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征文八里河东山那所叫帐篷的小学
摘要:原国家妇联主席康克清题写校名的帐篷小学,是当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参战将士坚守国门、反击越寇的又一壮举,也是他们在共和国教育史上写下的浓重一笔。它是祖国万里边防线上由部队创办的,校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所扶贫小学,也是边疆军民鱼水情深的象征。“帐篷小学”点燃了边疆孩子心中的希望,为这些祖祖辈辈居住在边疆大山里的各族群众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生活的大门,为壮乡苗岭的孩子们点亮了一盏通向山外世界的明灯。 我家楼下,有一所书声琅琅的学校。每当孩子们悦耳动听的歌声和朗读声飘上我居住的1 楼,钻进我的耳鼓,看到学生们活蹦乱跳地在校园里嬉戏的身影,我的思绪就会被牵进上世纪80年代的八里河东山,那所著名的“帐篷小学”。
一、战火中诞生
帐篷小学的前身,是云南省麻栗坡县天保镇“马鞍山小学”。坐落在著名的老山地区八里河东山,与老山隔盘龙江相望,直线距离中越边界线仅有200米。
在我见过的学校当中,“帐篷小学”的确是一所极为特殊学校。一边是前沿阵地上的隆隆炮声,一边是帐篷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形成了老山地区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线。在长达十年保卫边疆的战斗中,马鞍山小学被炮弹炸毁,被迫停课。1984年12月26日,当时赴南疆戍边的边防部队,用1顶军用帐篷做教室、1块小黑板、9个炮弹箱做课桌,“帐篷小学”因此而得名。那时,学校只有9名民族学生和1名“兵校长”兼文化课老师。
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原国家妇联主席康克清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帐篷小学。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题词赞扬,称边关将士是“南疆战士,育苗园丁”。国家教委的负责人也连连称赞:“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人民》、《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地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纷纷对“帐篷小学”作了大量报道。
“帐篷小学”的诞生,是当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参战将士坚守国门、反击越寇的又一壮举,也是他们在共和国教育史上写下的浓重一笔。
二、硝烟里成长
老山脚下,
盘龙江边,
我们的帐篷小学,
披上战争硝烟。
亲人解放军教我们学文化,
亲人解放军保卫我们的家园。
我们是边寨的新一代,
我们有美好的明天。
这首《帐篷小学校歌》,由我师驻守在八里河东山芭蕉坪的某团政治处宣传股长张国齐,在士兵教师王玉峰原作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后经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作曲家谱曲,由帐篷小学学生代表把它唱到北京。这首歌,是在炮火硝烟中诞生的帐篷小学的真实写照。
由于帐篷小学建在阵地上,越军的炮弹经常落在学校附近,学校多次遭到炮击,周围有许多炮弹炸下的深坑。有人曾经统计过,越军打炮最多时,一天曾落下400多发炮弹。为此,学校先后6次迁移,轮换了上百名“战地教师”。而这些“战地教师”,有的在战斗中牺牲,有的退伍回乡……
我曾随80师政治部主任刘道湘,去过“帐篷小学”。当时的兵校长,是现仍在北京军区某部服役的孙哲明。当时,他是一名参战前才入伍的新战士,还不到20岁,显得十分腼腆。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用篱笆编成的校门上,战士们书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叔权教我学文化”,下联是“学好文化为国家”,横批是“立志成才”。走进校门,两顶军用帐篷对面而开,课桌是用炮弹箱垒成的,凳子也是炮弹箱制作的,帐篷里面的黑板两侧贴着《教员守则》和《学生守则》,帐篷后边贴的是《学习园地》。学校的后面,是我们80师的一个炮兵阵地。炮阵地门口,也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战疆场人生难得几回搏”,下联是“神炮响惊心动魄一瞬间”,横批是“志在今朝”。学校前不到100平方米的小操场,经过战士们的建设,竟然布置成了一座小型的游乐园:有小篮球板、乒乓球台、游艺台,两侧还有两个小花园。花园里有战士们专门从阵地上挖来的争艳傲立的老山兰,也有战士从自己家乡寄来的牵牛花种子种出来的花草等等。
据孙哲明当时的团首长向师首长和地方慰问团的领导介绍,为了保证孩子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除开办语文、数学主课外,还增加了些图画、法律常识、音乐和体育等副课。战士们不仅给孩子买来了小铅笔刀、钢笔、小本子等,还捐钱给帐篷小学购买了图书,并在帐篷外的南边专门修建了小木板房作为图书室。图书室藏书有连环画、文艺小百科、科普杂志,还有战士们专门为孩子记录的战斗故事。炮火让孩子们懂得了学习环境来之不易,知道珍惜学习时间。平时,他们在帐篷里很认真听讲,越军一旦打炮,他们就会迅速钻进猫耳洞里自习,做作业,学习非常自觉用功。孩子们说,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山上流血的叔叔。放学回家后,孩子们就聚集在阵地底下的一排山洞里做作业,条件很艰苦。说实话。内地的孩子是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在这种战斗环境下怎么学习。
战地“帐篷小学”的成立,不仅解决了边境群众子女上学的困难,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军政、军民关系,加强了军政、军民团结,赢得了当地村民的拥戴,为我军取得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阳光下壮大
“帐篷小学”以“解决边境群众子女无学校、无教师的上学难问题”为办学宗旨。从创办到现在,就读“帐篷小学”的学生,一直都是免费上学,享受着党的阳光雨露。孩子们每年上学所需的费用,全部来自边防部队官兵的捐款。学校的招生范围,覆盖了芭蕉坪村附近的5个村落,生源有苗、瑶、壮、彝、汉等5个民族。20多年来,虽然戍守边疆的部队一次次轮换,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孩子们走了一批又一批,学校也先后六次搬迁,换了八任“兵校长”(一说十任),但“帐篷小学”里的读书声,却从未中断。学校创办至今,共培养出400多名小学生,其中200多人上了中学,还有7人走出深山,考上了城里的大学。
2007年,这所由中国边防部队创办并管理的“帐篷小学”,被正式纳入麻栗坡县全日制完全小学的编制,发展成为一所配套设施齐全的一流边疆小学。占地100 8平方米,使用面积2000平方米,除两层楼的教学楼外,微机室、图书室、活动室、陈列室、医务室、音响广播室等应有尽有。学校正中的操场上,是铺着细沙的跑道和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不同的是,新建成的大门上,挂着人民解放军的军徽,还有一个帐篷的一角。
爱心常驻,爱河常流。“帐篷小学”已成为边疆军民鱼水情深的象征,成为祖国万里边防线上由部队创办的,校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所扶贫小学。“帐篷小学”点燃了边疆孩子心中的希望,为这些祖祖辈辈居住在边疆大山里的各族群众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生活的大门,为壮乡苗岭的孩子们点亮了一盏通向山外世界的明灯。
共 2 9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战火和硝烟中“帐篷小学”,它的创立,它的成长,它的壮大,还有它培养了多少优秀的人才,在今日或许已经不重要了。而重要的它是军民心手相连的一个最重要体现,也是军民渔水情深的最动人篇章。当代军人的浴血奋战,不正是为了这些孩子像花儿一样生长,像花儿一样开放吗?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而作者的亲身经历,让他写起这些来更显的得心应手。欢迎你常来赐稿。。:老树老树
1楼文友: 12: 5:26 问好作者,欢迎来到雀之巢!
曾经,还有这样一所小学,感谢你用文字带给我们一段历史。 江山任鸟飞
回复1楼文友: 00:5 :1 谢谢大家!谢谢们!
2楼文友: 14: 5: 9 战友好文!让我们记住了战争也记住了帐篷小学,谢谢为帐篷小学献爱心的老兵们。
楼文友: 18:58:49 战争无情,军人有爱,大爱!所有的正义战争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 帐篷小学 的诞生、建设和发展,更说明了我们的国家是仁爱之邦,我们的军队是正义之师,我们那么多倒下去、回不来的年轻战士,正是为了这些长起来、走出来的山村孩子。于是,这场战争更有意义,这些烈士更加伟大。
4楼文友: 15:17:54 问好作者。
这篇文章的内容题材极好。因此复审,但依然没得精。又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若是内容再充实些,感情再饱满些,感叹再多写,文笔再润些。写成一篇名副其实的大散文,该没问题。现在有点像个总结?浅浅说。 江山任鸟飞
回复4楼文友:- 0 00:54:0 谢谢!我和战友们在编《战火岁月--对越自卫还击战亲历记》时,发现150多篇稿中,没有写 帐篷小学 的,就动员曾经在帐篷小学当过兵校长的现役战友写一篇,但直到文章截稿,即将出版,还没有消息。由于时间紧,我就自己动手仓促写了一篇。谢谢你的建议,我将在个人的散文集出版前,再好好修改。
小孩病毒性发烧要几天
半岁宝宝咳嗽有痰怎么办
孩子咳嗽怎么办
生物谷灯盏花产品骨关节炎病人的饮食
孩子口臭
- 03-13[历史]自觉是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一心一意
- 03-02[历史]壹点送岗|河南交通学院公开招聘19人
- 02-19[历史]在对的整整里,我遇见了最美的你
- 01-13[历史]2022年东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参考资料、备考指导
- 01-09[历史]她们比例都逆天了,也没下手比例穿搭!!!
- 12-28[历史]广东药科的大学辅导员获第九届广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
- 12-11[历史]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靶向疗法策略如何?南京医科大姚宇锋:推荐帕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双靶向疗法联合化
- 12-05[历史]肉包没下口就被说不好吃?“颜值”如此重要,怎样能让它反为好看?
- 11-30[历史]【走近老区看新貌】养山护山闯新路 碳中和理念蔚然成风
- 11-29[历史]在一起贵了你就会发现 他不仅会骂你 烦你 还会盖起被子继续睡 不管你哭成什么样都不会哄你 只会觉得你
- 11-28[历史]吉林市本轮疫情高风险沿海地区清零
- 11-24[历史]CBA最有可能拿下周琦的球队?辽宁队直接被排除,上海队与广东队渴望最大
- 11-21[历史]省政府迎接辽篮!即刻获鲜花,横幅亮眼,杨鸣嘴碎,韩德君站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