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天堂里也有WIFI
爸,不知道天堂里有没有WIFI,能不能听到儿子写给您的这首歌。但我相信,只要亲情不掉线,天堂永远有信号。想您的时候,儿子会开启“亲情呼叫转移”… — 题 记
我这人天生缺少艺术细胞,这辈子从未想过会去触“乐”但是,3年前的清明节,在一位作曲家朋友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坐在电脑前,平生第一次创作歌词,写了首怀念父亲的歌—《爸爸您去哪儿了》
其中,歌词里有这样一句:“爸爸您去哪儿了,您的电话怎么关机了?”
在有的人看来,这句歌词怪怪的,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歌词中提到的那个“电话”是我与父亲间的一个生死约定。
早晨散步,偶遇一老者,身材魁梧,身板挺拔,头戴鸭舌帽,㡌檐下留出一圈银色短发,身着灰色羽绒服、藏青色咔叽裤,脚穿褐色运动鞋,尤其走路的时候,步伐沉稳,右腿稍有些瘸。那神态,那步履,酷似我那逝去的父亲。于是,我默默地跟了很远很远…我知道,我想父亲了…
由本人作词、刘翔作曲、陶奕江演唱的这首怀念父亲歌曲《爸爸您去哪儿了》请朋友做成MV后,感觉还挺像那么回事。片头有十几秒钟广告,不长,感兴趣的话您可点开看看。
上世纪80年代初,父亲的厂子里,仅有一部老式摇柄电话。印象中,当兵前10年,我与父亲仅通过一次电话。
想不起那次是因为什么急事,才打的电话。只记得我在西单电报大楼排了几小时队,等电话从北京连通到湘西那个老厂的时候,话筒里父亲的声音,已细得跟嗡嗡的蚊子叫差不多。
厂子里的这部电话,安在厂部办公室,由一名姓向的秘书管着。那时职工居住比较分散,最远的距厂部有两三里地。
好在向叔叔是个热心人,无论谁家来了电话,他第一反应就是推开窗户,朝外大喊:“老张,你喊一下模型厂间老李,让他快来办公室接电话!”
很快,厂区里此起披伏的喊声,由近而远,一家一家往下传,直到找到老李为止。
在那个“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这种信息传递方法虽然原始,但却让人颇为温暖。
我家离厂部有一里多地,而且一路全是坡道。后来从父亲来信中知道,那次我打电话时,全家人正在吃饭,得知,父亲撂下饭碗就往办公室跑,等跑到电话机旁,已经气喘如牛,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从那以后,我再不敢给家里打电话了,有什么急事就拍电报。
不过,与写信相比,拍电报要贵得多。写信贴一枚邮票8分钱,拍电报每个字一毛钱。正因如此,不是迫不得已,一般人不拍电报。即便要拍,电文内容也是越简短越好。有些事电报说不清楚,就只能写信了。
那年,我在南京上军校,离毕业还有半年时间,我在参加训练时意外,右踝关节骨折。医院先是对我进行人工复位,虽痛得我满头大汗,却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只好决定实施手术治疗。
父亲得知,急着要赶到南京来看我,后经家人劝阻才作罢。一月之内,父亲接连给我写了3封信,几多安慰,几多叮咛,字里行间充满了舐犊之情。
在第一封信里,父亲写道:“这几天天天在盼来信,得信了也就放心了一些。光看信对伤的部位不清楚,当时查阅了词典,今天又到厂医疗室查阅了外科书,才知伤的部位和严重性…骨折复位不正,需用钢丝和螺丝钉固定,再用石膏,这样的手术比较保险,才使我放心。”
其实这事儿要搁在现在,拍张照片发个,几分钟就搞定了。而那封信整整在路上走了7天,等我收到信的时候,手术早就做完了。
躺在病床上读着来信,我的视线渐渐模糊起来,眼前浮现出父亲戴着老花镜查阅词典的情景。不知不觉间,泪水夺眶而出。
古人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为何能抵万金?就因为那薄薄的信笺里,藏着家人的气息和情感温度。
看着父亲清隽的笔迹,我感觉自己全身每一个毛细血,都盈满了幸福的温暖。
人们常把父亲比作山,因为父爱里面有山的伟岸,山的挺拔。在父爱的陪伴下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我深切地感受到,其实,父爱同样也能柔情似水。
以前人们写信,都爱在开头来一句:见信如见面。这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家人亲朋间联络主要靠聊、看,以信“会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家书,那个带着家息和情感温度的纸质媒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生活,成为久远的回忆。
8年前,父亲与病魔苦苦抗争一年多,终因沉疴难愈,离我们而去。父亲没给我们兄弟四人留下任何遗产,唯独给我这个在外漂泊的长子,留下了53封家书,成为我一生最珍贵的财富。
不知不觉间,手机时代到来了!
我是从1996年秋天开始用手机的。那时候,多数国人腰里都还别着BB机,手机算得上是个稀罕玩艺儿。
次年春节,当我第一次把手机带回家的时候,好奇心一向很强的父亲,把眼睛都瞪圆了,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手机,爱不释手。
父母的厂子是在一个山窝窝里,手机信号很差,为打通一个电话,要拿着手机满山遍野去找信号。
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的父亲,尽管患有矽肺病,一走路喘得厉害,仍兴致勃勃地跟着我到处跑,乐此不疲。
后来,随着父母的退休,我们全家从那个山区老厂搬到了县城,三个弟弟也在县城买了房子。
父母先是跟四弟住,因为四弟的房子楼层太高,父母爬上爬下太吃力,后来就跟了三弟。
但不论他们跟谁住,我基本上每天都要给他们打个电话,这几乎成了我的一门“必修课”
到后来,偶尔因为太忙忘记了打电话,他们还会把电话打过来,以为我病了或是出了什么事。
每次给家里打电话,大多是母亲接,父亲只是在旁边听着,他是想把这个温情的时刻让给母亲。
有时听我们谈到他感兴趣的话题,他偶尔也会插上一两句。我感觉得到,父亲其实很想跟我单独多聊一会。
1980年初冬,在我入伍第二年,父亲与同厂的向叔叔因公到出差,顺道来重庆看我,父子俩留下了这幅珍贵的合影。
这次出差途中,父亲遭遇小偷,裤兜被小偷划破,身上所带的、粮票均被洗劫一空,颇为狼狈。不过,父子俩分别一年在他乡再聚,父亲心中所有的沮丧和不快烟消云散。
如今,图片中的两位老人都走了…无尽的思念…
在家里的电话机旁边,放着一个侄子的英语作业本,上面没有作业,只有父亲戴着老花镜一笔一划写下的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
其中最醒目处,就是我、妻子以及儿子的手机号码。难怪无论我们在哪儿,无论是我还是妻子或者儿子生日,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母亲的生日祝福。
我能想象到母亲打电话的时候,父亲在一旁扯着耳朵听着,悠然自得、满脸陶醉的幸福情景。
自打搬到县城后,父母的生活有了规律,每天一大早,两老就出门了。
母亲跟一帮老太太在警予广场遛达,父亲则和一群退休老头在防洪大堤散步,常常要到上午9点多钟才能回家。
父亲早年就有矽肺病,加上腿脚也不好,家里人很为他担心。有时见他迟迟不回来,很想知道他在哪儿,却无法到他。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决定要给父亲买个手机。
在我的安排和陪伴下,父亲母亲拍了这幅金婚纪念照。上下两幅照片的拍摄时间,正好相隔了半个世纪。
岁月悠悠五十载,父亲和母亲堪称模范夫妻,他们相亲相爱,相依相伴,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生死与共,不离不弃。
返回时路过电信营业厅,见有一款手机,只要500多元,当即买了下来,送给父亲作为生日礼物。
自从有了手机,父亲不管是外出锻炼还是走亲戚,总是把它当宝贝似的带在身边。
电话机身小,外壳又滑,为防止掉地上摔坏了,父亲不知从哪儿找了根细尼龙绳,一头系在手机上,一头拴在裤带上。
尽管这样,有一次洗脸时不小心,还是把手机掉在了脸盆里。幸亏父亲手疾眼快,及时捞了出来,放在窗台上晒了好几天,才又能用了。
没带手机那些天,父亲像丢了魂似的。每天出门之前,总是下意识地朝原来放手机的矮柜上瞄一眼,等意识到手机还在窗台上晒着,只好悻悻而去。
但要不了多久,父亲又早早地回来了,自己一个人站在窗台边,朝窗外发呆。
这是父亲一生中用的第一个手机,也是他老人家用的最后一个手机。
就在买手机第二年,也就是2008年5月中旬,父亲病倒了,住进了医院。
我本来请了假,准备回去看望父亲。就在这时,发生了特大,上级让我马上赶赴。军令如山,我当即退掉车票,含泪西行。
在的一个多月,我几乎每天都要和父亲通一次电话。从父亲微弱的声音里,我能想象到他躺在病床上,用枯松般的老手举着手机接打电话的情景。
2008年7月,得知父亲病情加重的,我裹着一身沾满泥浆的迷彩服,从前线匆匆赶回老家溆浦。在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我和家人陪同父亲徜徉在故乡的山水之间,全家人留下了最后一幅合影。
看见前面穿背心的这个男孩了吗?他是老三家的孩子,201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邮电大学;后面的女孩是家的孩子,大学毕业后走上三尺讲台,成了一名教师;还有游船右侧尾部那个小男孩,是老四家的孩子,自2014年上大学以来,始终把爷爷奶奶的照片带在身边。
相信父亲看到这一切,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六年前的阴历七月二十九,爸爸您因病舍我们而去,那种痛刻骨铭心。十天后(这天刚好是舟云的十二岁生日)我们全家悲痛欲绝、万分不舍地将您送上山。六年后的阴历七月二十九(阳历九月十一号)这一天刚好是舟云十八周岁阳历的生日。这前后六年的两组数字,虽然只是一种巧合,但我相信这是您对这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满孙的一种牵挂。今天,我想说,爸您放心吧,舟云他没有辜负您的期望,用超出重本一百分的成绩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爸爸,您安息吧!”
三弟之子(后排右)考入北邮后,三弟在里写给父亲的话
7月初,我从赶回老家溆浦,父亲已出院住在家里,手机就在他枕头边放着。
我轻轻地把它握在手里,感觉它通体温暖而圆润,显然带着父亲的体温。
从那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父亲的生活轨迹基本是两点一线,从医院到家里,再从家里到医院。但不管在哪里,手机一直在他枕边放着。
我和父亲最后一次通电话,是2009年9月13日,也就是他老人家去世前4天。
一大早,三弟打来电话,焦急的声音里透着一丝哀伤:“大哥,爸这次恐怕过不去了,你不忙的话,回来看看吧。”
听到这个,我不敢耽搁,赶紧去买机票,做回家的准备。
下午刚进办公室,手机就响了,电话还是三弟打来的:“大哥,爸要跟你说话。”
稍停片刻,手机里传来父亲苍老而虚弱的声音:“焕儿,你忙你的,不要回来,我们爷儿俩迟早会在灵堂见面的…”话未说完,我已泪如泉涌。
在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手机就在父亲枕边静静地躺着,像一个听话的孩子,不敢惊扰这位气若游丝的老人,直到他安静地永远睡去。
2008年,叔叔陪着病重的父亲,一同游览家乡美景思蒙山水。兄弟俩坐在小桥边歇息的时候,我举起相机抓拍了这个珍贵的瞬间…
2012年,在父亲去世3年之后,叔叔的突然离去再次令我伤心欲绝。于是,我给他们兄弟俩的这幅合影照上,写了这样一段文字—
天堂的路很远。
兄弟的心很近。
三载秋去冬来。
今天,你们兄弟相聚。
从此。
天堂里你们不再孤寂…
父亲走的时候,正是傍晚时分。一家人哭天喊地,悲痛欲绝,连夜把父亲接回乡下老家。
到家后,我们兄弟四个,手忙脚乱地给父亲换好衣服鞋祙,又从乡下找来剃头匠,准备给父亲剃头。
父亲一生爱整洁,平时穿戴讲究,理发很勤。即使躺在病床上的那几个月,也隔三岔五地要我们兄弟几个给他刮脸、洗头。今天,父亲就要远行了,我们得让父亲利利索地上路。
这时候,全家人都围在父亲身边,唯独我那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一时赶不回来。我知道,这时若不让儿子跟爷爷道个别,以后就没机会了。
儿子跟爷爷的感情比较特殊,除了他是长孙的缘故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爸爸您去哪儿了》这首MV的尾部,有这样一个远镜头:一位老人在暮色中迎着天边的落霞,踩着窄窄的田埂,一瘸一拐地往远方走去,直到慢慢消失…
没错,这位老人就是我的父亲。有一年春节回家,我用微型录像机偷拍了这个镜头。而父亲那条一瘸一拐的腿,就跟儿子有关。
妻子怀孕那年,乡下亲戚送来不少鸡。为方便喂养,母亲将鸡关在门口水池边的鸡笼里,时间一长,水池边长满了青笞。
一天晚上,父亲去关鸡笼,不小心摔倒了,右膝半月板被摔裂。因当时去的那家医院条件不好,没给做手术,只进行保守治疗,结果被耽误了,落下终身。
从那以后,父亲常跟别人开玩笑说,这条伤腿是孙子送给他的“勋章”
想到这里,我擦干泪水,从兜里掏出已成为父亲遗物的手机,拨通了儿子的号码,平静地说:“儿子,爷爷走了,跟爷爷说几句吧。”说完把手机贴到父亲耳边。
只见父亲双目微闭,平静如常,就像刚刚睡着一样,对手机里孙子的哭喊声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但我相信,此时孙子的呼唤,父亲会听到的,一定会听到的!只是这声音,离天堂有些遥远…
在老厂的山脚下小溪旁,儿子跟着爷爷奶奶,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自父亲走后,我几次换手机,都没有将父亲的号码删去。在我的潜意识里,这是我和父亲唯一的方式,千万不能丢了。
我幻想着有一天,当我拨通这个电话,还能听到父亲那苍老而熟悉的声音:“焕儿…”不管这声音来自天堂还是地狱。
但现实毕竟是残酷的,时隔5年,当我满怀期待又心有忐忑地拨出这个号码时,话筒里传出来的是一个冷冰冰的电脑模拟声音:“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
哦,停机了!停机了!可是,电话可以停机,但亲情可以停止吗?思念可以停止吗?岁月可以停止吗?
顿时,泪如雨下…
正因为走过了这段痛彻心扉的心路历程,心有不甘的我,才在歌词里写下了那句无奈的追问:“爸爸您去哪儿了,您的电话怎么关机了?”
当我再次抬起头时,已经风停雨歇,远处的天空霞光四射。我想,那霞光深处、云天之外,一定就是天堂吧。此时,父亲一定就在那上面!我知道,今生今世,无论我走到哪里,天堂里那双慈祥的眼睛,会永远注视着我、保佑着我!
摘自本人散文《天堂里的眼睛》
又是3年过去了。今天,当我静下心来,再次聆听这首歌的时候,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觉得自己当年对父亲的追问有些残忍。
不是吗,父亲忙碌了一辈子,操劳了一辈子,如今终于可以枕着故乡的山水,安然入眠了,我们怎能忍心再让手机惊扰他的梦?
爸,把手机关了吧。我相信,只要亲情不掉线,天堂随时有信号。等儿孙们想您的时候,一定会重启“亲情呼叫转移!”
朋友精彩评论摘登 —
德做了父亲的人,在追寻他父亲身影的时候,已经不是回顾所能贯穿的了,而必须在感性与理性的契合点上,回放父子一场的点点滴滴,哪怕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一声咳嗽,都有无穷的回味,都不那么遥远,仿佛昨天。这是对父辈永恒的纪念,更是对晚辈们的鞭策和激励。旭东老弟的父亲节特稿,也许初衷并不全是如此,但达到了这种效果。很赞????
三弟:愿时光能倒流,我要时刻陪伴您。愿人生有来世,我们再续父子情。爸爸,我想您了!
严元清回复三弟:父爱如山,坚定不移,母爱如水,细水长流,你传承父母的优良传统,有孝心,有爱心,对待朋友真诚,在你身上能寻找到你父亲做事的那种韧性,在你身上能捕捉到你母亲待人的那股柔情。愿你家庭永远幸福,把这珍贵的父子情永藏心间。
姜有秋:一首《爸爸您去哪儿了》唱得让人心碎。一句“亲情永远不掉线”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无穷的哀思…
叶长玉:情真意切,孝心可贵。
尹红波:时间的流逝并不能遗忘对亲人的思念。信号可以断,亲情永不变!
过往:对父亲的深厚感情,令人动容。
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勤姐儿:当了爹娘才知道爹辛劳不易,与伍兄相比更觉自己尽孝不够。向伍兄学习,加油努力缩短差距!
简明:情感真实,感人。我也想起了我的父亲,可惜他走得太早了,那时我才15岁。
吴传喜:父亲过世五年后仍然拔打他的电话,“傻”得可爱。
望岳人:每一个父亲都是孩子最初的偶像,如今的我们身上都有他们的影子。但我要青出于蓝胜于蓝,成为他们的骄傲!
俊俊:看着看着,我流泪了!
刘慧:文章感人肺腑,让我也想起了在天堂的老父亲!
文刀良:父亲那本密密麻麻的“作业本”最显眼的,就是他最牵挂的。亲人之间的思念是永远都割不断的,这就是爱!
张贻军:听了老同学作词的《爸爸您去哪儿了》心里深深感动。父爱如山,大爱无疆!
韩和元:感动!我们常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苦楚和无奈…
小草:老同学的文章写得太感人了,也让我想起了已经阴阳两隔的老父亲。
李银芳:看熟悉的老同学写的文章,朴实无华,真情流露,更感亲切,使我也想念天堂里的父亲:您那里是不是也有WlFl?
安邦小将军:感同身受。我记得父亲在世时很喜欢用手机,那时候没有3G、4G,只能用自带的软件。
落叶秋…戎马倥偬:眼泪模糊双眼,拨通父亲的电话…
贪狼ZL:只要亲情不掉线,天堂永远有信号。能穿越时空的力量,也就是亲情和爱吧。感动!
胡绍写的很感人,看了还想看,亲切自然,孝亲有嘉。
桔梗:手机关了情常在,思念,感恩,父爱长存。
王留辉:感念,感恩,父子情深,真情永存!
文臣:文章朴实无华,深情满满,感染人,激励人,每个故事都深触心底。晨起读完泪眼模糊,让自己的心灵在暴闪中得到洗礼。
温州一想飞的企鹅:把亲情写得淋漓尽致,相信看过你作品的人一定收获多多。
曾平:老同学,写得很感人,亲切自然,我看着看着就流泪了。相信你父亲为有你这样优秀的儿子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萧萧行:朴实无华,情在文字中流淌,人在回忆中思会。亲情永远!爱永远!
青影:老同学,你的文章催人泪下,感人肺腑,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那天堂里的父亲。
徐凤英:每次看你的文章心都不能平静,写得太好了!
江南:父母德高,子教。虽是一方悲戚,里面装的却是满得直往外溢的疼爱和孝心。
龙虎云风:真情流露,爱心满满。
janeg:您放心,亲人之间,有比wifi还强大的信号连接,距离不是问题,不同的空间也不是问题。亲人之间,有比wifi更神奇的信号连接,超越时间空间,超越宇宙星球。
雪之女王:父爱如山,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特别触动人心的文章!
萧行:父母的爱只有等我们有了孩子之后才能深刻体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越大,父母越老,行孝最怕等待。
苗俊明:爸就是我们雨中的伞,爹就是我们头上的天,父亲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无论什么时候都昂首挺胸站在岗位上。
yang剑:字字深情,满满地传递着正能量…
涵智爷爷:文如其人,朴实自然,孝心感人,令人钦佩!
永华:尽孝的方式多种,不变的唯有真情;现令人动情的文字太少,这篇奇文例外。奖必不可少????
山德士置业:父爱如山,如果你曾经拥有,会幸福一生。如果你不曾珍惜,会抱憾终生。伍哥的父亲节特稿,是天下儿女的礼物。
泓睿俊嘉:从心底溢出的歌声,浸透了儿子对父亲逝去的浓烈怀念。听歌、看文,我们共享真挚淳厚的情感!
陶缘:点滴记录,看似细心,实为孝心;无限思念,非父亲节而为,实为父子情深!真实的情怀和朴实的笔锋相得益彰…
杜金翼:伍叔叔好文章。父慈子孝,令人感动。父亲的爱总是那么内敛深厚,一提“爸爸”就让我心中暖暖的,很踏实。感恩!感恩!
张人玲:真诚感人,文笔细腻,让我读了两遍的好文章。
谢承奇:美文悦人,亲情感人;字字孝心凝结,句句深情筑成!
陈燕利:文章写的太好了,让我也想起了已故的父亲。谢谢你在父亲节到来之际,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精神食粮。
刘方正:朴素的语言,平凡的事件,平淡的幸福,却是这样深厚、真挚的父子情!
文迪:父慈子孝,父爱如山!图和歌都让人热泪盈眶!爷爷那似曾相识的眉眼,让我也想起了我的爷爷,愿他们在天堂一切安好!
荷塘月色:真情下文字如跳动的心律有生命力,文采中真爱如奏起的交响有渗透力。
赵文湘:天堂溢满思念父亲的泪水,盛不下对父亲的万般怀恋。把对父亲的恩情化作云服务,让读者也感触到电波传孝心,随之泪潸然。
绿箩:深爱才会有如此深情的文字,和父亲永远有爱的连线。
潘期武:父爱如山,孝子如宝。读罢此文,方知世间情意绵绵、万物生长…感触!感动!感谢!
领悟:文章朴实细腻,让我想到父母渐渐老去,家人亲情才是最重要的。趁父母还健在,常回家看看!
溪风落:一看见您参赛了,赶紧过来看看,真情流露,父爱如山!
RichLIAo:有情有义,看似平常普通,却是人间至爱。赞!
走遍神州:开始不想看,因为一看就情绪激动,想起目己的父亲…父辈都不容易,拉扯一群孩子,抚养…但最后还是忍不住看了,不胜唏嘘…老兄笔底细腻,往事犹新,怀古育今,得叫孩子们很好的读读看看…
鸿雁南飞:好文好人好有孝心,人间天堂亲情来牵。天堂的父亲应无憾!
娟珂华:字字情斟洒千行,句句酌意晖佰伍。小女子不才,让老师见笑了。
画梦:看了您的文章后,后悔没有在休假的时候多拍几张父亲的照片,没有记住他的谆谆教诲,只记住了他的絮絮叨叨。记得小时候父亲让我骑在他肩膀上去村里走西家串东家,把我像个宝一样去炫耀,上学的时候,亲朋好友来了,让我背唐诗背宋词,那时感觉就像我是他的荣誉制造机。长大后,才发现外面生活有多么不容易,挣钱有多么的难,每次回家他关心我在外面混的怎么样,教我怎么低调的生存,我总不耐烦的,觉得他和我不是一个频道的。看了此文后,觉得豁然开朗,人最怕的就是后悔当初不珍惜,越来越觉得他的所做所为有他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松声: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愿我们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天…
虫奶:在这个没有父亲的父亲节,一颗不愿被触碰的心,又被触碰了!如果天堂里有WIFI,大概我的父亲也不会用,因为他压根就没见过手机。您和您的父亲还是幸运的,你们的父子情缘比很多人都深。共同怀念吧!
牧归的老牛:在这个充满温情的日子又拜读了伍阿哥的美文。每次看了阿哥身边的亲情故事,半天不能走出来…不管是父子情、叔侄情,还是你写岳母的故事,我都从溆浦红网和志愿者群里一一拜读,为你有个好叔叔而感动,也为你在西北接到的报喜电报而快乐,每次都沉浸在你的故事里。你就像我们身边的邻家大哥一般,虽不在生活中,却在心灵间。谢谢兄长!
西西早早:这么浓的快要化不开的亲情,太触动人心了。泪水已弥漫,我突然好想我的爷爷奶奶…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父亲
父亲,读音:“fùqīn”,口语叫“爸爸”,一个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父亲,一词书面语色彩较浓,一般不作为面称。
天堂
《天堂》游戏,剧情取材自一部韩国已发表的畅销漫画,作者为ShinIlSook。游戏是一个架构在中古世纪的幻想故事,有骑士、公主、魔法师与盗贼,以及各色各样的邪恶角色与魔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