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小区有个幸福角(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0.03.22
小区有个“幸福角”

在小区交通最畅、阳光最亮的一块地角上,几乎天天聚集着一群老人,大都在八九十岁年纪,最大的是母亲97,正在挺进100岁。他们有的是老年行动不便,有的是患有各种疾病,只要是天好,每天都由家人或保姆陪伴着来这里晒太阳、聊天,偶尔也练练桩功、做做手工劳动。成了小区里一道暖人的风景。

最初那里很普通,只有一条能坐两个人的公园椅。张阿姨年近90,从东北长春来此地住女儿家,身体尚好,耐不住寂寞,经常在小区里遛弯,累了就在那条公园椅上稍坐小憩。春天我们带母亲来小区后,为了给母亲排解寂寞,时常留意路边的老人,看能找个聊天的伴儿,没承想就遇见了张阿姨。张阿姨是位离休,有文化,有资历,热情健谈;母亲是位家庭妇女,没有文化,但是记忆力超强,满肚子的故事,终于有了倾听者。从此,那条公园椅就成了两位老人天天约见的地方。

两位老人的约会,不断吸引着新的老人加入。有的是遛到这里便驻足,有不少是口口相传闻讯而来。后来小区里都知道有个“老人角”有两位80多岁的老夫妻,在家里几乎不怎么出门,一次遛弯看到这里的老人聚会,便成了这里的常客。有一位80岁阿姨的女儿在小区里买了房子,她从北京偶尔过来替女儿照看下装修房子,参加了一次老人们的聚会后,当即决定在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不再回北京。有一位曾是某部副部级的老人,93岁了,腿脚不便,平时话也很少,家里人听说“老人角”后,便让保姆每天推他来,刚开始时别人说的热闹他却总是沉默,慢慢的开朗多了,话也多了。还有一位不到70的老人,因车祸在轮椅上生活了10年,现在每天早早地催着老伴快点推他到“老人角”他把这当成了一天重要的最有意思的活动。老人们越聚越多,最多的时候有十几位。一条椅子已经不够,小区的物业便组织保安从别处搬来两条,后又增加到4条。物业的管家姑娘和保安小伙也时常光顾加入,除了聊天,还看看有什么需要他们做的。

母亲无疑是“老人角”的明星。年龄最长,且脑子清楚,除了耳朵有点背,说起话来顺畅有序,讲起几十年前的故事活灵活现。母亲最得意是40多年前在她的努力下,她们四五个人的街道小作坊终于被承认是集体企业,参与者都享受了养老金待遇。“我那会到处找领导,磨嘴皮子,你不答应俺不算完。那赵书记是个好人,看俺这几个老婆可怜,给我们批了”母亲每每说起这一段眼睛都放光。老人们很惊讶这样一位没有文化的小脚女人竟然如此远视和执着。那位93岁的“副部级”老人第二天碰面的时候,见了母亲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养老金解决了哈?好、好!”前去聚会的大多是女性老人,个个衣着光鲜。母亲也不示弱,什么红什么花穿什么,每天出门前都要为穿什么纠结一会儿。家里可以随意,人前不能跌份儿。有几天母亲不愿去了,嫌穿衣服麻烦,累。其实她是对有的老人有意见,人家看她年纪大逗她,问她“儿子好啊还是儿媳好?”“我把你儿媳领走好不好?”母亲因此不快说我还没老糊涂呢。几天没去,老人们惦记她,以为别有什么事,要结伴来家看她。我们说没事,就是嫌天热,凉快了就来了。还没等天凉快母亲就又去了。央视退休的肖导幽默风趣热情,对母亲说“您是她们的班长,得每天来点名”

老人有件愿意做的事是我们这些陪伴老人的小。老人。求之不得的。尽所能想办法让她们高兴。在她们聚会的时候给她们摆POS拍照,做成音乐相册;带领她们做些简单的桩功,增加些除聊天以外的乐趣。那一天肖导拿了一叠废纸教老人们叠可以盛垃圾的纸盒,一叠一上午。母亲兴致很高,回家来继续叠,可是忘了怎么叠了,把叠好的拆开看,却不能恢复了。生自己的气,我从来学营生都是最快的,现在怎么回事,真是老了么?

陪伴在老人身边,我真切感受到人老了的无奈、无助和可怜。衣食住行不是问题,问题是孤独、寂寞和精神需求的缺失。儿女的作用总是有限,保姆更像是例行公事,且不说能用心几多,即便是无微不至,人的喜欢交流、害怕孤独、追求愉悦的本性需求也是难以满足。老人们已经无法融入多彩的世界,但并不表明他们不喜欢世界的多彩。“老人角”的出现和受到追捧,恰恰表明她们找到了一小块属于自己的、可以找回些许曾经的年华记忆、可以感受些许世界不同的色彩、可以充实晚年幸福生活的天地。

有邻居说这个“老人角”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可以改成“幸福角”我从心里赞成。

经期前小腹胀痛
宝宝健脾胃的药
湛江治疗妇科方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小说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