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东部(1)
天台一片云
(浙江天台山全景诗)
天台山,在浙江省东部,被誉为:佛宗仙源、东南神秀。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野,上应台宿,故名天台。
台宿者,魁星下之三台星也。故天台之台,亦台州之台,此台字非“臺”也,古通“能”,因三台星实为三熊星,熊者能之异体字也。
三台名山,周朝王乔鸣鹤,汉代刘阮桃源逢仙,晋时孙绰一赋闻于天下,乃于南北朝时成为隐逸之佳处,而致隋智者卓锡,开中国佛教法华天台一宗,而为日本、韩国佛教天台宗之祖庭,宋紫阳修真,成为道教内丹派南宗之祖庭。
全山分为八个景区,依次如下:一、国清景区;二、幽溪、螺溪景区;三、华顶景区;四、石梁、铜壶景区;五、万年、铜坑景区;六、桃源景区;七、百丈、琼台、桐柏景区;八、赤城景区。
目录
片云自序
国清景区:国清讲寺、鱼乐国、鹅字碑、隋梅、锡杖泉、木鱼山、隋塔、七佛塔、一行禅师塔、寒拾亭、丰干桥、圆珍亭、秀岩、灵芝峰亭、小石梁、龙潭额
幽溪、螺溪景区:真觉讲寺、智者大师肉身塔、唐碑、招手岩、智者大师说法处、高明讲寺、楞严坛碑、福泉、幽溪、幽溪亭、看云亭、合掌岩、巾子岩、伏虎岗、虎头石、大佛字、圆通洞、看云台、宴坐洞、水帘洞、螺溪、妇髻岩、螺蛳潭、大石笋、石门坎、碧螺潭、小石梁、龙头颈、寒风阙
华顶景区:华顶、智者大师拜经台、太白草堂、黄经洞、右军墨池、华顶讲寺、洗墨池、归云洞、葛玄茶圃、天池、华顶茅蓬、云锦杜鹃、天柱峰、天封、欢岙、察岭
石梁、铜壶景区:石梁、神龙掉尾、中方广寺、昙花亭、罗汉金殿、瞻风桥、罗汉石、铗剑泉、小铜壶瀑、下方广寺、罗汉堂、仙筏桥、大石床、太监洞、大铜壶、小铜壶、水珠帘、龙游枧、金银瀑
万年、铜坑景区:万年禅寺、柳杉王、荣西池、三井潭、地藏寺、仙人赶石、天姥岩、钓水潭、通玄寺、铜坑溪、双曲连拱坝、丹书壁、一线天、龙穿潭
桃源景区:惆怅溪、金桥潭、桃源洞
百丈、琼台、桐柏景区:百丈坑、龙潭、仙浴瀑、双阙、柏树岭、琼台、仙人座、琼台庙、桐柏水库、三井、福圣瀑遗迹、鸣鹤观
赤城景区:赤城山、望霞亭、紫云洞、济公院、悟月楼、玉京洞、紫霞湾、金钱池、餐霞洞、天官洞、梁妃塔、吹萧台
片云自序
南天形胜,百越风标。玄圣之游化不穷兮,精神辽辽。灵仙之窟宅欲遍兮,行迹未销。
三辰当顶,形势邈邈。万八丈台岳神秀兮,风光浩渺。八百里莲花周遭兮,云岚飘摇。摇去羽化上方之黄鹤兮,杳杳无声;飘出远涉重洋之教宗兮,止观明静。太虚广阔,不尽钟灵。造化自由,形物寓精。
山高水长兮,依旧奇清。峰回岭转兮,迤逦深深。或因麻姑之下视兮,尝觉心惊。岂不为岁月之代谢兮,而异天地之新阵。又何必沧海迁作桑田兮,变了古今。星移兮,物换;古与今兮,不相近。曾闻夫子悲天兮,居然叹凤伤麟。陶潜嗟世兮,不似笔下武陵。但人与事违兮,尚引伤心。更那堪境与人违兮,难免慨然黯神。佛宗仙源之可赞可叹兮,乃睹物赊感之所常情。
蓬阁桃源,白云自理。灵山佛陇,应机何宜?事与理即,则体用不然亦然兮;心与境应,造化奇而无奇。理可先隐而后得之更彰兮,事无见而不知。境因幽藏多姿而奇胜兮,心可得以敏思。山水之优,在于情之可陶兮,性之可怡。无须乐此哀彼兮,而致对景犯颜。但心随万境转兮,万境会在一心间。
域内名山,嘉祥方闲。俟乎人天,以聘芳旦。云行兮,水流。木逸兮,石灿。万象兮,德在冥观;同体兮,道于自然。
不见川阜之融结兮,不知阴阳之妙运。不见草木之含精兮,不知风日之所用。故我悠然行足兮,混形于山水之中。细察泉石之幽致兮,体会其神秀之所钟。而觅灵仙之窟宅兮,以追玄圣之游化。乃志趣其恍忽兮,飘飘乎心与片云同遐。
万壑争流日夜闻,千峰拱秀意难分;
前身或是山神客,化作天台一片云。
如思之月观
水流石听之居
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八日
国清景区
国清讲寺
五峰开处合双溪,环绕丛林辟圣蹊;
于是名蓝多气象,任凭水木作菩提。
位于天台县城北去三公里的天台山南麓。周围五峰环抱,左右双涧萦流。始建于隋代开皇十八年(公元五九八),初名“天台寺”。大业元年(公元六O五),隋炀帝赐今名。历代屡有兴废。现存规模系清代雍正十二年(公元一七三四)奉敕重建;一九七三年国务院拨款整修;八十年代开始,有所扩建。占地面积七万三千多平方米,殿堂楼阁六百余间。
鱼乐国
其乐悠然鱼水闲,山光潭影一池间;
或能唤起五湖梦,少自在中意未还。
寺院西南的放生池。圆形,块石砌岸围以铁栏杆。开凿于一九三四年。池西有“清心亭”。亭前碑上明代董其昌手迹的“鱼乐国”三字原在寺外七佛塔西面万工池头,因万工池在七百多年前的元末明初就已被洪水冲毁,故而移刻至此。
鹅字碑
寻得残碑补写忙,寿人做事爱荒唐;
乃致千古神来笔,搬下台山夜月光。
鱼乐国北面安养堂对面三圣殿东侧莲船室内,嵌于北墙。碑上有铭,说是寿人(天台山人曹抡选)夜宿华顶寺,于灯下习书,见窗外飞光,疑而掷砚,光灭,出户寻砚,挖地而得晋代书圣王羲之“鹅”字残碑,经七年揣摩,将碑补全。陈甲林《天台山游览志》则说:同治间,邑人赵云龙游黄鹤楼归,携此拓本,共友曹抡选转摹于此。
武汉黄鹤楼之鹅字碑与此碑一模一样,乃前清海门辽镇国所书。
隋梅
亭亭一树守天真,冷艳从知气质新;
傲挂枝头千古雪,寒香更领万年春。
大雄宝殿东侧,传为国清寺第二任住持章安大师手植。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曾于一九六八年死掉。三年后,次根再生。
锡杖泉
神灵异迹感人天,锡杖顿开地下泉;
他日旱龙如反悔,能将林泽化炎烟?
大殿后观音殿东,传说宋代普明禅师于此降伏旱龙,以锡杖顿地而得此泉。
木鱼山
欲入宝坊认梵天,木鱼先到五峰前;
新松不作大槌想,摇尽南风亦徒然。
国清寺前一华里。小土丘形似木鱼,丘边原有古松,一株鹤立似槌,毁于建“迎塔山庄”时。
隋塔
天竺精神隋代功,千三年雨雨风风;
沧桑看破原如梦,依旧屹然气态丰。
寺前祥云峰西麓。高五十九米,六面九级,砖木结构。原有层檐和顶,皆已破落。与国清寺同时始建,曾于宋代重修。五十年代加固塔基。
七佛塔
七塔昔时护万工,松门转处有清风;
至今对客看车辆,夜静昼喧悟幻空。
隋塔之西,与隋塔相列成一线。皆为石砌实心,供奉过去七佛。原为空心,可于塔内焚香燃烛,毁于文革期间,而于一九七三年重建。塔前昔是“万松径”,西池是万工池,皆已毁。八十年代初,将塔前空地辟为停车场。
一行禅师塔
东涧忽然抢上游,一行到此水西流;
自从名满长安后,不忘台山曾少留。
七佛塔后小坡上。方形、实心、石砌,建于一九九O年。原无塔有碑。为纪念中国佛教密宗创始人、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禅师编著《大衍历》来国清寺访师在丰干桥头留下“一行到此水西流”的韵事而建。
寒拾亭
三贤故事古来闻,流水亭边情未分;
如向风光谋自在,万松深外问松云。
七佛塔西北几十米处的路廊,为纪念寒山、拾得二大士而名,始建年月无考。八十年代重建,单檐四角,水泥钢筋结构,临溪而立,北山公路穿亭而过,有“五峰胜景”“万松深处”二额。
寒山、拾得,民间称之为“和合二仙”,唐代诗人,隐居寒石山、明岩,经常往来于国清寺,与丰干禅师合称为“三贤”。拾得曾是国清寺的炊事员“火头”。
丰干桥
人去桥空虎不回,桥边流水长青苔;
或因流水频思古,桥上行人去又来。
国清寺山门照壁之前,与寒拾亭相距近百米。宋代始建,清代乾隆年间(公元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重建,石砌单拱,桥上有石板护栏。为纪念唐代高僧丰干禅师而名。
丰干禅师,传说乃阿弥陀佛化身,给国清寺看护山林,以虎代步。其居住之寮房,现以“虎啸堂”名之,位于妙法堂东。
圆珍亭
雨后丛林境最清,亭前微有水流声;
晚风无意扰山色,偶向枝头寻鸟鸣。
祥云峰北麓,国清寺东南五十米左右。石雕、单檐、六角,为纪念日本佛教天台寺门宗创始人智证(圆珍)大师而名。
圆珍大师曾于唐代大中七年(公元八五三)、十年(公元八五六)二次来天台山求法。亭下有“祖师亭”,为遮护章安大师之塔而建。圆珍亭与祖师亭相距三十米左右。一岙二亭,旁有小涧,树木相间,景幽而清,颇有玩味。
秀岩
刻石为碑纪复兴,至今寂寞掩蔓藤;
谁知昔日寺前石,默向大中记国清。
国清寺后墙外水塔边。巨石斜卧,共有四处题刻:北上端“秀岩”二字乃宋代米芾所书,南下部“枕石”二字南宋朱熹所书,中部上侧宋代黄庭坚书《寒山诗》一首,中部下侧唐代柳公权题“大中国清之寺”六字。
灵芝峰亭
突破五峰只一亭,灵芝之上感伶仃;
分明山下好风水,只得林中隐约听。
寺前西南灵芝峰顶前端。造于八十年代,单檐六角,水泥钢筋构筑。已破损严重。
小石梁
遥向西溪索水源,溪干忽见石梁痕;
石中穴裂欲衔水,可惜流泉不入门。
沿寺院围墙往西北上山,沿西涧而行,约一公里许。涧畔岩崖石面直立,上突下凹处呈一横穴,能容一人可坐可卧,于日光中上现下隐,其形颇肖石梁。于灵芝峰顶视之,更为肖之。
龙潭额
泉石相依景自宜,沟分山势仰看危;
峥嵘落底随流水,荦确之间见惊奇。
沿北山公路上山,距国清寺约二公里处,公路右边的东涧之中豁然现一悬崖,一挂瀑布长流。悬崖如额,高不足十米,耸立较直,颇有兀然。瀑布自额上跌入龙潭,颇有几分声势。
幽溪、螺溪景区
真觉讲寺
道场何处记尊颜?二十二年开一山;
身后哪知能越国,佛陇只到石城还!
即智者塔院,俗称“塔头”。国清寺沿北山公路上山约八公里,一峰突兀,峰顶松林覆盖,塔院藏于松林中。始建于隋代开皇十七年(公元五九七),初名“定慧真身塔院”。宋代大中祥符元年(公元一OO八)改今名。现存规模系清代光绪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重建,文革后整修。历代多有高僧,现代曾有海灯法师于此卓锡息影达六年。
智者大师肉身塔
覆松深处想遗风,觉路漫漫援继踪;
莫道塔中灵骨殆,真心直与道心宗。
奉于真觉讲寺正殿之中。白石所雕,二层六面,连座高约七米,正面有龛,奉智者大师木雕像。因原塔毁于文革期间,此塔乃文革后重建。
唐碑
教不极兮山有壤,丽天白日梵声扬;
剧怜陇上修禅地,空剩残碑挽道场。
大唐修禅道场碑。刻于唐代宪宗元和年间(公元八O六至八二O),高二米宽一米,翰林学士梁肃撰文,台州刺史徐放书写,陈修古篆额。奉于真觉寺内正殿西边西方殿的侧房中。
招手岩
昔日因缘颔首还,果然招手认灵山;
江陵夜梦无凭据,到此岩头见一斑。
真觉寺西北一公里许的公路边,旁有几户人家。岩石于悬崖中突兀,石面如台。
传说定光禅师曾于此向远在江陵的智者大师招手。
智者大师说法处
一石玲珑定八风,殷勤说法启童蒙;
我来强作声闻想,台下徘徊沉默中。
真觉寺东行一公里即至。向东南延亘的山冈上石表裸露,巨石乱堆,中有一石如陀,巍巍如台。昔智者大师率徒众来天台山深修时,曾于此石上说法。石前岩冈平坦,可席地坐得数百人。“智者大师说法处”七字,徐生翁(民国大书法家)题。亦名说法台。
高明讲寺
净名飞下见高明,从此幽溪伴梵声;
大抵清流皆有意,好风不许乱飘经。
真觉讲寺下山沿幽溪行约二公里。智者大师手创的十二道场之一。初为茅篷;五代后唐清泰三年(公元九三六)建寺,号“幽溪道场”;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一OO八)改称“净名寺”;之后,改今名。现存规模系民国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和民国十五年(公元一九二六)重建,八十年代重修。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屋宇二百余间。
据说,智者大师于说法台讲《净名经》,风吹经往山下飞,智者大师跟踪寻经,寻到寺址,见此地清幽绝伦,乃建道场。道场之缘起乃一叶飘经之天风。
共 15406 字 4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天台一片云》化作天台一片云,仙人仙境意难分。佛扬道布皆于此,千里之音日夜闻。浙江天台山全景诗,共分为八个景区诗,共计一百二十一首,依次为:国清景区诗十六首,幽溪、螺溪景区诗二十九首,华顶景区诗十六首,石梁、铜壶景区诗十九首,万年、铜坑景区诗十四首,桃源景区诗三首, 百丈、琼台、桐柏景区诗十二首, 赤城景区诗十二首。国清景区,之前作者已写过“国清十景”,而现在更加详实,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其独特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他景区,景色优美、清幽、奇特,建筑古朴、大方、奇妙,作者介绍清晰、具体,彷佛把我们也带进了这些景区,为其景点赞叹,受其文化熏陶!当然,这里有的景点已不复存在,多多少少有些遗憾;然而正是这种残缺的美,更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唤醒对自然与历史的尊重!作者在这里生活了十年之久,花了两年余时间完成此集,可以说每一篇都凝结着作者的心血、寄托着深情厚意与祝愿!该诗集,写作方法娴熟,运笔自然,诗意流畅,意境深远,韵味无穷,是不可多得的好诗!好的诗篇,它就来源于此: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国的眷恋、对家国的祝愿,对自然的歌咏、对自然的亲近等,还有那最真真实实的个人情感!读完此集心欲泪,一半赞叹一半伤!此天台山,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彼天台山,似土似沙,似醉似痴!愿一切皆好!欣赏大作!拜读再三!极力推荐!后面再专门撰文评述!创作愉快!期待更多佳作!欢迎继续赐稿竹韵茶香!【编辑:凌翔云越高山】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208080026】
1 楼 文友: 2012-08-08 09: 6: 4 《天台一片云》化作天台一片云,仙人仙境意难分。佛扬道布皆于此,千里之音日夜闻。浙江天台山全景诗,共分为八个景区诗,共计一百二十一首,依次为:国清景区诗十六首,幽溪、螺溪景区诗二十九首,华顶景区诗十六首,石梁、铜壶景区诗十九首,万年、铜坑景区诗十四首,桃源景区诗三首, 百丈、琼台、桐柏景区诗十二首, 赤城景区诗十二首。国清景区,之前作者已写过 国清十景 ,而现在更加详实,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其独特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他景区,景色优美、清幽、奇特,建筑古朴、大方、奇妙,作者介绍清晰、具体,彷佛把我们也带进了这些景区,为其景点赞叹,受其文化熏陶!当然,这里有的景点已不复存在,多多少少有些遗憾;然而正是这种残缺的美,更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唤醒对自然与历史的尊重!作者在这里生活了十年之久,花了两年余的时间完成此集,每一篇都凝结着作者的心血、寄托着深情厚意与祝愿!该诗集,写作方法娴熟,运笔自然,诗意流畅,意境深远,韵味无穷,是不可多得的好诗!好的诗篇,它就来源于此: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国的眷恋、对家国的祝愿,对自然的歌咏、对自然的亲近等,还有那最真真实实的个人情感!读完此集心欲泪,一半赞叹一半伤!此天台山,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彼天台山,似土似沙,似醉似痴!愿一切皆好!欣赏大作!拜读再三!极力推荐!创作愉快!期待更多佳作!欢迎继续赐稿竹韵茶香! 丁卯中秋临世匆,舅公相面命多凶……
回复1 楼 文友: 2012-08-08 10:58:08 谢谢凌翔云越高山编辑!
2 楼 文友: 2012-08-08 10:52:29 感谢老师带来大作,慢慢欣赏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 2012-08-08 10:58:44 谢谢亘曲先生!
楼 文友: 2012-08-08 11:09:09 感谢艄夫带来,如此震撼一万多字诗词!每一个景点,每一首诗,加上详细描述,真是用心了!作者人景诗合一,也带读者进入了身心灵合一的境界!能有幸读到这些诗,即使没有去过那些地方,也是一种享受了!再次欣赏,问候,祝福! 生活做了一个梦梦很长又很短梦醒了,生活死了
回复 楼 文友: 2012-08-08 11: 0:12 天台山自古以来,因路径不好,旅游开发不易。故此诗集,在景点介绍中首明路径!
4 楼 文友: 2012-08-08 11:16:25 呵呵,读完,还真是有种冲动想去天台一睹这些风光!有机会一定得去!尤其喜欢其中的佛文化,我信佛! 生活做了一个梦梦很长又很短梦醒了,生活死了
回复4 楼 文友: 2012-08-08 11: 0:58 呵呵,好啊,你来,我给你做导游!
5 楼 文友: 2012-08-08 16:42:42 天台风光美,尽在《天台一片云》。赏过,喜欢。
回复5 楼 文友: 2012-08-08 17: 1:05 谢谢小舞在冬天!
回复6 楼 文友: 2012-08-08 19: 8: 8 谢谢亘曲先生!
7 楼 文友: 2012-08-08 19: 8:0 谢谢江山编辑部加精!
8 楼 文友: 2012-08-10 11:18: 8 再来献宝! 丁卯中秋临世匆,舅公相面命多凶……
回复8 楼 文友: 2012-08-10 11: 8:07 再谢凌翔云兄!
9 楼 文友: 2012-08-11 14:20:59 身不能至,心向往之,艄夫果然是诗中大家,敬服,问好
回复9 楼 文友: 2012-08-11 14: 1:54 不敢当啊!
谢谢丹青兄!小孩健脾的药日照治疗癫痫病医院什么产品补钙效果好吗
(浙江天台山全景诗)
天台山,在浙江省东部,被誉为:佛宗仙源、东南神秀。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野,上应台宿,故名天台。
台宿者,魁星下之三台星也。故天台之台,亦台州之台,此台字非“臺”也,古通“能”,因三台星实为三熊星,熊者能之异体字也。
三台名山,周朝王乔鸣鹤,汉代刘阮桃源逢仙,晋时孙绰一赋闻于天下,乃于南北朝时成为隐逸之佳处,而致隋智者卓锡,开中国佛教法华天台一宗,而为日本、韩国佛教天台宗之祖庭,宋紫阳修真,成为道教内丹派南宗之祖庭。
全山分为八个景区,依次如下:一、国清景区;二、幽溪、螺溪景区;三、华顶景区;四、石梁、铜壶景区;五、万年、铜坑景区;六、桃源景区;七、百丈、琼台、桐柏景区;八、赤城景区。
目录
片云自序
国清景区:国清讲寺、鱼乐国、鹅字碑、隋梅、锡杖泉、木鱼山、隋塔、七佛塔、一行禅师塔、寒拾亭、丰干桥、圆珍亭、秀岩、灵芝峰亭、小石梁、龙潭额
幽溪、螺溪景区:真觉讲寺、智者大师肉身塔、唐碑、招手岩、智者大师说法处、高明讲寺、楞严坛碑、福泉、幽溪、幽溪亭、看云亭、合掌岩、巾子岩、伏虎岗、虎头石、大佛字、圆通洞、看云台、宴坐洞、水帘洞、螺溪、妇髻岩、螺蛳潭、大石笋、石门坎、碧螺潭、小石梁、龙头颈、寒风阙
华顶景区:华顶、智者大师拜经台、太白草堂、黄经洞、右军墨池、华顶讲寺、洗墨池、归云洞、葛玄茶圃、天池、华顶茅蓬、云锦杜鹃、天柱峰、天封、欢岙、察岭
石梁、铜壶景区:石梁、神龙掉尾、中方广寺、昙花亭、罗汉金殿、瞻风桥、罗汉石、铗剑泉、小铜壶瀑、下方广寺、罗汉堂、仙筏桥、大石床、太监洞、大铜壶、小铜壶、水珠帘、龙游枧、金银瀑
万年、铜坑景区:万年禅寺、柳杉王、荣西池、三井潭、地藏寺、仙人赶石、天姥岩、钓水潭、通玄寺、铜坑溪、双曲连拱坝、丹书壁、一线天、龙穿潭
桃源景区:惆怅溪、金桥潭、桃源洞
百丈、琼台、桐柏景区:百丈坑、龙潭、仙浴瀑、双阙、柏树岭、琼台、仙人座、琼台庙、桐柏水库、三井、福圣瀑遗迹、鸣鹤观
赤城景区:赤城山、望霞亭、紫云洞、济公院、悟月楼、玉京洞、紫霞湾、金钱池、餐霞洞、天官洞、梁妃塔、吹萧台
片云自序
南天形胜,百越风标。玄圣之游化不穷兮,精神辽辽。灵仙之窟宅欲遍兮,行迹未销。
三辰当顶,形势邈邈。万八丈台岳神秀兮,风光浩渺。八百里莲花周遭兮,云岚飘摇。摇去羽化上方之黄鹤兮,杳杳无声;飘出远涉重洋之教宗兮,止观明静。太虚广阔,不尽钟灵。造化自由,形物寓精。
山高水长兮,依旧奇清。峰回岭转兮,迤逦深深。或因麻姑之下视兮,尝觉心惊。岂不为岁月之代谢兮,而异天地之新阵。又何必沧海迁作桑田兮,变了古今。星移兮,物换;古与今兮,不相近。曾闻夫子悲天兮,居然叹凤伤麟。陶潜嗟世兮,不似笔下武陵。但人与事违兮,尚引伤心。更那堪境与人违兮,难免慨然黯神。佛宗仙源之可赞可叹兮,乃睹物赊感之所常情。
蓬阁桃源,白云自理。灵山佛陇,应机何宜?事与理即,则体用不然亦然兮;心与境应,造化奇而无奇。理可先隐而后得之更彰兮,事无见而不知。境因幽藏多姿而奇胜兮,心可得以敏思。山水之优,在于情之可陶兮,性之可怡。无须乐此哀彼兮,而致对景犯颜。但心随万境转兮,万境会在一心间。
域内名山,嘉祥方闲。俟乎人天,以聘芳旦。云行兮,水流。木逸兮,石灿。万象兮,德在冥观;同体兮,道于自然。
不见川阜之融结兮,不知阴阳之妙运。不见草木之含精兮,不知风日之所用。故我悠然行足兮,混形于山水之中。细察泉石之幽致兮,体会其神秀之所钟。而觅灵仙之窟宅兮,以追玄圣之游化。乃志趣其恍忽兮,飘飘乎心与片云同遐。
万壑争流日夜闻,千峰拱秀意难分;
前身或是山神客,化作天台一片云。
如思之月观
水流石听之居
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八日
国清景区
国清讲寺
五峰开处合双溪,环绕丛林辟圣蹊;
于是名蓝多气象,任凭水木作菩提。
位于天台县城北去三公里的天台山南麓。周围五峰环抱,左右双涧萦流。始建于隋代开皇十八年(公元五九八),初名“天台寺”。大业元年(公元六O五),隋炀帝赐今名。历代屡有兴废。现存规模系清代雍正十二年(公元一七三四)奉敕重建;一九七三年国务院拨款整修;八十年代开始,有所扩建。占地面积七万三千多平方米,殿堂楼阁六百余间。
鱼乐国
其乐悠然鱼水闲,山光潭影一池间;
或能唤起五湖梦,少自在中意未还。
寺院西南的放生池。圆形,块石砌岸围以铁栏杆。开凿于一九三四年。池西有“清心亭”。亭前碑上明代董其昌手迹的“鱼乐国”三字原在寺外七佛塔西面万工池头,因万工池在七百多年前的元末明初就已被洪水冲毁,故而移刻至此。
鹅字碑
寻得残碑补写忙,寿人做事爱荒唐;
乃致千古神来笔,搬下台山夜月光。
鱼乐国北面安养堂对面三圣殿东侧莲船室内,嵌于北墙。碑上有铭,说是寿人(天台山人曹抡选)夜宿华顶寺,于灯下习书,见窗外飞光,疑而掷砚,光灭,出户寻砚,挖地而得晋代书圣王羲之“鹅”字残碑,经七年揣摩,将碑补全。陈甲林《天台山游览志》则说:同治间,邑人赵云龙游黄鹤楼归,携此拓本,共友曹抡选转摹于此。
武汉黄鹤楼之鹅字碑与此碑一模一样,乃前清海门辽镇国所书。
隋梅
亭亭一树守天真,冷艳从知气质新;
傲挂枝头千古雪,寒香更领万年春。
大雄宝殿东侧,传为国清寺第二任住持章安大师手植。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曾于一九六八年死掉。三年后,次根再生。
锡杖泉
神灵异迹感人天,锡杖顿开地下泉;
他日旱龙如反悔,能将林泽化炎烟?
大殿后观音殿东,传说宋代普明禅师于此降伏旱龙,以锡杖顿地而得此泉。
木鱼山
欲入宝坊认梵天,木鱼先到五峰前;
新松不作大槌想,摇尽南风亦徒然。
国清寺前一华里。小土丘形似木鱼,丘边原有古松,一株鹤立似槌,毁于建“迎塔山庄”时。
隋塔
天竺精神隋代功,千三年雨雨风风;
沧桑看破原如梦,依旧屹然气态丰。
寺前祥云峰西麓。高五十九米,六面九级,砖木结构。原有层檐和顶,皆已破落。与国清寺同时始建,曾于宋代重修。五十年代加固塔基。
七佛塔
七塔昔时护万工,松门转处有清风;
至今对客看车辆,夜静昼喧悟幻空。
隋塔之西,与隋塔相列成一线。皆为石砌实心,供奉过去七佛。原为空心,可于塔内焚香燃烛,毁于文革期间,而于一九七三年重建。塔前昔是“万松径”,西池是万工池,皆已毁。八十年代初,将塔前空地辟为停车场。
一行禅师塔
东涧忽然抢上游,一行到此水西流;
自从名满长安后,不忘台山曾少留。
七佛塔后小坡上。方形、实心、石砌,建于一九九O年。原无塔有碑。为纪念中国佛教密宗创始人、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禅师编著《大衍历》来国清寺访师在丰干桥头留下“一行到此水西流”的韵事而建。
寒拾亭
三贤故事古来闻,流水亭边情未分;
如向风光谋自在,万松深外问松云。
七佛塔西北几十米处的路廊,为纪念寒山、拾得二大士而名,始建年月无考。八十年代重建,单檐四角,水泥钢筋结构,临溪而立,北山公路穿亭而过,有“五峰胜景”“万松深处”二额。
寒山、拾得,民间称之为“和合二仙”,唐代诗人,隐居寒石山、明岩,经常往来于国清寺,与丰干禅师合称为“三贤”。拾得曾是国清寺的炊事员“火头”。
丰干桥
人去桥空虎不回,桥边流水长青苔;
或因流水频思古,桥上行人去又来。
国清寺山门照壁之前,与寒拾亭相距近百米。宋代始建,清代乾隆年间(公元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重建,石砌单拱,桥上有石板护栏。为纪念唐代高僧丰干禅师而名。
丰干禅师,传说乃阿弥陀佛化身,给国清寺看护山林,以虎代步。其居住之寮房,现以“虎啸堂”名之,位于妙法堂东。
圆珍亭
雨后丛林境最清,亭前微有水流声;
晚风无意扰山色,偶向枝头寻鸟鸣。
祥云峰北麓,国清寺东南五十米左右。石雕、单檐、六角,为纪念日本佛教天台寺门宗创始人智证(圆珍)大师而名。
圆珍大师曾于唐代大中七年(公元八五三)、十年(公元八五六)二次来天台山求法。亭下有“祖师亭”,为遮护章安大师之塔而建。圆珍亭与祖师亭相距三十米左右。一岙二亭,旁有小涧,树木相间,景幽而清,颇有玩味。
秀岩
刻石为碑纪复兴,至今寂寞掩蔓藤;
谁知昔日寺前石,默向大中记国清。
国清寺后墙外水塔边。巨石斜卧,共有四处题刻:北上端“秀岩”二字乃宋代米芾所书,南下部“枕石”二字南宋朱熹所书,中部上侧宋代黄庭坚书《寒山诗》一首,中部下侧唐代柳公权题“大中国清之寺”六字。
灵芝峰亭
突破五峰只一亭,灵芝之上感伶仃;
分明山下好风水,只得林中隐约听。
寺前西南灵芝峰顶前端。造于八十年代,单檐六角,水泥钢筋构筑。已破损严重。
小石梁
遥向西溪索水源,溪干忽见石梁痕;
石中穴裂欲衔水,可惜流泉不入门。
沿寺院围墙往西北上山,沿西涧而行,约一公里许。涧畔岩崖石面直立,上突下凹处呈一横穴,能容一人可坐可卧,于日光中上现下隐,其形颇肖石梁。于灵芝峰顶视之,更为肖之。
龙潭额
泉石相依景自宜,沟分山势仰看危;
峥嵘落底随流水,荦确之间见惊奇。
沿北山公路上山,距国清寺约二公里处,公路右边的东涧之中豁然现一悬崖,一挂瀑布长流。悬崖如额,高不足十米,耸立较直,颇有兀然。瀑布自额上跌入龙潭,颇有几分声势。
幽溪、螺溪景区
真觉讲寺
道场何处记尊颜?二十二年开一山;
身后哪知能越国,佛陇只到石城还!
即智者塔院,俗称“塔头”。国清寺沿北山公路上山约八公里,一峰突兀,峰顶松林覆盖,塔院藏于松林中。始建于隋代开皇十七年(公元五九七),初名“定慧真身塔院”。宋代大中祥符元年(公元一OO八)改今名。现存规模系清代光绪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重建,文革后整修。历代多有高僧,现代曾有海灯法师于此卓锡息影达六年。
智者大师肉身塔
覆松深处想遗风,觉路漫漫援继踪;
莫道塔中灵骨殆,真心直与道心宗。
奉于真觉讲寺正殿之中。白石所雕,二层六面,连座高约七米,正面有龛,奉智者大师木雕像。因原塔毁于文革期间,此塔乃文革后重建。
唐碑
教不极兮山有壤,丽天白日梵声扬;
剧怜陇上修禅地,空剩残碑挽道场。
大唐修禅道场碑。刻于唐代宪宗元和年间(公元八O六至八二O),高二米宽一米,翰林学士梁肃撰文,台州刺史徐放书写,陈修古篆额。奉于真觉寺内正殿西边西方殿的侧房中。
招手岩
昔日因缘颔首还,果然招手认灵山;
江陵夜梦无凭据,到此岩头见一斑。
真觉寺西北一公里许的公路边,旁有几户人家。岩石于悬崖中突兀,石面如台。
传说定光禅师曾于此向远在江陵的智者大师招手。
智者大师说法处
一石玲珑定八风,殷勤说法启童蒙;
我来强作声闻想,台下徘徊沉默中。
真觉寺东行一公里即至。向东南延亘的山冈上石表裸露,巨石乱堆,中有一石如陀,巍巍如台。昔智者大师率徒众来天台山深修时,曾于此石上说法。石前岩冈平坦,可席地坐得数百人。“智者大师说法处”七字,徐生翁(民国大书法家)题。亦名说法台。
高明讲寺
净名飞下见高明,从此幽溪伴梵声;
大抵清流皆有意,好风不许乱飘经。
真觉讲寺下山沿幽溪行约二公里。智者大师手创的十二道场之一。初为茅篷;五代后唐清泰三年(公元九三六)建寺,号“幽溪道场”;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一OO八)改称“净名寺”;之后,改今名。现存规模系民国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和民国十五年(公元一九二六)重建,八十年代重修。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屋宇二百余间。
据说,智者大师于说法台讲《净名经》,风吹经往山下飞,智者大师跟踪寻经,寻到寺址,见此地清幽绝伦,乃建道场。道场之缘起乃一叶飘经之天风。
共 15406 字 4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天台一片云》化作天台一片云,仙人仙境意难分。佛扬道布皆于此,千里之音日夜闻。浙江天台山全景诗,共分为八个景区诗,共计一百二十一首,依次为:国清景区诗十六首,幽溪、螺溪景区诗二十九首,华顶景区诗十六首,石梁、铜壶景区诗十九首,万年、铜坑景区诗十四首,桃源景区诗三首, 百丈、琼台、桐柏景区诗十二首, 赤城景区诗十二首。国清景区,之前作者已写过“国清十景”,而现在更加详实,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其独特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他景区,景色优美、清幽、奇特,建筑古朴、大方、奇妙,作者介绍清晰、具体,彷佛把我们也带进了这些景区,为其景点赞叹,受其文化熏陶!当然,这里有的景点已不复存在,多多少少有些遗憾;然而正是这种残缺的美,更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唤醒对自然与历史的尊重!作者在这里生活了十年之久,花了两年余时间完成此集,可以说每一篇都凝结着作者的心血、寄托着深情厚意与祝愿!该诗集,写作方法娴熟,运笔自然,诗意流畅,意境深远,韵味无穷,是不可多得的好诗!好的诗篇,它就来源于此: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国的眷恋、对家国的祝愿,对自然的歌咏、对自然的亲近等,还有那最真真实实的个人情感!读完此集心欲泪,一半赞叹一半伤!此天台山,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彼天台山,似土似沙,似醉似痴!愿一切皆好!欣赏大作!拜读再三!极力推荐!后面再专门撰文评述!创作愉快!期待更多佳作!欢迎继续赐稿竹韵茶香!【编辑:凌翔云越高山】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208080026】
1 楼 文友: 2012-08-08 09: 6: 4 《天台一片云》化作天台一片云,仙人仙境意难分。佛扬道布皆于此,千里之音日夜闻。浙江天台山全景诗,共分为八个景区诗,共计一百二十一首,依次为:国清景区诗十六首,幽溪、螺溪景区诗二十九首,华顶景区诗十六首,石梁、铜壶景区诗十九首,万年、铜坑景区诗十四首,桃源景区诗三首, 百丈、琼台、桐柏景区诗十二首, 赤城景区诗十二首。国清景区,之前作者已写过 国清十景 ,而现在更加详实,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其独特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他景区,景色优美、清幽、奇特,建筑古朴、大方、奇妙,作者介绍清晰、具体,彷佛把我们也带进了这些景区,为其景点赞叹,受其文化熏陶!当然,这里有的景点已不复存在,多多少少有些遗憾;然而正是这种残缺的美,更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唤醒对自然与历史的尊重!作者在这里生活了十年之久,花了两年余的时间完成此集,每一篇都凝结着作者的心血、寄托着深情厚意与祝愿!该诗集,写作方法娴熟,运笔自然,诗意流畅,意境深远,韵味无穷,是不可多得的好诗!好的诗篇,它就来源于此: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国的眷恋、对家国的祝愿,对自然的歌咏、对自然的亲近等,还有那最真真实实的个人情感!读完此集心欲泪,一半赞叹一半伤!此天台山,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彼天台山,似土似沙,似醉似痴!愿一切皆好!欣赏大作!拜读再三!极力推荐!创作愉快!期待更多佳作!欢迎继续赐稿竹韵茶香! 丁卯中秋临世匆,舅公相面命多凶……
回复1 楼 文友: 2012-08-08 10:58:08 谢谢凌翔云越高山编辑!
2 楼 文友: 2012-08-08 10:52:29 感谢老师带来大作,慢慢欣赏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 2012-08-08 10:58:44 谢谢亘曲先生!
楼 文友: 2012-08-08 11:09:09 感谢艄夫带来,如此震撼一万多字诗词!每一个景点,每一首诗,加上详细描述,真是用心了!作者人景诗合一,也带读者进入了身心灵合一的境界!能有幸读到这些诗,即使没有去过那些地方,也是一种享受了!再次欣赏,问候,祝福! 生活做了一个梦梦很长又很短梦醒了,生活死了
回复 楼 文友: 2012-08-08 11: 0:12 天台山自古以来,因路径不好,旅游开发不易。故此诗集,在景点介绍中首明路径!
4 楼 文友: 2012-08-08 11:16:25 呵呵,读完,还真是有种冲动想去天台一睹这些风光!有机会一定得去!尤其喜欢其中的佛文化,我信佛! 生活做了一个梦梦很长又很短梦醒了,生活死了
回复4 楼 文友: 2012-08-08 11: 0:58 呵呵,好啊,你来,我给你做导游!
5 楼 文友: 2012-08-08 16:42:42 天台风光美,尽在《天台一片云》。赏过,喜欢。
回复5 楼 文友: 2012-08-08 17: 1:05 谢谢小舞在冬天!
回复6 楼 文友: 2012-08-08 19: 8: 8 谢谢亘曲先生!
7 楼 文友: 2012-08-08 19: 8:0 谢谢江山编辑部加精!
8 楼 文友: 2012-08-10 11:18: 8 再来献宝! 丁卯中秋临世匆,舅公相面命多凶……
回复8 楼 文友: 2012-08-10 11: 8:07 再谢凌翔云兄!
9 楼 文友: 2012-08-11 14:20:59 身不能至,心向往之,艄夫果然是诗中大家,敬服,问好
回复9 楼 文友: 2012-08-11 14: 1:54 不敢当啊!
谢谢丹青兄!小孩健脾的药日照治疗癫痫病医院什么产品补钙效果好吗
最近更新小说列表
- 07-11[体育]准备和公婆一起长住,买四室大房子,160㎡,光想就激动了!
- 06-25[体育]把女朋友当女儿养的男生也比较聪明 女孩子本来就是你越宠爱 她越可爱的 你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和保护 她也
- 06-22[体育]Ulster霍尔大学优质课程推荐 BSc Nursing Science (Top-up) & MS
- 05-13[体育]高圆圆3岁女儿罕见出镜!探班外婆抱一起扭来扭去,穿搭太可爱
- 04-22[体育]高油价“我家”?“三桶油”市值,一天蒸发近千亿!21天狂揽15板,这只股今天却跌停!芯片板块,逆势上
- 04-06[体育]葡萄牙生活家的美德,发掘咖啡鲜为人知的绝妙用处! | 微课堂
- 04-03[体育]疫情中的特殊618,“承压”的京东写进反思
- 04-01[体育]2022成都高考作文出炉
- 03-20[体育]本土新增“3297+18187”!山西新增本土新冠胃癌确诊病例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8例;隐瞒行程返家
- 03-13[体育]袁杏宜广州市名师工作室参加南方教研大讲坛讲演活动
- 03-02[体育]良品铺子:合计持股7.51%的高瓴拟减持不超6%公司的股份
- 02-29[体育]奠基石百年学府!曲师大举行曲阜校区扩建项目竣工仪式
- 02-22[体育]有外墙打算的朋友注意了!要想提升入住幸福感,这套设备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