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天国的妈妈做碗手擀面
母亲节。对于失亲没我,无疑是又一个清明。
今天是母亲节。
曾几何时,源于美国的母亲节,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登堂入室,家喻户晓。媒体弘扬孝道,商家火爆促销。可我极不喜欢这种浮华,一派嘈杂喧嚣,烦死人!
家里静悄悄,我百无聊赖,无所适从,真不知该做点什么好。
我下意识地舀面粉,磕鸡蛋,加水和面…
几十年没有做了,一柱手擀面做好。细细长长,顺顺溜溜,舒展地摆放在面案上。艺不压身,还不错!我长长地吐了口气,如同欣赏艺术品…
手擀面筋道好吃,跟妈学的,绝活。
小的时候,家里来客人了,妈妈定会做手擀面待客,以示尊敬。有老礼数、规矩可循,这叫:“送行的饺子,接风面!”
再就是每逢我们过生日,妈妈肯定会做手擀面。又细又长的面条盛在瓷碗里,浇上油花四溢,香气扑鼻的卤子,好吃又好看!
做卤子的食材,是妈妈精心按时令搭配的。弟弟的生日在春天,妈妈就做蛎虾韭菜末的。我和妹妹的生日在秋天,那就是蛤蜊芸豆粒的。知道吗?春潮蛎虾鲜,秋水蛤蜊肥,生猛小海鲜,好吃不贵,大海的慷慨馈赠。走遍天下,唯我青岛独有!
妈妈好偏心!给过生日要比我们上一个档次,不是排骨面,就是蹄汤面。鲜美的浓汤,漂浮着翠绿的香菜,哇!碗面上如同鲜花盛开,堆放着肉嘟嘟的酱香猪蹄儿,或是油漉漉的红烧排骨…
一家人团团围坐,喜笑颜开,酣畅淋漓,大快朵颐,其乐融融!
每当妈妈做手擀面,从和面开始,我就一旁看着,勤快地打下手,跃跃欲试。
八岁时,我上手学擀面,乐此不疲。开始刀切的面条宽窄不均匀,妈妈再改改刀,面条整齐划一,妥妥的,成了!
妈妈说:“眼经不如手经,手经不如常经!”
妈妈还说:“用心做事,不要糊弄。费事就是省事,省事就是费事!”话言简意赅,极富哲理,我一生受益。
可别小瞧了我,凭我的执著好学,手擀面做的有模有样,我可是得到妈妈真传的。
星移物换,今非昔比。如今的面条已是微不足道的家常便饭,甚至是快餐。
超市里卖的挂面,品种繁多,应有尽有。方便面更是包装花花绿绿,林林总总。
美食街上经营的各地风味面馆,淋漓尽致地张扬中华美食文化,生意兴隆,宾客盈门。
外邦大厨也来凑热闹,西餐厅的意大利空心面,韩国料理的拉面,风味的乌冬面,美国加州牛肉面…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吃不到的。
今天是母亲节。
我情不自禁,手随心走,水面交融,重现久违了四十八年,妈妈亲传的手擀面。
慢慢悠悠,筷子上下轻挑,我把长长的手擀面,从浪花翻滚的锅里捞出来。连同我跳跃不定的绵绵思绪,一并盛在白瓷碗里。
再均匀地浇上紫菜海米蛋花汤,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摆放在桌子上。
手擀面里有我童年的美好回忆,和对母亲魂牵梦绕的刻骨怀念。悠悠寸草心,味道悠长恒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寂寞给了我足够的空间,寂寞让我从孤独中体味到舒适散淡,超然物外。
甚好!于无声处,坦然释放自己的真。就这样!静静的,心无旁鹫。
母亲节,我给天国的妈妈做了一碗手擀面。
我眼瞅着碗里冒着一缕缕白色的热气出神,心静如水,灵魂出窍…
碗里的热气摇曳缥缈,热气越冒越淡越少。
碗里的面渐渐变凉,慢慢冷却…
默默祝祷天国的妈妈,母亲节快乐!
默默告诉自己,母亲节快乐!
写于2019.5.12.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