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不要指责驻马店那个被女朋友捅死的男人离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0.06.02

不要指责驻马店那个被女朋友捅死的男人

01

刚刚群里都在传一个视频,大概是一个比较胖的女生在路边,手上拿着刀。

而她脚下,一个男人正躺在血泊里抽搐。

公安局通报说这两人认识,在逛街时发生口角所以女生将男生捅伤,现在男生已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而根据微博一位大V的说法,这两人是情侣,在路上逛街,女生说要吃冰激凌,男生说她长得太胖了不给她买,于是女生就跑到路边两元店买了一把剪刀捅向男友:

因为男朋友说自己一句胖,就把男朋友捅死。

这当然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但因为警方还没有通报,所以不能说这就是真的。

让人心寒的是友们基于这个前提进行的评论:

最高赞的几个评论里。

有人说这个男的嘴欠的,有人说这个男人回答不对所以出事的。

还有直接说这个男人被捅死活该的。

难道这位女生因为口角就捅自己男朋友是对的吗?

就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他也是受害者,不应该被指责吗?

热爱指责受害者,是我们这届民的通病,然而现在如果受害者是女生,还有很多人会出来反驳这种“受害者有罪论。”,但当受害者是男性,尤其是女捅男的时候,评论中要么是看笑话的,要么是骂这男生窝囊的,要么就是说他活该的。

真的让人心慌。

02

其实类是那些因素让雷军谨慎的?似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上次就有一条,也是差不多的套路。

说安徽庐江县城西新村的吴守春,在下班回家之后忘了给妻子罗某买鸡腿吃,于是妻子暴怒,和丈夫发生口角。之后根据死者姐姐描述:

“死者想往屋外走,妻子却冲回屋子里拿了一把刀,把吴守春捅死了。”

采访了周围邻居以及亲朋好友,大家都表示妻子一直以来都比较暴躁,经常辱骂、殴打死者。最近还打算让死者妈妈住到储藏室里去。

而死者一直一来也都比较顺着自己老婆,经常是他站在那,被妻子扇耳光,他都不敢动的。

虽然这样,但在关于妈妈这件事上,他却坚持了自己的底线,邻居说他听到吵架的时候,吴守春说:

“我爸爸很早就死了,我妈妈养大了吃了很多苦,我再怎么样也不能让她住到储藏室里去。”

可能这才是冲突的真正根源。

这怎么看都是这个媳妇错了,男人是受害者应该被保护对吧。

然而这件事发生后,最高赞评论是:

这男人是个窝囊废。

还有人顺着这个话,也分享了一个他们单位“窝囊废”的故事:

之前有女生被家庭暴力的,有很多专家出来分析说

“为什么遇到家暴,女生不逃走,不报警,不离婚,因为很多时候她们精神上被控制了,做不到,所以需要社会多给她们支持和勇气。”

许多投资者都记忆犹新。为了刺激经济为什么到了男人这里就不这样想了呢?

03

去年的时候,还有一条刷屏微博,让人看了很不舒服:

反正是一个男的,头被高跟鞋扎入,看起来是昏倒在病床上,状况很不好,看着挺疼的。

但是这条微博下的热门评论,基本都是这样:

我知道这都是玩笑,但还是觉得不舒服。

且不说这张图的背景是什么还不知道,看着一个伤者很惨这样调侃不合适(我用google搜图基本也是这个结果),就算是夫妻吵架,被这样打了,也不该得到这样一面倒的嘲笑声。

或者换个讲法会更明白一些,如果一个男的用他一两千英镑的GazianoGirling或是Riccardo Bestetti的靴子打破了妻子的头,甚至扎到女生的头里了,然后评论都是调侃说鞋子重要的。

你们会是什么心情?

恐怕早就炸了吧。

这其实反应出一个问题,这个时代,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男性对女性的暴力时,会比较敏感。而对女性对男性的暴力,却往往不当回事,觉得可笑,而且完全理解不了当事人的心情。

于是那些被家庭暴力的男性,发声了也没人会理解,对朋友讲了朋友只会觉得他窝囊,就算最后死了上了,整个社会在说妻子恶毒的同时,还都不忘讲几个身边人的例子,嘲讽他一句:

“这种窝囊废真是活该。”

这就是身处在亲密关系暴力中的男性,所面临的困境。

04

之前一群英国博主做的街头实验可能更能直观地说明这个问题。

他们先让差不多身高体重一男一女到公园里装作起争执,当男性假装开始攻击女性时,围观的群众立马围上来,把那个男的按倒在地,吓得演员赶紧求饶说:“我们是在摄影”。

然而当剧情反转,一个身材高大的女性和一个相对瘦小的男性在另一个公园起争执,女性开始用“非常暴力”的方式殴打男性,甚至后来把男性按在地上打的时候。

围观群众居然全程微笑观看。

很多人不时还发出叫好声和鼓掌声。

无论女子怎么殴打男人,围观群众都保持微笑

当然比起这种,更普遍的应该是语言暴力和气氛暴力。

你可能身处于一段虐待性关系中的一些“信号”

你的内在感受和想法

你伴侣的行为

你:

大部分时候对你的伴侣感到害怕么?

你的伴侣会:

吼你或者羞辱你么?

因为害怕会让伴侣生气而回避一些话题

批评你,贬低你么?

感到你为他做的事好像怎么做都不对

你让你不想让朋友和家人知道他对你的方式(会尴尬)

感觉你自己应该被惩罚或者被伤害

无视或贬低你的意见和成就

怀疑你自己是不是才是两个人中有问题的那个

责怪你是导致他们的虐待行为的原因

感到情绪麻木、绝望

把你当作一个性的用具

你伴侣的暴力或威胁性行为

你伴侣的控制行为

你的伴侣会:

忽然发火么?

你的伴侣会:

表现的极端嫉妒和有占有欲

伤害你,或者威胁伤害你/杀掉你?

控制你去哪里以及你做什么

威胁把你的孩子从你身边带走

不让你见你的朋友和家人

威胁如果你离开ta就要自杀

控制你获得钱、、车的途径

强迫你和ta发生性行为

不断查岗

毁坏你的所有物

上面是另一个公众号中对于确定“你是否在一段虐待性关系”中的表格,用来教姑娘们判断自己是否处在“精神暴力”中。

我当时的评价是,如果照这个标准,中国很大一部分男性都在承受着“精神虐待”。诸如下面的“冷暴力”存在于我们日常的所有生活中。

比如表现极端嫉妒和占有欲:

“你为什么不给我看你的?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你对我还有什么隐私?”

比如无视或贬低你的意见和成就,羞辱你:

“你怎么这么没有用啊!”

“你是不是个男人啊?!?”

比如控制你的经济,孤立你:

“工资卡给我,还敢存私房钱!”

“你是爱我还是爱你妈?爱我还是爱你那帮朋友。还敢去见他们?!”

删光你所有女性联系人。

还有不断拿你和她的朋友/前任/以前追过她的同学相比,让你怀疑你才是有问题的那个。

还有动辄一两天天,甚至长达一两周不联系的 冷暴力。

喜怒无常,阴晴不定。

还有控制洗脑: 我打你骂你是我爱你的表现,如果我不爱你,我怎么会打你骂你攻击你?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应该包容我的一切。

关键可能不止妻子这样想。

电视上、电影里、各种社交媒体上经常会把这种女对男的“完全控制”当作男人爱女人的表现。

包括之前每年春晚小品里,都会有那么几个特别害怕老婆的男人形象,见到老婆战战兢兢,身上所有钱都要上交,里每一个联系人老婆都要看,认识的每一个人都要给老婆汇报。

然后表现完这一系列显然是“虐待关系”的信号后,几个怕老婆的男人会正能量慷慨朗诵:

“如果不是爱她,谁会这样呢。”

仿佛在向全国人民喊话:

爱情就是这样的,男人就是应该看到老婆就战战兢兢,女人就应该是母老虎的样子的。

爱你妹啊爱。

不对,这不是爱情,这就是货真价实的虐待,就是畸形的亲密关系价值观。但很多时候这些却被全社会包装成了爱情的一部分。

05

试想,遇害的吴某,在被妻子当众扇耳光而根本不敢还手的时候;在被妻子大声责骂只能小声比比的时候;在被一而再,再而三提出“让你妈去住地下室”这种侮辱人格的要求时,看到这样的气氛,这样的宣传,会怎么想?

作为一个男人,他肯定不会觉得是自己伴侣在对自己进行虐待,反而会觉得是自己无能。

还有更多男人也一样,而且他们就算意识到了,往往也不敢承认。

事实上

根据英国媒体The Guardian的报道,有超过40%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是男性,但因为这些行为常常被警察以及媒体忽视。

——而正是因为全社会对这种反向暴力的不重视,乃至嘲笑,让不少比较老实的男性至今生活在痛苦和绝望中。

像NBA退役球星基德这样敢向公众承认说自己被家暴的少之又少。

她(乔玛娜)试图完全的控制我,甚至会让8岁的儿子到我更衣室里偷我的翻阅我的通信记录。

她常常在我比赛的时候对我进行羞辱。

她在家里常常用家具砸我,稍有不满就对我拳打脚踢。

十年了。

而且就算是大洋彼岸这样一个身体强壮,事业有成的男人,在承认这件事后,在中国互联上也是此起彼伏的“真不是个男人”,“怪不得软”的声音,男性在这件事上受到的舆论压力可见一斑。

在某个专门为提供帮助的专业站里有一个专题,叫做“帮助正被虐待的男人们,逃离伴侣的家庭暴力”,总结了男人为什么不逃的几大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感到羞耻,得不到社会帮助几点。

在生活里,“是不是个男人”这个词组真是操纵男人的一句魔咒,你可以用它劝不能喝酒的人喝酒,不会打架的人打架,不敢抢劫的人抢劫,还能用它让满腹牢骚的人继续隐忍过活。

无数男人为了证明自己是个“男人”,像“男人”一样活着,却一直意识不到其实这件事其实是没有必要证明的。

06

这些年,在平权运动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女性敢于从一段控制性的,令人痛苦的关系中走出来。

前年12月的时候,我国也通过了第一部反家暴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

痛苦的女孩子得到了解放,当然是非常令人欣慰的事情。

但我写这篇文章就是想提醒一下,还有40%的家暴发生在女对男的身上,其实男人也在被家暴,只是大多数人,包括吃瓜群众,施虐者,乃至受害者都没有意识到。

但既然人生而平等,那就没有任何人应该被虐待,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都应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都应该感受到安全。

无论受虐者是女人,男人,青少年还是老年人。

-END-

松原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
孩子脸色发黄
为什么会尿急尿痛尿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