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夏季艾灸大部分慢性疾病调理的最佳时机力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1.04.20

夏季艾灸-大部分慢性疾病调理的最佳时机

烈日炎炎汗出过多,喜凉爱冰

疫疠猖獗脏腑虚弱,邪气入侵

湿热蒸腾湿热蕴脾,水湿不化

三伏天,是一年中酷热的开始,也是一年中风、寒、署、湿、燥、火等六淫最旺盛混杂的时候;也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的开始!

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是最坏的时间也是最好的时间---是最容易留下病根的时间;也是调理疾病的最好时机!你处理得好,往后一年无病害。

【夏养长】

《黄帝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按照中医理论,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天气炎热而生机旺盛,即人体新陈代谢处于最旺盛的时候。众所周知,夏季因为炎热,很多人用空调冷饮来消暑,但过分贪凉会伤害体内的阳气。中医常说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夏养心】

《内经》中提到:心应夏气,夏天是心经当令的时刻。按照中医理论,季节和五行五脏是有所对应的: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成为夏季保健的一大关键点。但夏养心的心不仅是养护人的君主之官心脏,而且还有人的精神心理健康。

稍低于均值35,000口。 若心没调养好,容易造成心阳不足:表现为神疲乏力、胸闷气喘、血压高、失眠、心悸等症状;心阳上亢:表现为胸闷气喘、脾气急躁、面红目赤、失眠、头晕眼花等情况。

【夏三伏祛邪】

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而进入冬季以后,这些病会反复发作,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因此,三伏天养生,最重要的就是祛邪了。

夏季养生首选艾灸

夏季三伏灸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表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进行灸疗,以起到温养经络、祛湿散寒、补虚助阳的作用,治愈各种陈年老疾。可谓借天时来治病。

此时,人体阳气输布于体表,人体的皮肤腠理开泄;自然阳气最旺盛,再加上艾灸补元阳,故而三阳相加,直达病灶部位,寒湿难挡!

三伏灸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经验认为三伏灸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灸。

三伏灸注意事项

一、是慎用辛燥之品,以防伤阴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等。

二、是忌大量服用寒凉之品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轻则泄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阳虚宿疾。

三、是慎食大量肥甘滋腻之品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四、是忌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

五、室内尽量通风。

六、空调风或对流风不可以直接对着身体。

七、若自身经络不通在艾灸前期可能会有燥热现象出现,可遵从医师建议,从小灸量开始。

八、灸时灸到身上微微出温汗为最佳。

不适宜艾灸的情况

艾灸也有不适宜的人群或情况: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还有无自制能力的人不适宜艾灸。

一些特殊穴位如大血管、心脏、眼球部位也不要灸。

艾灸完毕一小时之内勿用食用寒凉食物、勿用冷水洗手或者洗澡。

白癜风病治疗费用
乌鲁木齐包皮包茎治疗哪家好
哪些人不能用塞来昔布止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