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斋60盛世警言2(1)
小鲜肉走红现象的反思。
小鲜肉”是当下演艺界红得发紫俊男靓仔的代名词。他们各自拥有一大批疯狂的肉粉”和死忠的拥趸。
1. 小鲜肉一词的由来。
小鲜肉是出自岛国的国粹剧女艺人圈:在一部的高潮前,往往有很长的前戏,当女艺人和一个年轻男艺人表演前戏的时候,因为年轻男艺人的皮肤白里透红,甚是鲜润,像盘中新鲜的三文鱼一样诱人,而称其为小鲜肉。慢慢的小鲜肉成了年轻男艺人的代名词。
小鲜肉用于形容年轻、帅气、阳光、有肌肉的男孩及男青年。一般是指年龄在12-25岁之间的性格纯良,感情经历单纯,没有太多的情感经验,并且长相俊俏的男生。他们有三大典型的外在特征:
1 皮肤好,这是最为典型的特征,他们的皮肤光滑细腻,鲜嫩洁白,比女生的皮肤还好,真是羡煞女人了。
2 健硕的肌肉,如果说皮肤好是鲜”的话,那他们身上健硕的肌肉就是肉”了。男人的美,美在阳刚,而健硕的肌肉是最好表达男子美的一个体现。
2. 小鲜肉迅速蹿红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出于行业竞争和吸引观众眼球的需要,不少电视台模仿国外的媒体热衷于搞起选秀节目,靠颜值而迅速走红的俊男靓女们,一时间霸占着屏幕,而小鲜肉异军突起,成了少男的偶像和少女的梦中情人。对中年女性则承载了过往恋人的朦胧追忆。所谓小鲜肉就是指那些粉丝众多的年轻偶像,有人称之为流量明星除了本土的小鲜肉们外,邻国的日式小鲜肉们韩式小鲜肉们早两年就异军突起,使鲜肉行列日益发展壮大。小鲜肉的迅速走红,吸引了大批的粉丝和追随者,而这些狂热的肉粉绝大多数是涉世不深、没有什么社会阅历的少男少女。他(她)们中的一些人做梦都渴望着一夜成名、迅速暴富、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当明星、挣大钱。
即便是已经走红的小鲜肉由于年轻。成名太快。而不知所措。
年轻人身上最易犯的毛病:轻信、轻率、轻狂、轻浮、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夜郎自大等等就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
3. 小鲜肉令人膛目结舌的性价比。
2017年部分小鲜肉片酬排行榜。
1 鹿晗 《择天记 》1.2亿。
外号傻狍子的鹿晗的一直居高不下,他凭借小鹿般无辜清秀的超高颜值迅速的圈了一忠实粉丝,鹿晗从韩国回国发展后先后参演了《证人》《重返20岁》等作品,之后又以4000万高片酬加入了《跑男》据悉,鹿晗最新领衔主演的《择天记》的片酬高达1.2亿,是2017年最新小鲜肉片酬排行榜名副其实的第一名。
2 吴亦凡 报价1.2亿,未被接受。
吴亦凡最近在中国有嘻哈节目中非常的火,先后参演《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老炮儿》《爵迹》《致青春2》等,近日吴亦凡被爆出片酬要价1.2亿,不过没谈拢,在2017年最新小鲜肉片酬排行榜中处于很尴尬的地位,看来小鲜肉无论有多高,都应该有点自知之明。
3 杨洋 《武动乾坤》 8000万。
杨洋刚出道就主演了《新红楼梦》起点不可谓不高,杨洋在2017年最新小鲜肉片酬排行榜中也是上升最快的。在主演了《盗墓笔记》和《微微一笑很倾城》之后,更是一路扶摇直上,跻身一线小生的行列,至于演技怎样,谁在乎呢?反正颜值就是正义。据悉,杨洋参演ip改编大剧《武动乾坤》的片酬高达8000万。
4 霍建华 《如懿传》 7200万。
5 胡歌 《琅琊榜》 6000万。
胡歌和霍建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小鲜肉了,虽然颜值稳定,然而韶华不再。不过,他俩应该是2017年最新小鲜肉片酬排行榜中难得演技不错的了,虽然片酬高,但也是实至名归。
有的小鲜肉”连正经台词功力都没有,一点演戏基本功都没有。对戏的时候,一个人在情绪饱满的说台词,另一个在一二三四五六七,就等后期配音。要情绪没情绪,要眼神没眼神,要反应没反应。活儿不好就算了,还特不敬业。自以为自己是个角儿”了,耍起了大牌。接一部戏,拿几千万,还就给剧组二十天时间,就是那么牛叉。
还有的小鲜肉今天拍两场,明天导演我请个假啊,有个发布会。过两天回来,拍两天,导演我请个假啊,有个商业活动。既没演技,有没职业道德,全靠那张脸和不择手段吸来的百万千万肉粉
最近《建軍大业》炒得很热闹,苹命历史题材被严重娱乐化。叶挺将軍之孙责问该片导演: 你们是真不懂历史。还是别有用心的想借重大历史事件来发娱乐发财呢。让一个腿都站不直的、女里女气的小鲜肉来演叶挺,你们在羞辱谁呢。
4. 小鲜肉走红的反思。
1 小鲜肉”和肉粉”的三观的扭曲。
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人,面对鲜花、赞美、金钱,有的迷失在繁华的娱乐圈,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追名逐利、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就靠那张还算年轻的脸,沽名钓誉,三观扭曲。他们把粉丝的爱戴,把自己获得的称赞和物质回报都当作是理所当然。只是把演员生涯当作一个自己人生中的短暂秀场。
而那些成千上万的肉粉”们,大都是一些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在偶像面前完全失去了是非的辨别力和抵抗力,加上从众心理的影响,盲目跟风,三观”在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方向和定力。
2 功利化的小鲜肉经济。
实际上,除了小鲜肉自己,更值得反省的是小鲜肉们背后的推手们,以及已经套路化的小鲜肉经济时下的演艺圈俨然是一个明星加工厂这样的趋势是比前些年的造星运动和选秀风潮更加疯狂的发展趋势。在流水线生产的明星加工厂里,投资者们和娱乐经纪公司的运们只考虑明星的短期回报率问题,只注重短期效益的挖掘,而忽视长期潜力的培养。因为在他们眼里,没有哪个明星永远都能处在金字塔顶尖,花钱、花精力去栽培一个已经达到顶尖的演员,不如去挖掘新的小鲜肉来新的市场。在小鲜肉经济当道的圈子里,老戏骨们所担心的演员的前途、成长环境、艺德培养等等,都是被抛弃的对象。
观众是这一种乱象的直接受害者,但又是这一乱象的幕后推动者。没有粉丝无理智的追捧,这些劣制作品就难以为继,喜欢明星是人之常情,只是不合理的追捧会害人害己。
3 “小鲜肉热”背后的低级流行主义。
相对于小鲜肉”在文化市场很热,在场上,却呈现出一片冰冷。可为什么现在小鲜肉”越炒越热?低级流行主义为什么大行其道,这恐怕与一些制作方,不动脑筋、盲目跟风,有着很大关系。文化市场最应该体现创新气息,可由于创新存在风险,由于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加之没有形成跟风丢人、抄袭可耻的文化生态,导致大家都不愿意创新,都喜欢拾人牙慧。在一些人眼里,哪怕是一点肉沫子,也总比冒风险好。
影视界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者和内容制,对社会的风气导引起着关键的作用。究竟是谁造就了小鲜肉”和垃圾观众”在传播文化娱乐的过程中,影视界和媒体并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娱乐新闻基本上是炒作演员的个人隐私和新闻,要么是炫富、走毯和劈叉。
有个农村出身的、会点武功的小伙子,偶然在荧幕上露了个脸,红了起来,几年间积累财富数亿元;有个小鲜肉一个剧的片酬就近亿元,等于一个普通农民一万年的总收入; 根据有关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获奖的科学家们只能得到区区50万元,这可是他们呕心沥血一辈子的产品,可以为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财富。这和小鲜肉的一部剧的片酬动辄收入上亿相比,反差是不是有点太大。公平在哪里?天理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