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爱好文学的人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1.12.05

爱好文学的人,对王永年的译作一定不会陌生。《欧·亨利小说集》、《十日谈》、《在路上》、《博尔赫斯全集》的中文译本都有他的心血。他的离世,让许多文学爱好者和出版界人士扼腕叹息。

王永年是浙江定海人,他有一个儿子目前生活在杭州,但他本人已经多年未曾回到家乡。王永年工作余暇翻译多种世界文学名著。这其中最富盛名的是阿根廷作家、诗人博尔赫斯的作品。

199 年,王永年编选、翻译博尔赫斯的诗文选集《巴比伦彩票》,被公认为最传神、最精准的中译本。后来,他与浙江文艺出版社合作,担任《博尔赫斯全集》的主要译者,译出博尔赫斯几乎全部的小说(仅4篇由陈泉翻译)和大量博尔赫斯的诗、散文、评论。

“得知王永年去世消息的时候我非常难过。”与王永年有过十多年交情,浙江文艺出版社王晓乐与王永年是忘年交。她是《博尔赫斯全集》的责编,每年8月,王晓乐都会去北京拜访王永年。

在王晓乐的印象中,王永年并不是一个“老先生”,因为他总是精力旺盛,讲话中气十足。

“他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非常儒雅,对我们年轻人特别慈祥。我夏天去北京的时候,他会专门买北方的桃子招待我。最早的时候,他会到新华社门口接我,然后在他家楼下接我,最近几年他因为肺气肿,身体不太好了,但我去了,他还会在家门口接我。可是今年8月,我见不到他了。”

一度造成总机阻塞、站故障。据众议院首席行政官发言人韦泽透露 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曹洁表示,像王永年先生这样精通数国语言,同时还拥有很高的中文修养的人,在中国的翻译界很难得。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拿到难的作品总是首先会想到他。他翻译的《博尔赫斯全集》是国内最权威的。”曹洁说。

200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南非小说家库切的作品《彼得堡的大师》,“这样的作品难度非常大,”王晓乐说,“不仅要精通俄语,也要熟知俄国的历史文化。王永年就是属于喜欢选择这种高难度作品的翻译家。”

名片

王永年,1927年出生,浙江定海人,精通英文、俄文、西班牙文等多种外语。他担任新华通讯社西班牙语译审 0余年,翻译稿以精练、准确著名。他以王仲年笔名翻译的系列欧·亨利小说畅销不衰,也是中国原文翻译《十日谈》的第一人,并担任《博尔赫斯全集》的主要译者,另译有凯鲁亚克《在路上》等诸多佳作。

他,精通N国语言,与张爱玲同班

王永年家境丰裕,家中藏书颇丰。他父亲也精通英文,所以王永年从小耳濡目染。他十六岁考大学那年,被上海多所大学录取了。最后,他选了名气比较大的圣约翰教会学校。

在那个学校里,许多教师讲课直接用英文,这给后来王永年的翻译生涯打下了基础。有趣的是,张爱玲与王永年在同一个英文班。不过,据王永年后来回忆,他不曾跟张爱玲搭话,因为张 太高傲,“她看不起人,我干嘛要和她说话?你别以为她怎么样,她有时候考得不如我好的。”

王永年的多国语言功底,可以说是被环境“逼”出来的。英文属于非学不可的必修;在他中学时代,曾经想学医,那时候的德文医学院有名,于是他就修了德文;抗战时期,日文成了不得不学的语言;接着,王永年又自学了俄语;后来,中苏关系破裂,俄语也不灵了。这时候,王永年再次自学成才,改学了西班牙语。

就这样,王永年成了精通N国语言的多面手。当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招收外文时,他在400个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个被录取的人。

他,翻译了《在路上》,却不喜欢“垮掉的一代”

在新华社工作的同时,王永年开始了翻译文学名著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始翻译工作“就是为了谋生”。

由于王永年底子厚,一期《世界文学》里常常有四五篇是他翻译的作品。如果署同一个名字,读者就该有意见了,于是王永年取了好几个笔名。

也许人们很难想象,这么著名的一位大翻译家,一部《博尔赫斯全集》的稿费才两万元。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王永年签的合同每千字仅50元。翻译《在路上》时,他还患了白内障,可仍旧花了10个月,译出了这部著作。

虽然《在路上》很受年轻人喜爱,销量可观,可王永年自己却瞧不上像凯鲁亚克这样的“垮掉的一代”,“没有一个生活的目的,有工作不好好地干,有书不好好地念,性的方面也有点乱,还吸毒品,年纪很轻就死了。”王永年说,“我不喜欢他,但可以介绍他是怎么回事。”

(实习:李央)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表现
女人常用的避孕方法哪种好
四平治疗牛皮癣医院哪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