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春秋三农今昔之土墼墙草房散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19.10.09

摘要:《三农今昔》简介 农民,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群体;农业,是提供人们衣食的行业;农村,是社会整体繁荣与否的标志。改革开放前后,变化巨大,回顾起来,既扼腕叹息又欢欣鼓舞。 河杨根据这些情况,撰写了这部《三农今昔》的书。全书102篇,以叙述的形式书写而成。 这部书力求文辞简洁,客观具体。叙述的是从生产队到农民们大规模“转业”的具体经过。是五十多年来“三农”变化的历程。 (一)

人们住着低矮的草茎壁草房,其实是很受罪的,稍微有点条件的话,总想改造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出现了土墼(基)墙的草房。土墼墙的草房与草茎壁的草房比较,不仅美观,而且可以高大,住在里面舒适多了。

所谓的“土墼”,就是泥巴做的、具有固定形状的土块。它不同于普通土块之处,是有一定的规格,晒干后,可以用来做建筑。这种土块只要不被水长期浸泡,能够起到“砖”的作用。

土墼这东西,农民们很早就有制造的了。只不过是将泥巴做成烂泥后,用木头做的盒子做模具,将烂泥铸成一定规格的土块,待干透了后做室内建筑用,比如砌内室分隔的墙,砌灶等。因为它的质地比较松软,见了水融化很快,不能做外墙材料使用。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人们发现,水稻收割过后板田里的泥土,因为长期浸泡着水,具有较高的韧性,还有密密麻麻的的稻根互相拉扯着,耕作层的整体性很好。它的土块,少许浸点水(只要不是长时间地泡在水里),是不容易融化的。于是,便在收割过后的稻子板田里,用耕牛拖着石滚在里面碾压。有点湿润的田土,因为牛脚的践踏与石滚的碾压,土层更加板结、更具有粘结性。这样的泥土制成有规格的块状,便是人们建房用以砌外墙的材料。当时,人们还设置了比较深的屋檐保护着,土墼墙的草房开始普及。

草茎壁的草房,因为受烂泥和草茎的限制,墙无法做到理想的高度,而且,屋檐四周必须做得一样高,因此,只好做成“两头挂落”的式样,房檐一般不高于两米,滴水只能在一米五之谱。而土墼墙的房子,因为土墼是砖状固形物,墙可以砌成理想的高度,房子模式可以做成“硬山”,屋檐高了起来;虽然还是盖的稻草,却比草茎壁的草房高大了许多。人们居住这样的房子,很有一些年代,因此,应该将这种房子,列为农民的第三代住房。

为了保证砌墙用的土墼质量,在碾压板田时,要求碾得平整,使泥土更加密致。具体标准是,准备做土墼的泥土表面,不能有坼缝,每平方市尺的面积里,应该有五个以上的牛脚印迹。

一般情况,土墼的规格是:长九寸,宽五寸,厚四寸之谱。当然,根据需要,是可以制成所需要的其他规格的。

这种土墼,是人工用大铲锹“切”出来的,所以制作它时叫做“切土墼”。具体做法是:至少有四个人才能动手。首先用划刀(形似耙齿,安装在木制架子上)在碾压过的平整土地上划一条切开泥土的“线”,再用大铲锹,由三人拉着,一人掌握着锹柄,清理出第一道“路道”来,再用划刀划出土墼的横度切口,而后用断刀“断”出土墼所需要的长度,最后用铲锹铲出一块一块的土墼来。

切土墼一般都选择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那时候的天气晴朗少雨。待切好的土墼放在田里有点干燥时,便集中堆码起来,顶端盖上草,以免太阳直接暴晒,或者被大雨淋注。待干透了后,就可以用它砌墙了。

(二)

做一堂十米长五米宽,建筑面积五十个平方米的房子,内墙是柱子的话,大约需要三千块土墼,如果内墙也用土墼,称为“四大堵房子”。大约四千块也够了,在当时的经济价值下,总造价约在三百元之谱。

建造土墼墙房子,大量的用工,是运输土墼和将土墼砌到墙上。其次是制作门窗和安装桁条。有关土墼的用工,都是普通农民自己;而安装桁条和制作门窗,必须要由木工来做。

生产队时期,私人做房,大家出工。所需要的人工,基本上都是自己村子里人。私人只要备好建房材料,设置好具体做法,向大家打个招呼,供给三餐吃食;客气的人家,再给吸烟者一包约二角钱的香烟,就可以了。不过,使用的木工,因为是专门技术工,因为他们经常为人做工,则需要付给工钱,要不然,则会影响他的生活来源。而这样的技术工,用的很少,一般一堂土墼墙新草房,每天都会有一、二十个人忙碌,三五天时间,也就做成功了。不过此后的装修,还得由本人另外进行。

人们做房所用的木材,被国家严格控制,当时人们的经济,普遍拮据,即使有钱也无处可买。因此,只能因便就简,“四大堵”的墙体很普遍。墙砌好后,买些毛竹架在墙头上,就是桁条。必须的门窗,找些树棍子将土墼架着,窗栅用小棍子插着,经过木工的手艺整理,这样的房子,比草茎壁的房子高大明亮多了。

土墼墙的墙体砌得端正,是房子质量的保证。初始,总是请瓦匠砌墙。可是瓦匠很少,难以应付所需。土墼非常笨重,砌这种墙,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于是,许多农民在学会了瓦匠“上纲上线”的办法后,自己动手。几经锻炼,这些从来没有做过瓦匠的人,居然都成了砌土墼墙的好手。他们动作灵敏,速度快捷,一个人在助手的协助下,一天就可以完成上千块土墼的墙体。渐渐地,所有土墼墙的墙体,都是这些人砌成,而且墙体都很端正,土墼的纹路符合规范。

土墼砌成墙体的草房,主要是劳动力的费用,经济代价不大。于是,人们便陆续地改造自己住房。每到深秋季节,各个村庄都有不少人做新房子。双季晚稻没有收割之前,便是忙着做这种房子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忙,劳动力多的,虽然多做了些“义务”,由于除生产队外,别的地方无处挣钱,给人建房,好歹也可以省掉一天的口粮。因此凡是主人招呼到了的,几乎没有人借故推辞。

土墼墙草房做好以后,一般都要进行“里外粉刷”。粉刷用的材料,是泥浆里面加进谷物的秕壳。因为,仅仅是泥浆粉在墙上,很容易开裂而脱落;加上了秕壳,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家在用泥浆粉刷好后,还刷上石灰水或者粉上石灰浆。经过粉刷后的土墼墙,看起来与砖墙区别不大了。这样的房子,内室可以做成“四平斗室”,厨房里的灶具,多数人家做了烟囱。人们的居住条件,因此有了很大的改善。

这样的房子,一般的檐高三米左右,屋脊四米样子。居住虽然比草茎壁房子舒适,可是,因为高大了许多,屋顶更难覆盖,而且更容易遭受风灾。

共 225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很早以前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住着低矮的草茎壁草房,我想那可能是一种我们从电视里看到的茅草屋吧,随着时代的进步到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由原来茅草屋改变成了土墼(基)墙的草房,根本的区别就是它的墙壁由原来茅草改为泥土质地,它与茅草房相比外表美观、高大,人住上去比较舒适,而这种泥土比较松软见水融化只能做内墙,人们又发现收割后稻田里的泥土具有较高的韧性,比较耐水,于是又用稻田里的泥土制作土墼,这样就可以当外墙了。这样的房子住起来尽管舒适多了,随之它的弱点也来了,房高大了,屋顶更难覆盖,更容易遭受风灾。作者描述了曾经的土墼墙草房的质地、建房过程以及使用性能。欣赏了!【:我心淡然】

1楼文友:201 - 15:2 :11 呵呵,这种房子现在可能没有了吧?再偏僻的农村就是平房应该也是砖盖的了。

2楼文友:201 - 15: :28 谢谢老师点评。土墼墙的草房现在几乎找不到了,可是,土墼墙的瓦房,也即后文将写到的 省草屋 ,现在还可以找得到。人们的住房,是在不断的进步啊!

血糖仪什么牌子最好

血糖仪哪个牌子最好

血糖测试仪哪个牌子好

青少年长高吃什么钙片最好
灯盏花制剂好用吗
热淋清颗粒效果怎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