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惨案原创小说连载十二(1)
第十二章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位等待的人。
下关坐拥关门海峡,在本州岛的最南端,是山口县人口最多的城市。山口县形如半岛,西北两面濒临海,南临濑户内海,隔关门海峡与九州相望,西距半岛也不远。自古以来,山口就是连通本州与九州和半岛以至大清国的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提到下关,人往往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河豚,这个城市以河豚之城著称。
河豚味美,但内脏有剧毒,烹调有误则可致命,自16世纪末丰臣秀吉时代就对吃河豚下了禁令,但民间素来阳奉阴违。那时的说法是河豚是下等人吃的食物,武士阶层则被严厉禁止食用。
春帆楼位于下关一座小山丘上,有个极优越的地理位置:面朝大海。这个木制小楼并不大,原来是阿弥陀寺,1877年,牙医藤野玄洋买入阿弥陀寺的地皮一块,开设月波楼医院。47岁那年藤野玄洋病故,其妻藤野美千在原地改营旅馆,兼办饮宴,成为家庭宾馆。春帆楼旅馆有楼房三栋,分别名为月波楼、春帆楼、风月楼。
山口犬一站在春帆楼旁边,天气和煦晴朗,樱花将开未开,是个好日子,加上又是星期天,出门的特加多。
海峡上吹过来的微风中略带着一丝寒气,凉凉地掠过面颊。这里正对着关门海峡,可以看见海峡的一个片断,像某个特写。山丘下的海边就是军港,有巨型的货轮,还有灰蓝色的军舰,冒着黑烟,从海峡中缓缓通过。这个军港,这些军舰,也许正是要让大清国代表看到的场景,它可以炫耀海军的军威。
春帆楼的名菜是河豚,战败的大清,更是一条无毒而美味的河豚。
选择一家普通餐馆、选择一家河豚店做两国的谈判会场,真可谓安排精心”策划周到”呀。
李鸿章一行90余人迎着萧萧春雨,抵达了山口县下关门司港。一路上,李鸿章愁怨满腹,快到下关时,他吟诗一首:晚倾波涛离海岸,天风浩荡白鸥闲;舟人哪知伤心处,遥指前程是马关。
抵达春帆楼。李鸿章略感风寒,仍决定与伊藤博文会见。在山口县警察官护卫下,李鸿章一行乘小野田丸蒸汽船到达阿弥陀寺町镇守神社前。从船到栈桥之间需经过一段石阶,两名侍从谨慎搀扶李鸿章。
李鸿章小病后面色健润,佩戴一副金缘白玉眼镜,上身着黑色官衣,下身茶缎裤子,足蹬薄靴,身高五尺六寸,高大过人。一行官员9名、护卫6名登上东栈桥。李经芳先上陆和前来迎接的官吏寒暄,山侧聚集甚多遥望清国大人物的本地百姓。
李鸿章乘坐专门预备的坐轿,李经芳以下官员乘人力车,通过夹道整列的宪兵警卫,直接前去谈判所春帆楼。
李鸿章先是在楼下小憩了片刻,超过预订时间5分钟后进入谈判会场。
满头白发的李鸿章,垂垂老矣的懵懂神态无不印证了大清末日的到来。
春帆楼里修葺一新,地上铺着华丽的地毯,甚至为李鸿章专门准备了痰盂。
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见面寒暄完毕后,李鸿章首先开口说:你我两国,最为邻近,同文同种,今暂时相争,总以永好为事。如寻仇不已,则有害于华者,也未必于有益贵国也。试观欧洲各国,练兵虽强,不轻起衅,我中东既在同洲,亦当效法欧洲。如我两国使臣彼此深知此意,应力维亚洲大局,永结和好,庶我亚洲黄种之民,不为欧洲白种之民所侵蚀。
李鸿章虽然身处败方,仍尽力表现出恢宏的气度。
伊藤博文并没有理会李的高谈阔论,而是冷冷地说:十年前在天津时,敝人曾向中堂进言,贵国之现状,实有改进之必要。但尔后贵国晏然依旧,不图改进,以至今日,实深感遗憾。
十年前,一方是师,一方是徒,今天一方是胜利者,一方是战败者,李鸿章的高谈变成了可笑的反讽。
提到十年前的相见,李鸿章不仅叹道: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今转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自惭心有余力不足。贵国兵将,悉照西法训练,甚精;各项政治,日新月盛。此次本大臣进京与士大夫谈论,也深知我国必须改变方能自立。
看来,李鸿章还是个比较明白的人,洋务运动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而对政治社会改良实为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轮到今日被人取笑,其心酸自知。
谈判已进行了五天。
山口犬一看到人越来越多。西面的外滨町,窄窄的路边被人群挤得满满当当,如同赶庙会的时节。他们这时从四面八方赶来,是为了看一个人:钦差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
因为今天的谈判结束了,李鸿章回住处要经过这里。
山口犬一看到,治安相当严密,陆上五步一警察,十步一宪兵,四处扫视有无可疑者。海上亦有警察旗翻飞之小艇到处出没,警戒臻于完备。如此严格,当然是为防止两国全权大臣有不测。
山口犬一发现,为看李鸿章一眼而云集马关之众人中,穿红衫的乡下人尤多。警察一一往来盘问,调查无旅券者,其状甚为森严。
出来了,出来了。人群中有人叫着。
山口犬一判断,中间那位便是的第一重臣李鸿章。帽后拖下的三眼花翎,垂在胸前的皓然白髯,还有那炯炯射人的犀利眼神。
原来李鸿章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
这位七十多岁老者肩上居然担当着一个大清国的。
山口犬一不由得用另一种目光看待这位老者。
李鸿章坐上第二顶轿子。
从谈判会场春帆楼到李鸿章下榻的引接寺,其实也只有短短几步路,走得快些大概只要五分钟。即使是慢吞吞的轿子,十几分钟也就到了。
这短短的几步路,已足够让当地的居民蜂拥而来,在路旁筑成一道长堤。几层人堆的最前面,佩刀叮当的警察和宪兵一字排开,不时呵斥着拥挤的人们。
过来了!过来了!骚动从东边逐次传来。
抬轿的队伍来到一特别设立的宪兵支部旁边,不远处还有一处派出所。这是一处十分安全的地方,可就在这时,从路右边的人群中蹿出一名头戴鸭舌帽的男子,左手按住李鸿章轿子,右手掏出手枪,从李鸿章的右侧向其头部开了一枪。
众人一时呆若木鸡,时间似乎在此凝固。
李鸿章不知死活,满脸是血,满身是血。
第一顶轿子上下来的李经方见到父亲这个样子,不知如何是好,差点昏了过去。
随行的伍廷芳比较冷静,试探了一下李鸿章的鼻子,发现呼吸还正常,叫人赶快把他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治疗。
山口犬一一看到这鸭舌帽,就怀疑是小山六之助。警察和宪兵一拥上前,将刺客按倒在地,捆了个横七竖八。
山口犬一上前一看,真的是小山六之助。
小山六之助,原名丰太郎,群马县平民,其父孝八郎曾任县议会议员等职。他是家中长子,但因为为人无赖七年前就被父亲废除了嫡子身份。小学毕业后,他念了几个月中学便即退学,后进入庆应义塾就读,亦中途退学,一直没有固定工作。曾为自由党的选举活动卖力,充当打手之流,有两次因打人毁物入狱。
问及行凶目的,小山六之助低着头说:我就是想杀死他们三人中的一个,这样可以谈判,也没有别的办法,我不能这么快就让大清国得到和平。伊藤伯爵和陆奥子爵都是的政治家,不是凡物。如果让他们死去的话,觉得太可惜。李全权是外人,不如干掉他。这就是我决意为此凶行的目的。
这个案件是特案特办,审判非常快捷。第二天即进行初审,认定案件适用刑法第292、112及113条,即故意未遂。3月30日,案件移交山口地方裁判所正式审理,判处小山无期徒刑,声称与前刺俄太子之罪相同
李鸿章的病榻前走马灯似地穿梭着前来慰问的日方官员,寝室前后甬道游廊皆满”天皇与皇后也作出了表示:天皇派侍从武官中村觉大佐为特使,前来马关慰问。皇后也手制绷带,并遣来两名护士。慰问品更是五花八门,三十家报纸一同送上六十只鸡,请李鸿章为两国加餐”马关市西部渔业组合送来的东西就更有创意一些:一只特大号水族缸,装着章鱼、海参等七十多种海洋生物。
接下来的日子,李鸿章血肉中带着这颗子弹谈判。
直到4月17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李经方等和代表伊藤博文、陆奥宗光等签订了《下关条约》
山口犬一有次路过大青药铺,突然看到有位路人,一边看着大青药铺,一边偷偷抹眼泪。
山口犬一的心一下被揪了起来,眼泪哗一下喷出。是呀,大青郎中,战火是否烧到了你家乡,战火是否烧到了你家门口,有多少人牵挂着你们呀。
犬一呀犬一,别哭了,你保重身体。富士珍熙拍拍山口犬一的肩膀说。
我们的军队肯定打到杭州了,否则,杭州怎么也会在四个开放港口中呢?山口犬一说。
没听到回音,山口犬一抬头看了看富士珍熙,发现她的眼中也有泪水,这才知道,原来他俩是同病相怜。
战火纷飞的年代,山口黑云一天比一天消瘦。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山口黑云天天要来大青药铺,希望看到大青郎中。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山口黑云天天失望而归,因为没有看到大青朗中。
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只要没有确切的坏,等待便是最好的结局。
每个人都有等待的时候。
等待天晴,等待下雨,等待春天,等待秋天,等待人来,等待人走,等待时机,等待希望,等待覆船翻面,等待咸鱼翻身。
谁没等待过。
谁没被等待过。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位等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