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蔡江南:医疗资源社会化是大势所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0.07.03
蔡江南:医疗资源社会化是大势所趋

为表彰医界改革先锋,汇聚医界智慧,传播正能量,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39健康网将于2016年9月在上海浦东举办第九届中国健康总评榜,届时,众多医界大咖及领导将共聚一堂,坐而论道,分享从医经历与观点,为医界点赞,为医改献言献策,为共创和谐医患环境携手同行。

.hzh {display: none; }

自2015年下半年起,医药行业历经一轮堪称“疾风暴雨”式的改革狂潮,相较之下,医改,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却相对平静,鲜有重磅文件出台,多项试点工作也仍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表面的平静下,中国医改仍有哪些难以绕过的礁石,而学界专家又有哪些真知灼见?

难以承受的“倒金字塔”

中国有着最为庞大的患者群体,仅2014年中国医院门诊量就已经达到了76亿人次,且仍在不断增长,然而我国2.5万家医院中,三级医院占比仅有7%,却占据了门诊服务量的45%,且800张以上床位的大型医院数量仍在持续增长。医疗资源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倒金字塔”结构。

在某公众号发布的中国大医院门诊量排行榜上,中国年门/急诊量超过300万的大型医院达到了51家!进入百强榜的门槛是200万!并且,飞速增长的医疗需求并未均匀分配,而是进一步涌向了大医院。怎么破?

作为多年来关注医改及公立医院改革的资深专家,蔡江南教授表示,当前大医院门诊爆棚实际上是患者用脚投票的最佳体现,大医院拥有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场地和最高水平的医生,尽管在医院管理、医疗效率等方面可能并非最优解,但高度集中的医疗资源使得患者只有在大型三甲医院才能够获取最优质、最可靠的医疗服务,从诊疗行为的选择上无可厚非。

然而“全国人民看协和”却并非医改本意,如何打破这个怪圈?蔡江南教授建议,引入社会力量,让社会非营利组织发挥更大作用,政府从“家长”转变为“管理者”,减少或放弃直接控制和干预的权利,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管理医疗行业。

对于近期“三明医改”中出现的“院长年薪制”及“人财物分开”等举措,蔡江南教授表示支持,在他看来,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实际上就是政府管理的改革,政府只有完成从医院所有者、出资人、管理者等多重家长式角色转向管理者,公立医院才能够实现健康发展,抑制规模化冲动。在短期内剧烈变革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对公立医院施行“人财物分开”,采取法人治理办法,将人财物的权利下放到医院本身,政府只进行监管职能。医院掌握经营自主权后,才能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新生儿科
肇庆白癜风医院排名
小孩拉肚子能吃什么水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小说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