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手机元年要来了它到底会不会火
可折叠元年要来了,它到底会不会火?
据外媒gsmarena报道,三星预计将于2月20日,与Galaxy S10系列智能一起推出可折叠,目前名为Galaxy Fold。据说三星也发布了推文:The future of mobile will unfold on February 2019。
早前三星也在某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预告视频,视频中的动态文字呈现出折叠显示的效果。根据媒体透露,这款可折叠配备两个显示屏,一个4.58英寸,一个7.3英寸。较大显示屏的宽高比为4.2:3,较小的位于外壳上,宽高比为21:9。
过去三星华为都曾经在暗暗较劲,要抢占可折叠的首发权,但目前三星或已领先一步。华为很早就宣布将在2月份发布折叠屏,这也将是其首款5G。而华为余承东早前发布微博表示,华为或将在MWC上,展示折叠屏。
有意思的是,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早前在微博晒出了小米首款双折叠,表示在攻克柔性折叠屏技术、四驱折叠转轴技术、柔性盖板技术及MIUI适配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后,小米做出全球第一部双折叠。
这句话引发了小米与柔宇科技的互怼。
柔宇科技表示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是由柔宇发布,其副总裁樊俊超称:屏幕核心技术专利,产线啥都没有的组装公司,买别人的尚未量产的概念柔性屏幕和概念就说自己攻克了柔性折叠屏技术,难怪业界那么多人瞧不起他们。而各种(柔性屏)概念的公司虽然越来越多,但除了三星LG,都是买别人还无法量产上市的概念性柔性屏。
到今天为止,各大厂商流出的可折叠专利以及产品工程样机越来越多,在三星之外,华为、LG、索尼、苹果、小米、柔宇、OV等都传出了可折叠布局的消息,就连处江湖之远的索尼去年底也曝出了可折叠的样机。其中,华为OPPO小米与LG都计划在2月MWC大会期间发布折叠。
某种程度上说,所有主流厂商都在争夺这一领域的话语权。这个风口在媒体渲染了多年之后,在今年可能真正与用户见面了,今年也将迎来可折叠元年。
为什么几乎所有主流厂商都在布局可折叠?
对于已经创新乏力、颓势明显的智能产业来说,可折叠是打破僵局非常关键的一个产品品类。根据IDC数据,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下滑4.9%,已是连续5个季度出现下滑。
对于当下的厂商来说,无论全面屏、挖孔屏,水滴屏、拍照都已经很难调动大规模的用户换机热情了,主流旗舰机种的屏幕占比普遍已在80%以上,90%的屏占比也已经成为常态,直板的创新提升的空间以及操作体验均已经到了一定的天花板了。可折叠是调动用户新鲜感与味蕾的一个更为炫酷的新概念。
相对直板,可折叠的吸引力在于它的未来感,它的折叠形态拯救了用户对视觉上的审美疲态,同时也迎合了对翻盖有偏好需求的用户群体。
而屏与普通人的视觉体验距离更近,也是体验的核心与关键一环,用户也期待人机交互模式有新的变革与玩法,而人机交互模式的变革首先它需要一个新的人机交互界面,因此,屏幕形态的改变某种程度上也是用户对新的审美体验的一种潜在需求。
产品经历了从键盘到触屏,从粗大边框到全面屏,从全面屏到可折叠屏幕,推动屏幕改变的因素背后,其实都可以看到这些变化都在便携性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增大可视面积。
无论是消费者、厂商、软件开发者,都希望在便携性操控体验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屏幕更大,因为更大的屏幕是更丰富的多媒体视频图文内容、更好的触控体验与视觉呈现。
不过当前有不少业内人士质疑可折叠是伪需求,这其中也包括OPPO副总裁沈义人。OPPO副总裁沈义人就在微博明确表示不看好:我体验过折叠机的工程样机,我觉得折叠屏没有解决究竟能给用户带来交互上或者体验上的提升问题之前是没有特别大的价值的。
但需要知道的是,屏幕显示技术的提升,一直都在改变人类接受信息的方式。从硬屏到曲面屏到、全面屏、折叠屏的背后,是技术提升带来的必然结果,柔性屏概念和技术多年前就已经出现,经过多年打磨,已经渐趋成熟。尤其是自2017年iPhoneX采用以来,柔性OLED面板产能快速增加,良率也在爬升。
在性能上,柔性AMOLED面板相较于此前的CRT、LCD,它具有可弯曲、低功耗、超轻超薄、反应灵敏、对比度高、可视角广等诸多优势,能够满足屏幕多次折叠的技术要求,它是目前实现屏幕折叠的关键技术。
目前三星依然是OLED柔性屏的主流玩家,但不能忽略的是,国内厂商在柔性OLED技术和产能的布局正在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东方证券的报告指出,OLED柔性面板在2019年预计接近300万片,2020年接近500万片。
根据IHS预测,2025年,可折叠AMOLED面板出货量将达5000万台。呈现几何式增长趋势。
而折叠屏带来的体验提升也有一定的市场用户价值。比如说,折叠屏被展开之后,用户得到的是一块轻薄的具有7寸以上的平板,玩游戏看视频、处理办公文档,一个就能搞定。
因此可折叠带来的一个前景是,可以随时变身平板,它对不温不火的平板市场将造成极大冲击,让平板的存在感与需求度会进一步弱化,iPad等产品的下滑态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而可折叠相当于在端引入了办公生产力,也可能会让二合一平板电脑这种产品受到冲击。
另外,可折叠由于柔性屏幕的折叠特性,可以把有摄像头的一面当作正面或反面,给拍照与视频拍摄带来更多的自由空间与新玩法当一个摄像头就能满足前后拍照的功能,直板前后拍照的技术积累与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另一方面,是对于AR、VR游戏等需要立体画面与三维空间设计的游戏与应用来说,可折叠也有新的想象空间。
直板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年的历史了,可折叠在形态上的差异化会更快抢占消费者视觉的焦点,人们对之尝鲜的欲望也更为强烈,如果它带来的形态与玩法足够惊艳有趣,它会吸引相当一部分用户愿意尝鲜体验,形成一个娱乐备用机的新市场。
能不能火受制于价格、产品与技术难题的化解
可折叠战场,今年可能主要看三星与华为的较量。因为三星华为作为Android阵营的两大龙头厂商,都有打破当前增长天花板,争夺未来市场份额第一的野心,尤其是对于三星来说,在屏幕技术的优势明显,可折叠是一个很好的破局方向。
但是三星与华为等厂商是否能让大众接受这种产品并且快速普及,一方面是要看产品的品质与创新程度是否能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另一方面,第一批上市的可折叠可能非常考验供应链侧与产品设计上的技术水平柔性折叠屏技术是否已经完全适应量产的需要,早前人们关注的那些关键的技术难题与用户疑虑点是否已经解决。
它的产品痛点与局限性可能来自多方面,比如说,频繁折叠是否会导致寿命降低?折叠屏的机身结构是否会有掰断的危险?因为折叠屏有个技术参数叫最小弯折半径决定着屏幕被折叠的时候弯折处的圆弧大小,弯折处的的空隙大小往往会影响到结构的强度。
有业内人士指出,可折叠屏幕的折叠区是最脆弱的部分,必须做强度上补强与保护,比如说采用多轴俩东精密铰链的方式是比较适合的。
根据小米产业投资合伙人的说法是,折叠的半径还不足够小,不能实现大家想象中的随意的折叠,所以折叠后的厚度还是可观的,另外是转轴目前是核心技术,也只掌握在极少数韩系厂家手中,它对精度要求非常高,误差稍变,可能就会导致平面扭曲。
另据某专业人士的说法,OLED屏是多层结构,包括保护层、偏光片、触控模组等。层数越多,越难以实现较小的弯曲半径。直接影响的就是折叠后的厚度,更严重的则会使得左右两边不平整或屏幕出现折痕。
此外,内部元器件比如电路板、电池需要适应可折叠屏幕的要求并要有一定的柔性度,需要制作出能应用到智能和平板设备上可弯曲的电路板,在操作设备时内部元器件需要经受大量的弯曲和非弯曲循环,从而避免在折叠时被损坏或者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的事故,同时,软件适配也有难度。
因此,当前可折叠的内部元器件的摆放与适配与安全性是否已经在厂商新品的考量范围之内也值得关注。
据早前媒体的爆料,可能就是考虑到长期频繁弯折会造成疏油层以更快的速度磨损,三星基于康宁玻璃做出了自愈型疏油层技术。疏油层是一种复合型涂层,以纳米二氧化硅为原材料或者纳米级别的含氟材料进行表面的附着喷涂,这个涂层兼顾了透光性的特点。其主要作用是让屏幕更容易清理而且不容易留下指纹和汗渍,同时还能部分改善滑动体验。
也有用户担心厂商为了做强柔性可折叠这一卖点,是否会不得已要牺牲产品其他方面的性能体验,比如屏幕分辨率、亮度以及刷新率以及电池性能是否会比当下主流旗舰相比有所逊色?
因此,如果技术上的不确定因素存在可能会给产品带来一定的瑕疵,这可能会让产品在口碑层面引发负面舆论,带动持币待购群体的观望情绪,对厂商新机打开市场产生不利影响,而这也是首发者必然要承受的风险。
另一个不确定因素在于价格,从国内市场来看,三星过去旗舰机型的定价偏高,它的价格影响了它的高端旗舰机的普及,对它的市场份额造成了冲击。苹果过高的定价导致其在中国市场全面下滑,而全球第一款可折叠,相信三星对其的定价不会低。
况且当前柔性屏的良率与产能相对较低,成本较高,这决定着折叠的价格至少是万元起步。
早前据爆料指出,三星可折叠的价格估计定位在1万2到1万5左右,当然具体价格要等其新机发布才能知晓。在笔者看来,直板形成的用户习惯与便携性短时间难以改变,可折叠要打的是一个娱乐备用机市场,距离抢占主流市场还远。
因此价格定位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过高的价格定位会带来更苛刻的用户评价,而合理与性价比高的价格反而会让消费者对新机的接受度与评价都更为宽容,定价策略是决定可折叠尝鲜用户多寡与市场普及度非常关键的一道门槛。高薪挖走无线百多名剧审、编剧及幕后精英。挖角潮令一直是廉价劳工的电视人加人工及增福利
短期内火起来很难,但长期不能低估
三星打响可折叠的第一枪之后,也开启了可折叠大战的元年,它的意义非同小可:直板触屏品类依然会是主流,但不妨碍可折叠也能赢得一部分已经玩腻直板触屏、愿意尝试创新产品形态的用户。
而苹果目前尚处于观望态势,这也可能是Android厂商在全新的品类打开市场,是赶超苹果的一个机会。
但从整体的市场量级来看,目前它依然处于小规模出货试探市场的阶段,毕竟没有厂商能够确保可折叠市场是否真的存在巨大的用户需求。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计,可折叠2019年出货量有望达到70万台,预计2021年以及2023年将分别达到3040万台及5010万台的规模。
因此,从2019年的预测数据来看,它的出货量规模还是偏少,但随着产品技术成熟与用户需求的培育,未来市场体量可能不能低估。
因此,当前苹果依然在观望这个市场有它的理由可折叠首发面对的是一个不2012年6月6号14::45pm确定性的市场,在用户体验上必然存在着诸多不足,需要考虑成本、可靠性、供应链元器件量产情况、市场接受程度等方面。
而如果首发者能印证需求存在,就能更及时的提前布局技术专利与产品设计,后来者即便切入市场抢占成熟阶段的市场用户,虽然在市场反应速度与口碑上有所失分,但相对风险更小,况且苹果擅长以整合创新的姿态跟进逐渐成熟的产品市场。
柔性OLED面板带来的屏幕变化有望改变传统的工业设计理念,而且很可能会改变消费者使用智能的习惯。但从短期来看,它很难改变消费者对于主流的使用习惯以及直板主流的市场地位。
市场对可折叠概念的热捧对供应链厂商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在过去,国产长期在零部件供应链依赖日韩厂商,比如OLED面板主要被韩国三星和LG垄断,但可折叠的发展,对于国产厂商改善在面板供应链层面的短板有一定好处,因为近年来以京东方、天马、和辉光电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成长起来了,根据申万宏源证券报告指出,预计2023年国内面板企业产能有望接近全球40%。
不过,尽管如此,敢于吃螃蟹的先行者优势依然明显,它可以可以造就早期市场份额的有利地位,通过抢先布局技术专利,构建专利上的壁垒。
根据《品牌相关性》一书的观点:如果一个品牌可以最快的在某个市场强调正宗并且能把竞争对手树立称投机取巧的模仿者,它可以创建非常强大的壁垒。这是三星的优势所在。
总结可知,折叠或许在短时间内还是不可能替代主流智能,因为在当前的各厂商的概念产品上,除了可折叠特性,还是很难看到它的交互体验与功能创新层面有明显的亮点。
但是,一个炫酷但品质性、稳定性、可靠性尚有待改善的可折叠,也不妨碍一部分小众用户群体愿意追捧尝鲜,将其作为备用。但它如果在可玩性与娱乐创新层面上不足以支撑用户的冲动消费与持续性的沉浸式需求,它不会是一款具备持久性刚需性的产品。
因此,可折叠带来的市场改变暂时还不能定论,但是在真正的产品还未面世之前,我们也不应该习惯性唱衰与抵触,因为可折叠是一个全新的品类,它对于突破当前智能的创新瓶颈,带动智能的产品体验变革、带动供应链技术提升、打破销量天花板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这个层面来看,可折叠短期内火起来很难,但长期也不能低估。
关注ITBear科技资讯公众号(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特别提醒:本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如若本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小孩厌食是什么原因秦皇岛治疗白斑的医院铜陵男科医院哪家好- 02-19[二次元]吹拉弹颂唱响曲(二)——观赏《往日国乐》两年情思小结
- 01-13[二次元]2022年焊工考试高级焊工考试梁汉文套卷及答案
- 12-28[二次元]FASHION 有料 | 6.23 时髦快讯
- 12-05[二次元]关乎大资金动向!科创板“芯片”指数来了,42只样本股名单公布;上交所几大指数也调整,腾讯、美团等权重
- 11-30[二次元]农发行阿坝州分行助力民营小微民营企业发展
- 11-28[二次元]又一富豪入驻!李兆基出手投资新加坡!
- 11-21[二次元]汪汪狗狗去郊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玩沙子 小孩子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 陪伴孩子的美好时光 ;还有 工程车
- 11-19[二次元]贵阳温江区:契税缴纳“掌上办” 下沉服务获点赞
- 11-17[二次元]河南信阳:购房首付比重最低两成,买新房给予50%契税补贴
- 11-12[二次元]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海信空调为你健康护航
- 11-10[二次元]Polycom宝利通soundstation2基本型/标准型/引入型八爪鱼会议电话简要说明书
- 11-06[二次元]许诺我,这个夏天一定别错过“甜辣风”穿搭,清爽惹眼,很洋气
- 10-30[二次元]不应有!对阵塞尔比被狠批,金左手犯规不吹,颜丙涛进4强太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