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816工程是五十四师永远的英雄纪念
伟大的816工程是五十四师永远的!
一、当年火热的816工程工地曾是打破美苏超级大国核垄断、核讹诈最隐秘的。
816工程虽然由于多种原因最终没有正式投入使用,但它同在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那个年代里所建成的许多有备无患工程一样,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国防威慑力量,对打破当时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保家卫国、巩固国防方面的历史作用绝不能低估。
二、敢打硬拼的五十四师是曾被主席称赞为立了大功的特种工程兵部队。
以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体、全球解密的最大核军事工程而著称的816地下核工程已被专家们认为具有较高的建筑史典型遗产价值和旅游价值。由于816工程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是我国三线建设时期的典型代表,所以现在的816已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一种民族精神,一段国的记忆,也成了一代人的青春奉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历史文化价值必将更加突显,定会成为我国奉献给人类社会的又一份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三、为了祖国安危五十四师官兵迎难而上,加拼命,苦干加巧干,国防三线建设再立新功。
816工程所创造的大型地下工程施工和大跨度作业的成功经验已为我国的国防工程和人防工程建设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效应,至今仍有很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四、为保家卫国而建、后又为和平而停、现已化剑为犁的816工程是五十四师永远的!
五十四师官兵在八年艰苦施工环境中所淬炼、凝聚起来的那股忠于祖国、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知难而进,苦干巧干、无私奉献的加拼命精神,也即816精神,更成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原国家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现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会长王春才带领央视《大三线》摄制组2016.5.8在白涛考察816工程时,现场听取了五十四师老兵的回忆介绍后曾动情地表态说:伟大的816工程是工程兵五十四师永远的!
2017.1.13我专程到成都看望王老,给王老提前拜年,并提出想让王老把他对五十四师赞誉的话留成墨宝作为纪念,83岁的王老欣然答应,在他的书房立即挥毫泼墨,写下了伟大的816工程是五十四师永远的!本文即以此为题展开。
远眺816地下核工程,除白涛金子山上那根150米高笔直的排风烟囱外,看不出任何工程痕迹。
只要一踏进816地下核工程,其雄伟、壮观、神秘、神奇、神圣的显著特色就会扑面而来,这就是我国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线建设时期,为了打破美苏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经主席同意,亲自批准,由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浴血奋战八年所建成的当时天字第一号”工程。816工程当时为保家卫国而建,后又为和平而停,现已化剑为犁、解密对外开放旅游,成为了难得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816地下核工程景区是在2010.4.24正式对外开放的。当时重庆市和湖北省政府联合举办首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举行了涪陵吹响集结号,揭秘核洞816—百万市民游涪陵启动仪式当时我被邀请、作为816工程建设者代表同涪陵区政府副区长张立和重庆市副局长王定国共同按下了启动按钮,宣布816地下核工程景区正式向社会开放。
816地下核工程正式对外开放后,五十四师老兵代表跟随重庆国际旅行社的首批旅游团回到当年自己亲手建造的816核军工洞参观。
重庆建峰集团不忘历史,一直把五十四师老兵作为老前辈、当作816厂的第一代创业功臣来敬重。在816工程对外开放当日,建峰集团邀请了五十四师老兵及其他建设者代表回到白涛,见证816工程揭秘,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曾中全和书记何平在白涛设午宴款待五十四师老兵及其他建设者代表。
五十四师的41名老兵代表回到白涛后,首先前往一碗水烈士陵园悼念当年牺牲在816工程工地的战友。
建峰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曾中全也紧随五十四师老兵来到烈士陵园,面对老兵们祭奠、悼念已故战友的感人场面引发共鸣,一样感慨万千!
伟大的816工程是五十四师永远的!
一、 当年火热的816工程工地曾是打破美苏超级大国核垄断、核讹诈最隐秘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中苏关系破裂,帝修反掀起了大合唱,当时苏修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珍宝岛武装冲突后,苏共又讨论了要用外科手术打击消灭中国核基地的计划;此时美国也抛出了《针对党中国核设施进行直接行动的基础》绝密报告,扬言也要袭击我国已经建成的核基地,战争一触即发。当时主席和审时度势,迅速做出决策,将党和国家的战略重点转向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提高警惕、准备打仗上来。对我国而言,前苏联援助建立起来的那点极为有限的核基地已经无密可保,为了国家安危,民族复兴,当即决定在我国的内陆腹地,也即大三线在那苏联人不知道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克隆几个新的工厂,而这新的核基地必须是靠山、分散、隐蔽以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816工程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经过多地勘察比较后,最后才将选址确定在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当时为省涪陵县白涛镇)816厂随即也开始组建,当时816厂的人员主要是从前苏联帮助建设起来的甘肃404厂和从全国各地支援三线建设的优秀技术骨干中选调,为保密起见,当时816厂对外叫国营建新机械厂。
816工程的选址确定后,二机部把816工程列入了军内工程,便把816工程最艰巨最艰险的洞体开挖和工程被复任务交给了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来完成,而当时五十四师部队还分散在甘肃、新疆、青海、等两弹一星”基地。1966年10月五十四师师长唐人和参谋长随常全奉命赶往涪陵接受任务。任务接受后,便开始部署所属的101团(代号8042部队)123团(代号7983部队)125团(代号8040部队)103团(代号7985部队)尽快完成现有任务,立即准备向涪陵进发,建设天下第一人工洞”---816军用钚地下核工程。
五十四师的大部队是从1966年11月开始陆续进入816工程工地的。101团于1966年10月从青海海晏第一批进场,123和125团完成902基地建设任务后也于1968年进场,103团在突击完成甘肃酒泉20基地任务后于1970年最后一批进场。大部队一进入工区,全师就迅速组织了战备施工大会战,当时的口号很响亮:争分夺秒建三线,彻底埋葬帝修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献身国防,保家卫国!”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
在白涛组织施工会战时,师长已由姚家俊接任,政治委员前期为黄鹤寿、后期为夏美乾。当时各团队的任务具体:
当施工会战进入高潮时,每天在白涛金子山体内参加施工的建制连队有六十个左右,同时展开在100多个施工作业面上,场面之浩大,仿佛又再打一场淮海大战五十四师指战员们加拼命,苦干加巧干,千方百计加速战备施工,到处是一派战天斗地的感人景象,整个工地就像一片沸腾的海洋。金子山体外的施工场面也同样感人,入夜之后当你站在高处向工地眺望,那金子山下,白涛河边,灯火通明,星光灿烂,宛如山城重庆的夜景一般;那川流不息的运碴车辆,南来北往的小火车专列,那奋战在坑口值班室、发电机房、水泵房、空压机房、炸药加工房、坑口装碴电铲旁、倒碴场、拌合场…的千军万马,那车辆的喇叭声,机器的轰呜声,还有那广播声,仿佛是五十四师官兵们在这大山深处演奏一曲雄壮的交响乐章,那真是一个火红的年代!这确实也是保家卫国的又一个隐秘!
当年816地下核工程洞体内火热的施工现场。
当年816地下核工程洞体外壮观的施工场面。
二、 敢打硬拼的五十四师是曾被主席称赞为立了大功的特种工程兵部队
816工程是一个特大型的地下洞体工程,是我国的第一个进洞核反应堆。该工程体系庞大复杂,技术要求极高,工程量也极大,为什么要点名让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来完成?这是因为五十四师是一支敢啃硬骨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功勋部队。五十四师的前身是1958年秘密开进死亡之海罗布泊的十万大军7169部队,这支专为建设我国试验场和试验靶场而组建的特种工程兵部队有10万之众,由于1961年我国遭遇到严重自然灾害,部队供给在当地遇到了严重困难,便决定留下精干的主力队伍再组建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继续来完成既定两弹一星基地建设任务,其他部队都撤出重。从此五十四师这支新组建的神秘军旅便继续隐秘扎根在祖国大西北的戈壁沙滩和风雪高原上,一直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儿女常年风餐露宿,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先后参加完成了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新疆马兰试验基地、青海海宴研制基地建设,确保了我国的第一颗、第一颗、第一颗成功后,101团才离开青海第一批先到白涛,123团、125团、103团在尽快完成各自所承担任务后随后也赶往白涛,参加全师大汇合后的816工程攻坚战。816工程完工后,部队马不停蹄,又移防到新地完成了好几个重要工程的建设任务,后来由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国家战略部署的调整及两弹一星主要工程任务的基本完成,1982年宣布撤销五十四师建制。
五十四师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21年,但却功勋卓著,为我国的两弹一星”和基地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主席1965年元旦之夜在城楼上参加解放军高级将领联欢时,就首先走到了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面前,一手紧握陈将军的手,另一只手指向张爱萍将军笑着说:祝贺你们(指工程兵)立了功,他们(指)出了名,你们做窝(建成两弹基地)他们下蛋(成功地)我们中国人说话开始算数了!你们都立了大功!”
五十四师的前身就是这支神秘进出罗布泊的十万大军7169部队
我国的第一颗成功后,1965年元旦主席在城楼上接见了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称赞工程兵也立了大功
三、 为了祖国安危,五十四师官兵迎难而上,加拼命,苦干加巧干,国防三线建设再立新功
816如此浩大的地下工程当时在我国尚属首例,施工难度极大。816洞体工程的特点是:洞体口小、脖长、肚子大,洞高、跨大、底不平;洞体既有水平坑道,也有斜坑道和竖井坑道,管沟支洞纵横交错,结构十分复杂;洞体主体工程洞室高达79.6米(比30层楼房还要高)跨度32米,纵长80米,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相差无几;主体工程分四层开挖,需贯通14条导洞,19个洞口,以便从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同时掘进;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多达130多条,总长度达20多公里,开挖石方量达140余万立方米;洞体又处在石灰岩地段,水文地质复杂,暗河溶洞随时都可碰到;坑道内场地狭窄,兵力不易展开,施工单位多,相互干扰大,当时工程还处在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的情况下,这就更增加了工程施工的难度。面对如此艰巨、复杂的施工任务,五十四师指战员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作风,迎难而上。他们遵照主席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教导,注意在施工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想方设法加快工程进度。师长姚家俊、政委夏美乾要求各级领导深入工地,到对全局有重要影响的作业面上去调研,总结经验去指导全盘,并做到了以身作则。如在坑道掘进中,按照预定分层分部开挖的方案,部队在具体设施中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如兵力难以展开,施工组织较为复杂等,对此师长姚家俊亲自带领机关人员到101团和125团去蹲点,寻求解决的办法,终于在101团帮助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关于大型洞体开挖的新方法,即小切口,早进洞;先拱后墙,分层分部开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留核心,留岩柱;跳格开挖,跳格被覆;变大跨为小跨,变高洞为低洞,变负挖为正挖;多种形式,多种机具,多路出碴;多点,多面,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由里向外,逐项收尾”此办法在部队推广后,既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又保证了质量和安全。
坑道施工作业既苦累又危险,在当时的条件下,洞体的掘进、打眼、放炮、出碴、铺道等大部分工序都必须依靠人工作业来完成。坑道内的施工环境也比较恶劣,粉尘、泥浆,油气、噪音,放炮后难以都排出去的毒气常常使人无法忍受,特别是那洞体内随时都可能掉下来的险石,少则几十方、多则几千、上万方土石的塌方冒顶,随时都会带来生命危险;爆破作业稍有不慎,也极易发生大事故;还有坑道内窄小的空间、昏暗的光线、来往的运碴车、浓烟粉尘和密密麻麻的三管两线(风管、气管、水管、电线、小轨道线)险象环生,尽管全师上下当时都建立有一套安全工作制度,部队也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但面对如此浩大艰险的工程施工,坑内坑外每天千军万马都在行动,加之人员素质掺差不齐,时间跨度也长,工伤事故实难以完全避免,据我所知,在816工程建设中所牺牲的官兵远远不止一碗水烈士陵园中的那71位,还有一些在工程早期牺牲的和远在涪陵师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病故的,因为当时交通不便,大都是就地就近,这样在大部队撤离时、部队要求将这些牺牲的烈士都集中往一碗水烈士陵园,可时过境迁,由于多种原因有些已经无法找到,最近还有一个原师特务连的老兵给我打来电话,说他就曾亲手往李渡镇的山沟里埋葬过一个在师医院病故的战士,还一直没有进入烈士陵园。至于在工程中因吸入粉尘过多而得矽肺病,因长期在坑道内超强度作业患腰腿疼等病的,那就更习以为常,无法统计了。因为在当时那个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年代,指战员们一心想的是和帝修反抢时间,争速度”多出一斗渣,为民保国家”那时对于个人利益的得失确实是很少考虑的。由于全师指战员们的无私奉献,共同努力,到1975年7月,816洞体工程已全部竣工。从1974年5月开始,就由建设、设计、施工等多部门组成了验收组,开始了对整个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直到1975年7月结束。经过一年多的认真检查验收,一致认为整个816工程的质量是好的,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经验收合格后,部队才将整个工程分三批移交给816厂。据《工程兵大事记》记载:816工程到1975年7月竣工,共完成大型洞室32个,石方140.6万个、混凝土22.5万立方米”工程移交后,五十四师的大部队又移防去执行新的任务,只留下103团的部分部队继续进行工程收尾,直到1976年下半年最后撤出。
是五十四师的第一任师长唐人于1966.10亲自去涪陵接受816工程任务的 。
五十四师的第一任政委马苏政是1968年才离任,到工程兵政治部任副主任,后又任副司令员的。唐人师长领受到816工程任务后曾参与过前期工程决策。
五十四师第二任政委黄鹤寿,后任工程兵政治部副主任。
五十四师的第二任师长姚家俊在816工程建设中主持工作时间最长。
五十四师的第三任政委夏美乾在816工程建设中任职时间也是最长的。
在816工程期间的五十四师老首长们:师长姚家俊(中)政治部主任刘庆祥(左1)副政委王久祯(左2)副政委籍连元(右1)副师长曲世恕(右2)
在816工程期间的五十四师老首长们,左起依次为副师长盛英杰、后任政委夏美乾、前任政委黄鹤寿、师长姚家俊、副政委杜万海。
师长姚家俊(左1)政委夏美乾(左3)陪同工程兵副参谋长王凤阶(左4)在816工程洞体内视察(1972.3)
在白涛一碗水烈士陵园埋葬有71位牺牲的五十四师官兵,平均年龄才21岁。尽管他们已经仆倒在地,但我国两弹一星被高高托举起仍然没有少了他们的双手!
为修建816工程,五十四师官兵做出了巨大贡献和无法避免的牺牲。这位从20岁就住在白涛老街的妇女,在炉火旁摆龙门阵时说:有一次816洞体施工把洞里的垃圾运到了白涛河边,第二天被人看见垃圾堆里有胳膊和腿的残肢,报告部队后就及时收走了,后耒才知是部队在洞中施工时发生了事故
四、为保家卫国而建、后又为和平而停、现已化剑为犁的816工程是五十四师永远的
第一、816工程虽然由于多种原因最终没有正式投入使用,但它同在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那个年代里所建成的许多有备无患工程一样,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国防威慑力量,对于打破当时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保家卫国、巩固国防方面的历史作用绝不能低估。816工程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针对我国大陆周边面临的严峻战争形势,国家不得不进行投资建设的,后来由于国际形势的逐步缓和,816工程也随之经历了缓建、停建、最后解密的不断变化过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有备无患工程的存在,才换来了几十年和平稳定的国际发展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才能安心搞建设,国家才敢理直气壮地去开展大国外交,所以816工程的历史作用绝不能低估。
第二、以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体、全球解密的最大核军事工程”而著称的816地下核工程,现在已被专家认为具有极高的建筑史典型遗产价值和旅游价值。由于816工程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是我国三线建设时期的典型代表,所以如今已经叫响的816”已经不仅仅是指一个物质遗产核军工洞,它实际上已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一种民族精神,一段国记忆和一代人的青春奉献。我相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816工程的历史文化价值必将会更加突显,定会成为我国奉献给人类社会的又一份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伟大的816工程倾注了数万建设者的心血。是五十四师这个大工匠经过了八年的艰苦奋战,精雕细刻,把这个设计宛如蜘蛛网的洞体、结构极为复杂的建筑工程图纸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成为了我国难得的一个国防工业遗产精品。正因为816工程设计合理、施工精美,洞中有洞,洞中有楼、楼中有洞、洞中有河,楼层功能分布明显,隔离性又强,布局犹如迷宫,具有独特的结构之美,还有洞内的温度常年都能保持在25度左右,其洞体设计和施工建设均代表了当时国家建筑设计和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所以816工程才能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顺利通过评审,荣获集体大奖。
第三、816工程所总结出来的大型地下工程施工经验和大跨度作业的成功方法已为我国的国防工程和人防工程建设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效应,至今仍有很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当年816工程经过五十四师官兵们的日夜苦战,到1972初年主体开挖工程就基本完成了,工程开始进入洞室扩大和被复支护阶段。由于当时国内还从未有过如此浩大的地下工程,许多重大技术问题急需研究解决,为此军委工程兵在1972年3月13日在816工程现场召开了著名的313会议,这次参会的人员有:工程兵四个师的师长、四个工区的主任,部队作训科长,工程科长,各团团长,工程兵各大院校、科研所和洛阳技术总队的相关领导、专家及中国科学院地质专家谷德振,国家二、三、四、五、六机部的专家,816厂厂长闫川、党委书记张道荣及相关人员共120多人,会期三天。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针对高大洞室的侧墙支护和拱顶回填两大技术问题进行充分的理论探讨,在会上争论激烈,但最终统一了认识,即侧墙支护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拱顶采取石质好的地段满回填,石质不好地段拱带回填的方法。五十四师在施工中就是采用了这两种方法,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确保了816工程的质量第一。据此五十四师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以《大跨度洞室施工的体会》一文刊登在1974年第6期《工程兵科技资料》上,为后来我国大规模的国防工程建设了宝贵经验。
第四、五十四师官兵在八年艰苦环境中施工所培养、凝聚起来的那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加拼命精神更成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816工程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前,我们山西的6个老兵曾于2010年3月15日首次重返白涛,建峰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曾中全、副总经理胡林丹等领导热情接待了我们,当时集团领导们一再要求我们老兵给讲传统,讲当年打洞时的艰辛,并要求我们讲一讲什么是816精神?我当时便做了如下回答:
当年我们五十四师在816工程中流血牺牲换来的不仅仅是一座宏大的地下核工厂,一个物质遗产816军工洞,更重要的是当年我们通过816工程建设,已经凝聚起了一股忠于祖国、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知难而进,苦干巧干、无私奉献的加拼命精神,也即816精神,并且在以后一直得到传承,这更成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我当时对816精神的理解和概括,引起了集团领导们的共鸣,在我们即将要离开白涛,集团领导欢送时一再对我们说:你们老兵这次回来把816精神也带回来了,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816精神,我们一定要将816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第一期打造后的816洞体专门为五十四师增加了永远的工程兵主题展厅。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全部是123团汪世恩捐献出的当年物品。
在核洞内还设立了816地下核工程展厅将816工程的时代背景及建设过程用图片和文字都做出了说明。
在核反应堆锅底上还修建了玻璃廊桥,可供游客在上面一览无余地参观。
123团当年修建的核反应堆进水洞这次打造后,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漂亮无比。
五十四师和建峰集团816厂有着血肉相连的历史渊源,当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816,在白涛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多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所以建峰集团一直不会忘记这一段历史,不忘五十四师在816工程建设中的巨大贡献,始终把五十四师官兵作为老前辈,当作本企业的第一代创业功臣来敬重。816厂原副厂长张晓东由于一直分管生产,和五十四师接触最多,对五十四师情况也最为了解,所以他每当谈起816的创业史来,总要说部队最辛苦,五十四师贡献最大尽管我们五十四师这支英雄部队已经不在了,但是部队指战员还遍布在全国各地,应该让后人知道他们当年为两弹一星为816工程曾流过血,流过汗,贡献过青春年华;尽管五十四师老兵们相当多数已经作古,健在的也都进入了耄耋、花甲之年,但把他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告诉后人,是使他们心安理得的应有荣誉。建峰集团深深懂得这些道理,始终把当年老兵挂在心上,所以在816景区升级打造前,还曾主动征求老兵们的意见。2015年3月12日建峰集团邀请了我们五十四师战友联谊会代表回到白涛,集团董事长何平亲自到会场征求意见;瑞康旅游公司总经理郑志宏向联谊会代表们细介绍升级打造的整体规划,明确了目标是要将816景区打造成能够给世人心灵震撼、精神激励、思想启迪、知识汲取的国防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当我们在汇报演示屏幕上看到在816洞口外,已经规划了要配套修建一个功勋广场时倍感欣慰,我们当场表示感谢!衷心感谢建峰集团领导尊重老兵的意见!我们表态:尽管五十四师已经撤销30多年了,老兵们又都分散在各地,但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心甘情愿地为816继续奉献爱心的;尽管现在我们已经没了娘家,但我们仍愿以联谊会、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对景区的升级打造予以积极配合。所以近几年来,我们五十四师战友联谊会为了景区的升级打造尽心尽力,做了不少配合工作,如发动老兵捐献当年物品,收集当年的816工程老兵名单等。尽管在第一期升级打造时,由于涉及到改道等问题,洞外的工程还没有开工,但建峰集团在洞内打造时已先增设了一个永远的工程兵主题展厅,将我们老兵们捐献出来的当年物品展了出来,以反映、记录当年的那一段艰苦奋斗史,这对五十四师的老兵们来说,也是心灵的一种抚慰!我们希望在第二次升级打造时,能将洞外的规划尽快予以落实。现在我们这些进入暮年的五十四师老兵已经别无所求,唯一的希望是:历史不要忘记功勋卓著的五十四师!社会不要忘记艰苦创业的那一代人!在816工程建设中所传承下来的那种忠于祖国、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知难而进,苦干巧干,无私奉献的816精神今天还应该得到尊重和发扬!陈怀文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工程
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在现代社会中,“工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工程定义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