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歌老约翰(1)
我是个歌者,喜欢唱歌,不少朋友都知道。有一次唱了首《特别的人》到了朋友圈,一位女微友偶尔听了私信我:老师唱得深情动听,我好爱你的…我先是纳闷,调侃的问到:是爱我的歌还是人呢?她也很风趣的回答:都爱,听着你的歌有点想入非非。我笑着贫嘴道:贪!想想可以,千万别过度强烈,上升为梦想,呵呵。
虽然是一个很平常的文字互动,却触发了我对生命,对人们追逐梦想去探究的兴趣。
是的,人的欲望过度强烈就演化成了梦想,于是开始不计成本的疯狂追逐,人们总是在以各种方式激励自己,也反复圆说:万一梦想实现了呢。是啊,梦实现了,当你回头细看,那个梦不过尔尔,就象人抱着七彩气球飘向云端,上升的过程确实够美好,够兴奋,甚至刺激,但我们的生活无论多么富贵都没有保鲜膜。当气球上升到顶点开始下降或者破灭时,你才能体会那种飘落的虚幻无奇和得失对冲的乏味感,也才知道,人啊,无论是做人、做事、追梦和寻缘都要有个度字,要有浅尝辄止的知足感;要感恩生活中那些平淡无华带给你的感动和洗涮,不要抱怨你没有站上云端,云上的风景虽美丽,但同时承受着高压低温,随时可能化成雨水,最终还是会回到地面被岁月冲刷得失魂落魄。还是把握住眼前的幸福,既简单、踏实,又接地气。梦想可以有,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和心理承受力去追逐,人生中有时放下一切不也是一种梦吗,可又有多少人懂得去追呢。
生命如歌,人的生命本就象一首歌的旋律有起有伏,有激昂有低婉,有跳动奔放,也有沉稳收敛。正是因为歌声能够融入感情去演绎人生的轨迹,所以动听的歌曲感染人,人们喜欢唱歌,深情的歌声感动人,人们也喜欢欣赏歌。可只要是一首歌,总有高音低调,有主歌副歌,最后回到尾歌归于平缓结束。这是不是人一生的轨迹呢,音调高低代表人生的高峰与低谷,主歌是故事的平铺如同人的成长,活到精彩处就是副歌高潮部分反复吟唱,虽然中途的内容和过程不同,各人有各人的追求与折腾,但最终都殊途同归终其一生。世上不可能只有一首歌供人们去传唱,而任何一首歌也不可能是始终一种音符唱到底还动听感人的,这是不是又喻示着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彼此特别的人呢。每个人生活中只有单曲循环,而没有大合唱,所谓单曲是指每个人过着适合自己的生活日复一日,所谓大合唱,只有在天灾人祸之后或者社会需要施出援助之手去抚慰关爱时才有,而生命中大部分时间的生活由我们自己定制,独此一份。
虽然各自的人生起伏不同,精彩纷呈,只要我们努力了,感恩生活,知足常乐,知道进退,懂得内心回归平淡与宁静,不抱怨社会,不去比较别人的音调高低,各自用适合自己的音调音质唱着自己的歌,做个特别的真实的自己,我们到歌曲结束时也就不输给任何人。
尽管很多人承认比较与羡慕是欲望膨胀不止的祸根,可为什么要去比较别人而生自卑自怜呢,做好独特的自己,培养独有的特质,退一步说让别人来比较你不好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让别人比较羡慕之处,不要只肤浅地看到物质表面那虚晃的光晕,世界的内容多姿多彩,如果所有人都能互相去比较羡慕对方身上自己不具备的特质,那不就大同了吗?于国于家于人其实都是如此,也就少了侵略、剥削与贪婪。试问我们自己,都只是去比较一样东西,是不是如同用一个音调一种音符全世界只传唱一首永无休止的歌曲那么无聊枯燥之极呢。
上帝既然附与了人类七情六欲,但人类终究是它作为信徒创造的一种工具,它知道这些工具如果不受控制,当所有的欲望与情感泛滥成灾,也就没有了它上帝天父的位置与光环,所以它同时给人类套上了七宗罪的枷锁,好让我们时刻忏悔自己的罪。当我们某一方面的欲望膨胀时,我们忏悔了吗?之所以我们很多人抱怨生活的不平,社会的不公,那是我们不去自省,让欲望的横流肆意泛滥,最终迷失了自己,也淹没吞噬了自己。
生命如歌,欲望如车。一列满载着各种欲望高速开往西方而且不减速不靠站的列车,你追可以,起码还有累的时候知道停下来或者自己划定终点站,但千万别上车,有人问为什么,因为列车的终点站是火葬场,你上了车就永远下不了车,人多拥挤嘈杂,列车的司机只想越快到达终点站好去天堂报到,而旅客们未必会去天堂,因为在上帝的眼里,都是不知忏悔的罪人,虽然个个标榜自己是个成功的信徒,可上帝看重的不是成功,而是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