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望江楼上望江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19.10.06

北宋年间,一日苏轼与众文友乘船游于西湖之上。一侍女执一锡壶为东坡斟酒,不慎将酒壶坠入湖中。文友即此出一上联索对: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惜乎;

东坡低首思忖半日,终付一抹苦笑;众才子面面相觑,迄无下文,于是便留下这千古绝对。

近闻,江苏铜山县卞塘乡茸山村农民曹友法先生巧配此联:

逢甲子,添家子,家子遇甲子,佳姿家子。

对联难度在于嵌入了三组谐音词——“西湖”、“锡壶”、“惜乎”,三者协同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曹君巧以“甲子”、“家子”、“家姿”联对,其间“佳姿”对“惜乎”欠工,惜乎!

相传清光绪帝时,江西南昌一带发生教民反抗教主事件,知县江某主持正义,支持教民行动,不幸惨遭帝国主义传教士杀害。此事激怒国人,北京江元虑君于江亭(即陶然亭)为江知县举行追悼会。时人一学士据此出一上联云:

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县令;

此联既出,与会者无不称绝,然而包括江君本人在内无人对出下联,后来登报访贤,也无济于事,遂成绝对。此联绝就绝在一联中连用四个“江”字,顺理成章,毫无牵强附会之感。

百余年后今天,江苏泗洪县教师许若峰据《泗宿县革命斗争史料》载文翻出下联,联曰:

臧公于臧楼缅怀臧桥臧科长。

联中“臧科长”为该县臧桥镇人,194 年任县民政科长时被敌人杀害于臧楼。烈士长子臧庆栋每年清明前后总要到臧楼祭扫先父陵墓。此事触动了作者灵感,遂有此佳联绝对。

清代文学大师《四库全书》总编纪晓岚曾夸下海口“天下未有不可对之句”其夫人手指纱窗为难他:

月照纱橱,个个孔明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此联借他的名和字翻出新意,描绘了月光穿透纱窗时的美丽图景。才思敏捷的纪晓岚居然被难住了,使这出句成为“绝对”。绝对不绝,后有人对曰: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梅兰芳字畹华,此联借他的名和字,生动表现出梅花盛开、暗香浮动情景、韵味,与上句成对,可谓珠联璧合。

三四十年代,上海《大公报》以左舜生、易君左、胡适、于右任四人姓名出句征对,云:左舜生,姓左不左,易君左,名左不左,两君胡适,其于右任乎?

出句极尽人物姓名字义之妙:前两个一个“姓左不左”,一个“名左不左”,“两君”往哪儿去?自然引出“胡适”。问:“其于右任乎?”即莫非入右派任官职?出句可谓妙绝。后则有人对曰:

梅兰芳,伶梅之梅,陈玉梅,影梅之梅,双玉徐来,是言菊朋也。

对联也取四人名:梅兰芳、言菊朋为京剧名角,陈玉梅、徐来乃电影演员。“双玉”指“伶梅”、“影梅”二明星,不愧一双玉人。“徐来”,慢慢到来,或姗姗来迟意。“是言菊朋也”即是说(梅与)菊乃好朋友。此对工稳,联语新颖生动,妙趣盎然,不失为绝联佳对。

1981年4月,华罗庚以71岁高龄风尘仆仆地赶赴合肥讲学,下榻于环境优雅的稻香村宾馆。一天,华老在客厅悠然盘桓,服务员 翩翩而来,向前问好,老人家顿时想起流传民间已久的一只上联:

妙人儿倪家少女;

这是一副拆字联。时中国科技大学派来照顾华老的张医生正好在场,只见数学家慧目一轮,即对出下联:

搞弓长张府高才。

此联信手拈来,雅俗共赏,可谓有趣。

传说旧时有两位秀才进京赴举,途中旅宿一家小客栈。栈中一女子备酒招待两秀才,并借酒为题吟出一联:

冰凉酒,一点两点三点;

古时“冰”字写法为“水”字左上方加一点,故称“一点水”。此联巧用了“冰凉酒”三个字的偏旁,即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两秀才双眉紧蹙,竟无下联,一气之下只恨自己无才连一介普通小女子不如,遂索性京城弃考。数年后,一秀才郁郁而死,另一秀才惊闻噩耗为悼挽亡友,上坟化纸,只见亡友坟头一株丁香花正含苞蓄蕊,于是茅塞顿开:原来亡友是死不瞑目啊,这袅袅婷婷的花儿不正是亡友魂化的佳联么?秀才喃喃吟道: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此联“丁”是“百”字头,“香”是“千”字头,而“花”则与大写的“万”字同头,不失佳对。此故事尚未完,据说那姑娘自两秀才走后,早在客栈中院植一株丁香,以待二秀才赴京应试归来,可是直至丁香花开数度,姑娘远嫁他乡有年也不见俩秀才的影子。而今双方都不曾想到竟然花遂人愿,花开两地,双方联绝,遂成佳话。

据载,某电工和一水工同赴酒家小酌,一边阅读报纸,见一“百年绝对”:

火车失火,救火车救火车;

二人争相联对,邻座一轮渡船长快嘴,对曰:

气船泄气,充气船充气船。

两青年欲待指瑕,此时旁边一酒店伙计也来凑趣,急云:

酒店戒酒,卖酒店卖酒店。

如此绝对,堪称幽默。

四川成都望江楼内久悬一上联,时过久远无人能对出下联,联云: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现代文人李吉玉以家乡该省什邡县城北珠市胜迹“古印月井”名完成这副叠字巧对,流畅自然,意境甚佳。其对曰: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号称“天下第一楼”的江城武汉黄鹤楼迎送千古文人骚客,楼联之多亦可谓天下第一。其间有一佳联绝对,上联不知出自何朝代何人之手,联云:

仙何去之,问几时黄鹤飞回,重谱落梅吹玉笛;

此上联用古传说典。据《寰宇记》载,“昔费文袆登仙,乘黄鹤于此楼栖焉。”另据崔灏诗“黄鹤一去不复返”句,同时兼擅传说吕洞宾以洞箫吹奏“梅花三弄”名曲于此的故事。此联百年无对。后有清末文人刘济川赴考归来路过此处,信手题就下联,云:

我来已晚,幸千载白云依旧,共邀明月倒金樽。

联语作者登楼赏景,揽胜怀古,弥襟感慨。对句一脉相承,情景相融,优美如画。

四川新都南门城外的观音阁有一联:

观音阁上关观音,关他则甚?

此联出自一位赴京赶考的举人之手。相传该举人赶考至此,行李盘缠被贼人所劫,无可奈何中进阁求助观音菩萨。碰巧庙中老尼姑生病,阁门未开,举子一气之下,遂题此联。联中“观”、“关”二字音同义不同,着实难煞了许多文人学士,包括举人自己。数十年过去,四川新科状元杨升庵名成,骑高头大马,春风得意直奔新都状元府,正好途径南门城外的观音阁,蓦然忆起当年那副对子,禁不住脸热心跳。迨至城中状元府前状元坊时仍心中惴惴不安,不提防,坐骑的前腿撞在了坊柱上,杨氏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这一摔,倒给这位新科状元摔出了下联,云:

状元坊下撞状元,撞我何来!

绝联联语,可谓妙绝。

传说古时一对才子佳人夫妻日中赏雪。佳人出上联:

日照雪消,檐滴无云之雨;

不料此时才子不才,苦思冥想多时乃至数日无对,却闹出一场风寒,终竟一命呜呼,此倒是名副其实的绝对了。谁知才子停尸堂前,夫人守灵隔日微风拂来,见闻良人朗声念曰:

风起尘飞,地生无火之烟。

原来丈夫久病身虚,执迷此联竟至昏厥、窒息过去,后经和风一吹,悠然醒来,且灵感顿生,遂得此下联。

绝联不绝,堪称联坛幸事!

附:几只至今无人作对的绝联

其一旧有文人将古历史人物排列成一绝联:

夏大禹孔仲尼妲己杜甫刘禹锡;

其二某山区有一石磊村,并传有一有关石磊村名的绝联:

石磊磊石,一石二石三石成磊;

此上联以该村名“石磊”自然起句,接着道出“磊石”二字。一是从语音上变“石磊”为倒读,二是从语法上将名词转换为动宾结构,并运用了“磊”字的古汉语意义:石头多。屈原《九歌.山鬼》句云:“石磊磊兮葛蔓蔓”,即言乱石堆积葛藤蔓绕景象。石磊村多石,村庄的房舍、屋宇、围墙、井台均为石块构筑而成。出句最后运用了拆字法,将“磊”字依其字形结构演绎为“一石二石三石成磊”,联语要求既符合对仗,又要与上联特定的思路和遣词派句的既定规律相吻合。

其三王安石难苏东坡绝联: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联语当年恰好岁尾年头两个“立春”,又闰八月。光阴无情,历史难再,难怪此联成绝。

共 299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对联自古以来就有很大的学问在其中,每一副绝联都有其深刻含义在其中。作者引古论今,借用古代传说,诠释对联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诠释对联文化在民间的根深蒂固。不难看出作者对对联有着深度研究,所举实例均是对主题的烘托。行文流畅,读后受益匪浅!欣赏!【:阳媚】

1楼文友: 10:57:44 对联从古至今是一门艺术,佳句的精妙之处令人叫绝。

2楼文友: 11: 0:48 欣赏老师的博学,问好,期待更多佳作!

红河灯盏花主要特点

红河灯盏花作用

红河灯盏花具有的作用

宝宝消化不良吃什么好
宝宝脾虚吃什么食物
生物谷灯盏花系列产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