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次元

br四月底的清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0.03.24

四月底的清晨,五点半的光景天色就很亮了。高挑的灯杆上路灯虽然还都没灭,但已经在自然光的强大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洒满鲜嫩空气的街道正凭白搁置着几小时后人们渴望的状态——宽阔,安静,清洁。而渴望这番景象的众人,此刻大部分还在各自的睡梦中作着另外的渴望。
“突突突突……”一阵粗钝的机械声划破晨曦里轻薄的宁静,一辆车斗改装成一只大箱子的机动三轮车憋足了劲却依然速度不快地驶来。骑车人嫌把油门拧到极限还不够,他耸着肩,哈下身体,一副风驰电掣的姿态,可对速度依旧毫无一点贡献。他是菜场里卖鱼的,要在平时他早就在自己的摊位里准备就绪,等待开市的第一拨客人。半夜他孩子病了,因此他出摊的时间晚了。
他本该在凌晨四点钟起床,五点钟从水产批发市场进货回来,六点前打点好自己的摊位。他老婆会在稍晚一些的时候——营业高峰到来之前,赶来菜场为他打下手。女人要收拾家里,给孩子做早饭。对他来说,每一天开始的时间像承重墙上的砖头,这一刻叠压着那一刻。今天,什么都乱套了。
路面上有个凹坑,熟悉这条路的鱼贩子平时都记得绕开了走,今天一急,直接冲了过去。三轮车一颠,从后面敞开盖子的箱子里颠出了一条鱼。还挺大,大概三斤左右。鱼贩只顾心急火燎地赶路,一点都没察觉他的几十元资产掉落在了身后的马路上。他们夫妻俩起早贪黑的卖鱼,一个月的收入听起来叫人咋舌,但其中的大半都交了摊位费,再考虑到做这生意搭进去的时间和辛苦程度,拿到手的钱也就可怜兮兮了。不过,一条鱼的损失,他们应该不会发现。摊位里还有昨天卖剩的几条鱼,今天进的货也不一定能全卖完,混在一起,算账时就成了鱼身上滴落的水分。
早晨的好空气对她来说一点都不稀奇,她在一家餐饮连锁店工作,轮到上早班是经常的事。现在她就骑着车,顶着一头稀松平常的玫瑰色晨曦去上班。
哪里传来“啪嗒,啪嗒”的声响?循声望去,对面车道上有条鱼!她的最初的感觉是奇幻,灿烂空寂的柏油路面上,银光闪闪的鱼在蹦跳……
她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萌生贪念。她只是停下车,双脚点地怀着那么点不解和欣喜望着那另一个世界的落水者。
如果后来什么都没发生,她会愉快地收下这份馈赠,然后为怎么处理它发愁。
“不许捡——是我先看见的!”一个外地口音从身后的远处传来,气急忙慌中带着点貌似失主的理直气壮。
三十米开外一个穿着桔黄色反光马夹的保洁员朝这里奔来。她手里端着一把大扫帚,那副来势汹汹的架势颇具横刀跃马的凶悍。
其实保洁员的理由并不是像她说得那样——先看见先得,而是受一种自认为是约定俗成的规矩的支持。他们每天风雨无阻地在马路上来回清扫,拿的是城市的最低工资,因此责任区地面上任何值钱的东西都是对他们超值劳动的补偿。小到空水瓶、硬纸板,大到遗失的钱包,更或,一条活蹦乱跳的鱼。
直到这时女店员才意识到鱼的价值,她有点懊恼,自己应该早点下手捡了就走。现在麻烦了,这些外地人难缠得要死。她不屑也不愿为一条鱼去跟个看上去要拼命的外地人争斗。可是,多少有点不甘心,毕竟这份意外之财从距离上来说,离自己更近。
“算了,带到店里也没时间杀鱼,被店长看见了说不定还会扣奖金。”店员想,她要在店里从早上六点干到晚上六点,
“死鱼吃起来腥得要命……这些外地人又穷素质又差……”
她不断地寻找理由来安慰自己。
有一点店员没有料到,如果折算一下收入,其实她比扫大街的还要不如。她之所以有相对优越的错觉,是因为自己太勤奋了。今天她要上十二个小时的班,这个星期还没结束,她已经干了九天的工作量。她看似还不差的工资靠的全是加班加出来的。
从上半夜到现在,他一直呆在臭烘烘的驾驶室里。终于,他的工程车倒完了最后一趟渣土,正急着赶回去睡觉。其实,瞌睡劲早在深夜三四点钟的时候就过去了,他每每看见明亮起来的天空就觉得神清气爽。感受着着发动机空载的轻松,想到洗完澡的皮肤可以接触到柔软的床被,他闯过了一路的红灯。反正车牌都被泥糊上了。
前面的路上有两个人,一个跨着车站在原地,另一个举着扫帚在飞奔,还有一条弹簧般鱼,这些他都看见了。他才懒得去追究这幕街景的情节缘由,但他猜到了,车前头的两个人都想要那条鱼。
他将左轮对准了鱼,他相信自己的技术,即使一点都不减速。
他总有那么一种破坏的欲望,尤其是破坏别人的欲望。常年的身体劳累会让人的脾气变得很坏,他仇视比他有钱的人,可对不如他的人同样不会心软。
按理说五点半的路上应该清静,也许是赶巧了,偏偏在这里,偏偏在这一瞬间挤进第四个人。
他开着一辆敞篷的跑车,车棚是几分钟前刚打开的。他过了一夜的地方空气不太好,尽管那包厢收费不菲。他极少打开车棚,车刚买时觉得拉风,敞着开过几次,每趟兜下来都灰头土脸,像个水泥厂里的苦力。他这才相信别人劝过他的,敞篷车不适合这个国家,至少不适合这个城市。此刻,暴露在微寒的晨风里他却感受到一股似曾体验过的清新。他记起了学生时期的自己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无数次沐浴朝阳中……他忘了那辆自行车后来哪里去了,现在家里有另一辆,三万多元,只是很少骑它。
不用说,他很有钱。他可以承揽到市里很多机关企业的绿化养护,再到乡下雇佣一些老头老太太来清理草坪上的杂草,修剪灌木。一般每人每工三四十元,他从工钱中可以赚一半以上。跑去维持关系的开销,几年下来他发财了。
与一辆工程车交错而过的瞬间,他的脸溅到了什么,而且还有什么东西飞进了车里。他下意识地一撸脸,黏糊糊的,举到眼前一看,竟是血,还有股腥味。急刹车后,看见身旁的座位上还有半条烂糟糟鱼。虽然不知道是怎么造成的,但他确定和刚刚过去的工程车有关。他抓起一半的鱼徒劳地扔向工程车远去的方向,嘴里发出刻毒的咒骂。
他瞄了一眼后视镜,想看看碾压的效果。出乎意料的效果让他快乐得捶胸顿足,还发出狼嚎一样的欢呼。
开心的还有女店员,她是眼瞧着鱼被碾爆,并射出去。现在已经不存在失之交臂的懊丧了,反倒有幸目睹了一幕特技般的巧合。同样,她也有一种说不清的畅快,在看到敞篷车车身和开车人脸上的污秽后。
保洁员跑得视野颠簸,两车倏地交汇,地上的鱼不见了。她正低头四下寻找,刹车声、怒骂声里,“啪”的一下,半条鱼落在了脚边,简直像魔术一样。
保洁员丝毫都不嫌弃它的不完整,她捧起它,怕血肉模糊的部分脱落还用衣服兜着。店员骑车尽量绕着经过她身边,带着一脸恶心的表情。
道路上的行人车辆慢慢多了起来,他们不知不觉踏过那条鱼的点点内脏和血肉,浑然不知地呼吸着混合了淡淡腥味的空气。

共 257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总是用不同的视角写我们熟悉的事物,而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拿捏得是那么恰到好处。比如这篇文里面描写的人物,开始是一个市场卖鱼的小商小贩,作者的描写贴切而正确。接下来出现了四个人,不同职业的四个人里的一个,是上班的当地人,她的心理变化被作者描写得很到位,她就是现在城里大部分人的缩写。还有第二个出现的清洁工,对于街道的掌控她们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第三个人物是开大货车的,在高强度的劳作里,人物的性格被扭曲并不奇怪,但是能像作者这样描述很不容易。还有一个投机专营发了财的暴发户,那份不可一世的嘴脸被作者三言两语就描写得非常形象。最后的一切都被时间和空气净化掉,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但是却给读者留下了深深地印象。一个生活瞬间的片段,却在作者的笔下有了生命的气息,给读者留下深深地思考。好文,推荐阅读!【丁香编辑:赵淑敏】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6 00010】
1 楼 文友: 2016-06-28 20:10:09 老师对人物的心理描 好,学习了!
回复1 楼 文友: 2016-06-29 1 :27:06 多谢表扬!
2 楼 文友: 2016-06-28 20:42:00 很喜欢陈老师的写作手法,佩服! 做一个阳光的人,照亮自己的心,人生路上,坦然无惧!
 楼 文友: 2016-06-29 1 :1 :58 越是贴近生活越是容易以小见大,体现哲理,让人思考。
回复  楼 文友: 2016-06-29 1 :26:29 想用晨间一幕体现几类人的生存状态,谢谢捧场!
4 楼 文友: 2016-07-20 09:52:20 如果有缘,愿意和您喝点小酒,打打麻将,看看您是怎么做到的,如此精致的风情刻画。清明上河图的现代缩版。上海中大肿瘤医院朱大明
间隙性脑梗死
济宁男科医院咋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