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1)
清明时节,故乡那棵古树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回乡祭祖的家族老少们,聚集在树下,互相打着招呼,用熟悉久违的乡音叙述着一桩桩过往的故事。
这是棵古老的黄连木树,位于七架桥地区老光庄村西家族祖茔地,是这个清一色光姓人家村庄的地标性自然景观。它高54米,树径3米,几个人合抱才能围起来,树冠像一把大伞晴可遮日阴可挡雨。
春天,年老的古树有些老成持重,当万物复苏的时候,她迟迟在清明前才稍稍长出新芽,似乎在告诉家人们,是时候了,该做清明祭祖了。很快它又将浓荫蔽日,不管我们在家与不在家,它仍然会日夜守护着祖茔。当下一个春天来临的时候,这一树芳华又将年复一年地默默绽放。
盛夏,蓬勃生长的古树,好像是为家人们高高举起一把大伞,撑起一片绿荫,遮挡住骄阳的肆虐,也带来了阵阵凉风。 每当这个季节,大家闲暇的时候,就会三三两两地来到树下乘凉、聊天,小孩们则在树下无拘无束地玩耍、玩游戏…好一幅幸福祥和的生活画面!
秋冬,高大挺拔的古树,仿佛像一位巨人,在村口默默地守望着宁静的村子,深情地目送进进出出的父老乡亲,也像一位尽职尽责的迎宾员,迎接着远方打工者回家团聚和迁徙他乡的游子回乡省亲。
要问这棵古树生长了多少年?有古树专家说已有千年历史,的认定至少120年。众说纷纭,给这棵古树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仰望千年古树,沧桑的年轮雕琢着岁月的痕迹。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多少朝代的更迭交换,要比这个具有150多年历史的村落更古老久远。相传我们家族的始祖路过至此,留连此处古树风光,便傍树建村依山造屋,从此在这里薪火相传繁衍生息,走上了一条勤耕苦读、修身齐家的道路,其人丁繁衍、家业不断扩大,子孙们开枝散叶,遍布庐江、池州及全国各地。
古树东侧是家族的祖坟,在树荫庇佑下久居终老的四代八位先祖永远安息在这里。面对那片葬着先人的坟茔,油然而生的是庄重和敬仰,回乡祭祖的宗亲闻着香火和故土的味道,哀思和着乡愁蔓延。迁徙到池州的在金大爹握着我的手说:“枝再繁,叶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我们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不管走到哪里,‘根’都不能忘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人七老八十了,哪怕远在天边,甚至异国他乡,还要回到先人的墓前,跪拜祭祀。饮水思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寻根祭祖是悠久的民俗文化。“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一哲学终极之问,只有站在这棵古树下才能找到答案。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
仰望千年古树,粗糙的树皮记载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个江南小村,清朝乃至民国时期,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辛勤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喧嚣繁华,过着简朴的农耕生活。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小村早已不是记忆之中的模样了。清明再回到这里,再也找不到过去的痕迹,过去农村的露天厕所、喝池塘水、茅草房、煤油灯、土路早已不存在了,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室内厕所、电灯。徽派建筑住房掩映在玉兰桂花冬青树下,让人流连忘返。呼吸着负氧离子极高的新鲜空气,品尝着房前自家种的黄心菜,回乡做清明的游子们省下了过去回城住宾馆的费用。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耕种,自己去城里买房打工去了。夜幕降临,明亮的路灯下,乡村水泥路上依稀可见散步的村民…老黄连木树啊,故乡变了,你那粗糙的树皮是记载这些巨变的字符吗?走进小村,也有不变的地方,那就是热情、善良、淳朴的民风。你就能感觉到,那见面淡淡的一句问候,离别轻轻的一句走好都体现着人们的热情与文明。谁家有困难,大家帮一把;谁家有矛盾,大家劝一劝。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仰望千年古树,童年时在树干上留下的记号依稀可见,青春岁月的回忆就像那一弯弯梯田的波浪荡漾开来。黄连木树啊!还记得南一栋栋老屋吗?那是我少年时代的栖身之地,尽管是纸糊的窗户泥土墙,可感觉很温暖安逸,那时候还不知道有别墅高楼,但似乎和那种感觉差不多。还记得我幼年的那些小伙伴吗?我们在你的周围无数次的嬉戏、打闹和攀爬,重复着多少少年时代的荒唐。我们光着脚丫去放牛,每每走到你的身旁,总要给你几个“单脚踹”而你却报以无声的清凉。如今,老屋已去、青春已去,儿时形影不离的那群小伙伴:苏林、向阳、朝阳、青枝、朝霞,也因工作生活分散在全国各地难得相见。还记得我在你那浓荫下背诵书本的声音吗?恢复高考制度给我们这些农家子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而你却给我们提供了宽大带空调的书房。十六岁那年我如愿以偿地上了大学,这有你的功劳啊!离开你的日子,我走上了投笔从戎的道路,你守望村庄我坚守国门,从此聚少离多。听邻居说,过年的时候,父母思儿心切,常会站在古树下久久朝村口张望,期待我一身戎装回家团聚。古树伴着双亲多么像一尊雕塑,那是爱的守望。然而,自古忠孝难两全…古树是我们家庭的见证者。它见证了父母的离去,它见证了苦难坚忍的岁月和奋发图强的历程,它见证了波澜起伏的生活和油盐酱醋的实在。每每站在树下,静听那树枝随风摇曳,就好像是母亲喊我回家吃饭的余音,冥思中我真的感觉她像父母,也像许许多多相濡以沫的叔伯大爷、老邻居、小伙伴。望着她,脑海里像过似的浮现着他们一个又一个人的音容笑貌,当然还有那悲欢离合的点点滴滴…
古树见证着岁月的沧桑,见证着家族的兴旺发达,承载着厚重的家族文化。 古树、祖茔和古老的村落,成为光姓人家故乡的符号和生命的源头,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植根在我们心底的故土情、父母恩,落叶归根、家国情怀,怎能不让我们深深眷恋和爱护它!
俗话说树大招风,这棵远近闻名的古树有关单位欲出高价买下移栽到杭州西湖。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不答应,古树是古村落文化的一部分,多少钱都买不来啊!乡亲们自发捐款对古树加以养护,并向政府申请将其列为古树保护范围。功夫不负有心人,县政府2018年正式发文将其列为国家保护古树并挂牌保护!
老黄连木树啊!你是春天里最朴实的灿烂,原来诗和远方就在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