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

晓荷美味的地皮菜散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19.10.08

它没有漂亮的外表,薄薄的,软软的,黏黏糊糊的,雨天长在肮脏的草丛里,看着脏兮兮的,可它曾是农村人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它曾经伴随了我的童年,少年……

——题记

秋天啊!总是让人情绪暗染,随着天气逐渐的转凉,人们很容易被秋感染,总在不经意中,那些丝丝缕缕的愁绪悄然爬上眉间心头,浅挽一帘曼妙孤凄的幽梦。

秋风瑟瑟,绵绵秋雨敲打着棂窗,如同水帘幕潸潸而下,阳台上的淡雅忧伤的花辨儿随着风雨飘然落下,像片片小舟水中荡游,演绎凄美的秋殇!马路上随风摇曳的梧桐树,发出凄凉的呼呼声,苍凉而又悲壮,大片的黄叶子,淌着伤心的泪水,在空中短暂的旋转,怀着对母体的万般不舍,缓缓落入尘埃。那将到生命尽头的蟋蟀,无力躲在阴暗的角落,时而发出几声凄惨的悲鸣,哦!一幅幅凄美的惨景,不禁让人深深的感伤!思绪仿佛像长了一双天使的双翼,穿越流年的时光,荡起心底无边的波澜,回到了童年时光,和小伙伴儿们一起,奔走在长满灰色地皮菜的草丛中……

我的故乡在中原地带,那里没有高山,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我的家住在一个古老而又闭塞的小村庄上,在我的童年时代,农民们普遍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穷苦生活。

那时的农村和现在相比,有着天地悬殊,现在的农村有良好的水利条件,化肥,农药,高技术,年年旱涝保收,粮食基本保证高产,播种收割全部机械化,农民们也和城市人一样家家建起了小洋楼儿,各种电气设备一样不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在我们小的时候,虽然我们家乡地头儿很宽,但因土地贫瘠,本来粮食产量就很低,加上旱涝不均,老天爷高兴了,恩赐子民雨水均匀,农民的日子相应就好过一点,老天爷发怒的时候,给你个脸色看看,旱灾,涝灾,虫灾,甚至一场雹灾,让辛苦一年的农民落了个空,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儿。

在贫穷的日子中,人们总要想尽办法寻找一些可以充饥的东西,根据季节的不同,大自然也会开一面,适时馈赠给人们不同的新鲜食物。春天正是农民的生活处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农村人称为“荒春”,家家户户的粮食墩子已差不多见底,这时候广袤的黑土地上长出各种各样的新鲜野菜,只要勤快一点动动手就不会被饿死,如果肯下点功夫,各种野菜能做出很多种味美色鲜的食品,搭配着粮食,就可以安全的度过荒春。

中原每年的秋天总会下几场连阴雨,这也是孩子们既讨厌又期盼的,连阴雨天虽然阴冷异常,但会在下连阴雨的时候,村前屋后,河边沟沿会长出一种贴着地皮的菜。每当这个时候,小孩子们三五成群,因为农村人买不起雨伞和雨鞋,孩子们一个个像大头小妖儿似的,头上戴着用秫秸蔑编制的带尖儿大连帽,手里拿着小篮子,裤腿儿辫的高高的,光着小脚丫子,到村前屋后的草窝窝儿里,捡拾地皮菜。因为这种菜贴着泥土生长,没根儿没苗儿,也没有来源,只有在连阴雨的时候地上出现一个个小黑点儿,然后在雨水中蹭蹭的长大,一片儿一片儿的,呈青褐色,薄薄的,软软的,黏黏糊糊的,一捡起来就卷曲在一起,没有尊贵样子,谁也不知道它的遗传身世,所以当地农民就给它起了这个不太雅观的名字—“地蘧链”。然而在那个穷苦的时代,它却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其实地皮菜生长的环境很脏,村前屋后都是些畜生爱去的地方,各种牲畜的粪便尿液到处都是,越是脏的地方地皮菜长得越肥越大,最大的像小巴掌那么大,捡起来忽忽闪闪的,又似乎很害羞,马上卷曲在一起,每捡到一片大的,就像得到宝贝一样,拿在手里看了又看。孩子们一边捡,一边还不忘嬉戏打闹,嘴里不停的说着顺口溜:毛毛菇(野蘑菇),狗尿苔,不下雨,出不来……

说起来狗尿苔,也许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比知道是什么东西,狗尿苔虽然名字不好听,但长像非常漂亮,上面是瓦蓝色,下面是琇红色的褶皱,晶莹剔透,酷似一把撑开的油纸伞,雅致而美观,不由的让人爱不释手。大人们说那是狗尿长出来的,有毒,只能看不能吃。我们在捡地皮菜的同时总不忘薅上几个狗尿苔,放在篮子的一边回家玩儿。那些树根儿边上偶尔也有小小的蘑菇,长的小巧玲珑,白白胖胖,肉嘟嘟儿的,吸引着孩子们争抢不跌。

在雨中时间久了,衣服就全部淋透了,被冻的哆哆嗦嗦,上牙打着下牙咯咯响,小脚丫子在泥水里冻得像胡萝卜一样通红通红的,一直红到小腿上,再一不小心又被草丛里那些尖利的蒺藜扎破小脚儿,疼得两眼含泪,拔下来血流不止,把泥巴都染成红的,但一想起马上能吃到美味的“菜肴”,再疼再冷也要坚持。因为地皮菜长的很薄,紧紧地贴在地上,只有在下雨的时候才能捡起来,如果雨停了风一吹,就糊在泥巴了。

地皮菜好吃难洗,它会卷很多泥巴,每次捡回家,母亲就把它拿到井上,一个个的展开,一遍一遍的淘洗,一直洗的干干净净,黝黑亮丽,颤巍巍的,看着就让人谗言欲滴。

地皮菜有很多种吃法,母亲总是想着办法满足我们的味蕾,有时候母亲把青椒切成片,油锅烧热,把它们一起放在锅里,翻几翻就熟了,尽管辣的呲呲哈哈的两眼泪,但那种筋道劲儿,越吃越想吃。

有时候赶上家里正好生的有黄豆芽,或者绿豆芽,母亲就把它们合在一起炒炒,那真是怎么嚼怎么香。有时候母亲到小菜园子里,割一把韭菜,剁成馅儿包包子吃,那个香啊!偶尔母亲在里边放一点肉星儿,堪比今天的山珍海味!狼吞虎咽,三几个包子下肚,肚子吃得饱饱的,依然感觉意犹未尽。有时候配鸡蛋炒,黑黄两掺儿,让人谗言欲滴,它还可以用来包饺子吃等等。

嗯,地皮菜无根无苗儿无身世,它没有漂亮的外表,薄薄的,软软的,黏黏糊糊的,雨天长在肮脏的草丛里,看着脏兮兮的,可它曾是农村人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哦!它曾经伴随了我的童年,少年……

共 221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道菜,一味胃蕾,拾捡幕幕场景,婉转悠悠记忆中!时间匆匆,也许过往的事会忘记,印迹中,却有清晰如昨的影子还在。地皮菜就是作者对往事回忆的一道美味佳肴。文章题目凸显了地皮菜的外形特征,薄薄的,软软的,黏黏糊糊的,雨天长在肮脏的草丛里,脏兮兮的,让人不忍面视,然而,地皮菜却是作者在童年、少年时期拥有的一道美味佳肴。在秋风中,凄美的风景足以使人穿越时光流年,回忆逝去的诸多情景。在故乡,在中原地带,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古老、闭塞的小村庄,生活好似老牛拖着沉重的犁耙,沉重而贫困,农村人的生活很辛苦,分穷让人们寻找一些可以充饥的东西。尤其是到了荒春时期,各种野菜就成了村里人餐桌上的美食,地皮菜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地皮菜随处可见,随地可拾,只要落下阴雨,一片一片儿的,蹭蹭地串长。拾地皮菜也成孩子们的乐趣事情之一。这篇散文开篇伊始由景入手,娓娓叙述着童年、少年时代与地皮菜相连的诸多往事,平实之中见真情,充满了生活气息,令人回味悠长!文美意深,文字娴熟,老道。力荐欣赏佳作!【:伊伊秋水】

1楼文友: 16:54:17 美文,平淡中见朴实,真实! 刘永萍,女,笔名伊伊秋水、yiyiqiushi,江西省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安福县作协副主席,已发文章50万字见于《中国作家》等文学站,作品见于多种报刊,出版多本书集。

回复1楼文友: 21:1 : 8 谢谢老师的精美编按,您辛苦了!

2楼文友: 16:54:45 期待更多精彩! 刘永萍,女,笔名伊伊秋水、yiyiqiushi,江西省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安福县作协副主席,已发文章50万字见于《中国作家》等文学站,作品见于多种报刊,出版多本书集。

回复2楼文友: 21:14:45 谢谢老师会的。

楼文友: 06:52:18 拜读木易老师佳作。问候木易老师! 红尘不过一段路程,你路过我,我错过你,然后各自前行。

4楼文友: 10:56:5 朴实的文字,真挚的情感,令人共鸣! 山与山无法靠近,心与心可以沟通!

回复4楼文友: 22:0 :50 谢谢刘老师的到访,惭愧惭愧!

微店怎么注册

怎么开通微店

如何申请微店

长期喝灯盏花泡水好吗
老年骨质疏松护理
痛经怎么调理的食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