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同学来相会
草根学文学总刊号352。
火红的夏天第四期。
摄影 胜者为王 颂忠义。
过青年节。
激情燃烧心依旧。
追梦青春焉有迟?
卸去肩头烦忧事。
敢把六十当二十。
半边夕阳亦耀目。
老树逢春吐新枝。
童心未泯。
彦娟。
五四青年节日欢。
本溪湖边话从前。
重温历史多感慨。
沧桑巨变写春天。
夕阳晚霞心未老。
国泰盛世民心安。
珍惜当下最美时。
身体康健同梦圆。
致老同学。
雪颖。
青春已逝。
记忆犹新。
同窗相伴那些年。
纯真无邪绽笑颜。
嬉语羡疯癫。
春芳争花艳。
岁月流逝。
走进暮年。
沧海变迁水云间。
虽不常见。
心却牵连。
同学叙友情。
相逢如故缘。
望远山青春永驻。
看近水花好月圆。
故乡情。
梦绕魂牵。
同窗情。
还如当年。
青春永存。
二禾火日。
甲子之年迎五四。
青春热血未干涸。
光阴易逝情长在。
岁月如诗永放歌。
致逝去的青春。
匆匆逝去的青春,被西下的夕阳裁成一幅幅轮廓清晰画面模糊的剪影;曾经稚嫩的脸上,被时光的流水刻下一道道粗细不一深浅不等的皱纹;昔日乌黑的头发,被岁月的风霸染成一根根或黄或白或浓或淡的花丝。
几天来,老伴一就忙活着打电话、发,说是受团支书和老班长的委托老同学们搞一次纪念五.四青年节聚会活动。
今天早晨八点钟在后湖门前集合,握手拥抱,围拢成几圆圈畅叙离别情。话题太多,就连树上的榆树钱,湖中的涟漪等等都能勾起童年的回忆。说来也巧,恰遇小学一年级的张老师,师生都很激动,眼睛里似有泪花在闪动。
晨练大乐曲,鼓动起同学们欢快的舞步。
拾级而上,步步登高,踩着童年留下的脚印,捡起儿时记忆的碎片,捧在眼前,扣在胸口。老班长陆景华说:学校组织登山比骞我夺得第一!“骄傲与自豪溢于言表。同学们争先恐后,健步攀登。韩崇贵面不改色气不长喘,口中阵阵有词:上学时比谁学习好,搞对象时比谁长得好看,参加工作比谁工资高。现在啥也不比了,就比谁的身体好能长寿。”说着说着摆了几个高难度的ps。感情嘛,他长年习武,修身养性,体魄健朗。
登山归来,在天都大酒店聚餐。老班长在祝酒词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远在异域他乡以及因故未能参加聚会的同学们。在和定居深圳的王素萍聊天时,这一边的同学们激动万分,那一端的莹屏上热泪盈框。手机在二十多个人的手中传递,无论到了谁的手中,都要停留很久。终于回到了颂忠义的手中,素萍的姐姐是颂忠义的中学老师,左叮咛右嘱咐给恩师代好,遥祝时安!
美味佳肴,推杯换盏,开怀畅饮。菜过五味,酒至高潮时,拿起啤酒瓶子当麦克风高歌一曲助酒兴。
或共同举杯,或捉对单挑。喝得酣畅淋漓,还嫌不过隐,再到歌厅尽兴。举起酒杯一干而尽,拿起话筒一展歌喉。阵阵歌声把欢乐的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闫玉顺的一首《父亲》唱得情真意切,动人心弦,搏得共鸣。
时近黄昏,依依惜别,合影留念。
我为老伴有这么多好同学而感到骄傲。同学们喜欢叫我姑爷”我感觉很亲切。应班长、书记和同学们盛情相邀而参加活动,我感到很荣幸。但也很纳闷,本来是同学会,为啥要叫五四”青年节纪念活动呢?我想:也许是要执意地挽留青葱岁月,也许是想把被下一代抢走的节日再给夺回来。
致逝去的青春:祝亲爱的同学们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