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李冬br大概在十几年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0.07.13

李冬

大概在十几年前,王大姐就从北京迁到通州定居了。正巧搬到我家对门。因为经常接触,我们姐儿俩就成了最亲热的好友。

记得第一次见面那天,她正在往楼上搬家具。我见她累的满头大汗,就过去帮忙搬东西。王姐很感谢,等到她的家安置好了。我们姐儿俩就亲热了起来。他说她已经52岁了,可长的面相还很年轻,看起来也就有40多岁的样子。她的头发乌黑,皮肤白嫩。尤其是他那熠熠闪光的一双笑眼,仿佛汪汪一碧的两潭清水,显得格外亲切。聊了一会,我觉得我们的脾气很相投,就很开场了一对好友。

王姐家里只有她和女儿。女儿正在上高中。开始,我很纳闷:王姐的老公呢?怎么几天不见他的影子?王姐的女儿也不小了,怎么不帮着妈妈干些活儿?半个月以后,和她又聊了几回,才知道,我的老公原本在区里的工业局当销售科长,前年,到汕头出差买钢材,谁知他竟然一去不回呀!经过公安局的两年调查,仍然杳无音讯。她从工厂退休后,就带着女儿到通州安家了。日子很清苦,因为闺女得了类风湿病,走路到困难,家里家外,都靠她一个人忙活。

王姐每天都比我起得早。我下楼去市场买菜时,经常碰见她从市场回来了。手里提着给女儿买的包子,豆浆·····等我从市场回来,又经常碰见王姐骑着三轮车回来了。他用三轮接送女儿上学,从他们搬来这几年,天天如此。

我知道,王姐最关心女儿的病。他每天必干的有三件事。一是熬药,二是看医书,三是带着女儿去各大医院看病····他很辛苦,我夸她是一位“爱心妈妈”,也劝她说:“年过半百啦,别太累了!”他对我笑笑,说:“天下当妈妈的,不都是这样辛苦吗?”我想也是这样的。

果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女儿的风湿病渐渐好了。大学毕业之后,成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了。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了,很快交了男友。可是,我发现王姐的女儿回家越来越少了。近几年,女儿结婚以后,就连春节也不回家来看看妈妈。我跟奇怪,就问王姐:“您的女儿怎么不回家来看看您呀?”他总是哭笑着说:“唉!她的工作忙啊!”

我心里知道这里面一定有原因,王姐不愿意说,我也不好深问。去年一入秋,王姐就病了,我和我老公就赶紧送她到医院检查,医师诊断是得了肺心病,很危险,要做支架手术,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动手术要家属签字,我就只好给她女儿打了。好半天才打通。我对她女儿说:“你妈妈要动手术,赶快到医院看看,还要你签字呢。”没想到女儿却说了这样一句话:。“她不是我妈,我也不是他的亲属,我不去!”

这是怎么啦?我趴在床边,悄声地问王姐:“女儿说她不是您亲生的,是吗?”她点点头。说:“是我收留了她。”我听了,无话可说,只得得替她女儿签了字。王姐身体太虚弱了。过了两个月,她就离开了人间。我记得她临终时,她断断续续地说出的几个字:“好人难···当啊!”

后来我才慢慢知道,王姐在工厂带头晚婚晚育,老公离家之前,还没有儿女。有一天。她看见一个小姑娘在商店门口捡垃圾堆里的烂苹果吃,原来这女孩的父母因车祸双亡,由邻居大妈照看着,大妈身有残疾,家里生活艰难。王姐心里着实可怜这孩子,就通过申请登记,收留了这个小姑娘。一连养了10多年呀,就因为女儿交了个外地的男朋友,就要王姐把房子过户给他,王姐自然是不会同意的。于是就反目成仇了······

我了解事情多原委。真的让我欲哭无泪呀!是人心叵测,还是房子惹得祸呢?我也说不明白了······

共 1 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真是好人难当”。心酸的故事读起来就让人流泪。都说养母胜过亲母。小说的女儿对养母的态度和做法是不道德的,也是令人唾弃的。而王姐的善良和爱心是值得弘扬和讴歌的。小说故事生动感人,充满正能量。好小说共赏!感谢赐稿!问好李老师!【:林雨荷】

1楼文友: 09:55:06 小说故事生动感人,充满正能量。好小说共赏!感谢赐稿!问好李老师!

2楼文友: 08:10:57 远方老师的这篇佳作短而精,意义深长,故事十分感人,宏声捧读爱不释手。向远方的老师问好!宏声取经来了。我们相聚江山在写作上取长补短,在文学路上携起手来共同前进!

邵阳妇科医院
灰指甲难治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感冒咳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