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幻

无意霜风飒岁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0.03.14
无意霜风飒岁年,旅心登眺秀中天。听雁歌,瞰蝶舞,枕云眠。
逸致雅情疏翠竹,悠然佳气似青莲。趁清明,凭淡静,爽神颜。

(2)
花泣秋风落叶残,惜情千叠墨池边。幽意深,恨雨冷,怨天寒。
欲别怅愁须有酒,思寻清趣却无弦。苦吟时,忧坐久,夜难眠。

( )
偷得秋凉几日闲,问情依水浣尘颜。承古风,继大雅,意绵绵。
细雨洗心愁渐远,清霜侵鬓梦初圆。乐烹茶,欢煮酒,戏吟鞭。

(4)
娱逸游情碧水间,放心携梦旅花天。邀雅人,赏美景,醉时年。
舞袂缓飘翔锦绣,吟怀潇洒步云烟。惬澄明,欣静好,咏清闲。

(5)
佳气葱葱豁朗颜,景光馋我作诗酸。欢放怀,乐逸志,鉴湖宽。
惬水溯流谐一笑,娱心潇洒趣多言。挽轻云,扶醉意,漫凭栏。

共 29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1)谈的是一种创作态度和创作之时的一种状态(换言之为境界)。上片谈创作态度,“旅心”是关键词,“旅”是指实践,客观的一面,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诗词作品也不例外;“心”是情感的主宰,主观的一面,艺术形式虽多变但没有情感也就没有生命力、感染力,有了情感才能使艺术高于生活。而“听雁歌、看蝶舞、枕云眠”是说的用心观察且感悟生活。所以综合可见作者的创作态度是主观客观相结合的认真的一种态度,然后将生活的所见所思所感凝结于笔尖。下片谈的创作之时的态度,情如翠竹、气似青莲,物我合一之境;“趁清明,凭淡静,爽神颜”,虚静(《文心雕龙》有详解)之态。这就好比僧人受戒之前需要一个仪式,以示严肃庄重虔诚。而诗词创作也是,需要有“静”之境界方能写出佳作是作者自己的创作心得,这也大概是作者的诗作呈现情理并重的特点的原因之一。(2)诗词创作的“难”,此“难”一是指情感上的,二是锤炼功力上的。古往今来诗词作品中有绝大一部分是带着哀怨的,意境凄清、幽恨难诉的作品似是更使人难忘。而从创作锤炼字句而言更有“难”者,“苦吟时,忧坐久,夜难眠”可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翻版,可见诗词创作要精到非一日之功。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 )从审美范畴而言,宽泛来说,如若把上一首归为谈“优美”(《人间词话》有详解),那么此一首可谓谈的“壮美”(同见《人间词话》),上一首“难”多是指个人小情绪的作品,故而属“优美”范畴;而此一首相反谈的“乐”,起句化用于苏轼“偷得浮生半日闲”,已可见三分潇洒逸致。“承古风、继大雅”这需要气度,显然个人小情绪是做不到的,“雅”即正的意思,《大雅》是《诗经》的一部分,多是上层贵族所作,反应当时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多用于大场合演奏。“乐烹茶,欢煮酒,戏吟鞭”,享众人之乐,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说谈的乃“壮美”并无不可。(4)谈创作情致,起句直抒胸臆,“娱”,乐人乐己,是创作的灵感来源其实也是创作目的。“邀雅人,赏美景,醉时年”,“惬澄明,欣静好,咏清闲”,真名士自风流也。(5)是作者对“诗言志”的生动且诗意的诠释。作品整体清新淡雅,自然流畅,情景交融,意境圆融。且可见作者对于诗词创作颇有心得,读罢让人受教受益之余更让人有一种审美享受。欣赏佳作,问好!【编辑 箬茗】
1 楼 文友: 2014-11-06 01:08:01 好词共赏!遥祝愉快~ 墨染一瓣心香,笔抒一种情怀
回复1 楼 文友: 2014-11-06 19:1 :56 诗友惠眼,喜欢您的点评,更期待你的拍砖,问好.小孩汉森四磨汤的功效
引起痛风的主要原因
治疗ED每日吃什么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