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实

红外相机蹲守数十种珍稀动物入镜来物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2.01.03

红外相机“蹲守” 数十种珍稀动物入镜来

4月初,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获得多张珍贵的照片和视频。照片里的动物,是传说中的豹猫活体,这是他们首次获得豹猫野外活动踪迹的影像。

据悉,云豹、黑麂、白鹇等数十种野生动物近年频频走进人们视线,都是红外监测相机揭开了这些 深山隐士 的神秘面纱。

奥巴马政府并没有强烈地表示“不同意” 豹猫首闯庐山红外相机镜头

多年来,有关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否还存在大型猫科动物行踪的争论没有停止过。但苦于缺乏照片、视频等活体实物证据,豹猫只停留在当地的野生动物种类的记录中。

3月底,布设在庐山南麓星子县境内桃家山地区的红外线感应触发相机,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豹猫在夜间活动的照片和视频。这一发现,使庐山存在豹猫的说法得到印证。

其实,红外相机的功劳不止于此。去年,庐山保护区安装了红外相机60多台,不久后就在保护区莲花站范围内首次监测到蓝歌鸲。该鸟种为庐山保护区新纪录鸟种,从而使庐山鸟种记录增至343种。

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局专家告诉,豹猫在我省一些大的自然保护区都有分布,但即便是长时间在保护区工作的人,也难得有机会一睹其 芳容 。通过红外相机,在齐云山、武夷山等保护区,专家们终于发现了活体豹猫。这说明豹猫食物链的完整性逐渐恢复,反映了我省生态环境好转,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提高,为豹猫等珍稀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森林之眼 定格珍稀动物身影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通过监测相机,全省已陆续定格数十种难得一见的珍稀动物的身影。

两年前,位于彭泽县境内的桃红岭保护区陆续布设了数十台红外相机。长方形、饭盒大小、迷彩色、带闪光、浑身上下找不到一个按钮 这些 森林之眼 虽貌不惊人但作用不容小觑。

2014年4月2日至4日,中国猫科动物专家组到桃红岭保护区收集红外相机数据,发现相机不仅拍到大量以梅花鹿为主的多种野生动物,还清晰地记录到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少见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灵猫。

2014年5月,50台红外线感应触发相机布设齐云山保护区密林深处。该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两年来,已观测和拍摄到豹猫、苏门羚、黄麂、白鹇等近40种野生动物。

如果不用红外相机是拍不到 神兽 苏门羚的。 专家说,苏门羚对人类活动很敏感,几百米外嗅到人的气味或听到人的声音,便会逃得无影无踪。

白鹇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晨昏活动,很难见到。 据介绍,去年5月,阳际峰国家自然保护区新添20台全自动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猕猴和藏酋猴进行种群监测。首批数据采集后,共获得30多张野生动物活动有效照片和6段视频,拍摄到中华秋沙鸭、猕猴、鸳鸯、白鹇、灰胸竹鸡等十余种珍稀野生动物。

去年12月,官山保护区在东河保护站龙坑两个海拔高度不同点,在不同的时间里,两台红外相机都拍摄到保护区鸟类新的记录物种,经查阅文献资料和鉴定,该鸟为宝兴歌鸲,也是我省鸟类新的记录物种。

定期或不定期重新布设红外相机

野保专家介绍,我省的山区隐藏着一个博大的原始神秘世界,在茂密的山林中,生活着活动敏捷、行踪诡秘的飞禽走兽,常年生活在当地的保护区工作人员,也只能偶然看到个别兽类的身影。多年来,林业部门及科研人员寻觅野生动物有两个办法:一是以动物粪便、足迹为依据,但野外环境复杂,加之人为分析或有差异,调查结果可能存在误差;二是扛上设备,翻山越岭,守候几个月,可拍摄到珍稀动物的概率非常低。

据介绍,红外相机安置在动物经常活动的地方,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重新布设。当动物从相机前方经过时,由于动物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差异引起动物身体周围热量发生变化,触发被动式红外传感器,进而触发相机拍摄。

与传统手段相比,该技术具有对动物干扰小、能捕获难以发现的物种、影像资料便于存档检索等优点。红外相机作为对野生动物进行 非损伤 性采样的技术,已成为研究动物多样性、种群生态学及行为学的常用手段之一。 省野保局业务科相关人士说,我省几乎所有的山区自然保护区,都曾经布设过红外相机,下一步将会在罗霄山脉、南岭山脉、吉泰盆地和赣抚平原等地重点布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调理肠道吃酸奶有用吗
孕期便秘怎么办
一受凉就闹肚子怎么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小说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