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文缘与陶作家之比较散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19.10.18

作家岂是没有墨水的大老粗能够领受的,我们称那些专职写书的人为作家。你可能没有听到过,把一个不写书只种田的人称为作家。我下放的地方,作业组长刘得宽称一个陶姓社员为作家。此名喊出,老陶他自己不做更正,别人跟着人云亦云。非常纳闷,会写书?没有看见动笔,也无文字发表是哪门子作家嘛?敢情乡下人对作家的定义知道不是那么蛮清楚,以为他作田厉害就是作家了。如果能向国家申报行得通,作田得法的人可以当得,那他还真是一个作家,优于常人的过人之处很多。

我们看过精彩电影《少林寺》,我对这部赢得一致赞誉很不错的电影一个小小的瑕疵很有微词耿耿于怀,不由在脑壳里几十年挥之不去,要与陶作家的砍柴等劳动与之对比。

《少林寺》中一个细节不敢恭维,看过那部电影的可能都记得挑柴武僧路遇官兵的打斗场面。那场戏,是无意间碰上官兵的,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打斗,而是为了挑柴会寺。而挑柴僧人,每担分量也太少了,把年轻好胜,血气方刚的僧人无意之中演成了了懒人。那个柴捆子捆得也差劲,把长年累月干活儿的内行变成了外行。水平之低不像劳动干活的僧人。和陶作家比,僧人的一担柴火,还没有陶作家一头多。武功高手挑那么一点柴火,鬼都要笑出尿来。

陶作家捆柴火,分外齐齐整整紧紧扎扎,不是那样松松垮垮歪歪斜斜。搞艺术的却失去了艺术,与艺术不搭界的土佬却具有很高的艺术。看《少林寺》时我已经招工离开队里好些年了,一看见僧人挑柴镜头,不由大摇其头。觉得太……太小儿科了。这一点细节地方违背了艺术真实,这是电影,不是舞台剧。这个细节是一个失误之笔。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没有还原生活。电影好看,导演、演员都很出色。这个挑柴火的场面是太不争气了……意识流一下回到了与陶作家劳动的年代,

我们队里人去砍柴,要跑很远,二三十里地。大跃进、大炼钢铁、学大寨与天斗与地斗等一系列折腾,使这个富有的丘陵地带树木惨遭损失,不得不跑到人迹罕至地方去砍烧柴。队里每个月劳动日要完成二十七天出勤,只有三四天是个人支配砍柴的时间,一个家庭往往出动几人才能勉勉强强对付解决烧柴问题。陶作家一人顶俩,他家就出动他一个精兵,农村事情多,节约家里其他人出来就可以干其他事情。

他陶作家砍柴,那个呱呱叫。技术纯熟,砍一看二盯住三,别人一担一百多斤的砍起,他的一担两百多斤也砍起了。不仅快,且利用率极高,他砍了没有丢的。劳动所得全部收罗入账。不像别人,要把细枝末节和上面部分,用刀刷掉,报废一些,这样不至于太长使柴担重心上升冲担打翻不好挑。也使之利于捆扎,以免使尽吃奶力气捆得四不像,象抱鸡婆泡泡松松。陶作家充分利用不丢一丝毫毛,柴有好长就让它好长,柴有好多细枝末节就让它有好多细枝末节,不随意抛弃。捆扎与挑运,由他掌控,冲担不打翻,起走无挂牵。他的柴担往往比别人大一围高两尺,他的柴火是没有打稍的又是粑蔸扫的,没有象他人留桩子。捆起来脚下几蹬,手上两拉捆柴的土荆条,大力神般就把柴捆捆小了,象使用了压力机一样,成了规规矩矩的柴捆。再把两捆拦腰一捆,成为一大捆,再把两个和为一大捆,四个柴火成为一担。然而在挑柴的羊肠小路上,路上任何牵拉的树枝都不能阻止他前进的步伐。空中的绞拉,地上的“袢马绳”,都能无妨,顺利通过突破“封锁线”。有的砍柴师傅为了走起来顺利,柴火除了拦腰捆了一度,还在下面也捆上一度。不然,张牙露齿的柴火尖桩就会啃腿上肉皮,划上印痕,洒下血滴。陶作家就是陶作家,没有来这个画蛇添足“的多余一礼”。就是那么拦腰一捆,就让底下尖桩不越雷池老老实实了。

当走了三十里上山砍起一担柴火,力气就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挑着一担沉重的担子收兵回营,走过十多里,肩膀就压红了。走过二十多里,汗就流干了,后面十来里是流油。再后来几里,干得嗓子冒火,饿得前胸贴后背,过了王家坪,盼到青家坪。到了青家坪,看见屋,走得哭。挑着一百几十斤走三十里,其辛苦可想而知。很多农民肩上左右有两坨馒头肉,那就是压起来的。挑重担走长路须频繁换肩,让压痛的肩膀略事休息,交替进行。一般在力气透支之下,换肩不是那么美妙,有的是生拉硬扯过去的。这极易使红肿的肩膀奇痛无比,苦不堪言。

陶作家不是挑一百多斤走三十里,是挑两百多斤走三十里。担不加斤,他挑着熨熨贴贴、紧紧梆梆、整整齐齐两座小山一样的柴担,真正出大力流大汗,对付过来也不见比别人吃亏。他换肩时尚能游刃有余,只见他轻舒猿臂,向后一探,手即反向伸到肩后冲担下面,一抬一转之间,二百多斤的柴担移位。他好像是人中的汗血宝马,天神下凡,任何艰难困苦都能踩于脚下。

提起脚下,不能不提起他的另外一个杰作,这就是草鞋。我们队里,只有他穿的草鞋是自己打的,其他人都是买的。他的草鞋不同。眼睛首先看到的是美观,随脚形弯、尖、圆,放、收,玲珑剔透,非常打眼;拿起,再知道分量,有分量才结实,鞋底要厚,绳股要粗,不怕你走遍全省卖草鞋的摊子,你哪里也找不出那么好的草鞋来。我想,当初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剧组,如果知道陶作家的草鞋,就穿他的,不穿有红绒球的代草鞋,将更使新四军伤病员更合身份。

我是不会打草鞋的,我上山一般都是赶场买的,一角钱一双多的是。不太合脚不说,主要不结实,一天就穿不上岸,走三十里到山上砍不起一担柴火就坏了,不得不打赤脚挑担。我也穿旧黄胶鞋上山,同样不抵事,尖桩一下就把鞋戳穿了。竹桩刺肉皮如穿萝卜。毒蛇爬过的尖桩把脚刺了,要肿一个星期才能好。陶作家的草鞋,我有幸穿过一双。他专门给我打的,穿起真是福气。合脚,省力,走起路来好像也快多了,好像神行太保戴宗绑了四个甲马。连续四天砍柴也没有穿坏。还能抵挡尖桩刺入。对脚的保护没的说。

他的功夫独到,选的稻草没有大量用化肥,捶草头子用多大力气,捶多久,都有自己心得。加上他力气惊人,打扎得紧,就成了过得硬产品。可是陶作家哪有充足的时间打草鞋,忙了公家的还有私人其他若干事情,没有打草鞋卖。不然,我专门买他的草鞋穿。最好我能当个草鞋贩子,天南海北去卖草鞋,一定赚大钱。可是,这是一点都不实际的。

陶作家的厉害之处当然还不局限这些(尽管这些已经很了不起)。几十年过去了,他给我家打灶的记忆还历历在目。原来是个老虎灶,从新来打,是陶作家所为。先把锅扣于地面,用瓦刀照着划了两个圆,接着在门前稻田拌粗壳和了一堆稀泥,我给他打下手提泥,他用稀泥砌抹土砖灶。胸有成竹,半天时间,一个两口锅一口窿缸的美观实用的灶就打成了,用后得出结论,节约三分之一。他居然还有这一手高级瓦工技术。其他方面呢?田里工夫,使牛打耙,样样捡得起。一手扯秧技术,无人能敌(见中篇小说《共进晚餐》)。种田的作家,就是种田无所不会无所不精的人。

莫怪我在这里为陶作家大唱赞歌,面对今天大量假东西面世,就衷心希望今天有陶作家这样的人横空出世,社会应该推崇真善美。

共 27 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与陶作家之比较】是一篇内容新鲜,文字流畅,很富生活情趣的散文。作者向我们活泼生动地介绍了作田厉害的陶作家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精明强干的陶作家。何谓陶作家?作田厉害就是作家,种田的作家。陶作家捆柴火、砍柴,打草鞋,无所不能,无所不精!是呀,面对今天大量假东西面世,衷心希望今天有陶作家这样的人横空出世,社会才会有更多的真善美。陶作家,又是一位生于绿野,源自天然的大能人,让我们大开了眼界。欣赏情韵悠长的文字。感谢赐稿文缘。推荐共赏!【:潮仙】

1楼文友: 17: 7:14 陶作家,又是一位生于绿野,源自天然的大能人,让我们大开了眼界。欣赏情韵悠长的文字。问好学习!

2楼文友: 19:4 : 4 感谢潮仙精彩编按、点评。写这些真人真事,回忆成文,给他们留影。能写一点写一点,很多的东西不写就忘记了。

楼文友: 15:20:57 陶作家真是能人,什么都会干 喜欢文字

4楼文友: 19:06:07 感谢小狐关心来看此文。对此人印象深刻,他挑柴火的镜头仿佛还在昨天。

为什么会得痔疮

内痔怎样治

混合痔的治疗

灯盏花药业哪家好
青岛双鲸药业维生素D3
云南生物谷产业怎么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