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灵异

br马萌是一位勤奋的作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0.02.20

马萌是一位勤奋的作家,继出版《丹心泪》、《奇才吉司马》之后,又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关中英雄传》即将付梓,可喜可贺!
他将书稿发到我的电子邮箱,属托“作序并请名家题写书名”。因为盛情难却,便细细地在电脑上阅读《关中英雄传》,被可歌可泣的井勿幕、杨虎城等关中英雄们所震撼!
该书第一个特色是“开端好”。
开端是情节的开始、起点,是矛盾冲突开始的第一个事件。开端是作品指引情节发展的路线,就象乐谱的第一个音乐节表示整篇作品的基调。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揭露了法国复辟时期( 1815-18 0 )贵族和僧侣的反动性。展开了平民知识分子于连向封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进行的报复性的反抗。这场斗争的开端就是于连来到德?瑞那市长家里来做家庭教师并爱上了德?瑞那夫人。他和上流社会的冲突正面展开,预示了情节发展的基本路线。开端与开头不同。开头是指整个作品的开始,属于结构范畴;开端则是矛盾冲突的起点,属于情节范畴,应当加以区别。
《关中英雄传》小说第一回从公元1900年(即光绪二十六年,农历庚子之年) 陕西关中饥谨,马德清带着两个儿子登科、登举,安顿饥民进了马家大院,大门口架起熬粥大锅开端,引出窝牛城的井家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井勿幕,他被中华民国之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赞誉为“西北革命巨柱”。 “预示了情节发展的基本路线”。
该书第二个特色是“情节好”。
什么是情节?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和斗争的演变过程。它包含着一组以上的能够显示人物之间、人物和环境之间错综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高尔基说,情节就使作品中“人物之间的联系、茅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见《论文学》 P. 4 )从上述的定义出发,我们应当明确,情节仍然是表现人物的手段,同时在情节中必然包含很多事件,因为只有通过事件,才能表现人物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情节本身,能表达一种思想,是一种不说话的语言。《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就是作者同时对两个事件作了独具匠心的情节安排。这个情节本身就包含着比语言文字所反映的更为深刻的思想内容。这里把宝玉的成婚与林黛玉之死放在一起,是既合乎情理又意味深长。快要死的林黛玉是那么孤独、凄惨,二零一个院子里,则鼓乐喧天。这一情节的安排,充分揭示了贾母的无情,王熙风的狠毒以及封建礼教的残酷。当然,情节的安排也绝非任意编造,必须是从生活出发,合乎生活逻辑才行。
《关中英雄传》小说第五回写道:
一时间,北庙院内打乱眼了,房上的瓦片噼哩啪啦,雪片似的飞向疯狂扑来的衙役,打得这些平日里作恶多端的杂种们哭爹喊娘;地面上的神棍与刀矛叮叮咚咚地搏斗,喊声如雷,杀声不绝于耳。李体仁先是缩手缩脚,偏着脑袋窥视,后来见没有什么危险就长了胆子,叫嚣着让衙役们快上,表现出色的赏纹银二两。这时候,忽听头上一声炸雷:
“老李,来壶热茶!”
话音还未落点,一泡热尿就劈头盖脸地浇了李体仁一身。
李体仁日了急,也顾不得脸面,忙用袍袖擦脸上的热尿,又听的脑后一声喝叫,竟有几份三国故事里猛张飞喝断当阳桥的架势。只听一声:
“姓李的,看棍!”
“咣”的一声,不晓得从那儿飞来一神棍,结结实实地砸在了李体仁的头上,在耀眼的日光下还闪烁着五彩神光。
“妈呀”,李体仁惨叫了一声,官帽被撸出一丈多远,滚到了被愤怒的群众砸毁的官轿旁。鲜血从狗官的头上流到了脸上,袄领上溅了一片血污。劣绅原烈此时的遭遇比李体仁也好不到那儿去,捂着脸,跛着腿,原来是头上挨了一瓦片,腿上被撸了一棍。这才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一番激烈的搏斗,学生们终因人少,寡不敌众,结果三十多名学生不幸被抓走,绑到县衙。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一泡热尿,一神棍,一瓦片,反映学生运动的浪潮,把狗官打得狼狈不堪。“能够显示人物之间、人物和环境之间错综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
该书第三个特色是“真实好”。
我曾经在《传记写作漫议》讲课(载2005年5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策划辅导巻》一书)中说过:“历史传记的艺术性,以及正确处理它与历史真实性的关系,是我们撰写历史传记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一部优秀的历史人物传记,应当是严谨的学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历史传记中的传主,以及与传主相关的所有人物和事迹,都必须是真有其人,确有其事,来不得半点虚构。因此,传记的真实性是绝对的,无可置疑的。艺术性是建筑在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历史的真实,也就没有艺术的真实。对于传记来说,艺术性是表现方法和手段,只有通过其方法和手段,才能更深刻更真实地揭示人物的本质。”
《关中英雄传》小说第二十一回真实再现了杨虎城当年大战永寿的历史场景,反映出“历史传记中的传主,以及与传主相关的所有人物和事迹,都必须是真有其人,确有其事”。
向枝山兵败的时候,杨虎城部与马国仁的先头部队在永寿遭逢。
一场疯狂的白刃战于是展开。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在杨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的左、右两路援军中,邓占云部虚晃一招,后来分裂出走;王占元部磨磨蹭蹭,见死不救。
这是杨虎城揭竿而起后首次在正面战场与敌作战,他和他的弟兄们虽然骁勇,但缺乏作战经验。
在墨色阴云笼罩的天空下,宽犷的平原上遍地是死尸,鲜血绛红了漫地的白雪。几只老鸦哀鸣,枯树上积满了白雪,好像挂了孝的女子在呜咽。
甘军在遭受重创后向西北败退,马国仁不甘心,但也不得不哭丧着脸走了,他不明白自己在占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输给姓杨的,自己太丢脸了,统兵打仗多少年怎么就败在一个初出茅庐的土包子手里,这姓杨的作战没有章法,随心所欲,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太不可思议了,这个人将来不得了,会成大气候的。
杨虎城部获得全胜,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有可借鉴性,注定是要写进军事专著的。但杨部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白雪皑皑的平原上,杨虎城率领几十名向字营残兵撤往乾州,他满腔的悲愤,他痛恨王占元、邓占云两个王八蛋,关键时刻各顾各,不顾友军的死活,弄得自己拼光了家底,出征前的八百名向字营精兵就剩这么一点家底了,他要与张云山的主力队伍会合,保存下这一点革命的火种。
第七十一回也真实地写:“半农是在秋日的一个下午得知党跛子战死凤翔的消息的,觉得党跛子后期作恶多端,死有余辜。当年胡景翼将军率部随冯玉祥东出潼关兵进中州时,半农以老母年迈为由没有随军出征,被留在胡部驻守渭北的部队里,北京革命后胡在渭北的旧部改编为国民二军战斗序列,他任过书记官、参谋等职,在家乡兴市镇与胡的故里富平一带活动,和兴市镇的驻军康老六、任直扬的关系很铁。”
该书第四个特色是“悬念好”。
什么是悬念?悬念就是把作品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个提示或暗示,但又故意不做解答,在读者心中留下个一团,使读者产生非要看下去的强烈愿望。我国古典小说悬念用得比较多,《古今小说》中有一篇《陈御史巧勘金钗细》开头就来了这么几句:看官,今日所说《金钗细》这庄奇事,有老婆的反没了老婆,没有老婆的反得了老婆。这个开头,就把读者的心(念)给悬念起来了。怎么有老婆的又没了老婆,怎么没的?没有老婆又得了老婆,怎么得的?使读者不由不看下去。悬念的力量就在于此。小说描写生活中的矛盾,是对“解”的埋伏和提示。它把“结”提示了一下,埋下来,却故意迟迟不解,读者或听众那颗心就老放不下来,也就得一直不肯放手地看下去,直到最后那个“结”渐渐地,一层一层的解开,一切真相大白,才算罢休。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他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的序言中说:“我援引了小说家所常用的轨迹:从小说的中央和结尾抽几个卖弄玄虚的场面来,将它们放在开头的地方,并且给它装上一层迷雾”。他所说的“卖弄玄虚”、“迷雾”、“诡计”实际上也就是布置疑团,制造悬念。
《关中英雄传》小说第六回以“梦境”制造悬念:“进学堂的头一天夜里,半农就做了一个离奇的梦,梦见自己连中三元,披了红骑着枣红大马满卧牛城里游逛了一圈,从北塔到南塔,又从县衙到大成殿,见六龙壁的六条游龙腾飞上天,六股神泉喷涌而出,再后来,又衣锦还乡到了衙道堡,一家子欣喜若狂,还在爷爷的坟前放了铳子……”
第七回以“预兆” 制造悬念:“同盟会重阳节祭祖,兆示着更大的革命风暴的到来。”第十回也是:“武装暴动前的西安,风雨欲来风满楼。”第二十四回还是:“二人相跟着去见张都督。”
该书第五个特色是“语言好”。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题材的表现,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情节的展开,只有借助于语言的描绘才能实现。所以语言对于文学创作特别重要,“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它正像音响和旋律对于音乐,线条和色彩对于绘画,动作和姿态对于舞蹈一样,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艺术;而语言优美与否,或者说作者能否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创作,又直接关系到作品美学价值的高低。所以,为了创作出生动感人的优秀作品,我们初学写作者,就不能不认真研究文学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运用这种语言进行创作的一般规律。
第二十六回、四十回诗化语言:“郭坚说他还会吹笙,粗通音律。玉梅笑了,捂着缨桃小口,很腼腆,她想起来了,那梦中的少年除了写得一手好字外,还吹得一手好笙,和郭坚一样英俊,她当时还随口吟了一首小诗,大概是:漏板依稀野二更, 檀郎何处醉瑶笙?凌波露湿慵无力,斜依危栏看月明。”“胡景翼将军作诗敬挽张义安,诗云:阵云萧瑟月华寒,红羊苍狗劫未阑。龙城飞将今何在?每饭难忘张义安。”
《关中英雄传》小说中,语言幽默、感人,用关中话,如“身派子”、“烂包”、“尻蛋子”、“溜光锤”、“吊死鬼”、 “杀得升允老贼人仰马翻找不着北”等等,借助于语言的描绘,特别是地方方言的运用,使作品美学价值升高。
当然,《关中英雄传》小说在写作技巧上还需进一步提高,但是马萌已经跨入中国作家的大门,等待他的将是輝煌灿烂的明天!
2008年9月14日(农历中秋节)于西安曲江

共 9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关中英雄传》小说中,语言幽默、感人,用关中话,如“身派子”、“烂包”、“尻蛋子”、“溜光锤”、“吊死鬼”、 “杀得升允老贼人仰马翻找不着北”等等,借助于语言的描绘,特别是地方方言的运用,使作品美学价值升高。作家还从《关中英雄传》作品的几个特色来准确剖析这篇小说。让读者了解了这篇小说的内容,还提高了评论文章的写作技巧。感谢您投稿旋转木马,期待您更多的佳作。问好,赏析!【编辑:诗人夏红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 091011】
1 楼 文友: 201 -09-09 14: 6:15 感谢夏红雪社长对马萌《关中英雄传》小说按语:语言幽默、感人,用关中话,如 身派子 、 烂包 、 尻蛋子 、 溜光锤 、 吊死鬼 、 杀得升允老贼人仰马翻找不着北 等等;又感谢夏红雪社长对序评价:作家还从《关中英雄传》作品的几个特色来准确剖析这篇小说。让读者了解了这篇小说的内容,还提高了评论文章的写作技巧。问好! 世界文化名人、著名史学家、文学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世界文学艺术家协会荣誉主席吉春十二岁女孩经常心绞痛是什么原因
祛风止痒中成药有哪些
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