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亲情记忆散文
摘要:我们无法改变日月时间所染白的头发,我们无法抚平艰辛所催生的皱纹,我们无法偿还您给予我们的爱。我们只有珍藏,把这段美好记忆珍藏在亲情之树中,随着年轮会永增不减…… 一树花开,明媚了记忆,一山好水,温润在心底。亲情,就如那年我家东北的粘豆包,紧紧地把我们连在一起。
【一】东北来的亲属
太阳好大,暖暖地照进医院值班室。护士小刘飞跑过来对我嚷道:“叶子,你还不快下楼看看,你家来的东北亲属吧,拿的东西都堆满了护办室一地了。”
我听了小刘的话,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东北亲属都有多久没来承德了,谁还会在这冰天雪地季节来承德呀?即使来旅游看风景,离宫里这个季节也萧条得很,哪有什么值得你东北人看的。有数的那几个冰车,东北这玩意根本也不缺呀。
正胡乱想着,一路小跑就来到了楼下护办室。推开护办室门,果真如小刘说的那样地上大小包袱化纤丝袋子,一个个的摆得满地都是。还没等我看清是哪个东北亲戚,就听见有个东北味十足的大嗓门女人嚷道:“哎呀妈呀!这不是小淘气老丫头吗?”话音刚落,就只见一个四十多岁女人上前紧紧抱住了我。抬头一看,我愣住了。三姑?还有站在她身边的男男女女有五六个,我叫得上名字的就有二姑、老姑、还有老婶,其他的几个人貌似好久不见,几乎都不认识了。
“三姑你们怎么来了?”我奇怪地问道。三姑笑着说:“你说我们怎么来了,好久没有你哥俩消息了,这不东北亲戚都惦记着,就派我们过来看看,顺路给你带点你俩最喜欢吃的。”老姑也走过来笑着对我说:“老丫头是长高了,几年不见是越长越像我二哥了。”我知道她说的二哥就是我老爸。但此时,她说完这句话,大家都沉默了,仿佛时间都静止了一般。
我的老爸和老妈都是在头几年因病先后去世的。他们在世的时候,我们每年过年都会回东北过年。老爸老妈去世后,家里只剩下我和哥哥两个人,我俩在承德都有自己的工作,俩人都忙于工作再加上父母去世后心情一直不好,已经有两年都没回东北过年了……
最后二姑家东东哥说了句:“大家都别愣着了,不是找着老妹了嘛,咱跟老妹回家吧。”我也缓过神来说:“走吧,咱回家。”听我说这句话,东北这几个亲属都急忙拿起地上的大包小包,呼啦啦地大声小声说笑着离开了医院。
走出医院我问道:“你们拿着这么多的大包小包的都是什么呀,这坐车也不好坐呀。”一直没说话的二姑抢过话说:“你说我们拿的是什么?那还不是你从小就爱吃的东西。这次来,我们几家提前一个礼拜就各家发面,蒸了十多锅呢。你难道忘了?你小时候每年我二哥回东北都特意给承德背回一口袋,说是你和小军最喜欢吃呢。”
在我的印象深处什么是我最喜欢吃的,难道是那黄灿灿的粘豆包?那家伙要冻上硬当当得多沉呀,该不会你们大老远的真给我背来的是粘豆包吧?”我试探地问道。老婶没等二姑说话就抢先说道:“怪不得二哥回东北,就夸老闺女聪明呢,还真没猜错。”“啊!”我惊叫着,简直有些哭笑不得,这大老远的一个个的口袋里,果真背的都是那酒盅大小的东北粘豆包。
【二】东北粘豆包
好容易扯扯拉拉抬着这几个大袋子粘豆包回到家,打开袋子,望着这些包含着家乡味的黄灿灿的粘豆包,我的眼前浮现出N年前老爸每年回东北都会背上那一袋子粘豆包,还有一袋子大黄米面情景……
我记得还很清楚的是老妈每次看见老爸回来,当天就会把大黄米面发一宿,第二天就开始煮红小豆,把红小豆煮得烂糊糊的放上红糖,就坐在炕上盘着腿包了起来,她一边包还一边笑着对我和哥哥说:“东北人就喜欢这口,多吃东北粘豆包,亲情更牢固。”
也别说过去那个年代,我家老爸一个人挣钱挣得又不多,我家的粮食确实很紧的,我和哥哥正处在长身体阶段,又挺能吃,奶奶的户口又在东北。那个时候每家还用粮食本,一家就有数供应那么点粮食不说,老爸和老妈还如粘豆包似地总顾着接济东北亲属,按月老爸还要给东北爷爷寄钱,每年八九月份承德水果丰收季节,老爸都忘不了一篓子一篓子地给东北亲属家家买水果,而我和哥哥却很少吃。即使家里留那么几个,妈妈也让奶奶先吃不说,还总对我和哥哥说:“你俩吃在后面呢。”
那时老叔是一个火车司机,还是直跑东北承德这趟线的。有了这个便利条件,每年老爸和老妈在承德买了苹果山楂送到老叔车上,老叔都会及时运回东北。东北亲属也会在这样的季节,给我们家随车带来东北特产的榛子、蘑菇,还有黑木耳。另外,还有那我们全家都百吃不厌金黄的粘豆包。老爸还经常不时得把有数的那些粮食,都换成全国粮票,每年都会给东北亲属邮寄些。
粘豆包确实在当时那个年代为我家应了不少急。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我和哥哥早晨去上学,书包里装的就有那么一两个粘豆包。粘豆包热时候蘸白糖吃挺香甜的,但要是凉了,再加上冬天寒冷,一会功夫你就看吧,粘豆包就变得硬邦邦,有时候咬上一口还带着冰碴。
爸爸上大学期间,奶奶为供爸爸上大学每天凌晨两点起床,就开始蒸粘豆包。然后把蒸熟的粘豆包装在一个大锅里四周围上棉被,骑着单车大清早就去俄罗斯一条街叫卖,那些勤快的俄罗斯做买卖人,都喜欢吃奶奶蒸的粘豆包。每天奶奶蒸的粘豆包一去,总会被一抢而光,甚至有时候粘豆包提前几天,就被人预定了。有的俄罗斯买卖人,会把我家卖的粘豆包买回去,冻得当当地带回俄罗斯,带给家里人。那时俄罗斯一条街,提起何家粘豆包那可是老有名气了。奶奶就是靠做粘豆包生意,供爸爸上完了大学。
爸爸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了承德工作。奶奶是爸爸和妈妈,极力争取带到承德的。
老爸是家里老二,上面有个哥哥下面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爸爸来承德头天晚上就把全家召集在一起说:“我是这个家里的老二,为供我上大学老妈半夜起床蒸黏豆包,为我完成学业,家里倾其所能,攒的所有积蓄都花在了我一个人身上。现在我就要去承德了也是我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时候,我决定把老妈和老爸都带到承德去,我负责养他们。”大爷当时听了老爸的话就急了说:“养老人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我是这家里的长子,老人就理应我负责养!”大娘也接过话茬说:“这事轮不到老二做主,弟妹们都小,我家就负责养他们了。”几个姑姑也参加进来吵吵嚷嚷地发表着意见,都不同意爸爸带奶奶爷爷去承德。没办法最后爷爷说了一句话:“你们都别争了,这事我和你妈早就商量好了,你妈和老二去承德住些日子,我呢,就留在东北去你们每家都轮番住住,等过年过节了,老二回东北咱们就聚聚,老二要是没时间回东北,咱全家都去承德。”
老爸带着奶奶来承德头天晚上,奶奶还让各家亲属蒸了许多粘豆包,装了两化纤丝袋子带到了承德。
我们家老妈包粘豆包可老有讲究了,首先是发面提前一宿发出来,煮好的豆馅,提前一天备好,还要把馅拿手攥成酒盅大小,另外还要提前把头年晒好的苏子叶用水泡开。看老妈包粘豆包可谓是一种享受,她首先把揉好的黄面用手掐一小块,然后手掌心沾点凉水,轻轻把手中面团压扁,把酒盅大小的豆馅放在粘面上,轻轻揉和直到把馅牢牢地包在粘面里面,然后,她再拿起一片苏子叶放在豆包下,防止蒸的时候粘锅不说还能让粘豆包有股苏子叶特有清香。蒸熟的粘豆包你就看吧,一个个的齐刷刷地立着,宣腾腾的白气徐徐,金晃晃闪着。吃的时候,放上白糖,咬上那么一口你就吃吧,百吃不厌,粘粘地香香得老有感觉了。
【三】粘豆包让亲情更牢固
亲属吵吵嚷嚷地来到我家,让我的家有了久违父母在世时的温暖。粘豆包堆满了客厅一地,散发着一种东北人特有的乡情味道。
老姑说:“老闺女呀,你也别太忙乎了,我们在你这也就住两天就走,谁家里都有一摊子活等着要干呢。”二姑也接过话茬说:“我们几个来承德是给你们送粘豆包,但主要是来是来看看你们俩最近怎么样。我二哥二嫂在世的时候,这个季节,应该是给我们东北各家送水果的日子了,也是我们各家,给你们家邮寄东北山货和粘豆包的日子。”三姑也走过来对我说:“老丫头呀,今年我们之所以来这么多的人,主要是想邀请你和小军今年过年一定要回东北咱家过年,咱东北一家子就应该如粘豆包一样团团圆圆的,怎么也不能七零八散吧。”三姑话音刚落,老婶也接过话茬说:“嗯,还记得我那年来承德和你妈一起卖粘豆包吗?只要咱全家抱成团,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那家就是温暖的。”老婶的话让我一下想起N年前老妈和老婶昼夜做粘豆包一大早大街小巷出售的情景……
N年前的冬季还真是格外冷,东北的爷爷在出去打猎的时候,突然被雪围困在山中,连续几天没有音信。奶奶得到这个信,立时急得脑出血。奶奶被抬到医院当天,就被医院无情地下了病危通知单。还好的是爷爷总算被救出了山,更给力的是爷爷去打猎之前装了一袋子粘豆包,才让困在深山里一个礼拜的爷爷得以生存,但严重的冻伤也不得不住进医院。为此,东北的几个亲属留在东北照顾爷爷,老叔老婶来到承德帮忙照顾奶奶,他们来的时候还背来了大包小包的粘豆包。
两个老人相继住院,家里变得格外紧张。老妈不得不把家里的积蓄一半邮寄给了东北爷爷,剩下的给奶奶交了住院费。为此,家里变得一贫如洗不说,每天吃的几乎都成了问题。
老妈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去白灰窑干活,抡大锤、搬大石头。凡是男人干的活妈妈都去干,用她的话讲:这样挣的钱才会多。
老叔在医院伺候奶奶,老婶就试着把东北带来的大黄米面蒸了许多粘豆包,除了我们一家,每天我们几乎一天三顿饭是粘豆包外,老婶还用木头捆了一个三轮车,推着那些吃不了的粘豆包,走街串巷地去叫卖。别说承德人还真挺喜欢吃东北的粘豆包。几天功夫,从东北拿来的大黄米面就卖得所剩无几。老叔又让家里的大爷,利用火车便利条件运来了几袋大黄米面。老妈和老婶连夜发面连日来走街串巷,总算是维持住了一家人的生活,还把余下的钱,邮寄给东北给爷爷治病。
一个月后,奶奶在妈妈、老叔、老婶的精心护理下痊愈出了医院,爷爷也治好了冻伤,在爸爸以及东北二十多口子亲属地陪伴下来到承德。
那年我家过年是最热闹的一年,两大桌子的东北亲属在三十那天都拥挤在饭桌前,满桌的饭菜还仍然没少了妈妈老婶蒸得黄灿灿如元宝一样的粘豆包,爷爷还让每个人夹了一个,他和奶奶脸上都笑出了褶说:“咱一家人就如这紧紧抱成团的粘豆包,甜甜的、粘粘的,团圆滋味可真好!”
【四】珍藏记忆
东北亲属在我家住了两天,恋恋不舍坐上火车。哥哥在几个朋友帮助下,抬来了一篓篓苹果、山楂、还有那红红彤彤大枣。火车徐徐开动一瞬,东北亲属还一再叮嘱着我们:“记得今年过年休假了一定回家过年!”我和哥哥连声答应着。
火车愈行愈远,此刻,我仿佛看见我的父母在对我微笑着说:“粘豆包好吃吧,记得常回家看看!”
天空不再如此娇艳,飘着的几朵白云,更显得深邃、辽远。
我们无法改变岁月所染白的头发,我们无法抚平艰辛所催生的皱纹,我们无法偿还您给予我们的爱。我们只有珍藏,把这段美好记忆珍藏在亲情之树中,随着年轮永增不减……
嗯,今年过年一定回家。
共 420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亲情是一本永远翻不怨的书,每一次翻读都有新的内涵和新的意义。正如在《亲情记忆》中,笔者通过她那凝重而质朴的笔所叙述的关于粘豆包的故事。其实,粘豆包是一种象征,就是通过它传递出了亲戚间的团结、互助、亲善等优秀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粘豆包,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一家人渡过了重重的困难;因为粘豆包,父亲在极其贫穷的条件下有了大学上;因为粘豆包,爷爷被困山里后侥幸活了下来;也因为粘豆包,奶奶在悲痛交集中痊愈了。当然,也因为粘豆包,“我”又有了回东北老家过年的欲望……粘豆包是种东北的食物,但正是在咀嚼着它时,亲戚之间格外的闹热,格外的有氛围,也格外的其乐融融,相互念叨着彼此。该文,笔力老道,行文如流水,文字颇具特色,情感充沛,耐读性强。佳作,流年倾情推荐赏阅!【:黑墨默】
回复1楼文友: 18:27:56 谢谢老师精彩,何叶很惭愧的对你说,我写的真不好。何叶再次感谢老师!问候老师辛苦了。
2楼文友: 21: 0:01 亲,文笔超好。亲情,孝道,爱心为一体拜读了。
回复2楼文友: 08:00: 7 谢谢美女一直的支持!亲咱单位见。
楼文友: 08:29:0 绝对的好文!孝道,中华美德。亲情,家的美满。欣赏许多何老师佳作,总有一个共同点,正能量十足!让人情不自禁的联想,真好。加油!你最棒。
回复 楼文友: 15: 0:07 哈,谢谢。
4楼文友: 01:07:15 记得常回去看看,常打打。
回复4楼文友: 18: 7:44
5楼文友: 18:27:22 欣赏精彩佳作,祝好。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5楼文友: 12:57:15 问好老师谢谢。
6楼文友: 17:18:17 佳作,入心。 那些曲曲折折的心情,那些明明暗暗的光阴,那些哭哭笑笑的过往,那些停停走走的路程,都记录在这里……
小孩干咳吃什么药好
小孩咳嗽吃什么药最好
小孩咳痰很浓怎么回事
肾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中风偏瘫怎么治
乙型流感的症状与治疗
- 02-19[二次元]吹拉弹颂唱响曲(二)——观赏《往日国乐》两年情思小结
- 01-13[二次元]2022年焊工考试高级焊工考试梁汉文套卷及答案
- 12-28[二次元]FASHION 有料 | 6.23 时髦快讯
- 12-05[二次元]关乎大资金动向!科创板“芯片”指数来了,42只样本股名单公布;上交所几大指数也调整,腾讯、美团等权重
- 11-30[二次元]农发行阿坝州分行助力民营小微民营企业发展
- 11-28[二次元]又一富豪入驻!李兆基出手投资新加坡!
- 11-21[二次元]汪汪狗狗去郊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玩沙子 小孩子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 陪伴孩子的美好时光 ;还有 工程车
- 11-19[二次元]贵阳温江区:契税缴纳“掌上办” 下沉服务获点赞
- 11-17[二次元]河南信阳:购房首付比重最低两成,买新房给予50%契税补贴
- 11-12[二次元]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海信空调为你健康护航
- 11-10[二次元]Polycom宝利通soundstation2基本型/标准型/引入型八爪鱼会议电话简要说明书
- 11-06[二次元]许诺我,这个夏天一定别错过“甜辣风”穿搭,清爽惹眼,很洋气
- 10-30[二次元]不应有!对阵塞尔比被狠批,金左手犯规不吹,颜丙涛进4强太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