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实

眼中的工业和中国制造.容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1.03.31

还是用互联?刘强东的回答是后者。这让拥有互联情结的谢文有些失望 SAP中国研究院院长李瑞成

笔者前一段时间去河南洛阳现场采访了一家老重工国企,发现其信息化之路到了车间这一层,还处于手工和信息化PK的阶段 要不是领导坚决和坚持,其信息化之路很可能再次半途而废。

朋友圈再一打听,发现跟这家情况类似的老国企并不在少数。特别是在如今供大于求,国内内需不足的情况下,能够理清思路,踏踏实实进行信息化和改造的企业,其实不多。

于是问题就来了 最近炒得火热的和具体到国内,是不是还有一个相当遥远的过程?

6月8日,笔者在位于上海张江科技园区的SAP中国研究院总部,就此话题采访了SAP全球研发络总裁及SAP快速增长战略市场总裁柯曼和SAP中国研究院院长李瑞成。

解析中德美制造蓝图

确实,工业4.0、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实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李瑞成表示,利用工业4.0的物联技术,包括SAPHANA平台技术解决工业的最大痛点,产生效益,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是非常重要的。

李瑞成举了一个例子,最近一家企业的CEO听到工业4.0,非常欣赏,但他的高管对互联、物联、工业4.0全部都没有任何概念,这时候盲目推进,是不现实的。

在李瑞成看来,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让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变成一个制造强国,是从战略高度来看问题,因此系统性地提出了一个大的方向。但具体的实现方法,还是工业4.0。

柯曼解释说,工业4.0是德国政府把企业、研究院校集合起来,打造一个总体的愿景,然后由企业去分头落地和实施;而美国的做法是,让市场来做裁判,如果市场上出现一家非常出色的公司,那该公司的技术就默认成为一个标准。

而从两国的优势领域来看,美国在信息技术上更强,而德国更精于高端制造。因此,李瑞成认为,美国的是自上而下,希望从云计算、大数据角度入手,控制工厂生产;而德国则是自下而上,希望把工厂打造成一个自我生产、自我学习、自我调整的,按照客户需求进行生产的智能工厂,从智能工厂再走到云端。比如最近SAP和西门子共同发布的一个战略合作,西门子借助SAPHANA平台,西门子把它工业技术的支持融合在SAPHANA平台上,形成从下往上的战略方向。

广州白癜风治疗费用
周口白癜风去哪治疗
成都男科医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小说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