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理性夺走生命的绚烂(1)
别让理性夺走生命的绚烂。
从京回来的那个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不知怎的,就猛然蹦出来这么一句话:别让理性夺走生命的绚烂。倒也不是说我的生命有多绚烂,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一个工科生。每天也是过着实验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日子,只不过闲暇时空里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哦对了,去北京是去听朴树的演唱会,这是第二次了,去年也是只身一人前往。你可别笑我,这对我来讲,已经不算一件小事了,抢门票,买车票,订酒店,好多事情,还是比较麻烦的,不过喜欢朴树这么多年,当我真正坐到乐视生态中心里,听到朴师傅声音出来的一刹那,就一个感觉,值了。
哈哈,至于这个到底值不值,怎么说呢,因人而异吧,每个人都有一些认为值的东西,我会时而抽出一个周末,跑到祖国的另一端去见见那些好久不见的老同学,也不需要他们带我去哪,吃什么好吃的,就街边几块钱一碗面,聊聊天,行了。我也曾从海河步行回卫津路,总共耗时2小时21分48秒,现在回想起来,只能感叹,唉,年轻真好。也有人说我傻”可是如果从生到死都这么精明”那得多累啊。
记得有一次啊,本科一年级的那个清明假期,三天小长假。几个朋友在假前三天突然说想出去玩,最后约定去黄山。就开始买车票,计划行程,订酒店。可是时间真的是有点赶,车票卧铺是没戏了,后来只买到了硬座,十几个小时,还要过夜,不过这个倒好说,至于酒店是真真的订不上了。这个也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问题,而且我们三男一女,怎么住也还没想好,现在好了,不用想了。后来朋友说,那没地儿住咋办,要不下次再去,而且我们这搭配也不好住。当时我说:票都买了,别啊别啊,下次没准连票都买不上。不就是没地方住嘛,咱们先去,到时候没准有人订了房间不住的,到时候我们去了再找,总有解决办法,总不至于真就露宿街头吧~~在我的极力劝说下,一行四人,还是搭上了开往安徽的小火车。
于是我们在经历了十几个小时前后左右甚至脚下都是人的火车以及三个小时的大巴之后,终于到了黄山景区。当时已是下午三点,现在上山已经太晚了,照理来讲,我们应该去找房子的,可是考虑到那个时候去碰见有人退房的几率不大,还不如晚些时候再去。而且我们就3天时间,还要排除来回火车上花费的时间,那么剩下玩的时间就很少了,所以我们当天下午就包了一辆车去了一个山下的近一点的景区。现在想想,当时我们四个简直就是一帮失了智的愣头青。返程的时候,司机师傅问我们住的地方在哪,我说我们没有订到住的地方,房间都满了。师傅看着我们愣了好几秒,说了句:大兄弟,你心真大。”后来师傅带着我们找了好久好久,无果。最后师傅说:要不这样,我带你去我一个朋友那吧,他也是开旅店的,不知道他那还有房间没,我先打个电话问问。”当时听完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师傅,应该不是坏…人…吧。在师傅和他的朋友打电话的过程中,我们几个进行了迅速的讨论,经过多方发言,最后决定如果有地方的话,先跟着师傅去,毕竟我们三个男的,虽说有个女生吧,可是我那个女生朋友跑的倍儿快,于是我们就决定一旦发现什么不对劲,撒丫子就跑,不搞那些有的没的,死命了跑,跑起来的话他们应该追不上。后来师傅说他那个朋友那有一间空房,虽说已经被预订出去了,可是人一直没来,电话也打不通。不知道晚上还住不住了,我们可以先过去,要是没人来就可以住那,不过只有一间。
当时听完,我们还是比较激动的,运气还不错,一间就一间,总比没有强。于是我们就随着师傅到了他那个朋友那,可是我们刚下车,正准备去房间的时候,订房的人来了。对,早不来晚不来,就在我们刚刚拿到房间钥匙时,他来了。当时我们的心情是崩溃的,感觉被订房的这俩大哥愚弄了,可是又没办法,毕竟是人家订的房。就在我们准备放弃治疗的时候,老板说:要不这样吧,你们要是不嫌弃的话,我让厨师把他房子收拾一下腾出来,他可以睡沙发,不过只有一张床。哇,这种感觉就像你上厕所发现没带纸,拿出钱包却又看到钱包里只有百元大钞的时候,隔壁不知是哪位大哥突然递过来一包救命的纸巾。这种喜悦与激动刻骨铭心,我们对这个司机师傅和老板的感激之情简直无以言表。这个时候,司机师傅只说了句:我得赶紧回去了,家里老婆孩子等着呢,不早了。我天,你不知道那一瞬间司机师傅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有多伟岸,我们也涕零地感慨着世上还是好人多啊。于是,我们三男一女就在那一张不到两米的床上挤了一晚。
第二天,不到5点我们就起来了,拖着疲惫的身子,坐上了通往景区的班车。可当我们真正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景色已经非常漂亮了,我们也一扫之前的颓靡。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还是有点道理的,这黄山的景色不是盖的,实在是名不虚传。迎客松,光明顶,莲花峰,还有那穿着皮鞋却又走位风骚的大叔,这些东西日后提起,都记忆犹新。
那次黄山之行,虽说有些狼狈,但总的说来,还是那个字:值。有了这次经验,后来我们就找到了一个方法。以后再想出去玩,订个时间,话不多说,先把车票买了,其他都是小事情。哪有那么多计划,哪有那么多顾虑,车票有了,这趟旅行基本也就稳了。也就是这样,本科四年,我们排除了千难险阻,游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说到旅行,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叫做《最好金龟换酒》是一个名叫傅真的女孩写的游记。写的是她和她老公两人从美国辞了工作,去往拉丁美洲进行他们的所谓Gap Year也没有做多么充足的准备,虽说拉丁美洲的有些地方还是挺危险的,可是他们发现,准备是永远无法做到完美的,有时候顾虑太多,过于理性,反而会成为前行的桎梏。
是啊,人类生来感性,哪一次爱情花朵的盛开不是荷尔蒙冲动所致的呢。我有一个朋友,本科的时候喜欢上一个女孩子。可是这个女孩在三年级的时候出国交换去了,这一走就是两年,而且本科毕业以后会继续在英国读研,之后再考虑回国。并且因为家里的缘故,即便回国也不会留在他们那个城市了,应该会去上海吧。这个男孩毕业了以后找了一份工作,不过很快就辞掉了,这个男孩的家庭普普通通,工薪阶层,也没有很多的闲钱,不过他之后攒钱专门去了英国一趟,找到了那个女孩。回来以后便在上海找了份工作,压力很大。不过好是他最终等到了那个女孩。当时有不少人劝他理智一点,别这么冲动。可是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感性。并且最终收获了他的爱情。哦对了,这个女孩也是我很好的一个朋友,很好很好的那种。不知道他们最终是否能修成正果,不过我是衷心的祝福他俩。
有时候这种未知与失控正是人生的乐趣与魅力所在,我们想要理性的把控人生的每一个节点,每一条岔路,可殊不知这种控制让我们失掉了多少人生的精彩。想见某个人,买好车票去见就是了;想学某种乐器,报个学习班去学就是了;想听谁的演唱会,那就去抢票,去那个城市。当我们终于站在那个人面前,终于抱着吉他弹唱着我们最喜欢的歌曲,终于坐在了他演唱会现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那种愉悦的自豪感,无以言表。
朴树在《Never Knows Tomorrow》中唱到:是的今天有今天要完成的功课,而明天有明天的烦忧,就让他去,船自然到桥头。
我从来不会去想象未来三年甚至五年后我在哪里,做着什么事情。因为于我而言,我的信条是不去给人生设立那些条条框框。
莫笑西风 何必枯荣。
莫道消磨 热血易冷。
锋芒在胸 如鲠在喉。
无枪在手 刺客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