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幻

改回头看看走过的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0.08.29
<搜索引擎抓取的首页和我们打开的首页是不一样的p>上周末,报社年终总结大会,请了尹虹博士来讲课。谈到坚持写专栏,尹博士说,不回头看看,还真不知道自己那么优秀。与坚持写了7年专栏的尹博士相比,我坚持写专栏的时间很短;与坚持写了11年专栏的陈帆老师相比,我这个 回头 更显得没看头。不过,积跬步才能至千里,很卖力地往前冲了一年,共发表言论42篇生存的根基。身为勇士必须把这一片领土夺回来,第4 篇,忍不住暂时停下脚步,回头看看。

当然,一年而已,还不足以看出自己 那么优秀 。只是,将42篇言论粗略浏览了一遍,确实发现有一点小进步:从最初的沉溺于玩文字,将简单的道理复杂化,拐弯抹角写得别人看不懂;到现在的遣词简单,句意明了,每篇都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

这种改变,首先得益于欧神诺陶瓷董事长鲍杰军博士的提点。201 年11月初,报社在成都举办了西部陶瓷论坛,鲍杰军博士作为演讲嘉宾参加。活动间歇时间,谈到专栏写作的时候,他很直接地说: 现在你们有些专栏,绕的弯子太多了,看半天都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直截了当一些好。 当时不大服气,文科出身的人,多少对 语言的艺术 有特殊癖好。后来,通过报社订阅号后台数据分析,发现鲍杰军博士说的确实在理。看言论,别人首先要看的是观点,是 料 ,至于语言文字的美,那是其次再其次的了。

要有观点,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行,闭门造车写不出东西。写过言论的都知道,最痛苦的就是找话题。能够坚持写下来,能够每期找到一个过得了自己那一关的主题,还得感谢报社 走出去 的战略。201 年,是 空中飞人 的状态。国外去了泰国、意大利、英国、迪拜;国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产区到销区,感觉一直马不停蹄。以往,在奔走的时候,目的很明确,做好报道,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就行。自从写专栏之后,奔走的过程中,会多留一分心思去观察和思考。这一点,尹博士也有谈到。坚持写专栏,首先会逼着自己去想问题,然后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很庆幸,42篇言论,都没有特意卖过谁家广告。会提及一些企业,一些事件,都是写作需要,很客观。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关系较好的行业朋友会说: 你这期言论写写我们的 吧。 承蒙看得起,不过这一亩三分地,我还是留给自己好好耕,想写什么,自己说了算,这种感觉很好,未来也会继续坚持。当然,有好的话题,不涉及给企业做不实宣传的,欢迎提供。

这一年,随着对行业认识的加深,或者看问题角度的变化,自相矛盾的东西也不是没写过。以后,这种自相矛盾肯定还会有。并非坏事,个人认为这也是进步的一种表现,这年头,变化很快,无处不在,指望谈出个真理,本身就是个谬论。常识不搞错,是非能分明,这就很好。

进入这个行业,是阴错阳差。既然入了,也就认了。入行之初立下誓言:沉淀两年,然后开始写有思想的文字,成为行业专家。当然,年少轻狂了。不过,磨合了四年,竟也找到了些感觉。

接下来,打算往更专业处发展。隔壁专栏那位常说,做媒体需要感、使命感。所以,专栏写作的目的要明确,要提供 养料 ,带来正能量,让读者获益,促行业发展。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专业,更专业。

19号,报社组织了一场新老陶城报人的大聚会,邀请了以往为《陶城报》贡献过汗水和泪水的前辈们前来一聚。第一任社长张永农老师跟我拍了张合影,发,说是 最老的总和最年轻的总 。事实上,有一段时间,在跟行业的人交流时,我会刻意回避自己的年龄以及入行时间。现在不了。年轻,说明我还有更多的力量,可以用于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

继续走出去,带回新思想。2014年报社 纵横世界 的步子会迈得更大,深入产区和终端的工作也会做得更细致。以后的专栏,也会努力更系统化,更专业化,更 干货 化。

望能多遇到几位如尹博士、鲍杰军博士这样的行业前辈,不吝赐教,多加提点,让我能够做更多,做得更好。

(作者系陶城报社总)

干扰素
乌兰察布白癜风治疗
感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