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仁慈的秋天小说
在一个我比现在年轻十一岁的晴朗的下午,我和妻带着三岁的儿子,在我们小区南面大宽街的人行道上散步。
进入深秋,天空越发得蓝了,湛蓝湛蓝的,如同洗过的蓝宝石一般。也有几朵白云,倒像刚刚弹好的棉絮,慢慢地漂浮着。
仿佛一夜间,清脆碧绿的树叶蓦地变成枯黄枯黄的,一阵风吹过,一片片枯叶便离开枝杈蝴蝶般飞舞下来,飞舞时还不忘变换一下舞姿。几只麻雀齐齐地蹲在一根光秃秃的树枝上,假扮成树叶,跟着凑热闹。
典典一个人欢快地在前面开路,小孩子很调皮,故意踩得落叶哗哗作响,还时不时地回头望着我俩嘎嘎地笑。
前面不远处,一位老人正坐在路边的木连椅上休息。踏着脚下的枯枝败叶,我和妻缓缓前行。走到老人旁边,我俩不由自主地看了那老人一眼,那老人已然是满头白发了,突然,我在妻的脸上捕捉到一丝少有的忧伤,妻说:“秋天,是悲凉的!”
“怎么会悲凉?秋天仁慈啊!”
老人接了妻一句话,是我俩都没料到的。这位老人是附近财政局家属院的,虽然不认识,但总是知道的。
我和妻停住脚步,对视了一下,点了点头,朝连椅挪近了两步,双双坐了下来,满头银丝的老人便往连椅的另一头移了移。
“典典,过这边来,休息一下。”妻朝儿子招了招手。典典朝这边跑过来,到了妻身边,一下子扑到她怀里,小家伙手里的几块饼干也掉了下来。老人看到有一块滚落在他脚下,慢慢弯下腰捡了起来,用手弹弹上面的灰尘,放在椅子上。
慈眉善目的老人看我们一脸迷惑,便给我们讲起了这秋天是如何地仁慈来。
我十多岁时正巧赶上了大跃进,全国上下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狂潮,为的是紧跟苏联老大哥,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那天,我爸爸去公社开会,很晚才回来,妈妈给他热了饭,爸爸边吃边和妈妈说起话来。我睡在东屋窗户下面的一个小床上,他俩说的话我听得很清楚。
“从明天开始,家家户户都要把家里的铁东西拿出来,砸了炼钢铁。”这是爸爸的声音。
“铁东西?锅是铁的,连锅都要砸吗?”妈妈不解。
“砸!连锅都要砸!”爸爸的语气不容置疑。
“那,没锅可怎么做饭呢?咱家孩子多,这么多嘴呢。”妈妈一听连锅都要砸,顿时慌了神。
“唉!忘了给你说啦,没有锅也饿不着,没锅就去吃食堂!村里要建个集体大食堂,大家都去那吃饭。”听着听着我便入了梦乡。
接下来的很多天,村里到处乱哄哄的,队长带着几个人,挨家挨户地清,大锅小锅都给砸了,凡是铁的东西都要拿出来。轮到清我家时,我妈妈一个簪叉子也给清了出来,妈妈慌忙说,那不是铁的,那是他姥姥给我陪送的银簪叉子,是银的!后来队长用吸铁石试试不吸才算作罢。
不但这些,家家户户养的家畜家禽也要归公。田地也要归公,只给留极小的一块儿做自留地。转眼间,家里的东西除了睡觉的床、桌子、凳子外,几乎都归了公。
那时的口号很多:
“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
……
食堂把各家各户交公上来的鸡鸭鹅猪羊集中在一起,然后一只只一头头地杀掉吃肉,那段日子吃的真是好!今天吃猪肉,明天吃羊肉,上顿吃鸡肉,下顿吃鸭肉,开饭时间一到,每家每户都派人去排队领饭领菜,想吃多少就领多少。
干活集中起来干,上工的点儿一到,队长就敲起他家屋子后面大槐树上挂着的烂犁铧,“当当当”的破烂音一响,村里的男男女女拿着农具就从四面八方懒散而来,人一齐,队长把活一派,大家伙就一个个地下了地。大家伙干活没有几个真正卖力的,你想,干好干坏都是一个样,谁还卖力啊,卖力的都是傻子。到了放工的点,会记便记上工分,男劳力一天10分,女劳力一天8分。
好日子没过多久,队里的粮食很快就要吃光了,队长在公社干部的授意下,带着几个青壮劳力赶着马车去县里要粮食,谁知,非但没有要到一粒粮食,两匹马还差点让人给扣下来杀吃掉。队长回来说,大家伙去城里买锅吧,买回来锅后各家吃各家的。
接着,队里把剩下的粮食分到各家各户。其实,分到每家的粮食根本就吃不了几天,大家伙就全指望着队里秋季的收成。谁知那年,老天爷给大家伙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从阴历六月底开始一直连阴雨,玉米不见晴天不开花不授粉不结果。几百亩地啊,只有满地的青颗子,没产一粒粮食!大家只有靠自留地了。
我家的自留地卖了菜只换了208斤玉米。爸妈把208斤玉米全磨成了玉米糁,大小八张嘴,近半年的时间!
我们家天天熬玉米粥喝,喝到后来,那粥稀得能照人影,人人都喝成一把骨头,个个浑身无力的。有次,大姨来我家串门,带来十来个红萝卜,我们几个一看高兴坏了,有红萝卜吃喽,谁知妈妈不让我们吃,就连最小的妹妹拿在手里的也给夺了回去。妈妈趁我们都睡着了悄悄地不知给埋在了哪里,过几天扒一个,过几天扒一个,薄薄地切成片等玉米糁快熟时放进锅里,这样,等舀碗时,每个人都能摊上几片。这十几个红萝卜,我们一家八口人吃了一个多月。那几个月,我们全家没谁吃饱过一顿,饭桌上从没见过窝窝和馒头,除了玉米糁就是玉米糁,那年春节也是这样过的。
秋季的一天早上,我爸爸从东村的周庄拾粪回来对妈妈说:“周庄南地种的是红萝卜,昨个才出,赶明让老三带着小四扒萝卜去吧。”
“还赶啥明,吃了饭就去,去晚了都让人扒光了。”妈妈听了爸爸的话急得不行。女人啊,担着张罗全家人吃食的重任,听说有淘弄吃的地方心里那个急啊。
“粥太热,你俩先去扒红萝卜,回来再喝,别怕,没人喝你们俩的粥。”还没等喝完,我和三哥就被妈妈赶出了家门。刚出村,往周庄南地远远一看,乖乖!满地里都是人,我和三哥不得不佩服妈妈的英明神武来。
到了地里,我们还发现挨着红萝卜地还有几亩花生,花生出了,花生秧子还没拉走呢。
“你去扒花生,我扒萝卜。”三哥分派说,“别忘了,扒到了花生用树叶子盖盖。”
我来到花生地里,抡起小抓勾一下一下地扒起了花生来,周庄的人真尖!花生让他们出得干干净净的,有时抡了十几下也看不到一颗。过了一会,三哥喊我一声,我闻声望过去,三哥拿一只手放在嘴边,张着嘴不发声,看他口型应该是问我扒“几个”了。我赶快对他伸出三个手指头来。
“那算啦,你过这边吧。”三哥喊我,显然,他对我的战果很不满意。
“不,我就在这扒,花生好吃。”三哥拿我没法,只好继续各扒各的了。
我扒着扒着突然就看到一抓勾下去露出几个花生来,咦!是哪个粗心的没有扒干净,我弯下腰用手扒扒,我这一扒可不得了!
“三哥!”我兴奋得朝他摆摆手,让他过来。三哥看我的样,就知道我找到宝了。
我俩低着头,一声不响地扒起来,越往下扒,洞口越大,洞也越深,洞里的花生也就越多,扒了快有二尺深的时候终于扒到了老窝,妈啊!窝里都是花生!足足有半箩斗,三哥很兴奋,整个人趴下去,一捧一捧地把花生放进他带来的箩斗里。
我俩长时间在一个地方不挪窝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等我哥俩弄干净站起来时,两个半个子站在我们面前,“花生不能带走,这地是俺庄的。”两个半个子中的高个子说。
“凭啥不能带走,这可是我俩扒到的,你有本事你也扒去。”三哥据理力争。
“就是不能带走。他爹是队长。”低个子说。
“队长算啥,我爸爸是大队干部!”我嘲笑了他一句,那时,我爸爸真是大队干部。其实,干部有啥好,没东西吃不还是照样挨饿。
“我不管你爸爸是不是大队干部,反正这花生你今天是带不走!”高个子说着从低个子手里夺过抓勾握在手里,然后跨前一步拦住我哥俩的去路。我们身边一会儿围上了好多人。我还看到有人很快地往村里跑,估计是跑家喊大人去了。
我悄悄弯下身抓了一把土,关键时候得先封住对方的眼!我哥俩做好了准备。
一场恶斗一触即发!
“那要不行就分给我们一半?”高个子看看我哥俩非常强硬,语气有点变软,毕竟他们不占理。
“不行,一个都不能给你,我弟弟扒了大半天才扒到一个田鼠窝。”
“其实那天,我们也就才去有一个多钟头。”满面银发的老人在阳光下笑得很是开心,他面部那几道深深的皱纹快乐地跳动着。
正在这时,我们村的孩子王来了,他叫广林,广林人高马大,又会武术,他自己练的,没人教他。有次,我们几个亲眼看见他拿着根树枝远远地朝一堵墙跑去,都没怎么看清楚,他人已经站在墙头上了。广林的好身手不但在我们村有名气,附近几个村的半大孩子也都听说过。周庄队长的儿子一看广林去了,软了下来。
“你这就不对了,人家费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扒到一个田鼠窝,你怎么能不让人家走呢。”广林到了我们跟前给队长儿子讲理,“以后你们要是去俺庄扒东西,你找到十个田鼠窝都没人说不让你走。”
“我这不是给他俩开玩笑的吗,嘻嘻。”队长儿子彻底败下阵来。
“那好,没事就好,你哥俩也该回家啦,我刚出来时听到您爸爸喊你们俩了。”广林给我俩使了个眼色。我们赶快挤出人群。
出了花生地头,我三哥为表感谢,抓出两大把花生放进广林的篮子里,广林推辞了一下,也就收下了了。
“大爷,那田鼠窝的东西能吃吗?卫生不卫生?会不会有毒?”妻还没等老人讲完。
“傻闺女,那时的人都饿成啥样了,菜根树叶都吃了,凡是能吃的树皮都刮了吃了,好不容易碰到一个田鼠窝,一下子扒到那么多好东西,哪还在乎什么卫生不卫生,有毒没毒的,填饱肚子当紧啊!”
以前,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家家孩子都多,三四个算是少了,六七个孩子很正常。那时候到处都饥荒啊,孩子多了养不起,没东西吃饿死孩子的人家多的是。有的人家看看实在不行就拿孩子换粮食,一来给孩子找着个能吃饱肚子的家,二来拿换来的粮食能饱别的孩子肚子。那时,特别是女孩子,才多大啊,十三四就让父母给换了粮食,给人当媳妇去了。
老人说到这里,我注意到他的眼里有晶莹的东西在闪动。
那几年,逢上秋天还好些,秋天有东西吃啊,一到秋天,什么都下来了,玉米、大豆、花生、红薯、红萝卜、白菜……人们倒不感觉饿太很。最怕过其他三个季节了,特别是冬春两季,青黄不接。秋季多好啊,秋季是不让人挨饿的季节,是能让人活命的季节!所以我说秋天是仁慈的,秋天好!
“妈妈,回家。”典典闹着要回去。我们不得不站起来,和老人挥手告别。
临离开时,我看见妻弯腰捡起一块被落叶掩盖住的饼干。
共 96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秋天向来是一个多情的季节,不同境遇的人总是给它染上不同的色彩,也是文人骚客倾注最多的笔墨去描述,似乎怎么写都还是表达不出它的神奇,正因为如此,秋天才显得格外的庄严神秘。作者此篇《仁慈的秋天》为我们呈上了一个时代的印迹,开篇的凄清的环境描写,引出了“妻子”口中的秋天是悲凉,而老人则说秋天是仁慈的,从而埋下伏笔,引出回忆。那是一个不可描述的时代,大跃进想必每位中国人都深有了解,深有感触。而此篇中的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在那时砸锅卖铁、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之下,为什么老人还说秋天是仁慈的呢?这深深的引起了我们的好奇之心。原来是当年的老人和哥哥外出找粮食,当年的老人掏到了田鼠窝里面的花生珍宝,而两个半个子却在旁边阻拦,执意要他哥俩把粮食留下来,就在双方要打架的时候,广林来帮助他们顺利的拿回花生回家,广林人高马大,又会武术,当地的孩子都惧怕他。最后,我三哥为表感谢,抓出两大把花生放进广林的篮子里。此种处处细节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即使身处恶境,也仍然会有人坚守心中的真善美,乐意去帮助别人;如果当年没有那个田鼠窝的花生,没有广林的帮助,那么后面的情况也许就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子,所以秋天是仁慈的,不仅给予老人心灵的慰藉还给予人生的指导,永远心存感激。文末,临离开时,我看见妻弯腰捡起一块被落叶掩盖住的饼干,这正是本文的点睛之笔,言有尽,意无穷。欣赏佳作,共赏!【:嘉年华】
1楼文友: 17:18:14 问候作者,祝愿一世安好!
新生儿咳嗽
儿童咳嗽药
四个月宝宝感冒怎么办
什么减肥药比较安全灯盏花领军企业经营产品
小孩便秘怎么办
- 07-11[体育]准备和公婆一起长住,买四室大房子,160㎡,光想就激动了!
- 06-25[体育]把女朋友当女儿养的男生也比较聪明 女孩子本来就是你越宠爱 她越可爱的 你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和保护 她也
- 06-22[体育]Ulster霍尔大学优质课程推荐 BSc Nursing Science (Top-up) & MS
- 05-13[体育]高圆圆3岁女儿罕见出镜!探班外婆抱一起扭来扭去,穿搭太可爱
- 04-22[体育]高油价“我家”?“三桶油”市值,一天蒸发近千亿!21天狂揽15板,这只股今天却跌停!芯片板块,逆势上
- 04-06[体育]葡萄牙生活家的美德,发掘咖啡鲜为人知的绝妙用处! | 微课堂
- 04-03[体育]疫情中的特殊618,“承压”的京东写进反思
- 04-01[体育]2022成都高考作文出炉
- 03-20[体育]本土新增“3297+18187”!山西新增本土新冠胃癌确诊病例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8例;隐瞒行程返家
- 03-13[体育]袁杏宜广州市名师工作室参加南方教研大讲坛讲演活动
- 03-02[体育]良品铺子:合计持股7.51%的高瓴拟减持不超6%公司的股份
- 02-29[体育]奠基石百年学府!曲师大举行曲阜校区扩建项目竣工仪式
- 02-22[体育]有外墙打算的朋友注意了!要想提升入住幸福感,这套设备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