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脱贫春风吹美丽山村景更美雨城区晏场镇三江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21.12.21

脱贫“春风”吹美丽山村景更美——雨城区晏场镇三江村脱贫见闻

雨城区晏场镇三江村村民李启勇和妻子刘建蓉正在采茶。

这里是贫困村,与市区相隔着50多公里的盘山路,交通不便曾经制约着村里的发展速度。

这里贫困,却并不贫瘠: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幽静的山谷风光,还有勤劳的农家茶人。

这里是雨城区晏场镇三江村,乘着脱贫的春风,深山里的村落正焕发新貌。

依托扶贫项目

穷山村有了大变化

“山林里有了石板路,条条水泥路通到人家户。”

7日,迎着暖暖的春光,三江村73岁的邓树良老人在自家小院里,兴致勃勃编起了打油诗,历数着家乡的变化。

邓树良老人感叹,最近两年,三江村的变化巨大。

三江村有着丰富的林竹资源,以往高山上只有狭窄的路,销售竹木全靠人力肩挑背扛。去年,在扶贫项目的支持下,一条崭新的水泥路修进了深山,大卡车也能进山了,村民在林木销售上得了实惠。

茶叶是三江村的主导产业之一,因管理技术匮乏,茶园老化,产值下降。为此,村里请来农技专家,帮助茶农在老茶园的基础上,扩种了新茶,多管齐下,提高产量质量。

村民李启勇家是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过去一年,帮扶小组帮助他扩大了茶园种植面积,林区道路的建成使他家深山里的竹林资源转化成了收入,“自己外出打工,爱人在家管茶园,年末回家卖竹子,收入肯定能提起来。”早春,他和妻子刘建蓉商量好了今年的挣钱计划。

三江村之变,还在于村民居住条件的改善。

那就是宁某在撒谎。 不久前,三江村第一书记邓世勇给村民带来了好消息:当地政府通过补贴的方式帮助贫困户进行“五改一建”,即改住房、改厨房、改卫生间、改院坝、改圈舍,建一条入户生产便道。

“腰包渐渐鼓起来了,还有政策帮扶,生活质量跟着提高。”贫困户郑尚银有改建的需求,立刻进行了登记,待水泥砂石到位,他家将立刻启动改建项目。

高山、流水、竹林、茶园、人家,三江村的一个个要素组成了祥和的美丽图景

走出去请进来

不等不靠拓宽发展路

“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大家也想努力早日把贫困村的帽子摘了。”邓树良老人的心愿,也是三江村200多户人的心愿。

高山、生态、有机,是农业专家对三江村茶叶的肯定。但长期以来,村里的茶叶没有统一的品牌,以鲜叶销售为主,影响了茶叶的商品效益。

驻村帮扶小组经过充分考察,引导三江村村民组建了茶叶合作社,注册了自己的茶叶品牌,主动出击市场。

邓世勇介绍,清楚认识了产业发展的短板,村民们积极响应发展集体经济的号召,主动加入专业合作社,转换思维走抱团发展之路,努力打响三江村自己的茶叶品牌。

把游客请进来,三江村人一直在努力。

碧螺沟是三江村人引以为豪的自然景观:清澈的溪流、碧潭,常青的林木在三江人眼里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让来了的客人既能欣赏美景,又能舒适地享受自然气息”是三江村人的共识。

主动打扫房前屋后卫生,展现村落好印象是村民们约定俗成的习惯。走进村落,呈现在游人眼前的是干净的村道,整洁的住户。与此同时,村民们保留村庄生态、古朴的风貌,村中百年树木静静生长,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尽心保护着传统的木屋。

“从市区到晏场镇的道路整修提升完成,交通条件得到改善,三江村迎来旅游发展好时机,正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邓世勇说。

雅安/北纬杨瑞

石家庄早泄
哈尔滨阳痿
杭州治疗男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小说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