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

一br我和根子同岁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0.05.13

1

我和根子同岁,在同年同月的同一个日子,我们出身在同一个村庄里。我们家和根子他们家是邻居,我们从小光着屁股在一起长大,是最好最好的火伴儿。

我的爹妈和根子的爹妈,都是没有文化的老实巴交的农民。我爹和根子他爹,一生最远只是每年去一次离家五十里地的县城,每次还都要和别人结伴儿一起去。要不是那年他们又去了县城,要不是根子他爹在回来的路上捡到了一个包裹,根子他爹也许就不会杀人。至于我妈和根子他妈,就连离家只有8里地的公社所在地的集镇上都很少去。

具体说根子到底叫“根子”还是叫“跟子”小时候没有个准确的说法,反正那时我们都不会写字,我们就叫他“根子”或“跟子”。

根子有六个姐姐,根子是他父母唯一的儿子,而且是他父母最小的孩子,所以他的父母给他起名叫“根子”,平常家里人都叫他“根儿”。

我们那地方的孩子读书都晚,九岁那年,我们才一起到村庄外面的小学校里去读书,负责我们入学的老师是一个戴着厚厚的眼镜,头顶就犹如一块荒地一样,只长着稀疏的杂草的姓高的老头儿,不过看上去他一点儿也不高大,倒是有些瘦小。

“你叫什么名字啊?”高老师坐在桌子后面,向前探着身子,厚厚的眼镜架在鼻梁上,眼角带着眼屎的两只眼睛,从眼镜的边框上边看着根子,拉着长声说。

“我叫根子。”根子回答。

“根子是小名吧。你大名叫甚么啊?”高老师仍然拉着长声说。

“我没有大名,我就叫根子。”根子说。

“我是问你姓甚么,也就是说,你叫什么根子啊?难道你没有姓吗?”高老师的声音拉得更长了。

“啊,知道了。老师,我姓柴,我们庄里好多人都姓柴,那我就叫柴根子吧,对,我叫柴根子,柴根子。”根子有些兴奋地说。

“这就对了,你叫柴根子。记住只管自己,不要管他人,尤其是不要管别人姓甚么,知道自己姓柴,叫柴根子就可以了,不要那末啰嗦,以后不要那末啰嗦。记住了吗?”高老师拉长的声音听起来像唱歌。

“记住了——老师——”根子拉着长声,大声地回答高老师。

“且慢,还有。柴根子的‘根’是哪一个‘根’呢?”这回高老师不再拉长声。

“就——是——柴——根——子——的——根——啊——老师——”根子的声音拉得更长。

“柴根子,说话不准拉长声。”高老师严厉地说,“我是问你‘根’是树根子的‘根’还是脚后跟的‘跟’啊?”高老师的声音又有些长了。

“不是,不是,都不是。不是树根子的‘根’,也不是脚后跟的‘跟’,就是柴根子的根。”根子着急地说。

高老师看着着急的根子,楞了一下,想想,然后对根子说:“柴根子,不要着急。你还小,听我给你解释一下汉字‘根’和‘跟’。记住,树根子的‘根’,是指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是植物学名词,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离子,并且具有支持、储存合成有机物资的作用。而脚后跟的‘跟’,既是名词,又是动词,既是连词,又是介词,解释有很多。名词通常指脚后跟和鞋后跟等等;动词通常指跟着和跟随等等。至于连词和介词太复杂,我就不多解释了,以后你自然就会学到。柴根子,你选哪个‘根’呢?是树根子的‘根’还是脚后跟的‘跟’啊?”

“老师,我不选树根子的‘根’,也不选脚后跟的‘跟’,我叫柴根子,不是柴树根子,也不是柴脚后跟子,我就选柴根子的根。”根子干脆地回答高老师。

“没有其他字可选,只能树根子的‘根’和脚后跟的‘跟’二选一。柴根子,你选吧。”高老师的话不容抗拒。

根子很无奈,低下头想了一会儿,说:“好吧,那就树根子的‘根’吧。老师,我叫柴根子,我不是柴树根子,更不是柴脚后跟子。”根子像是对高老师说,更像是对小学生们说。

“好,你叫柴根子,根是树根子的根,但你不是柴树根子,更不是柴脚后跟子。”高老师说着,左手向上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镜,右手拿起蘸水钢笔,低下头在本子上工整地写下柴根子的名字。这时候高老师架在鼻梁上的眼镜才真地发挥作用,“记住,柴根子,‘根’是树根子的‘根’,不是脚后跟的‘跟’。记住了吗,柴根子?”

“记住了,我叫柴根子,‘根’是树根子的‘根’,不是脚后跟的‘跟’。老师,你真的很罗嗦啊。”柴根子大声冲着高老师说。

高老师像先前那样,从眼镜的边框上边看了根子好久……

“你叫什么名字啊?”高老师问我。

“我叫赵丽红,姓赵的赵、壮丽的丽、红旗的红。”我回答高老师。

老师笑了,边笑边摇头,说:“这名字,听起来像个小姑娘,不男不女啊。”

我对高老师说:“就是。我姥姥说了,我只能叫成个小姑娘,要不养不活。”

高老师笑出了声。

小学生们大笑,齐声说“赵丽红,赵是姓赵的赵、丽是壮丽的丽、红是红旗的红。柴根子,根是树根子的根,不是脚后跟的跟。”

……

我们的村落小。我们的小学校也小。

我们的村庄叫弯子。我们的小学校就叫了个弯子小学。

我和根子到弯子小学去读书那年,我们一年级班1共有十六个新入学的小学生。校长王英说我们一年级班羊太少,不值得单独放养,因而,我们就和只有210八个学生的三年级班合在一个教室里上课。校长王英又说我们一年级班都是小屁孩儿,有的还没断奶,还是一株株、一颗颗小苗儿,都是毛主席的花朵儿,是将来的接班人,需要足够的阳光照射,于是,我们便被安排在南边靠窗户的一排桌凳上上课。其实阳光并不能直接照射我们,原因是木头做成的两个不大的窗户上糊着劣质的白纸,挡住了外面的阳光。教室里的课桌凳一共分成三排,中间一排和北面的一排是三年级班的学生们。

我们的校舍是一排低矮破旧的草房,教室虽是两间一明的开间儿,里面却很黑暗,糊着劣质的白纸的窗户只能透进少许微弱的光。教室的最前面是用土坯垒成后又在表面抹了石灰面儿的讲台,讲台后面的整面山墙上,是由石灰抹成后又用墨汁刷成黑色的,有些凸凹不平的黑板。

戴着厚厚眼镜的高老师既教我们一年级班读书,也教三年级班读书,用现在的话说,是两个班级的班主任。

高老师给我们排位,我和根子一名,我们两个个子都很矮小,我们就坐在一年级班那排的最前一名。位子排好后,高老师给我们发了翻开书页就飘散出浓浓墨香的新课本。我们一篇一篇地翻着,闻了又闻,墨香味通过鼻孔直沁肺腑……

高老师站在讲台后面,讲台很高,本来就有些身材瘦小的高老师就显得更加瘦小。高老师双手扶着讲台,习惯性地用眼角带着眼屎的两只眼睛,从眼镜的边框上边看着我们,好久、好久,直到教室里乱哄哄的我们,彻底安静下来,不再说话。

高老师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们的老师,准确地说,我是你们这一年的老师,一年后,你们就会升一年级,到那时你们就会有新的老师。固然,如果有哪个不好好学习,不遵照纪律和规定,期末考试不及格,年终鉴定不过关,那我就会让他(她)蹲级,那样,我下年就还是他的老师。同学们,你们有哪个愿意下一年我还做你们的老师啊?”高老师说完,脸上带着笑,好像不怀好意地看着我们。

我们大声回答:“不愿意——老师——我们不愿意——”

高老师说:“好,那我们开始上课。”

高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的中间画了一条竖线,后退两步看看,又走上前用我们家我妈在烧火做饭前刷锅时才用的炊帚疙瘩,用力把哪条竖线擦去,往南面挪了一些地方,拿粉笔重新画了一条竖线,我记得,那条竖线画得很直。高老师翘起脚,在南半部份的黑板上边写上“一年级黑板”,在北半部份的黑板上边写上“三年级黑板”,又后退两步看看,点点头,转过身来,满意地笑啦。

高老师说:“三年级的同学现在把语文课本翻到第一课,先自己预习第一课《永远随着中国共产党》,现在开始预习。一年级的同学,现在也把语文课本翻到第一课,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课文的标题是《毛主席万岁》,课文内容也是毛主席万岁。现在同学们跟我念,毛主席万岁!”

我们大声学高老师念:“毛主席万岁!”

“毛——”

“毛——”

“主——”

“主——”

“席——”

“席——”

“万岁!”

“万岁!”

“毛主席——”

“毛主席——”

“万岁!”

“万岁!”

“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岁!”

……

“好,同学们现在看我怎样写。”高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拿粉笔书写,说:“注意看笔划,看我怎样下笔,先写哪笔,后落哪笔。注意看,看好。”

说着,“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连同感叹号一起,被高老师工工整整地书写在黑板上。

写完,高老师说:“现在一年级同学会写的写,不会写的念,以念为主,但不要出声,要默念,不要影响三年级同学上课。一年级同学,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我们大声地拉着长声回答。

“好,现在三年级同学开始上课。”高老师对我们说“好”,然后转向三年级同学说“三年级同学开始上课”。

高老师走到讲台前面,来到三年级班的两排同学中间,来回走动着说:“三年级同学注意看课本,听我给同学们朗读课文。”

高老师大声朗读:

第一课

永远随着中国共产党

你是灯塔,照耀着拂晓前的海洋。

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

我们永远随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

高老师朗诵完课文,合上课本,对三年级的同学说:“好,现在同学们朗诵1遍。我来开端,第一课,豫备——开始。”

三年级的同学们一起朗诵:

你是灯塔,照耀着拂晓前的海洋。

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

我们永久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我们永久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

我看到根子也在随着三年级的同学们一起朗读,根子没有三年级课本,根子应该算是背诵吧……

我和根子到弯子小学读书的第二天,贫管会(贫下中农管校委员会)到学校里来了,说是来传达毛主席的“最高指导”。

贫管会主任是我们的村庄里一个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兵,其实就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满头白发有着红黑脸膛的老农民。和他一同来我们小学校的1共有十来个人,说是贫管会的委员们,这些人我们大都不认识。

天阴的很沉,有阵阵冷风吹过来。我们湾子小学的学生们按班级排队,站在小学校坑洼不平的操场上。

贫管会主任站在我们学生排成的队列前面,解开胸前的两个扣子,粗糙的右手伸进油渍麻花的衣襟里面,在里面摸索着,摸索着,贫管会主任皱了皱眉头,终究,一张不知道在怀里揣了多久,已皱皱巴巴的折叠着的红纸拿在贫管会主任的手里。贫管会主任满脸毕恭毕敬的表情,颤抖着双手,舒展着折叠在一起的红纸,展开后的红纸虽有些皱、有些破损,但却是方方正正的。贫管会主任把方方正正的红纸举在眼前看了又看,随后把红纸上下掉了一个方向,念:“最高指导——”念着,贫管会主任干咳几声,继续念到:“最高指示——”

这时候,“哄”地1声,高年级的同学忍不住笑了,我们也跟着一起都都笑了。那些贫管会委员们没忍住,也小声地笑了。有人小声说:“他不识字,他根本就不认识字。”

贫管会主任为难地笑笑,随即沉下脸来,说:“笑什么,笑甚么,有甚么可笑的。王英校长呢,王校长过来,来,还是你来念。”

年纪四十上下,梳着一头短发,看上去干净利落的女校长王英走过来,接过贫管会主任手里的红纸,准备念毛主席的最高指示。

这时候,只听贫管会主任大着嗓门子说:“等等,且慢。现在先听我背念(诵)一下毛主席的五七指导吧,这个我会背。虽然毛主席的这条五七指示,在之前已经传达过了,但是,我觉得今天我有必要再给大家背读(诵)一下,大家注意听了。”

贫管会主任说完,用严厉的眼光扫视着我们学生和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老师和同他一起来的人们。片刻,贫管会主任说:“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毛主席语录……”

全场的人们哄堂大笑……

贫管会主任跺着脚说:“笑什么,笑什么,有什么可笑的。不要笑了,我还没背完呢。现在大家静静,我接茬背。”贫管会主任干咳几声,算是清理嗓子,继续说:

“毛主席语录说,学籍(制)要缩短,教育得(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领(治)我们学校的情况(现象),再也不要(能)继续下去了。”

同学们们大笑,老师和贫管会委员们强忍着。

“好了,静静。现在让王校长转达毛主席的最高指示。”贫管会主任大声说。

共 19852 字 5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化大革命,像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黑洞,吞噬了多少平凡人的良知,伤害了多少无辜者的身心,误导了多少年幼无知的灵魂,留下了多少让人没法挽回的遗憾。作者在文中以一个孩子--根子的经历再次将我们带回到文化大革命那个人性扭曲、荒诞不经的时期。作者从孩子的角度动身,以流畅自然的笔触诠释着另一种视觉效果下,人们从内心深处对文革的感慨。文中用了两处比较典型的比较,更加突出了艺术性的创作:一是王英校长和高老师对孩子们的和蔼亲切循循善诱,与红卫兵的穷凶极恶颠倒黑白,鲜明的比较之下,哪个才是真正的教育工作者,自是不言而喻;2是根子前后不一、乃至完全相反的表现,深切地展现了一个孩子内心深处的转变,表现出文革中的种种现象对人们心灵的摧残。文章以贫管会主任一句总结性的感叹“傻孩子”戛然而止,在作者刻意的留白中,我们会问根子傻吗,他曾能过耳成诵,在大众眼前也勇于表现自己。他聪明吗,若真的聪明又怎会编造谎言揽祸上身,并以血的冲动来报复这个疯狂暗黑的世界呢。其实,他只是由于心中对校长的愧疚而让自己比其它人早一步从蒙昧中醒来。我们看惯了文革对知识分子和老革命家的迫害,而今天作者让我们看到文革对孩子身心的巨大伤害,让人震撼而又痛心,感佩作者的艺术角度和写作之苦心。【:瞳若秋水】【江山部精品推荐01 101105】

1楼文友:201 - 12:49:17 又见姬老师大作,欣赏、问好。 秋水横波远8 62 91 7

2楼文友:201 - 12:50: 5 文章带有鲜明的时期印迹,幸好,那段黑暗已过去。 秋水横波远8 62 91 7

回复2楼文友:201 - 16: 4:25 谢谢秋水老师!祝秋水老师快乐!

楼文友:201 - 15: 4:14 好的小说能冶人,能教人,能谕人,能治人,这就是文学的力量,这就的艺术的光芒。作者写了一个好小说,顶一个!

回复 楼文友:201 - 16:09:42 您过奖了。谢谢!谢谢!

广州哪个医院治白殿疯好
双效希爱力和希爱力的不同
中医如何调理小儿咳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