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父母这样教育我五父亲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0.02.04
父母这样教育我(五――父亲篇)

我的父亲,因为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年代而改变了他的命运,本应该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可最终躬耕隆亩游走在田间地头。

父亲常说书是英雄胆,善是富贵根”读书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头等大事。我们兄妹五个,都是在文革时期”出生的,但父母不会因为那个年代他们遭受的而放弃让我们读书,父母决心: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我的五个娃娃上学”因为这一决心,他们受了半辈子苦,省吃俭用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劳困苦,他们的人生让我相信了中国成语当中的一个词,那就是苦尽甘来”

父亲认为: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必须严厉,绝不妥协。

父亲对我们的家庭教育抓的很早,从幼时就开始教育我们,尊敬父母,爱护兄妹,例如对兄长姊妹不能直呼其名,必须叫,姐姐;和父母说话,必须轻声细语讲清楚,不得大声;待父母召唤,立马答应,声落人到,不得拖延。《弟子规》中出必告,返必面在我们三岁以前,父母就要求我们做到,一直保持到现在。

从小父亲就告诉我们:诚实是做人的根本,一辈子不让说谎话。

哪怕所谓善意的谎言都不可以,说谎就是大错,家里不管是谁,说谎就要受到惩罚,要么一顿棍棒;要么头顶煤砖跪下反省;要么不让吃饭饿肚子。如此严厉的惩罚,令人望而生畏,不敢触犯。养成习惯,兄妹五人坦诚相待,不管之后到了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组建家庭,我们始终铭记父亲的教诲。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乡亲们不管有丧事喜事家务事,还是头疼脑热的难心事,都喜欢来找父亲帮忙解决,父亲从未推辞。多少年来,父亲为乡亲们治好了胳膊,治好了腿,治好了腰椎,治好了嘴。治病救人成百上千,却分文不收。我们虽然身处在这个权钱世俗的年代里,但父亲的价值观,金钱观仍影响着我们。

我颇喜欢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所说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父亲认为,住的房子可以旧,但孩子们读的书不能少。

为了供我们读书,在那家家户户盖新房的年代里,我们住着爷爷建的老四合院,是那种看上去有些破旧的土木结构。然而父亲没有让我们在初高中毕业后去打工,而是继续供我们读大专、读本科、甚至硕士、博士。

培养孩子们的时间就那几年,不能因为房子而耽误了孩子们的教育,不能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父亲认为,看电视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坚决杜绝。

我上学的八十年代初,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但父亲坚决不买,所以放了学我们除了干活,就是看书学习写作业。

现在的孩子迷恋网络、迷恋游戏,让家长忧心如焚,不少家长为了争夺手机,与自家孩子斗智斗勇。

其实,孩子迷恋网络家长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还是自己的力度不到位、不够彻底。

任何时候,父亲从不将就。

1984年我小学二年级,清明节学校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要求每个孩子拿一朵白花,父亲亲手给做了,他找了白纸、剪刀、手绢、胶水、订书机、别针等,用剪刀先将白纸剪成树叶状,压在折叠的手绢中间,用手压着拉出花纹,一片一片又一片做成了花瓣,最后经过组合、粘贴、装订,两朵别致白花在眼前出现了,第二天到了学校,所有同学们的花几乎都是用卫生纸扎的纸团撕碎,凑合算是一朵花。而我的花却与众不同,更显得精致美观还得到了老师的夸赞和所有同学的羡慕,父亲给我的不仅仅是一朵花,还有自豪和骄傲。

任何时候,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能随意应付,不能随便将就,而要用心去做。

父亲也许只给了我一点点的爱,却填满了我的整个世界。

父亲虽然只伴我一时快乐,却让我用一生来记忆。

陪读是现在很多家长都在做的一件事,中央一台朗读者第二期里出现的一对母子,让我感慨、佩服。儿子因为高烧导致耳聋学校拒收,父母为了能让儿子有一个正常的语言环境,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母亲选择了长达16年的陪读,从儿子一年级开始她成了他的同桌,听课、记笔记,回家再教给儿子,直到大学毕业。节目中儿子朗诵了冰心的妈妈,你为什么爱我?有一句对话: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

生于三四十年代的父亲姐弟五人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只有父亲因为高考取消而无缘大学,1977年高考恢复以后,父亲已是五个孩子的爹,他为了我们依然选择了放弃,因为他知道我们更需要教育,很庆幸当年我没有成为留守儿童,而是在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下快乐成长的孩子。此时我含泪想问:父亲,你为什么爱我们,就是因为我们是您的孩子吗?

父亲对我的正确教育,让我的成长有花季般的青春期但没有青春版的叛逆期。什么青春叛逆期啊。 纯属借口! 现在好多家长把孩子不尊敬父母、不好好学习、不按时回家、不诚实不听话等问题都归罪于青春期,称之为青春期的叛逆。在好多家长眼里貌似很正常,但在我看来,那是你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怎能怪罪于美好的青春期。

孩子青春期所叛逆的不是父母,而是父母不良的管教方法。

父亲告诉我们:一生中有两个账不能算,一个是父母身上不能算,一个是孩子身上不能算。

为人子女,赡养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不管你富有还是贫穷,都不能算给父母花了多少钱,为父母做了多少事,因为你是他们的儿女,世上人儿千千万,恰恰你做了他们的儿女,那就是缘。

为人父母,生儿育女并抚养长大是父母义不容辞的,不能算在儿女身上花了多少钱,为培养儿女付出了多少精力。

所谓父子母女就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看到中央一台的热播节目《朗读者》第二期,主题词为陪伴”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到他被学校开除,他父亲没有骂也没有打他,只对他说我们回家,爸教你”看到这一刻时我感动了,忍不住落泪,父爱如山,这种父爱我遇到过。

三在读高一时,因为班里的几位同学被城里转来的地痞同学给欺负了,他看不惯,就提出和那地痞同学到校外单挑,好好教训了那位地痞同学,事后被那同学的势力家长闹到学校,学校给了三记过处分,在全校大会上通报批评,请家长自然是少不了的。平时我们兄妹在学校是全体师生和父老乡亲们羡慕的好学生,每年三好学生领奖,我们兄妹五个一起上台,甚至几次上台,学校、市级、省级三好学生,都有我们的份,不管什么竞赛几乎都有我们的奖。父亲自然也成了老师们尊敬的一位家长。可这一次,三给父亲背回来一个记过处分哎呀,当时我都替三捏了把汗,想他回家一定会被父亲一顿棍棒,可我没有看到那一幕父子大战。最终的正义感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赏,他在高二被评选为学校学生会主席。

父爱如山,不管孩子怎么样,优秀也好,顽皮也罢,只要他是你的孩子,你就要爱他。正如郑渊洁在朗诵《父与子》里的一句话:父亲对儿子一生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爱。

父亲的老年生活,正如杨绛所写暮年是美好生活的开始, 是一种从容、恬阔、 悠哉游哉的状态。保持了一颗宁静的心, 宠辱不惊,微笑着幽雅的老去。

朱自清的回忆性散文《背影》他用朴素的文字将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的深刻细腻,真挚感动。我!没有名家的大手笔,一时写不尽父爱所包含的万千情感和父亲的良苦用心,待我思量,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心续写父爱。

外用舒筋活络药水配方
藤黄健骨丸治滑膜炎吗
静脉曲张疼痛怎么办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小说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