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山水大美桂林散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2019.09.29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唐代大诗人韩愈笔下的桂林。我在桂林完成了自己的大学学业,因为喜欢桂林,加上学业有关,桂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了如指掌。大到著名的景点,小到小巷深处的故事,很多老桂林甚至不如我。

桂林最著名的景点是象鼻山,它是漓江山水的代表,也是桂林城的象征和城徽。它是大自然三亿六千万年前留下的鬼斧神工杰作,因山形酷似一头伸着鼻子汲饮漓水的巨象而得名,简称象山,长108米,宽100米,山体占地1. 万平方米。它神奇壮观,形神兼备,栩栩如生,鼻脚之间造就的水月洞如同一轮临水皓月,水月洞因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与水中的倒影合成了一个圆月,故称水月洞。水月洞里江水流通,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如置身空灵之境界,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作诗赞叹“上既空明如月,下复内外莹波”,“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而得名。“饱吸清风高卷鼻,横拖明月懒归阑”是此景的绝佳描述。

象鼻山上的绿树丛中耸立着一座建于明代初期的喇嘛式实心塔——普贤塔,远看像大象背上的宝瓶,又像插在大象背上的剑柄,故又称宝瓶塔、剑柄塔。塔高1 .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塔身第二层正北面嵌有青石线刻“南无普贤菩萨”像。

2011年以前,象山公园白天游人如织,晚上几乎门可罗雀。桂林市政府借鉴张艺谋《印象.刘三姐》的成功经验,201 年,由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桂林恒祥旅游开发公司共同出资1.6亿元,由当今世界最高水准的数字供应商——北京水晶石公司全力打造的《象山?传奇》实景演出正式上演。《象山.传奇》以象山景区实景为载体,运用超媒体、幻影成像、激光、灯光等技术,将长1 5米、宽65米的象鼻山山体作为投影屏幕,用声、光、影巧妙结合。演绎分区展示《远古桂林》、《神秘象寨》、《幻影剧场》和《神象传说》四个主题篇章,将桂林城市地标、桂林山水之魂——象鼻山打造成集画之妙、人之美、光之焕、影之奇为一体的实景魔幻剧场,使之成为桂林市区第一个以自然山水实景观光和文化科技体验游相结合的主题景区,颠覆了桂林山水观光游览的传统模式。“象山传奇”其实就是一个象山的夜间亮化工程,是一个灯光音乐秀,是景区传统夜间亮化工程的升级版,它让夜晚的象鼻山和桂林市散发无穷的魅力。

看山水不能不看独秀峰,讲历史文化离不开靖江王城。独秀峰是漓江之畔的奇峰,有“南天一柱”的赞誉,史称桂林第一峰。山峰突兀而起,形如刀削斧砍,周围众山环绕,孤峰傲立,有如帝王之尊。峰顶是鸟瞰桂林城全景的最佳观景台,峰壁摩崖石刻星罗棋布,纵横出世,特别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千古名句的真迹就题刻于此,峰下的太平岩洞内有世界文化奇观“太岁”摩崖石刻。

靖江王城坐落于独秀峰前,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城垣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城内有承运门、承运殿,围绕宫殿主体建筑,还广建楼堂厅院,亭阁轩室,构成一个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有“城中城”的美誉,至今已有6 0多年的历史,比北京故宫建成的时间还早。它是桂林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走进独秀峰景区就如同走进了桂林的历史文化之门。王城从建成到明代覆灭的257年中,住过12代14位藩王。王城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本部校区,浓缩了桂林最近几百年来的历史和文化。

王府建造前,在独秀峰下唐有学宫,宋有铁牛寺,元称大圆寺,后改万寿殿。后来王城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所占,改称定南王府。顺治九年(1652)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纵火自焚,有250多年历史的王城遂化为一片焦土,唯余承运殿前的雕栏与“云阶玉陛”。后来在承运殿的废墟上重新兴建了房屋,顺治十四年建贡院,王城成为广西贡院,屡出状元。临桂县是广西有名的“状元之乡”,自开科考举以来,广西共出过9名状元,其中有5名出自临桂,曾有“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之说。临桂人杰地灵,颇具传奇的是,当科举时代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陈继昌逝世的时候,另一位状元张建勋却降生了。

有据可查的是,自隋大业二年(606年)首开科举取士,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考试废止,近1 00年间,在全国650多位文状元中,地处偏僻的广西,占有10位。他们是——赵观文(临桂人,唐昭宗乾宁二年乙卯科状元)、裴说(临桂人,唐哀帝天祐三年丙寅科状元)、梁嵩(平南人,南汉白龙元年乙酉科状元)、王世则(永福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癸未科状元)、冯京(宜山人,宋仁宗皇祐元年己丑科状元,三元及第)、毛自知(富川人,宋宁宗开禧元年乙丑科状元)和清代的陈继昌、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

嘉庆二十五年,陈继昌(1791年—1849年),桂林府临桂县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抱病应殿试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声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称。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当时陈继昌原拟第二,但因考官希望增加清朝“三元”的纪录而建请嘉庆帝擢陈继昌为第一。陈继昌在翰林院修撰国史三年后,被派放外任。历任陕西、甘肃、顺天等乡试典试官。道光六年(1826)任会试同考官。道光十年后,历任山东兖州知府、直隶保定知府、通水河道巡察、江西按察使等职。曾任山西、直隶、甘肃、江宁布政使。道光二十三年,进京受道光帝嘉勉。道光二十五年,官至江苏巡抚。一年后,因病辞官,回归故里。卧病三年,病故于家中。

龙启瑞(1814~1858年),广西临桂人,道光二十一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三年,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四年,出任广东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七年,察考翰林詹事列二等,升为侍讲。出任湖北学政。治古文辞宗桐城,工书能篆、籀,善画山水,袁爽秋有题其山水画册七古。花鸟亦佳。但颇自矜重,故流传者少。卒年四十五。

张建勋(1848年-191 年),广西临桂人。光绪五年乡试得中,成为举人。光绪十五年,会试通过,参加殿试。阅卷大臣翁同龢与李鸿藻各执己见,将自己赏识的列第一呈进。相持不下,协商再选,张建勋入选,以第一呈皇帝。光绪帝遂点张建勋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清光绪十五年(1889)状元及第,历任翰林院修撰、云南乡试主考官、侍读、提督云南学政、黑龙江提学兼民政使。从政期间,十分重视边疆地区的教育,卒于民国二年(191 )。

刘福姚,广西桂林人。1892年中状元,成为广西最后一名状元。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十五年(1889)任内阁中书,十八年(1892)殿试一甲第一名,成为广西最后一名状元。由翰林院修撰历任侍讲、贵州乡试正考官、广东乡试副考官、浙江乡试副考官、河南乡试副主考官、翰林院秘书郎兼学部图书局总务总校。宣统二年(1910)四月,赴湖北、江西、安徽、江苏考察筹办宪政事宜。其性刚烈,为人正直,不阿权贵,故仕途不畅。受翁同癝影响,有维新倾向,翁被革职后,在政治上受到冷遇和歧视。

清代除出了状元之外,灌阳人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崶三兄弟先后中进士,钦点翰林,成为广西唯一的“同胞三翰林”。唐景崧,同治四年进士,授吏部候补主事。光绪八年主动请缨,孤身入越南联络刘永福抗法。唐景崇,同治十年进士,授编修。历任吏、礼、兵、工部侍郎,浙江、江苏学政,学部尚书,游(留)学毕业生考试官、考试贡举、拔贡、孝廉方正阅卷大臣、学务大臣兼弼德院顾问大臣、国务大臣等。辛亥革命后称病引退。民国建立,袁世凯授为参政院参政。唐景崶(185 ~1884),字禹卿,光绪三年进士,官至北闱同考试官。

中法战争后,任福建台湾道、台湾布政使、署理台湾巡抚。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唐景崧与台湾军民共同抗日,被推举为“台湾民主国”总统。晚年居桂林,热心教育,培养人才;组织桂剧“春班”,编写、修改剧本,致力于桂剧改革。

人总是热衷寻觅远方的美,对身边的美往往视而不见。王城旁边有一条桂林市中心惟一的古巷――东巷,有着厚重的历史。从王城正阳路进入东巷,走进巷口十多米,外面车水马龙的喧嚣很快被岁月沉淀下来的恬淡取代。东巷28号对面有座保存尚算完整的骑楼,沿着骑楼走进去到尽头,你会发现一口古井。古井是桂林市区小巷内目前仅存的一口古井,井水甘甜可口。附近的居民怕小孩玩耍危险,专门用铁皮把井口包了起来,但井沿周围的条石证明这里曾经的喧闹。这口井是曾任两广总督的岑春煊家中的井。许多桂林人知道位于桂林南郊的雁山园是岑春煊的别墅,却很少有人知道东巷9号曾是岑春煊的老宅,岑春煊曾在这里韬光养晦。东巷9号从外观上已经和普通民宅无异,但走进去细心察看,还是能从楼梯间看到残存的精致雕刻。岑春煊对清朝的影响与他同时代的袁世凯不相上下,坊间曾有“北有袁世凯,南有岑春煊”的说法。

岑春煊( ),原名春泽,字云阶,广西西林县人。壮族,岑春煊出身官宦世家,其父岑毓英曾任云贵总督。少年时放荡不羁,与瑞澄、劳子乔并称京城三恶少。光绪五年,捐官主事,十一年中举人,任候任郎中。十五年(1889年)岑毓英去世,岑春煊荫以五品京堂候补,十八年补授光禄寺少卿,旋迁太仆寺少卿,署大理寺正卿。戊戌变法期间岑春煊赶赴京都,与维新派人士诸多往还。百日维新进入高潮之后.岑春煊在康有为的影响之下,屡屡上书条陈变法事宜。岑向光绪帝呈递奏折,主张对内外冗滥官员进行比较彻底的裁汰,“务使人历一官,皆有职守之事,不至虚设一位,徒糜厚禄”。此疏深为光绪帝赏识。1898年岑以此书擢升广东布政使。但岑历官不及三月,便与两广总督谭钟麟发生矛盾,改任甘肃按察使。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与光绪出逃,岑春煊首先率部勤王,因此获得慈禧的好感,因功授陕西巡抚,后调任山西巡抚,期间与李提摩太等人筹建山西大学堂。光绪二十八年,调任广东,未及上任,四川总督奎俊因镇压四川义和团不力而去职,岑春煊遂赴川署理总督。在任期间,他严肃吏制,建立警察制度,一举弹劾四十余名官员,人送绰号“官屠”。

光绪二十九年,岑调任两广总督,1904年,他上书请求立宪,1905年,又同袁世凯、张之洞等人上疏请求废止科举。岑因有慈禧支持,在各地为官期间不惧权贵,弹劾并处罚了一大批买官而来的官员,尤其是逼令荷兰引渡裴景福和查办广州海关书办、驻比利时公使周荣曜两案尤其引人注目,但也因此开罪了这些官员的后台庆亲王奕劻,自此岑便联合军机大臣瞿鸿禨与庆亲王及其党袁世凯展开党争。

光绪三十二年,奕劻以云南片马民乱需要处理为由,将岑调任云贵总督,驱离权力中枢。岑遂称病拒不就任,停留上海,观望政局。光绪三十三年,突然从汉口上京晋见慈禧,获授邮传部尚书,得以留京。一时岑与军机大臣瞿鸿禨瞿声势大盛,隐然有独揽朝政之意。但旋即奕劻即陷害岑,密使人伪造岑与梁启超等人的合影,称其意图为戊戌变法翻案。形势自此一转即下,岑于四月二次被放为两广总督。途经上海时,岑重施故伎,称病不就职,不料慈禧旋即下旨,将其开缺。至此,党争以奕劻、袁世凯完全胜利告终。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称“南岑北袁”。

“二次革命”后岑春煊顺应历史潮流,参加护国护法成为民国时期护法军政府总裁主席,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参加反袁活动;因被通缉,遂逃亡南洋。1916年回国。护国运动期间,与梁启超在广东肇庆成立军务院,任副抚军长。两广都司令部成立时,将士们公推岑春煊为都司令,又公推梁启超为都参谋。岑春煊是广西桂系开山祖师爷,曾积极营救过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对蒋介石的独裁专政,明确反对。他任官一地,必兴教一方,两广尤其突出,他为广东、广西的近代教育作了重要奠基。

1918年在护法运动中,勾结桂系军阀,改组护法军政府,排挤孙中山,把大元帅制改为主席总裁制,自任主席总裁。1920年被粤军驱逐,退居上海。19 2年,岑支持十九路军 万银元进行淞沪抗战。19 年病死。著有《乐斋漫笔》。

紧邻东巷9号的7号,如今只剩下一堆断垣残壁。当年,这里是马启邦的宅院。马启邦曾任桂林警察局局长,是白崇禧的得力助手,马启邦的后人如今都在台湾。马宅的建筑颇具欧式风格,因年久失修,前几年被有关部门拆除,如今只剩下院里的那棵罗汉松印证这里曾经的富贵。

7号对面的12号,曾经是新中国成立前桂林市最后一任市长韦瑞霖的故居。韦瑞霖是永福县上石门村人,1912年生,曾参加武汉保卫战、桂南保卫战,先后任宁明、昭平、平乐、柳江县长,以及桂林市长,1949年12月率部起义。韦瑞霖为政深得民心,在坊间口碑颇好。遗憾的是,如今的12号因为旧建筑的荡然无存,已不见当年韦瑞霖留下的痕迹。

共 788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大美桂林》这是一篇自然、人文景观浑然一体的散文。人想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一句名实至归的赞誉之词。作者在此篇文章里并没有着力于对桂林山水景观的详细描写,而是另辟蹊径,一方面写桂林山水之美,另一方面更浓墨重彩地叙写了这里人文“景色”:自隋大业二年(606年)首开科举取士,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考试废止,近1 00年间,在全国650多位文状元中,地处偏僻的广西,占有10位。这突显出的是桂林山水不但是甲天下,这里更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些历史名人的做官为人的事迹,让读者不但看到桂林的山水之美,更体会出这里的人更是人才荟萃,赫赫有名。如此描写,强化了“大美桂林”的主题。此种行文的手法独具匠心,构思巧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无疑,这是一篇精彩的散文。推荐赏读,感谢作者赐稿。【山水神韵:九井居士】

1楼文友: 21:05:21 这篇文章作者笔法细腻,语言朴实,详略得当,值得学习。 走进柳湖,走进生活,沉浸在梦境之中。恬淡安静,关注民生,品味社会,让灵感插上翅膀。

2楼文友: 08: 9:45 问好作者,看到你这篇文章,我特意地找了下有没有阳朔,果然没失望,我是阳朔人,有时间交流交流? 莫问落花将何方,落也伤,留也凉。

小儿肠痉挛腹痛难治吗

小儿肠痉挛腹痛饮食注意什么

小儿肠痉挛腹痛有哪些症状

血脂高吃什么好
维生素D滴剂孕妇用量
孩子上火吃什么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小说列表
友情链接