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毛泽东的三十六幅对联网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0.09.29

毛泽东的三十六幅对联,文采了得!写尽了情怀与智慧!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家,在学术上又是诗人,书法家。一生所做对联甚多,或临窗伏案时,或日理万机之余,或沉痛悲伤时,或欢心愉悦时…

我们从其对联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指点的豪迈气概,更能领略到领袖作为普通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床头联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赏析1914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求学期间写的这副自勉的对联,联语对仗工整,寓意深刻,说明了学习贵在有恒”的道理。一曝十寒”典出《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此联源出于明代胡胥仁。胡胥仁的原联是: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贺廖廷璇、皮述莲婚联

二月梅香清友。

春风桃灼佳人。

赏析1915年春,同窗好友廖廷璇和皮述莲结婚。为他们的婚礼撰写了这副贺联。二月”春风”指廖、皮的结婚时间,梅”桃”分别形容他们的品貌,联语表达了对学友结成连理的赞美和祝愿。桃灼”典出《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原诗是一首贺新诗,诗人看见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联想到新年轻貌美。

赠堂妹毛泽建联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赏析1915年春,为鼓励堂妹毛泽建苦学成才,为她题赠了这副成语联,出自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挽湖南第一师范同学易永畦联

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

腥秽待煎,独令我来何济世。

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殁

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

赏析1915年5月,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易永畦病逝,撰此联哀悼。此联足见青年时的卓尔不凡,有济世和民胞物与的情怀,也寄托了对同窗好友的深情。

畅游湘江联

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水击三千里。

赏析1917年,畅游湘江后,写下了这副对联,抒发了青年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宋书·宗悫传》记载宗悫年轻的时候,有人问他的志向,宗悫回答说:愿乘长风破浪。

赠同学王熙联

爱君东阁能延客。

别后西湖赋予谁。

赏析1917年仲夏,邀学友肖子升徒步旅行。路过同学王熙家,受到热情款待。临别留赠了这副对联,清闲新颖流畅的联语表达了同学间深挚的情谊。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附小礼堂题联

世界是我们的。

做事要大家来。

赏析1918年6月,同志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附小主事期间,曾亲自书写了这副对联,让学生刻在竹板上,悬挂于附小礼堂中。对联不仅通俗易懂,明白如话,而且富有崭新的时代内容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挽母两联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

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往世。

一掬慈容何处寻?

赏析1919年十月,的母亲文其美病逝,因正忙于领导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而未能参加葬礼,尔后含泪写下这两副挽联,一短一长,短联借王安石的诗句,比喻母亲的德泽;长联叙述母亲病危时呼儿的情景,极见真切,而自己又未能亲自送终,空留遗憾之心,注入字里行间。联语写出了对伟大母亲的无比感激和无限哀思。

挽易越村联

无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愤死。

我为民国前途哭。

去年追悼杨公,今年追悼易公。

其奈长沙后进何?

赏析1921年8月,志士、湖南长沙人易越村因不满北洋军阀统治,愤而投海自杀,欲以生命唤醒民众。为其写挽联,高度评价了易越村捐躯抗争的精神,忧国忧民之心、之情溢于言表。

十一

为同学刘能诗家题春联

过乱世新年,何分贵贱。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十二

一年好景随春到。

三亿苍生盼日升。

十三

资水入湘江,涌入洞庭归大海。

天情怀众庶,长怀国运救中华。

赏析1927年冬在湖南湘阴县考察农动情况时,住在他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同学刘能诗家中,并为刘能诗家题写了这三副春联。三联不仅切时,切景,切情,而且像日月星辰一样珠联璧合,均自然深刻地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心目中的伟大理想抱负。

十四

挽王尔琢联

一哭尔琢,二哭尔琢。

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

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赏析1928年10月,红军第四军团参谋长王尔琢在率部追赶叛徒袁崇全时不幸牺牲,第二天,全军在江西宁冈县举行追悼大会。亲自拟就长联致哀。联语有对死者的哀悼,更有对生者的激励,格调凝重。

十五

宁都军事会议动员大会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

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赏析1930年12月,红军在江西宁都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反围剿作战计划。在动员大会上,作了富有说服力的和振奋人心的动员报告,详细说明了我军反围剿的有利条件,也反复说明了诱敌深入的必要和好处,并专门撰写了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自己的游击战略思想。

十六

挽黄公略联

广州不死,平江不死。

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

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

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赏析1931年9月15日,红五军副军长黄公略在转战途中,路经江西吉安县东固山六渡坳时,遭敌军空袭,不幸中弹牺牲。亲自主持追悼会并撰写挽联。联语既切亡者生平,又激励后人奋斗,文词洗练,言真意切。

十七

挽联

的基础如何?

孙先生云:

主义是的好朋友。

抗日胜利的原因何在?

中国人曰:

侵略战线是和平战线的死对头。

赏析 1938年3月,延安各界纪念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追悼阵亡抗日将士,为此撰写挽联。联语巧妙运用问答形式,肯定了的基础,指出了抗战胜利的希望。

十八

挽王铭章联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

是军人本色。

决心歼顽敌,以身殉国。

为中华民族争光!

赏析1938年5月,在台儿庄战役中,爱国将领王铭章率部坚守滕县,因城破殉难。武汉举行公祭,与其他领导人联名送去挽联。联语高度概括了王铭章以身殉国壮举,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赞颂之情。

十九

挽郭朝沛联

先生为有道后身,衡门潜隐。

克享遐龄,明达通玄超往古。

哲嗣乃文坛宗匠,戎幕奋飞。

共驱日寇,丰功勒石励来兹。

赏析1939年7月,郭沫若的父亲郭朝沛先生病逝。和秦邦宪、吴玉章、联名送了挽联。联语意蕴丰厚,上联悼念去世的父亲,下联称赞儿子,宣传抗日,激励人心。衡门”指简陋的房舍,也指隐士的居所,典出《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遐龄”是高寿的意思。哲嗣”是对别人儿子的尊称。

二十

挽杨十三联

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

于我辈特增负荷。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于先生尤见典型。

赏析1939年7月,著名化工专家、抗日英雄杨十三病逝,年仅50岁。杨是河北省迁安县人。七·七事变后,他毅然投笔从戎,曾组建地方抗日武装,领导农民起义,配合八路军抗敌,功勋累累。9月,重庆各界为他举行追悼大会。亲自题写挽联,对杨十三给予高度评价,对后死者以殷殷期望。

二十一

延安新市场悬挂联

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

边区是抗日民主的根据地。

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

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由权。

赏析1939年,延安新市场落成,为此撰写了这副对联,联语将《七七宣言》中提出如果巡视发现特别重要或比较严重的违规用人问题的三大政治口号嵌入其中。

二十二

挽蔡元培联

学界泰斗;人生楷模。

赏析1940年3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香港逝世,延安举行了追悼会,撰送了挽联,表达了对蔡先生的崇高评价和景仰之情。

二十三

挽张冲联

大计赖支持,内联共,外联苏。

奔走不辞劳,七载辛勤如一日。

斯人独憔悴,始病热,继病疟。

深沉竟莫起,数声哭泣已千秋。

赏析1941年8月,为作出重大贡献的张冲先生病逝,与吴玉章、合作此联。

二十四

挽葛健豪联

老妇人新妇道。

儿英烈女英雄。

赏析1943年,的母亲、向警予的婆婆,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蔡畅同志的母亲葛健豪老人病逝,对这位十分有影响的老人敬送了挽联。短短六字联,涵极大的容量。

二十五

挽戴安澜将军联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城。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赏析1943年4月1日,在广西全州的香山寺为戴安澜将军举行国葬。专门从延安拍去电报,电报在海鸥将军千古六字的后面,题写了这副诗一般的挽联。

上联主要写了戴安澜慷慨高歌二〇〇师英勇顽强的军人本色;下联用几个典型的战斗场面,对戴安澜将军远征缅甸取得的战绩,戴安澜将军誓驱日寇的豪情壮志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对戴安澜将军战死沙场的结局表示了深切的惋惜。

全联激情满怀,戴安澜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海鸥将军悲壮而动人的事迹,都壮怀激烈地凝聚挽联里,寥寥数语,将军形象跃然纸上。

二十六

挽朱德母钟太夫人联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

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赏析1944年2月,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以八十六岁高龄在家乡逝世,延安各界群众举行追悼会,敬撰挽联,将母亲上升到伟大的劳动阶级的地位,颂其母,赞其子,是悼念也是号召。

二十七

挽彭雪枫联

二十年艰难事业。

即将彻底完成。

忍看功绩,英名永在。

一世忠贞,是党人好榜样。

千破碎河山。

正待从头收拾。

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

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

赏析1944年9月,新四军抗日名将彭雪枫不幸牺牲,与朱德、、等联名挽此联。

二十八

挽徐谦联

存亡攸关,抗战赖持久。

而今正是新阶段。

死生同慨,团结须进步。

岂能再抄旧文章。

赏析元老徐谦病逝时正值抗日战争进入新阶段,结合当时形势作了这样一副挽联。

二十九

挽续范亭联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

事业垂成,公胡遽死?

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

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赏析1947年10月18日,中央为爱国将领续范亭同志举行葬礼,敬献挽联。字里行间,透露出深深的悲痛之情、惋惜之情和敬仰之情。

三十

挽冯玉祥逝世一周年联

置身民主;功在国家。

赏析1949年9月1日,在北京纪念冯玉祥将军逝世一周年大会上,会场两侧悬挂着撰送的这副挽联。

三十一

为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题联

要做人民的先生。

先做人民的学生。

赏析1950年,回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题写了这副对联,作为对师生的勉励。

三十二

贺张维母八十寿联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赏析1950年9月19日,为他早年同学张维的母亲八十寿辰,书写了这副对联。

三十三

题洞庭湖联

八百里洞庭重入眼。

五千年历史再从头。

赏析大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写了这副气象雄浑、境界阔大的洞庭联。联语对工整,词句铿锵,气魄壮伟,胸襟豪放。上联从空间入笔,下联从时间着眼,空间的开阔与时间的悠远凝结着历史的沧桑厚重之感,表现了一代伟人改天换地、继往开来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

三十四

题扇联

各求各志各行各路。

离凡离圣离因离果。

赏析 1971年9月的一天,向书面汇报了准备叛逃的异常情况,请示处置办法。阅过材料后,在他喜欢用的一把丝绸折扇上题写了这副对联,旋即叫警卫人员直送。

上联各求各志”意即各从其志,语出《史记·伯夷传》道不同不相与谋,亦各从其志也。”既然各有各的目的和志向,必然会各走各的路。下联的凡”圣”来自儒学范畴。圣”指圣贤豪杰,凡”指人民大众。因”果”为佛家语。

三十五

赠联

柔中寓刚;绵里藏针。

赏析在文革”期间受尽。1973年年初复出”任第一副。同年十二月,在会议上,正式建议参加工作,任总参谋长。介绍说:我请了一位军师,出任总参谋长。他办事比较果断,也是你们的老上司,他叫。”并以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称赞,概括了他既坚持原则,又机动灵活的特点。

三十六

赠联

诸葛一生唯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赏析晚年曾书赠元帅这副对联。此联用典恰到好处,寓意深刻,发人深思,表达了对叶帅的信赖,也是对叶帅的高度评价。

联语出自明代李贽《藏书》上联的诸葛”指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魏将司马懿说:亮平生谨慎”谨慎”即古人所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之意。下联的吕端”是北宋大臣,宋太宗至道元年担任宰相,太宗称吕端小甚至连谣传都没有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附:124周年诞辰,《再唱》歌曲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文采

文采,本指事物具有错杂艳丽的色彩,现多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通过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适当地修饰语言是可以达到增加文采的目的的。文学翻译不是文字翻译,文学翻译要表现出作者的风格、文采、让读者感受到文学特有的美。现代汉语有多种句式,有肯定句、否定句,有主动句、被动句,有倒装句,还有文言句式,写作时要根据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句式,可以使语言准确、凝练,增强表达效果,而使语言有文采。

攀枝花治疗白癜风费用
两岁孩子拉肚子怎么办
广东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