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似乎都在捉住最后的时刻把知道的都说出来缘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0.04.13

在智慧城市的价值高地 华为如何才能占领制高点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世界上本没有城市,直到农业文明的出现才衍生出了城市。而工业革命的完成将人类城市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工业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角;而如今第三次科技革命势必掀起新一轮的社会变革,智慧城市将会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角。

何以解城市之忧,唯有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自2010年被IBM正式提出仅短短几年时间,就遭到各国的重视,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智慧城市具有三大优点。

首先,能够解决城市病。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动,愈来愈多的城市也面临城市病的威胁,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秩序混乱、需求矛盾加剧等。但智慧城市能够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城市的能源、交通、医疗等资源兼顾调配,以解决困扰城市发展的城市病。例如杭州在建设智慧城市后,城市交通的拥堵程度下降了10%—20%,因而可知建设智慧城市对解决城市病具有明显效果。

其次,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传统的城市仅能满足人们对生存的需求,并不能满足人们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集物联技术、5G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于一体的智慧城市就不同了,能够通过人工智能为居民提供更为快捷、直观生活信息,极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效力,节省了大批时间本钱,让人们能够实现“忙里偷闲”,从而改良人们生活质量。

最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随着城市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城市的管理日益复杂,日渐成为城市的一大心病。传统的城市管理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现象,致使城市管理效力低下,而智慧城市由于数据统一寄存于“城市大脑”中,城市管理者能够直观的分析了解出各地区的情况,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力。例如银川,在英国市场调研机构JuniperResearch发布的全球20大智慧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18位。据了解,智慧银川城市运营指挥中心集合智慧城市日常运营、应急指挥、城市综合管理三大功能于一体,打破了城市数据流通中的信息孤岛现象,在众多的智慧城市建设中走出了“银川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效力。

3大利好,推动智慧城市进入快车道

虽然智慧城市的概念是在2010年才被正式提出,但是智慧城市的发展其实不缓慢,在2014年中国就已有超过100多个智慧城市,到2020年我也将建立500多个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发展开来,还是离不开技术、观念和政策3方的支持。

技术的支持。要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普及,需要解决通讯技术、物联、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四个方面的技术问题,好在这些问题目前已经都得到了初步解决。

通讯技术方面,4G技术的普及和5G技术的突破都为智慧城市信息的传递提供了高效的途径;物联技术方面,通讯技术的突破和各种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使物联已在全国开始普及,距离万物互联互通的时期近在咫尺;云服务方面,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现在已相当成熟,为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提供了保障;最后人工智能虽然现在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发展较不成熟,但是已能够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实战中去了。这四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才让智慧城市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突起。

城市发展观的转变。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普通大众的城市发展观都正朝着“智慧城市”方向发展,有利于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决策者的城市发展观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普通大众的城市发展观的转变对城市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当前这两大要素都朝着智慧城市的理念转变,故智慧城市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政策的大力支持。在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政府工作报告》或“10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要求,并且各地政府都在加大智慧城市的投资力度,在短短几年内的投资就超过2万亿,要知道2017年中国一年的财政收入才17.3 万亿,可见政府对智慧城市的支持力度之大。

三大妙招巧除华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两大心病

2018年9月12日,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在“2018中国新加坡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历程尚未走完盲人摸象的进程,急需解决智慧城市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市场上主要有以“通讯制造商、电信运营商和互联企业”为主导的三种智慧城市建设道路,目前较为看好的还是通讯制造商华为主导的“以硬件为中枢”的智慧城市建设道路,仅在2017年,华为就参与了北京、深圳、敦煌等48个智慧城市项目,在国际市场中也参与了120多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仍然可以发现一些不足之处。

智慧城市自我处理数据能力有待提高。人工智能对智慧城市起这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对道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给出相应指令,让城市交通更加智能,从而提高人们的运行效力。华为在通讯技术、物联和云服务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但是在人工智能方面仍处于劣势,使华为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在与其他如IBM和谷歌的方案对比时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国际化阻力大。5G技术作为智慧城市的关键一环,可以说5G络就是智慧城市的神经中枢。虽然华为在5G技术方面不存在任何自身问题,但是由于某些国家和地区不遵守市场规则,存在歹意将华为拒之门外的情况,其中最典型的事件有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制止华为5G技术进入其市场,限制华为的国家可能还会增加,而智慧城市的神经中枢就是5G通讯技术,没有通讯技术的支撑,华为在国际上的智慧城市建设的阻力将会加大。

那末,这条道路华为该如何走下去呢?

其一,加强数字技术研发。数字技术就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无论是华为提出的智慧城市神经系统,还是阿里巴巴的ET城市大脑、百度的AI CITY、腾讯的数字城市、平安科技的智慧城市云、科大讯飞的讯飞超脑、浪潮的城市智慧大脑、京东的城市计算等核心都是数字技术,而当前数字技术在智慧城市领域的运用还没有尽善尽美,只有加强才能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构成强有力的竞争力。

其二,参与行业和国际标准制定。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的真理不但适用于国际环境中,还适用于企业的竞争中,中国的通讯发展史就是最好的证明。

1G时期的我国通讯技术一片空白,处处受外国制约;到2G时期,我国通讯技术取得一定突破,能够紧追国外先机技术,但仍然无半点话语权;在到3G时代的,外国移动通讯技术取得突破,也取得了一小部分发言权;发展到4G时期,我国移动通讯技术与国外先机技术并驾齐驱,也能够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去;在即将而来的5G时代,我国通讯技术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在制定国际通信标准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也会越来越高。

中国通讯发展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行业统一标准是必不可少的,这有益于智慧城市更好的发展,而标准的制定者定会在行业中占尽先机

,所以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华为应当利用本身在通讯和科研技术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到更多的智慧城市标准制定中去,谋求更大的话语权。

其3,继续加强人材的培养和投入。要能够做到上述两点要求,离不开人材的支持,人材才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虽然华为人才辈出,拥有700名全球顶级科学家,但这还不够,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耗费时间长、投入人员多的浩大工程,所以华为应该继续加强人才的培养,为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小结

智慧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目前智慧城市发展较快,可智慧城市的发展并不是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按部就班,可从当前城市建设当中最紧迫的、关心到老百姓安全的一些问题着手。而且在发展智慧城市时应该要有远景、总体规划和实行步骤,而且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条件来实行。只有这样才能增进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让我们更快的生活在智慧城市中,享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乐趣。

文/刘旷

小孩厌食吃甚么好小孩为何不爱吃饭一岁宝宝便秘怎么办心房颤动影响心率吗

避免静脉血栓药物

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用药有哪些

上尿路结石手术方法有几种

口腔溃疡快速治疗药有哪些

止泻可以吃什么

中度便秘怎么治疗
风湿骨痛吃什么
小孩反复发烧一般几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