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老俩口在镇上开了一个煎饼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0.03.18
老俩口在镇上开了一个煎饼铺。
镇上的许多人都拿着各种粮食,来老俩口的煎饼铺兑换煎饼。
老俩口每天都忙个不停,男的一张张摊煎饼,女的一下下拉风匣。
应该说生意做的还算不错的。
尽管这样,老俩口的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
什么原因?就是孩子太多,七个,都是一顺水生下来的。
因此,老俩口在忙完一天后,经常坐在煎饼铺的灶台旁长吁短叹。
那个年代,都跳忠字舞,老俩口也跳。
所不同的是,老俩口每天跳完忠字舞,必到镇上江边扭一段大秧歌,唱几句二人转:看看我爹我娘我的老丈人儿……呀呼嗨呀……
老俩口边唱,边舞动手中的红绸。红绸在空中如龙翻滚,而老俩口的碎步、腰段儿也扭动的那个欢快呀!
镇上的人们看后,无一不掩鼻而笑。
就有人说:得瑟个屁,穷的那个鸟样,还有闲心扯这犊子!
更有人说:真是心大,快穿不上裤子了,还他妈的扭呢!
当然,这些闲言老俩口都听到了。
只是,老俩口当没听见,依然每天去江边扭秧歌,唱二人转。
一次,老俩口正扭的兴高采烈时,女的忽然蹲下,像是腰拧了。
男的急步上前,但“哎呦”一声也蹲下了。
女的腰拧,男的脚崴。
这样,老俩口就都不出煎饼摊了。
在家养腰养脚。
镇上的人来家看老俩口时,就说:以后别在扭了,岁数大不禁折腾了。
老俩口听后,理直气壮的回答:这苦日子,不扭做啥去?
来人听后,哑言。
老俩口伤好后,又开始每天都去江边舞动红绸。
碎步、腰段儿依然那么欢快。
不久,男病,医无效,走了。
又不久,女终日郁郁寡欢成疾,也走了。
江边上突然没了红绸的舞动,人们心里才突然觉得像缺失了什么。
于是,人们开始怀念江边上有红绸舞动的那些日子了。

原文发《小说月刊》2009年第7期专栏


@死之一种

青青下乡到离城市很远的一个偏僻的山村。
青青是一个瘦小柔弱的女孩,生产队的那些又脏、又苦、又累的活,把青青吓得哭了起来。
老队长见后就拍着青青的肩,交给她一支笔,一个本,说:“莫哭,干不了累活还有轻活,你就干记分员的工作吧!”
青青就做了队里的记分员。
青青知道这记分的工作,是和钱有联系的,就格外认真地做起这份工作来。
冬天,队里的人都闲起来,老队长就找到青,说:“青青,我看队里的人闲着也是闲着,咱们就办个文化扫盲班,你是下乡知识青年,这教师就你来当吧!”
青青点点头。
老队长又交给青青五支粉笔,说:“粉笔就这五根了,省着点用,咱这里离公社的供销社远,买一次挺费劲的。”
青青又点点头。
青青就做起教师工作来。
青青给队里的人讲课,也像学校里小学一年级的老师那样,从基础开始,教写人口手,大中小……
一天下午,青青讲完课回来。当她发现放在窗台上的那三根粉笔,被玻璃窗上流下来的冰流水给浸泡得粉碎时,青青就傻了一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青青后悔,后悔不该在午间把炉子烧得那样热。
望着那一小堆被水浸泡过的白色碎末时,青青想:这可怎么办?明天上课就没用的了。这几天队里的人,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
想来想去,青青决定明天起大早赶到公社的供销社买回一盒。
青青所在的村子不通车,到公社的供销社必须得翻过那座横头山,然后还要徒步走三十里路,才能到达。
青青虽然是个瘦小的女孩,但决定的事情必须做,这是青青的性格。
第二天,山村还在一片漆黑时,青青就起床上路了。
青青离开村子时,谁也没有告诉。
不到晌午,青青就气喘吁吁地赶到公社的供销社,买回一盒粉笔。
青青午饭也未吃,就急着往回赶。当步行完三十里里,攀上回村必经的那座横头山时,天就突然阴沉下来。不一会儿,漫天的鹅毛大雪就一串子一串子的飘下来。
雪越下越大,横头山上一片白白茫茫。
青青费很大的劲,攀上了横头山的山梁,下山时,青青走错了路,在林子中的雪地里,东一奔西一闯地向山下赶着。
突然,青青脚下一滑,便跌进了一个很深的雪坑里。
青青知道,自己是跌进了猎人为猎熊而设置的陷阱。
青青也知道,如果自己不爬出这个陷阱,那么这个陷阱就是自己的葬身之地。
青青意识到有这样的严重后果后,就把那盒粉笔揣进棉袄里面贴身的线衣内,然后就拼着劲从陷阱里向外爬。
青青双手死死地抠住陷阱的边缘,双脚蹬住陷阱的壁,住外攀爬着。有一次,青青差一点就攀出了陷阱,可由于她的双手稍稍松弛一下,就又很无奈地滑落下去。
当队长和村里人,在这个陷阱里找到青青时,已是大雪停后的第三天了。
青青的尸体已被冻的僵硬僵硬的。
老队长的媳妇,从青青贴身的线衣里掏出了那盒粉笔,山上的人见后就呜咽成声。
青青死的这一年,刚满十八岁。

共 177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红绸。生活本身就是五味杂谈,酸甜苦辣。老两口有自己的活法。尽管生活不富裕,但也能开辟自己生活的乐趣,也不管他人如何看待。那个年代,红绸的舞动代表着人们的心情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死之一种。青青的女孩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她热爱乡村教育。遭遇不测,为她青春的岁月画上圆满的句号。两篇小小说,源于生活最底层,但却刻画出不同人的命运悲剧。好小说共赏!感谢赐稿!问好!祝福!【编辑:林雨荷】【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70 15】
1 楼 文友: 2017-07-02 16:26:5 两篇小小说都贴近百姓,反映普通人的生活。摊饼的夫妇靠自己维持生计,虽苦,但自找快乐。尽管有非议,但依然坚持。当二老都走了,人们才觉得失落。下篇十八岁的青青,队长给了她一个做老师的梦,为买粉笔,惨遭不幸。虽死犹生,震撼人心。作品精练,人物生动。欣赏,学习!
2 楼 文友: 2017-07-0 1 :24:49 祝贺袁老师作品加精!感谢赐稿!感谢江山编辑部!亚宝药业薏芽健脾凝胶
汕头治疗男科方法
山东癫痫病专科医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