀,烤得“吱吱”冒油,你根本想不到,她居然还带了一只小瓶,里面盛着盐面和五香面。然而她一个也没吃都给我吃了。火灭了,再从灰烬中拣出白薯,白薯外边是烤焦的皮,里面却是柔软的金黄色的瓤,掰开后那种甜香直冲鼻管。她总是说:“吃吧,你吃吧。”像温柔的妻子也像慈爱的母亲,真的,我从没见她那么温存过。吃过后,我们又到麦秸垛边,那座像小山一样的麦秸垛压得特别瓷实的。她也不言语一声,就在垛南边掏了一个大洞,足可以容两个人躺在里边睡觉。那里面下边是软软的,满洞是麦秸的那种又甜又涩的香味。她说:“后半夜了,我们睡会儿觉吧。”就钻进洞里,我迟疑了一下也爬了进去,竟爬到她身上,她“嗯”了一声就把我抱住了。就那么抱了一会儿,她小声说,“睡吧”。拍了拍我,又用麦秸把洞口封上,回头仍拥着我。说来你也许不相信,我一点也没觉得害羞,也没想到和她干那事。闻着甜香的麦秸味儿,枕着她的胳膊,我睡得又暖和又舒服。天亮后,她推醒我,我们又爬出去,她又变成了“玉米饼子”。
啊!我的有着一串串白花的小树林,我的青绿的婚床,我温馨的麦秸垛的窖洞,什么时候再回到你身边呢?
我常常做梦,但我很少梦到悉尼,也很少梦见唐山,我的梦里都是下乡的你的那个小村庄,只有这样的梦才是甜的。
“梦里不知身是客”呀!
199 .4.22
5
……受朋友之托,我回国几天,抽时间去了一趟唐山。唐山既令我熟悉,但更令我陌生。我没有那种海外游子认祖归宗的感觉,只有隐隐的忧虑。我匆匆去了我的简易房处,我的父母、兄嫂和小侄女在那里遇难,我虽在那里测度过我简易房檩条的重量,但那里已被一片楼房所替代。我站在那里,发现摆在我面前的唐山这本书是如此厚重,我竟无法翻读每一页楼房,每一页街道。这里的一切都透着匆匆忙忙,来不及精雕细琢的痕迹,现代文明的镂刀只削出一个毛坯,又仿佛觉得是一件失败的艺术品就放弃了雕琢。
共 11 90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读完这篇小说,编者脑海里闪出一个词——复调。这的确是一篇复调的小说,小说有众多的各自独立且不相容的声音,是一个众声喧哗的世界,这些声音充分发挥自己的意义价值。作者和叙述人是分开的,作者不操纵叙述人,不操纵人物,它们的存在空间广阔深远,甚至连作者的“先知”权利也转而其次,能做到这样,真是难得!再者,思想的深邃和反映灵魂的深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主要特征,这篇小说也是如此!小说通过城市文明和农业文明审美权重比较,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摧残进而触及到历经大劫后人类精神的存在危机,斑驳深邃,凝重广大,可谓高、深、广。当作者不满足文化的人性展示,进而寻求哲学人类学的观照,进而以批判的姿态(不是无奈消解,而是寻求建构)介入,这样的小说带给我们的注定是一次巨大的震撼!其次,编者要指出这篇小说形式的特点。作者富有形式的眼光,同时也有写实的精神,二者融合,使小说高岸独立而与众不同。几封书信串联起独特的结构,书信与书信之间有时间的纵深,有空间的广阔和杂陈,但又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些彼此不同各自独立而有联系密紧的声音,由于大跨度的时间跳跃,立体的空间展示,形成内在的 结构,更在时间的流程中完成了开放性和未完成性的小说性努力!当卡内蒂在《迷惘》中完成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知识分子的心灵探索,挖掘前所未有新鲜,编者相信,酸风眸子先生一定会在唐山大地震这个题材中达到这一成就!再次感谢先生赐稿联盟,联盟大力推荐!【文璘】【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9: 1: 0 酸风老师的唐山地震系列,在这篇小说里完成了灵魂的更深层次的探索。比较特殊的小说表现形式,深邃高远的小说主题,再加上老师经历岁月打磨的深沉眼光和老到的语言与技巧运用能力,最后配上文璘从理论上拔高的按,堪称绝配,值得好好品读。问酸风老师好! 借用中医手段,切脉世间冷暖。
回复1楼文友:201 - 14:04: 1 感谢素馨!十分怀念我们在一起的日子。祝你身康笔健!
2楼文友: 20:04:27 素馨的话也是俺想说的,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还是第一次领略,起初还以为如莫言呢,呵呵。又读酸风老师厚作!学习并问候您冬安!
回复2楼文友:201 - 14:06:11 多谢徐风!问好!
楼文友: 10:57:04 人,总是有一定情结的,恋母情结,乡土情结 不一而足,这种情结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幻而遗失,当然也有例外。一场物质的毁灭可以重建,失而复得,而心灵的颠覆与变异却很难修正。拜读大哥创新之作,不揣浅陋,发表一点另类的浅见。问好! 烛照现实,光暖人生;如剑如戟,直刺黑暗!
回复 楼文友:201 - 14:05: 8 晗夫老弟是小说高手,我向你学习。祝身康笔健!
4楼文友: 08:51:26 奇怪的人唱奇怪的歌!确实如此。但是,此文奇,为文者奇吗?不!酸风老师将一腔炙热倾洒文中。那简单质朴的蕴涵爱情的简陋乡村,那充满人情的 放了三天的玉米饼子 ,甚至那些无奈的知青生活,都如血肉一般融进老师的身体,抑或灵魂。看似不着边际的几封信件,读着天马行空的不羁言语,我触摸到了滚烫的热血。还有,对一个新崛起城市的文明探讨,诸如底蕴,诸如步伐,诸如厚度,老师都看似蜻蜓点水实则惊涛拍岸,让人警醒。梅晓读此文,深深震撼于此文 放作者于物外,引真情于魂间 的写法!梅晓浅薄,妄自评论。问好酸风老师! 谦受益,满招损。
回复4楼文友:201 - 14:07:24 梅晓越来越成熟了,令人可喜。祝你有更多好作品问世!
回复4楼文友:201 - 14:07: 2 梅晓越来越成熟了,令人可喜。祝你有更多好作品问世!
回复4楼文友:201 - 14:07:50 梅晓越来越成熟了,令人可喜。祝你有更多好作品问世!
回复4楼文友:201 - 14:08:09 梅晓越来越成熟了,令人可喜。祝你有更多好作品问世!
回复4楼文友:201 - 14:08: 7 梅晓越来越成熟了,令人可喜。祝你有更多好作品问世!
5楼文友:201 - 20:02:05 又见酸风老师作品获得绝品,素馨打心眼里高兴,尽管素馨知道老师在意的并不是这些。今天对于联盟来说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对于联盟人来说也是个异常伤感的日子,素馨不多说,唯祝老师一切安好! 借用中医手段,切脉世间冷暖。
6楼文友:201 - 21:52:44 欣赏佳作,恭喜酸风老师得绝品,祝福!
7楼文友:201 - 21:55:12 小说的结构是新颖的,以书信构成全篇小说,弱化小说的情节,着重于社会发展中自然灾害的思考,更着重于社会发展中的心灵的思考。结构创新,主题思想有深度的小说。 语文教师
8楼文友:201 - 21:57:54 作品以书信的形式,用带着陈旧味道的文字揭关于唐山的记忆,揭开岁月厚重的风尘,文字中的理智冷静得近乎冷酷,但又流淌着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的东西,这些都来处于文字中强悍的 和内涵,来自贴近灵魂的思考。
9楼文友:201 - 22: 2:17 恭喜先生获绝!这是联盟最后一个绝品,这一天注定是一个有意义和值得纪念的一天!人在何处?联盟虽然关闭,但大家的心永远在一起! 寒冰在近,孤寂无边
10楼文友:201 - 07:50:14 老哥的这个绝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 唉,文学联盟荡然无存了! 人生就是文学,生活就是小说!
生物谷灯盏花特点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管用吗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有什么作用
小孩晚上流鼻血是什么原因男人酒后尿不尽
老年痴呆症如何检查
- 02-19[女生网]1980年长城币壹圆再以实力征服你,注意一字之差,价值差有钱!
- 01-13[女生网]千万不要随便穿著肉色的衣服…哈哈哈哈狠狠代入了!
- 12-28[女生网]应采儿带儿子出游,老大外表帅气招风耳惹眼,小儿子清秀似女孩
- 12-11[女生网]高油价“我家”?“三桶油”市值,一天蒸发近千亿!21天狂揽15板,这只股今天却跌停!芯片板块,逆势上
- 12-05[女生网]奥特维(688516.SH)子公司与合盛硅业(603260.SH)原为签订1.3亿元160型单晶炉买
- 11-30[女生网]孕七个月初产检“无胎心”,多和这些因素有关,孕妈可要注意防范!
- 11-28[女生网]后生初期|怀后生前三个月不能说?这是迷信还是另有说法?
- 11-21[女生网]过气方便面“东山再起”,强势到销量超过肯德基,网友:王者归来
- 11-20[女生网]Ulster霍尔大学优质课程推荐 BSc Nursing Science (Top-up) & MS
- 11-19[女生网]内蒙古民族大学22教育学考研复试线及考上解读
- 11-17[女生网]上海快递小哥骑行3公里为“燕子”送遗失的手机
- 11-16[女生网]越是穷,越不要觉得自己不行,先做好这3件大事,否则很难变有钱!
- 11-14[女生网]2022宁夏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确认7月9日至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