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幻

pbr长裙过踝半厘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0.03.12


《长裙过踝半厘米》,马鹿·D·多古拉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06月出版,19.80元。

自从“八零后”这个美妙的词语开始登上人们生活的大雅之堂,大家便不屑再用“摩登”来诠释自己的行为,而更多地变成了“御”、“腐”、“宅”、“囧”、“雷”、“萌”。仿佛是火星撞地球的语言,抽象、生涩,偏偏在你不经意间,生根发芽,抽穗开花,悄无声息地占据了你所有的生活,让你不服不行。

  《长裙过踝半厘米》的主人公罗素,像这个带着哲学辩证气息扑面而来的名字一样,是一个从头到尾充斥矛盾的统一体。她穿长裙,留长发,静如处子,第一眼望去,标准得仿佛是一本刚从老书柜上抽出来的哲学著作,既笨重又样板,还充斥着些泥土的气味。乍看上去,波澜不惊。可当你撕开了书皮上精心描绘的画皮,翻开第一页时,立刻又被那种奇诡的青春活力所震撼。

  当男性为了满足征服欲而追求她时,她说不,因为她认为女性应该独立起来。当同学侃侃而谈着征服日本反倒说错了甲午海战的时间时,她嗤之以鼻。对她来说,爱国不应该用嘴,而是应该用心,因为她的外公曾经对她说“外公去打仗,就是为了让你可以不用打仗,好好地活”。当然讽刺的是,说着要追求她的男性们将她当成了争斗的借口,而说着要振兴中华征服日本的同学则为了一个出国留学名额而争得头破血流。滑稽,可笑,却又如此简单、真实、犀利。恰似漫不经心的罗素一直在冷眼旁观,在校园的舞台上,她兴高采烈地带上了一只小丑面具跳舞给众人看,黑色幽默的面具下面,是她洞察世俗的双眼。

矛盾,仍旧是矛盾,摘下面具的罗素和带着面具的罗素显然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体。

谁又能想到?穿长裙是为了掩盖厚重腿毛,留长发是懒得打理头发,静如处子是因为宅毒入骨。六个地板砖的界限内,是她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六个地板砖的界限外,又是太多人围观式的目光。但是她仍然自我地活着,会把考试范围无私奉献,会为一只小猫的死去而流泪,也会对公交车上的猥琐男以暴制暴。明明无一处像个淑女,又在点点滴滴处展现出一个真正的淑女所该拥有的善良、宽容和独立,就像一只刚蒸出来的白面馒头,初入口只觉乏善可陈,仔细咀嚼时才知回味清甜,值得一品再品。

作为这样一本描述新新人类生活的小说,《长裙》显然是诡异的。明明是天天见面到厌烦的汉字,可到了作者马鹿的手里,就变成了一种全新的排列组合。故事完全背离循规蹈矩的准则,无数次出现ACG、五星、游戏、动漫等网宅一族的术语,而词组的跳脱、用句的诙谐,更是为老旧的文学方式打了一阵强心剂。书籍本身不再是一味承载说教的巴士底狱,而成了一架令人惊艳的T形舞台,她的读者们纷纷惊呼——对!就是这样!这才是我们现在过的生活![NextPage]

而作为一个作家,马鹿·D·多古拉显然又是古典的。和欧美舶来的“垮掉一代”不同,《长裙》在它光怪陆离的外衣下,包裹的仍旧是一颗传统的内心。不谈他人是非,淡薄名利,爱我所爱,忠于祖国,这其中种种,全是在这个龙的国度传承五千年不衰的教义所在。一个好的小说并不该仅仅满足于给读者带去感官的刺激,而更应该给读者以更深沉的东西。马鹿的巧妙就在于当读者翻开《长裙》欣赏着新奇的文字同时,又悄无声息地进行了一次人文主义的美德洗礼。巧妙,而不令人厌恶,却足够震聋发聩。

记得五六年前,每每大家谈到“八零后”这个名词,都纷纷摇头叹息。然而经过了时间的验证,“八零后”不但没有蹉跎他们的青春,还活出了他们自己的行为模式。他们或许爱看美剧,或许迷恋日漫,但是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正用自己一种独特的方式爱着养育了他们的这片热土。

笔者有幸曾与《长裙》的作者接触过,那时她的代表作之一《囧受》正在台湾热销,马鹿这个名字也正在成为各大网站的传说。这样的作者却没有半点架子,不但诙谐地为笔者解释“马鹿”在日语里意思代表“傻瓜笨蛋”,甚至还拿出了她拍的哥特装照片给笔者看。照片中的姑娘身着特立独行的衣装,脸上的笑容却有些中庸风格的调皮可爱,毫不作伪。后来拜读了《长裙》,合卷之余,倒是再次想起了那日作者干净剔透的笑容。

  文如其人,大概理当如此。

  (编辑:李明达)

  版权声明:

  本文系北京文艺网独家稿件。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北京文艺网)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高血脂症
怎样判断是不是风湿骨痛
锦州牛皮癣医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