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网

谁来拯救我那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19.09.30

新年中,我在上收到下面这条信息:

Marginalman:11:2 :

“高老,我大方人姓李名冰,在大方论坛识得老先生,在长辈口中得知其美名。故寻老先生曾写过的一篇文章,叙述大方80年代改革开放首先富裕起来的一批人,其中生意人李恩贵,不忘本,捐资捐物送大方镇孤寡老人。不知老先生能否找到该文章?祝福老先生龙年吉祥,健康万福!”

贵州老高:11: 4:48

“小李好,记得有那么回事,还是约起郭华荣一起去采访的,稿子播出了,反响不错。可采访记录、底稿均在大方,我现在深圳,不便查找,实在抱歉!”

我回复后,他又说了不少感谢话。

回复了 的信息,我更加联想到我几十年积存的记录本、采访本、草稿本和发表剪贴本的命运来!

改革开放初期,获得解放的生产力迸发出极大的热忱,农村经济发展,我的采写似旭日喷薄,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对全县甚至跨县的各行各业的先进单位和城乡“暴发户”都作过采访,并报道了100多人。尽管这些人后来的结果不一样,可他们都一度成为我县先进生产力或先富起来的代表。他们的发迹史我都有采访记录,写作草稿,被单位刊播的有采用通知或剪贴本,均留下了他们那段个人奋斗史,也就汇总成了我县那个时段的社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至少是一个侧面,成为可以反映太阳光辉的一滴水。这些资料民间可用,政府也可用!

然而,随着我的退休,那些材料已日渐尘封起来了,若无一个政府机关的公用单位保管,它们也会随着我生命的消失而消失。我死不足惜,这些记载着大方部分先进生产力史迹的东西丢失了却无法弥补。为此,我曾先后向央视夕阳红栏目办公室写信和县有关领导反映,请求接收保管。我向央视写信后很快得到复信。现将去信与复信附后。

附件:

中央电视台“夕阳红”同志:

我叫高致贤,今年66岁,系贵州省大方县文联副主席退休;1958年参加工作到1998年退休,其间在县委、县政府机关连续工作 年,曾先后任过中、小学教师,通讯、宣传、青年、文化专干,党、政专职秘书,专职和业余作家。系贵州省作协、记协、写作学会、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会员,贵州省杂文学会理事;毕节地区作协常务理事,大方县文联驻会主持工作的副主席、作协主席、通讯协会副主席,县政协常委兼文史委员会副主任。

我从1966年初调县委宣部任专职干部到退休的 年中,除5年的专职工作外,其余时间的业余写作也从未间断过,退休后仍在继续写作。我有保存采访本及工作记录本的积习。

从1960年代初我就开始保存写作草稿,且将白纸装订成册后在本子上起草、修改定稿后才誊正投出。

工作中的调查、研究,会议报告、讨论等我都习惯于记录;

从1959年开始写日记,尤其是从196 年 月5日以来,我天天日记不断。

这使我有意无意间积累了许多珍贵的原始记录材料。迄今,我已存下40多个采访本和工作记录本;78个日记本; 0多个8开并厚寸许的写作草稿本。其中,虽然己有 00多万字公开发表过,但这毕竟是少数,多数还是未发表过的原始记录,其中又是未发表过的稿占大多数,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采访笔记皆为当时的情景实录,而今已成为唯有的原始记录,且多数是唯一的史料。几十个公事本、记录本中,除一本文革初期县文革办公室的专用绝密记录本被迫交给造反派外,其余均由我保存完好。我在县文革办任秘书期间,还有宝贵的史料日记。

我有1.69米高、168斤体重,但我库存的资料叠起来比我高得多,过称也将近我重。原拟自己保存,以待研究。现在情况有变,我退休后于去年(2001)客居深圳,子女虽有学士、硕士文凭,但他们的志趣已不在史料研究上了。这些对研究大方县情很有价值的原始记录,对私家并无多大用处,但对研究县情和编写地方志书却有一定的资料价值。

一旦我死后,这些资料就可能变为废纸,真焦急啊!究竟如何处理这些资料?我尚无妥善办法。特来信求援。望能指点迷津。

是不是可以请你们将它介绍给有关单位?只要用得上,只要能保存,我愿无偿奉献!

致礼!

高致贤2002年7月7日于深圳

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复信

“高致贤同志:您好!

来信收悉。衷心感谢您对《夕阳红》栏目的信任。很抱歉,我们无法给您提供更多的帮助。您用毕生精力创作的文稿、书写的日记反映了地方发展的历史,对后人研究地方史、撰写地方志很有参考价值。如果您将这些资料转交县图书馆或文史馆收藏,它一定会发挥很好的作用。以上是我们的一点看法,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谅解。

此致敬礼!

《夕阳红》栏目办公室”

2002.7.20.

抄后语:抄完此信,一看又过去7年多了,不禁感慨频生。我的采访本、公事本离开大方之后就没有用了;草稿本用到2004年我用电脑写作之后才停,到广东之后又留下好些本;然而,写日记,迄今我是一天也没有停过的,只是21世纪以来便改用每年一本的日记本了。这就更便于收藏和查阅了!今后谁能用上它们?若无使用之人,这些难得的原始记录史料,在人们眼里不过废纸一堆,说不准还有人会认为她们“污染”环境哩!

盛世修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资料的历史价值将会越来越显现,不但对修地方志有作用,写单位史和修家谱也用得着了!

共 211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友的交流,作者与央视电台的通信等等,详述了作者手稿所得,以及作者对它们命运的担忧。无论出版还是捐献出去,都希望作者手中的稿件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它们的使命。文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缕清风.】

1楼文友: 18:57:2 农村经大发展 改为了 农村经济发展 . 写手、长篇小说。750 67789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什么牌子好

灯盏花产业药材资源

灯盏花产业发展市场包含哪些企业

婴儿低烧怎么处理
治疗小便黄的药
微信小程序价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