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镰仓一瞥杂文
摘要:猴年四月,我和妻子来到岛国,看望在这工作的儿子和儿媳,在镰仓旅游中随意的一瞥,就看出了两种不同的育儿理念。 这是一个周六休息日,孩子们驱车带我们去海边看大海日落。
儿子家离海边直线距离三公里左右,据说那还不仅是大海,而是太平洋了。
为了看沿途风景和人文景观,儿子开车绕道行驶几十公里。
当汽车进入镰仓热门旅游地后,只见人流如织,这里曾经是日本的皇家宫廷,现在开发成旅游景点,吸引着络绎不断的人流。狭长的街道和幽深的小巷,牵着你回到过去,附近小山坡上是葱茏的树木和造型别致的寺庙。这一切都被保护得很好,方能吸引各地和各国游客纷至沓来,趋之若鹜地游览、赞赏和感叹之。有江之道,镰仓高校,更有名的是好几个寺庙,有长谷寺,圆觉寺和建长寺等……
寺庙都在小山坡上,因为妻子的腿脚不灵便,我们只好坐车观花,隔窗相望了。而车窗外面仿佛就是儿时看到的那个“西洋景”,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汽车沿着狭窄的街道缓缓而行,几乎和那些古老民宅擦肩而过,许多的外国游客,有团队、有散客,兴致勃勃地探究这座古镇昔日的风采。谁说旅游就仅仅是在我们自己住腻了的地方去到别人住腻的地方看看而已?!在这里,你仿佛就置身在那个曾经的历史辉煌里,找寻着岁月遗留下的些许痕迹,发掘着历史沧桑留给我们的启迪。
遗憾的是我们没法深入去追寻、去穿越,汽车再缓行,也只能是匆匆而过。可是当一个镜头映入眼帘的时候,这种穿越的感觉立刻被拉回到现实。这个现实就是那个不经意的一瞥——
车窗外不远处出现的一个胸前兜着婴儿、手里推着婴儿车的人。近距离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年轻的男士,妻子就在他的身边,而他却兜着他们的宝贝,让手推车空着。这在我们国内也许是不可思议的事,只是曾经在上看到过贝克汉姆这样背着一个,双手各抱一个,而他的娇妻维多利亚却是空着手,潇洒地走在他身旁。早就听说日本“脱亚”,是不是这种育儿的观念也“脱亚”和欧美接轨了?小贝是全球的足球偶像,也成了“奶爸”偶像。
后来才知道,这种现象在日本的大街小巷和超市里是司空见惯的,那天在超市里看到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两个三、四岁的孩子,两个小女孩头发散乱,有点披头散发的样子,不是这个母亲没有时间去给孩子打理,而是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在这样自然而然的环境里自由地生长着。很活泼可爱,好动的天性没有泯灭孩子的好奇,守礼节懂规矩又是家教的影响。还有一天我从外面回来,在楼下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孩骑着自行车很快地擦肩而过,在她的胸前兜着一个,而车后座里还坐着一个,也只有两、三岁的样子。那天和孩子们去那个有两层楼停车场的大超市里,也不时看到带着孩子的母亲和父亲,父亲多半是在胸前兜着的,很自然,很随意,很潇洒。我是听说过孩子在成长的点点滴滴中,如果兜在胸前是可以听到父母心跳的声音,给他一种安全感和身心的舒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许国人不会不知道,只是做不到。
在日本生儿育女是父母自己的事,都是父母在亲力亲为,没有老人帮衬着的。老人会说,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因此再年轻的父母也都没有依赖性,这样的机制逼着你成熟,逼着你面对现实,逼着你有,能担当。
孩子在成长的点滴中,最应该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当然是自己的父母,可是国人都有一种隔代照看的习惯,孩子给奶奶婆婆照看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奶奶婆婆来带孙子也是当仁不让的义务。甚至还有奶奶婆婆争着带孩子,最后只好来个“一三五、二四六”的轮班制。这样“越俎代庖”带出的孩子弊大于利。
这样带出的孩子显然很“聪明”,在奶奶面前会说:“奶奶好,我就喜欢跟着奶奶,婆婆不好,我不到婆婆家”,过天换了在婆婆家,一样的话照旧说一遍,只是将称谓改变一下而已,小脑筋很灵活,小心思很会动,绝不会说错的。我们小区的一个孩子就深谙这套理论,妻子一个同学的外孙女也很会这样来讨好奶奶和婆婆,说得两边的老人心花怒放,笑逐颜开,孩子的将来如何,一概不不予理睬。他们经常说的话是让子女赶快生个孙子给他们带着玩玩,打发时间。所以很多老人的绝大多数时间是花在儿女和孙女身上的,和妻子在一起晨练的一个八十岁的老人,还经常想到那个五十岁的孩子家去帮她洗被子,晒被子。辛苦地赶超市的班车,带着一个拉杆车采购一大推食品回来分配给子女,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的天伦之乐。
而在日本,这样的事情是不存在的,老人说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我们老了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一般是不照看孙子的。他们认为自己一辈子累过来的,子女也应该这样,我们的老人则认为自己苦了一辈子,可别让孩子苦了,这就是本质的区别。
在我们过来之前,妻子也经常说孩子在外面工作生活不容易,晚上回来很晚,很心疼。当我们到了这边慢慢才发觉,这两个孩子过得很愉快,生活井井有条,有情有趣,互相理解欣赏,两心相悦,即便有些不愉快,也会自己调适,无需我们跟着紧张,齿轮的啮合都是要进过磨合的过程,因为说到底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所有人都是在现实生活里得到锻炼,成长过程里慢慢长大成熟的,有些事别人替代不了,有些事别人无法分担。越俎代庖最后反而让孩子们降低了免预力和生活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是“适度关注”,需要时再出手,以尊重孩子的生活方式,提请需要注意的事项,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这就很好了。
来了后才知道媳妇其实是个很豁达、很乐观的人,腆着个大肚子,一点没有娇气,还不时要搞搞卫生,那么迅速地就深蹲下去打理厨房的地毯,妻子不让她做,她说没关系,她的同学同事们生孩子也都是这样过来的,没什么太多的规矩,经常是手上抱一个、肚里怀一个的,没那么金贵。那天在沙发上玩笔记本电脑,还笑着说,这个大肚子的高度正好放电脑,也不要桌子了,让我们忍俊不禁。这时,这个读了那么多年书的博士媳妇就又成了一个孩子了,就像儿子一样,多了一个女儿。这样乐观的精神及随和的态度很让妻子欣慰,说这个媳妇很像她自己。
昨天妻子和国内一个朋友通话时,只听到那边说:“自己的奶奶经常说‘儿子好不算好,媳妇好才是真的好’”,妻子听了眉开眼笑,很是受用。
只是那一瞥,就看出了两种不同的育儿理念,孰是孰非无需多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个世上任何东西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孩子们很适应这样的环境,很享受这样的生活,这就足够了。
共 244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是一生活的智者,从一次旅途的一瞥中,看出两种不同的育儿观念。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在国内,儿子生了孩子,父母照看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看上去,孩子可以安心工作,可是诸多隔辈照看的弊端不言而喻。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不但孩子学得“乖巧”,谁前夸谁好,并且,老人对孩子的疼爱已近乎溺爱、纵容,不论犯多大的错,都不允许爸爸妈妈插手管,还一个劲说什么树大自直,你小时候不知比他顽皮多少倍。令孩子的爸爸妈妈哭笑不得。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纵观国外的一些做法,着实值得国人深思。文章行文流畅,观点明确,夹叙夹议,干练简洁,读后令人获益匪浅。欣赏好文,。【:异乡的默默】
1楼文友: 17:15:08 欣赏老师深度好文,不当之处,望见谅。
2楼文友: 17:22: 4 棱镜于日本镰仓不经意的一瞥,却瞥出中日两种不同的育儿观念。孰优孰劣?棱镜并没有给出明确判断,而是以 这个世上任何东西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来给读者以思考。
楼文友: 22:04:45 看望老师,点赞佳作!笔健!
微信小程序申请入口
免费小程序制作软件
免费收银系统
骨关节炎会不会遗传血糖仪多少钱
肾阴虚吃八子补肾胶囊
- 04-06[军事]很多学生姓“袁”,老师上课不敢叫她的全名,因为一叫全班哄堂大笑
- 04-01[军事]到底最火发型100款,想清爽利落,赶快挑一款吧
- 03-20[军事]从“狗玩的”到“人玩的”:飞盘在年轻人当中爆火,却离商业化很远
- 03-13[军事]芜湖高中招生作法来了!
- 03-02[军事]上外女生图书馆自习,咖啡杯内被投放异物,校方的否认叫网友不满
- 02-29[军事]邮储银行济宁市分行实行员工分类差异化管理者, 持续开展案防“月月考”工作
- 02-22[军事]老外在国外吃“螺蛳粉”,看到成品后一脸无奈,“意念”都没了
- 02-21[军事]曾经全球第一的诺基亚,连叫作都丢了!
- 02-19[军事]39岁玄彬结婚后更有男人味!新整片穿衬衫秀肌肉,有抬头纹都帅气
- 02-09[军事]2022年高考本科没录取,专科不顾一切,选韩国留学申请本科名校
- 01-29[军事]高于5000万元!四川省制造业企业“制惠贷”等你申报
- 01-25[军事]张泰中从艺卅五周年竹刻作品展在苏州园林博物馆启用
- 01-23[军事]陕建产投集团召开企业发展一段距离研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