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国故都涪州(1)
每次回来,都赶不上故乡涪州的速度和高度,尽管我戴着沿海发展的眼镜。
家乡山城涪陵,又名涪州,曾是古巴国的故都,长江上游的重镇,重庆涪陵区府所在地。由于长江被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联袂拦住,江水上涨一百六十多米,涪州城便整体上移,于是沿江便修建了一条高十多米、长十多公里的江堤,像是给城市穿了一双靴子。从此,文明世界的”白鹤梁”便成了水鬼,永远被活埋在水牢中。在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隔窗见,那些活了千百年的石鱼石字,在一百六十多米暗无天日的江底,似乎在挣扎,在呼喊。
涪州,长江与乌江在此汇合,两江四岸,前后夹山,是一座典型的滨城。城市发展变化,滨江路可为代表。滨江路曾是常年繁忙但有些破旧的码头和上邻同样破旧而狭窄的老街,可而今却是涪州最美的一条大道,绕城脚十多公里。路左侧是长江江堤,堤壁上的古巴国文化、理学文化和榨菜文化石刻以及堤坝上的雕像群,形成延绵数公里的石刻文化长廊,诉说着这个古城的古往今生。江堤外是奔流不息的长江,尽管是枯水季节,可依然江宽水丰,波平浪清,桥横船行,汽笛时鸣。江对岸,北山坪海拔六百多米,青屏玉立,程颐点注《易经》的点易洞随风吟诵。路的左侧,现代化高楼鳞次栉比,草木相拥。入夜,涪州城四岸灯火,烧得两江通红,星光四溅,水天同辉。游船夜过涪州,游客可见城漾辉魅,心荡神迷,宛若置身天堂。要是没有那些熟悉的、残留于高楼大厦间,相互紧连的破楼旧屋以及穿行于破楼间的老石梯坎,真不敢确认,这就是我在故乡曾生活和工作过的城市。而今,即使是这些破旧的、亲切的残存记忆,也正在被推土机和挖掘机急急忙忙抹去。
由于山高坡大,城市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无法适应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现实,于是,新城区便开始迁至长江上游二三十多公里外的李渡和马鞍镇,给城市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故乡越来越美,美得陌生和自信,陌生里仍然迷漫着熟悉和亲切的家乡味道:重庆话,吊脚楼,梯坎陡,竹篓背,榨菜脆,糍粑糯,火锅火,川菜香。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介绍
介绍,拼音:jièshào,释义:1.沟通使双方相识或发生联系2.引入;推荐3.使了解。
白鹤梁
白鹤梁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长江中,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5米的天然巨型石梁,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相传唐朝时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白鹤梁”。1988年8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2010年4月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在首届三峡国际旅游节期间正式试运行对外开放。
年年有鱼 年年笑!巴国烤鱼:在火爆人气里迎接2019新年到来
感恩年“巴国烤鱼”在大家的热情中欢笑走过,年将一如既往,用真材实料,健康食材相伴我们的顾客。当下美食天地,炒菜、火锅、江湖菜占据各个不同的消费群体,另外一个美味近年来深受大家喜爱,这就是烤鱼,“巴国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