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灵异

雅俗共赏浩气千秋读于右任先生诗词曲全集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1.12.15

雅俗共赏 浩气千秋——读《于右任先生诗词曲全集》

今天早晨拜读了母校霍松林先生作序的《于右任先生诗词曲全集》中的部分诗词,不禁感受到于先生的豪迈浩气和高旷胸怀,真是吞吐宇宙,气象万千,境界阔大雄厚是也!吾一言以蔽之,于先生之作堪称浩气写千秋,万世不竭流!

最得吾心的是于右任先生对诗歌的精辟见解,先生说:“执新诗以批评旧诗,或执旧诗以批评新诗,此皆不知诗者也。……诗人之,则与时代而俱大。 诗应化难为易,接近大众。不管大众之需要而闭门为之,此诗便无真生命。”

确实如此 ,在香港曾经组织投票评选的“最受喜爱的唐诗”中,最后从成千上万首唐诗中选出的十首唐诗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最值得珍惜和传承的宝贵精华,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中达到了全人类必须仰望的高度和伟大境界的十首诗歌。

而这十首诗都是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而境界博大的,它们是孟郊的《游子吟》、杜牧的《清明》、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商隐的《乐游原》、孟浩然的《春晓》、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绅的《悯农》、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协同销售机会。 吴小如先生尝言:“艺术作品能产生雅俗共赏的效果,乃是品味很高的美学境界,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绝对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余以为,真诚博大的胸怀,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对万事万物的深情感悟,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是产生雅俗共赏佳作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吾辈学子,日日勉之!

共 5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从《于右任先生诗词曲全集》 写作风格和先生对诗歌独到见解,阐述了这样的道理:诗歌,乃至其他文学作品,只有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才能被大众喜闻乐见,才能千古流芳。个人感觉,是不是这篇文章在投稿过程中有丢失的部分?【:琴声悠扬】

1楼文友: 19:54:19 有什么建议,可以飞笺。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2楼文友: 14:45:5 赏析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感受和欣赏角度,于原作者,是知心,于读者,是交流。来读好文,一番回味和感思,受益而去。问好文友!

楼文友: 15:12:09 谢谢铁禾文友拨冗雅评,祝福夏祺!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成都治疗阴道炎哪家好
西宁白癜风哪家好
镇江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